淺談識字教學質量提升

時間:2022-11-06 09:35:54

導語:淺談識字教學質量提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識字教學質量提升

摘要: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文章首先分析了傳統識字教學的幾點不足之處———過程規律化、脫離學生實際、方法落后等,針對這些弊端,提出改變教學模式的幾個主要途徑———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根據漢字的結構教學以及傳統方法不能拋棄等幾個方面,談談改變識字教學模式、提高識字教學質量的實踐性體會。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改變模式;提高質量;主要策略

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是語文學習的基礎。沒有識字做基礎,將會制約和影響閱讀和寫作,影響到學生語文素質的進一步提高和發展。下面,筆者從目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弊端入手,論述提高識字教學質量的幾點體會。

一、識字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識字教學過程規律化。所謂識字教學規律化,是指教師按照傳統的識字教學法,從音、形、義進行操作的做法?!耙簟蓖ㄟ^帶讀完成,“形”從書寫和筆順進行,“義”以組詞的方式而完成。如“晴”的教學,教學三步走:先帶讀拼音qíng,直到學生看到“晴”能讀出qíng;然后,教學生寫這個字,告訴學生是左右結構,左邊是“日”、右邊是“青”;接下來,再給學生組幾個詞,一般情況是組三個詞,如“晴天”“晴日”“晴空”“晴麗”等,這樣,“晴”的識字教學就告一段落。如此的教學,規律化、簡單化,使識字教學低效。2.識字教學脫離學生實際。長期以來的識字教學,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和大綱要求,完成識字教學任務,完全不考慮學生的實際和需要,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和生活基礎。知識基礎,如對于“蜻蜓”一詞的教學,對“蜻”和“蜓”兩個字,分別組三個詞,如此的要求,難免強人所難,不僅一二年級的小學生難以完成,即使成人也對此束手無策。因此,在進行識字教學時,務必結合學生的已有水平和實際需要而靈活變化方法和要求,以實現識字教學課堂最優化。

二、創新識字教學的主要策略

1.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低年級段的小學語文教學的重心任務是語言和思維發展,識字教學中,應為小學生創設識字的情境,在情境中識字,結合所識的字組詞、說話,做到識字和說話的完美結合。如一上的《識字三》的教學,如果教師對于水、火、山、木、馬等運用簡單的拼讀、組詞的教學方法,對于園、綠、紅、花、橋、洞、蕩等要求“我會讀”等,教學效果可想而知。而如果教師利用圖片,或者借助于多媒體,呈現周日“公園”的熱鬧非凡的情境,孩子們對公園里的綠樹、紅花、木馬、轉椅、流水等感興趣,不僅激發了學習的興趣,還引起學生的內心的體驗、情感的共鳴,從而為有效的識字教學推波助瀾。一二年級的小學生,語言的發展也剛起步,而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也是新課標、新大綱的基本要求。因此,識字的同時,應注重語言的發展,注重識字和說話同步進行。如上文提到的一上的《識字三》的教學,教師利用多媒體等輔助手段,激發和提高學生的識字的積極性的同時,鼓勵他們用自己的話說說公園里有什么、公園怎么樣等,教師也可以給出說話的模板,如:公園里真好看!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公園里真好玩!有_____、_____、_____、____還有____。這樣,孩子們不僅學會了說話,也樂于表達,并且識字教學也充滿趣味。2.結合漢字的特點進行教學。識字教學中,教師常常對孩子們書寫的漢字,感到說不出的滋味,且不說間架結構完美,整體和諧了,就連基本的大小一致、橫平豎直也難以做到,教師雖然一再強調,也不見起色,學生的字寫得仍然不夠美觀。筆者認為,改變這一實際情況的唯一辦法是結合漢字的結構和特點進行教學,最好運用歌謠等方法,引起學生對間架結構的把握。如“馬”這個漢字,一年級學生想寫得標準、美觀、大方,的確很難,但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能清楚這個字的特點,采用“腿彎跑得快,頭要仰起來”的歌訣,學生會立刻對這個字應注意的重點輕松掌握,不需要教師的一遍遍強調、再三囑咐。識字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形聲的規律而教學,讓學生學會分辨形聲字,提高識字的興趣、提高識字的效果。如請、晴、清、精、睛、蜻等教學,如果教師從形聲字的角度去分析和滲透,學生很容易記住,不再混淆。如告訴學生“請人家做某事”需要說話,用“言”,所以是“言”字部;“晴”的意思是“萬里無云”“晴朗”,與太陽有關,所以是“日”字旁;水清澈見底,才是“清”;有“目”才是眼睛;蜻蜓是昆蟲,所以“蟲”跟著走……如果識字教學中,教師能從字的音、形、義方面進行教學,識字教學將會變得有效。3.識字教學不排除傳統教學。傳統識字教學采用“隨文識字法”,因此,在我們識字教學中,這種識字教學法也應得到了運用和發展。識字教學,走出單一、僵硬的拼音、組詞和書寫的“三部曲”的套路,讓學生通過閱讀進行識字。對于閱讀中不認識的生字,采用根據上下文的意思、聯系上下文的語境等方法領悟字、詞的含義,不僅能培養孩子們的閱讀習慣,也能拓寬學生的識字面。識字在小學語文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教學中既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根據漢字的特點等有的放矢地采用想用的策略,同時,也不能忽視傳統的教學方法,傳統方法和創新教學方法要結合使用,那么,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便會精彩無限。

作者:尹春俠 單位:江蘇省新沂市雙塘鎮徐塘小學

參考文獻:

[1]張海棠.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策略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10(34).

[2]董國剛.多媒體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32).

[3]劉海龍.淺議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J].才智,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