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課教學質量提升方法研究

時間:2022-07-08 09:13:50

導語:液壓課教學質量提升方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液壓課教學質量提升方法研究

摘要:傳統教學方法出現的上述問題易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不積極主動參與課堂環節,導致課堂教學質量不高,針對這一問題進行課堂質量提升方法研究,構建了學生案例講解機制,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實驗教學、過程性考核等教學主陣地,采用增加項目式案例方法推動學生主動學液壓,通過生活中的液壓案例、常見的裝備液壓系統案例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主動學習,引導學生實現案例與課程內容的共鳴,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為后續我校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的教研教改活動提供了重要參考,為其它課程推動基于案例驅動的教學質量提升方法研究與實踐提供了重要參考。

關鍵詞:液壓與氣壓傳動;教學質量提升;案例驅動

一、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實施背景

《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等專業的專業核心課,課程內容涉及流體力學、液壓動力元件、液壓執行元件、液壓控制元件、液壓輔助元件、液壓基本回路、液壓系統設計計算、典型液壓系統等章節。多數對該課程興趣不高,普遍存在課堂應付現象,溫成卓等采用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突出能力目標、教-學-做一體化、滲透德育教育等方法開展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教學改革,提升了學生學習效果[1]。蔡春林等基于仿真實訓室開發了教學內容與實驗項目,以微課和技能大賽形式有效提高了教學效果[2]。李清香等采用案例設計型實驗教學、計算機輔助實驗教學等方法提高了課程實驗教學質量[3]。然而各校生源質量差異較大,另外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也差異較大,其他學校的教研教改方法很難直接移植到我校。因此,有必要針對我校液壓與氣壓我校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開展實際情況,開展教學質量提升方法研究。目前,我校學生在學習該課程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1.少數學生能緊跟老師課堂節奏,多數對該課程興趣不高,普遍存在課堂應付現象;2.課前預習,課后不復習,課后不主動做習題;3.沒有學習流體力學這一前導課程,對液壓傳動工作介質章節內容理解難度大;4.學生機械制圖基礎薄弱,液壓動力元件結構復雜,展現形式以二維工程圖居多,很難理解葉片泵、柱塞泵等內部結構;5.液壓動力元件及液壓執行元件章節涉及排量、流量、轉速、轉矩、功率、機械效率、容積效率等多個性能參數分析與設計計算,學生普遍理解不深入;6.方向控制元件閥芯閥體結構復雜,學生難理解油路通斷換向原理,溢流閥、減壓閥、順序閥等壓力控制閥工作原理復雜,學生理解難度大;7.液壓元件學習不扎實導致后續液壓回路分析與液壓系統設計計算難開展;8.課本液壓系統案例老舊,學生學習興趣不大;9.液壓課堂學習質量差,實驗課只顧流程不注重思考,不善于實際聯系理論,理論與實踐脫節嚴重,實驗課效果不明顯。

二、教學質量提升方法研究

以提高《液壓與氣壓傳動》教學質量為目標,發動學生主動思考,開展《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案例式教學方法研究,從教學內容、形式和地點等各方面開展改革與實踐,采用增加項目式案例方法推動學生主動學液壓,通過生活中的液壓案例、常見的裝備液壓系統案例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主動學習,引導學生實現案例與課程內容的共鳴,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液壓與氣壓傳動知識解決機械系統液氣壓傳動問題的能力的意識與能力。(一)課堂案例式自動學習。課堂教學是該課程的主戰場,是學生學習的主要載體。引導學生自主觀察將生活中的常見的液壓系統案例,由學生自主報名申請講解自己課下了解的案例,案例形式不限,可以是文檔、視頻、PPT、模型,每90分鐘課程的前10分鐘交給學生講解自己所學習的案例。2018~2019春季學期講解案例如表1所示。(二)實驗課案例式主動學習。在傳統液壓教學中,多數實驗為驗證性試驗,目前開設的液壓課實驗有液壓元件拆裝實驗、溢流閥性能實驗、基本調速回路實驗、氣動回路實驗,學生僅僅按照指導書操作步驟進行實驗,沒有主動思考。針對這一問題,鼓勵學生自主設計回路,進行創新實驗,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使教學效果更上一個臺階,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開展的案例式創新實驗如表2所示,實驗現場如圖3所示。(a)軸向柱塞泵案例式創新實驗現場(b)履帶底盤液壓系統案例式創新實驗現場(c)葡萄園立柱避讓系統案例式創新實驗現場(三)考核評價方法改革。為有效推動案例式自主學習教學方法實施,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進行考核評價方法改革:1.課堂表現情況考核(10%)考核學生課堂表現情況,包括到課率、課堂紀律,培養遵守紀律。2.實驗(20%)考核學生實驗完成情況,考核內容包括:實驗過程、試驗結果分析和實驗報告等。3.期末筆試考核(50%)考核學生課堂學習情況。4.案例式自主學習情況(20%)。根據學生案例準備、講解、案例難度等情況評分。(四)教學質量提升效果分析。較2013級、2014級學生相比,本學期液壓與氣壓傳動課堂出現了明顯變化:案例講解時學生普遍認真聽,上課聽課率提高,上課提問題學生明顯增加,實驗課上問及理論知識的學生數量增加,后排學生開始前移。

三、結論

本文針對傳統教學方法出現的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不積極主動參與課堂環節、課堂教學質量不高等問題,開展課堂質量提升方法研究,以課堂教學、實驗課教學、評價考核辦法為主陣地,開展案例式自主學習教學改革,實踐結果表明該方法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為后續我校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的教研教改活動提供了重要參考,為其它課程推動基于案例驅動的教學質量提升方法研究與實踐提供了重要參考。

【參考文獻】

[1]溫成卓,劉紅.關于《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項目化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山東工業技術,2016(11):234.

[2]蔡春林,王婷,馮鴻君.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電子測試,2016(10):146-147.

[3]李清香,丁時鋒,黃強,吳崇俊.液壓與氣壓傳動實驗項目設計及教學方法探討[J].實驗室科學,2016(2):129-131.

作者:李茂強 王富偉 馨 丁少虎 高陽 單位:北方民族大學機電工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