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質量探索

時間:2022-03-19 10:33:50

導語: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質量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質量探索

摘要: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重要的變革,因此熟練掌握信息技術,對個人的工作和學習均有益處。小學生在課程學習中,不僅要掌握書本理論知識,更加要在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計算機水平,奠定以后的學習基礎和信息技術基礎。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具有明顯的創造性、實踐性、綜合性以及操作性特點,對小學生進行計算機課程教學,要靈活運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手段,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本篇文章在此基礎上,主要對提升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質量有效方法進行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質量;方法

小學課程教學中,需要對小學生進行基礎知識教學,同時還要加強對學生的信息技術教學,這主要是因為小學生在信息課程的學習中,能夠掌握更多的信息操作知識,奠定學生的學習發展基礎。信息技術課程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小學生是“零基礎”,因而老師要注重對學生的計算機操作習慣和信息技術能力進行重點培養,要求在基礎概念和理論性知識的講解分析中,帶領學生上機操作,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對自己的技術學習情況有更加全面的認識[1]。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要對學生的學習信心和學習興趣進行培養,合理設置相應的課程比例,使學生擁有充分的計算機操作機會,全面有效的提高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關于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需要從實踐分析的角度展開研究與探討。

一、提高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質量的必要性

信息技術在不同的行業中均有應用,因而關于信息技術的教學需要從小學教育階段就開始,小學生在基礎性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增加信息技術的學習和應用,能夠促進學生的綜合化學習,使學生能夠在信息技術的應用中,奠定其他課程學習的基礎[2]。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是對老師的基本教學要求,老師做好備課,在課堂上采用不同方法引導學生的學習,使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實操性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拓展性學習;另外,提高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質量和教學有效性,則能夠使小學生打下堅持的計算機基礎,為學生以后的深入學習提供便利,使小學生能夠自主化的參與到信息技術的學習中,幫助學生在實訓中培養和鍛煉信息獲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和信息傳遞能力等。

二、提升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

(一)完善教學內容。老師在對小學生進行小學信息技術方面的內容講解時,需要在課前做好備課工作,老師對需要講解的內容進行整理,刪繁就簡,幫助學生的理解。根據小學信息技術的教材內容,對于其中的“認識計算機”部分,老師可以以圖片展示的形式向學生介紹,也可以帶領學生在計算機房展開觀察和研究,使學生能夠在計算機主機、顯示器等的認識中,學會簡單的開關機操作和鼠標使用[3]。信息技術老師在備課中,可以對小學生學習中的存在的問題進行預設,設計教學流程,并為學生制作教學短視頻,實施針對性講解,使學生能夠有針對性的學習,逐漸增加對信息技術的內容了解。(二)課程導學。小學生學習信息技術,一方面進行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則是對計算機操作的方法等進行掌握,在此過程中,老師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操作機會,由老師在引導性教學中,幫助學生自主探究[4]。例如對于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關于開始菜單、計算器、窗口結構部分,可以由老師引導學生的觀察,指導學生在菜單的選擇、點擊中,認識不同的頁面窗口。信息技術課程導學中,老師以引導性教學和輔助性教學為主,利用學生的計算機興趣,指導學生使用計算機聽音樂、畫圖和看VCD等,這些簡單的操作局均屬于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內容,學生在實際操作中能夠越來越熟練,繼而實現信息技術學科的拓展性學習。(三)小組合作。小學生在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中,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術和方法,能夠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意識、鍛煉學生的實際技術操作能力,老師在教學講解中,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為學生安排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例如對于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鍵盤操作部分,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學習小組的劃分,以接力打字的比賽形式,讓小組成員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相應的打字任務,使學生能夠在這種比賽模式下,鍛煉打字能力,對字母、數字和符號等的輸入法進行掌握,幫助學生了解打字的基本指法[5]。此外,老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還可以指導學生使用“畫圖”工具自主繪畫,對繪畫結果進行評選,使學生掌握相關畫圖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小學生信息技術學習和應用的興趣。

三、結語

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促進信息技術水平的提高,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在不同行業和領域中的應用效用突出,因而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說,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需要從“娃娃”抓起,在小學生課程教育階段,加強對小學生的信息技術教學,能夠更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計算機興趣和信息技術操作能力。在對小學生進行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學校要對課程設置進行合理的安排,對理論教學部分和實踐操作部分予以合理分配,使學生能夠在動手、動腦中鍛煉實際操作能力;老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則需要對學生的計算機興趣進行培養,引導學生在一些系統軟件的應用中,綜合化的提升學生的技術探究能力;要進一步提高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還可以以翻轉課堂和互動課堂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在合作探究和互動交流中加強相關內容的學習和理解。

參考文獻

[1]孫鳳英.如何提高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實效性[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3,29(01):38-38.

[2]汪靜.小學信息技術情境課堂設計初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3):89-90.

[3]王斌.談如何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2,(32):107-107.

[4]曹愛軍.信息技術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應用探索[J].中國新通信,2016,18(06):55-55.

[5]郝義紅.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翻轉課堂探討[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5,(10):41-41.

作者:張文濤 單位:營口站前南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