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如何提升教學質量
時間:2022-12-26 03:25:01
導語:教師如何提升教學質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做什么(what)
首先,作為一位教師,要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根據什么標準去做?教育部頒發《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建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的通知》(教職成廳[2015]2號)、《教育部職成司關于印發〈高等職業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指導方案(試行)〉啟動相關工作的通知》(教職成司函[2015]168號)后,我院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制訂了《教學診斷與改進體系》,今后工作要嚴格按照體系中的師資隊伍建設規劃、教學工作規范、教師考核標準、專任教師標準、學生質量標準等制定自己的教學計劃和個人發展規劃。
二、怎么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能力(how)
(一)提高教學質量1.把功夫下在課前。我們上一節課并不難,但上一節有質量的課就不容易,經常上高質量的課就更不容易。我要認真鉆研教材,仔細研究備課;備學生、備課程目標、備教材、備重難點、備知識點、備教學內容、備教學設計、備教學方法、備課堂。每一項都要認真、充分、精益求精。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在備課上花時間越多,教學質量也就越有保障。但我也不能閉門造車,要結對子,攀高親,向骨干教師取經,向名師取經,向名校取經。2.把力量放在課內。明確課堂目標,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方向,目標達成度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就好;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要采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積極主動性。(二)提高科研能力科研興教,為了教師的長遠發展,不能只做機械傳授知識的“教書先生”。如何把自己和他人的教學經驗進行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進而上升到理論高度,一直是我的薄弱點。1.轉變觀念樹立和增強從事教育科研意識和自覺性,科研是促使個人思想提升的有力手段,更是高職院校自我發展的內在動力,是學校上水平、上質量、上品牌的重要手段和途徑。2.主動學習雖然我的科研能力較差,但現在我要主動學習,從基礎知識、基礎方法學起,多讀書,讀名書;并在學習中結對子,攀高親,主動與外界聯系,多參加一些學習培訓、教研教改活動。從別人的研究、講座和討論中學習方法、策略。3.養成習慣把寫教學案例、讀書體會等看成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工作,通過幾類文章的撰寫,促進自己學習和思考問題。4.主動參與積極主動參與課題研究,課題研究不僅有助于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同時還有利于教師形成長期研究方向。進行課題研究,就需要學習、需要鉆研教育理論,收集與分析相關的資料,對面臨的現象細心觀察和思考,分析和研究,這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剛開始主動參與別人的課題研究,學習知識方法,鍛煉自己的科研能力,爭取自己能早點申報課題。
三、做得怎么樣(effect)
科學評價??茖W評價是建立在對教學和學生充分了解的基礎上,評價要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根據課后教師自我反思、學生評教、督導聽課評教評學、學生質量進行科學評價。
四、怎么做得更好(better)
將評價的結果進行反饋,檢查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并進行改進。“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不是短期幾個月就能大見成效的,只有鍥而不舍,才能日益長進。以上是我的幾點體會,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此鞭策自己,為學院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
作者:劉麗 單位:江蘇護理職業學院
- 上一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量分析
- 下一篇:高職一體化教學質量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