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護理實訓課教學質量分析

時間:2022-06-19 03:15:42

導語:基礎護理實訓課教學質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礎護理實訓課教學質量分析

摘要:基礎護理是護理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而基礎護理實訓課是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環節,直接關系到我校護生高考升學和臨床實習、工作。因此,提高實訓課教學質量刻不容緩。本文從學?;A護理實訓教學的實際問題出發,提出對應改進措施。

關鍵詞:中職;基礎護理;實訓課;教學質量

護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培養護生具備扎實的實踐技能是護理專業教育的核心目標之一,也是護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1]。護理實訓教學是實現學生實踐技能培訓的重要載體,不僅在護理教學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也是學校教學、科研、學科建設、區域經濟服務水平的重要標志[2]。基礎護理是護理專業必修的核心課程,其實訓項目占整個護理專業實訓項目的比重非常大,涵蓋了中職高考技能項目的全部,是學生步入臨床實習的基礎。提升基礎護理實訓課的教學質量,培養出高水平的護理技能型人才,滿足社會需求,提升基礎護理實訓課的教學質量是教育教學任務的要求,學校發展的需要,也是實訓教師迫切要求改變目前低教學質量的期望。

一、目前我?;A護理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師資力量薄弱。我校護理專業教師年輕化,雖全部取得初級職稱,但中級職稱的教師所占比例極低,高級職稱更是屈指可數,導致校內缺乏專業技能方面的指導型人才,難以讓年輕教師在實訓技能方面有所成長。同時,因稍年長的大部分護理教師從臨床出來,進校后才努力考取教師資格證,而我校護理專業又起步晚,導致專業教師團隊中“高齡評低職,低齡不夠評職”,教師的教育教學總體水平不高。(二)實訓教學模式單一。目前,我校絕大部分基礎護理實訓老師基本采用“演練—模擬訓練—指導”的傳統教學模式。這種“填鴨式”教學,以教師為中心,護生模仿教師的演練,被動接受知識,忽略了情感、態度、創新能力的協調發展,使課程枯燥乏味,造成教學資源浪費[3]。(三)實訓教學內容與實踐脫節。學校對專業教師參與臨床學習無硬性要求,沒有相關教學醫院提供平臺,缺乏資金支持,致使自覺利用寒暑假到實力較強的綜合性醫院去學習交流的教師幾乎沒有。專業教師年輕化,缺乏臨床實踐經驗。而年資較高的專業老師,缺乏定期到醫院臨床實踐學習的機會。這導致專業教師與日新月異的醫學動態變化缺乏緊密的聯系,實訓教學內容老化,甚至與臨床實踐脫節。(四)實訓項目細則不統一。一是目前缺乏護理高考技能統一模式。隨著社會對就業者學歷要求的提高,我校護生絕大部分以中職高考為主,實習就業為輔。雖有專業的基礎護理教材,但其實訓內容具體細則與要求并不適應高考技能模式。二是實訓教師不固定。由于本專業教學班人數多在45~52人左右,每教學班配備2名實訓教師。然而,實訓教師并不固定,且沒有統一的模板可參照,致使同一個班級的實訓教學內容也有差異,讓學生產生疑惑,不利于實訓教學。(五)實訓管理員不專業。目前,護理專業有26個教學班。其中,需要安排基護實訓課的教學班級有17個。實訓基數量大,而學校才配備1名非專業實訓管理員,主要負責用物的清點和清潔衛生。實訓用物需要專業實訓教師利用課余時間自行準備,占用了教師實訓教學備課的大量時間,也讓原本教學任務繁重的教師消磨了教學熱情,降低了教學質量。(六)實訓場地緊張。護理專業實訓室的建設片面追求“高、大、上”。雖實訓室根據醫院設置配備齊全,但部分實訓室,如院前院內急救室、手術室、重癥監護室、處置室等利用率極低,僅供學生參觀使用。同時,基礎護理實訓室缺乏,由于場地有限,幾乎每個操作項目都需要實訓教師借用物、歸還用物,浪費了大量的人力和時間,讓教師疲憊不堪。

二、提升我校基礎護理實訓課教學質量的應對措施

(一)推行“引進走出”,強化師資力量。一是引進臨床優秀兼職教師參與學校教學,指導實訓教師技能,促進新教師成長。二是引進教學出色的優秀護理教師對我校專業教師定期進行教科研指導,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三是學校分時間分批次讓專業教師外出培訓學習,促進教學、專業能力的全面提升。(二)嘗試教學新模式,促進實訓效果。我們改變傳統的“演示—模擬練習—指導”的教學模式。一是嘗試反思日記法[4]。反思日記法要求學生在每星期的臨床護理實訓課后,將自己操作前的準備工作、小組討論過程、實訓操作中的觀察、課后的體會及感受等以日記的方式記錄下來。學生通過課后日記記錄并反思自己的思維認知過程,在實訓操作中運用評判性思維處理各種臨床實際問題,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二是嘗試“實訓—理論—實訓”三段式教學,遵循理論來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的認知規律。該教學模式在中高職護理專業運用中已取得良好教學效果[5]。(三)加強教師臨床實踐,更新教學內容。學校應給教師提供寒暑假臨床實踐的綜合性教學醫院、配套資金支持,以及出臺有效的獎懲制度,調動專業教師臨床實踐的積極性,讓書本知識與臨床實踐緊密相聯,避免教學內容與臨床實踐脫節。(四)編制高考技能手冊,統一實訓細則。目前,護理高考技能實訓還沒有書本可直接利用。我校歷屆指導護理高考技能的實訓教師可根據近年來高考技能要求和規律聯合編制高考技能手冊,包括操作流程和操作評分標準,并印制成冊,形成統一的標準,讓老師和學生有模板可依。(五)招聘專業管理員,教師回歸教學。一是招聘專業的管理員負責日常操作項目的課前準備工作,讓實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鉆研教學。二是學??梢酝菩凶o生實訓管理員管理護理技能中心開放模式,降低教學成本,提高護生操作動手能力,提升護生管理員綜合素質[6],讓他們成為實訓管理員和實訓教師的好幫手。(六)實訓場地實用化,滿足基本教學。一是可將利用率極低的實訓室整合成基礎護理實訓室,既能滿足護生教學需要,又能避免資源的浪費。二是推行實訓管理開放模式,讓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練習護理技能,提高實訓室的利用率。

參考文獻:

[1]葉旭春,姜安麗,沈潔,等.《護理學基礎》時間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26(5B):64-65.

[2]邱會利.淺談護理實訓中心的建設與開放管理[J].中國醫學裝備,2014,18(02):438-539.

[3]尼春萍,劉喜文,畫妍,等.基礎護理學“教—學—訓—用”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效果[J].護理研究,2015,29(11A):3915-3917.

[4]陳英.以學生為主體的分組反思法在護理實訓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學,2015,12(04):267-269.

[5]何海艷,段艮芳,吳學華.中高職護生基礎護理學實訓教學實踐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16,16(12):889-891.

[6]葉玲,吳林,劉清南,胡靜.護生實訓管理員管理護理技能中心開放模式的效果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8):44-45.

作者:李玲玲 單位:重慶市育才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