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英語教學質量策略研究
時間:2022-08-29 03:10:32
導語:旅游英語教學質量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職高專院校旅游英語專業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結合當前職業教育發展的新形勢,針對性給出了解決策略。高職高專院校旅游英語只有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突出職業教育特點,全面提升教學質量,才能更好的為我國培養輸送優秀的旅游英語專業人才。
[關鍵詞]旅游英語;教學質量;策略
當前我國旅游行業正值全面貫徹落實黨的精神和黨中央關于文化旅游融合發展重要決策的關鍵時期,立足于我國優秀文化和旅游資源優勢,創新文旅融合發展理念,加強文旅融合的資源對接,打造我國文旅融合發展新格局,推動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旅游業健康發展,需要擁有一支數量充足、質量優良、充滿活力的涉外導游隊伍。高職高專院校開設旅游英語專業是我國培養涉外旅游人才最主要的途徑,可以有效緩解現階段旅游行業迅速發展與旅游英語人才缺乏的矛盾,高職高專院校旅游英語專業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培養出來的專業人才水準。旅游英語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專業理論知識,還要注重實際崗位工作能力的培養。本文基于高職高專院校旅游英語專業目前的教學實際,探討教學改革方式,希望對提高旅游英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特別是對提高旅游英語專業學生的知識、素質和能力水平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一、高職高專院校旅游英語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學目標不夠全面,不利于綜合素養養成
傳統的高職高專院校旅游英語教學目標多聚焦在學生的應試成績上,而往往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養的養成教育。應試為導向的旅游英語教學目標,多表現為缺乏職業教育導向,缺少教學實踐性和參與性,以及對本土文化教育和跨文化交流的缺失等。應試為導向的旅游英語教學目標沒有有效的將未來職業發展中所需的思想品質、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作為重要內容納入日常教學之中,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對學生未來長遠的發展也會起到一定的制約作用。新時代的高職高專院校旅游英語教學目標,應當更加關注《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等國家重大改革舉措的最新要求,要堅持“三全育人”,切實在教學過程中落實黨和國家提出的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學內容之中。旅游英語專業要從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標準開始,著手思考如何解決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和為誰培養人的問題。同時,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等作為教學目標設立的重要考量內容,統籌推進旅游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確立,進而推動教學目標的明確。
(二)教學內容偏重理論,不利于實踐能力提升
旅游英語專業學生通過在校學習,應當逐步形成較高的專業綜合素質,具備旅游行業所需要的職業道德、職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勝任旅游行業發展變化對從業人員的能力要求。旅游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應當直接反映到旅游英語教學內容之中,然而高職高專院校旅游英語理實一體化教學沒有形成體系,實際教學多關注理論知識方面的內容,例如語言技能的培養多著眼于導游詞的背誦,鮮少開展實景講解教學,忽視了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訓練。從師資層面來看,一方面高職高專院校聘請的外籍教師對目前中國旅游現狀需求了解不夠透徹,與學生較難展開深入的交流探討,另一方面國內的專任教師多數畢業于英語專業,雖然具備較高的英語水平,但缺少旅游行業的學習和從業經歷,在談及旅游專業內容時,頗有紙上談兵之感,缺乏生動性和現實感覺。我國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高職高專院校應該服務于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發展需要,培養的人才應當滿足于新時代下新業態、新模式、新規范對于技能人才的新要求,將行業、職業和崗位的實際需要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教學內容,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改變以往重理論輕應用的狀況,全面提升旅游英語專業人才的職業素養。
(三)教學方法較為傳統,不利于教學效果實現
長期以來,高職高專院校旅游英語教師多沿襲使用固有的傳統教學模式,課堂教學以灌輸式講授為主,學生課堂參與度不高,缺乏體驗式學習環節,課堂氛圍較為沉悶。旅游英語課程主要授課模式可以概括為:重講解、輕實踐;重語法、輕口語。高職高專院校雖然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但是傳統教學模式一定程度上仍舊有市場,教師以通過英語等級證書考試為出發點按傳統教學方式傳授知識。與此相應,旅游英語專業學生多是被動進行學習,課堂聽講、課下復習是主要的學習形式,師生缺乏互動。在課堂上學生缺少足夠的實踐能力訓練,一方面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無法在課堂上得到實現,另一方面旅游專業技能訓練也無法得到保障,其最終結果會導致學生無法熟練地掌握實際操作能力,學生崗位適應能力不強,距離國家對高職高專院校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有一定距離。
(四)教材選用缺乏實用,不利于學習興趣激發
根據調研表明,目前高職高專院校旅游英語教材普遍存在缺乏實用性的情況。一方面,這些教材在介紹相關知識背景時,句式和句型單調、缺乏變換,教材的各個模塊內容大同小異。另一方面,作為旅游英語專業的學生,日常學習側重于英語口語的練習,并且練習的內容與旅游各知識點密切相關,而這些教材在各個地區知識的選取方面眾寡不一、缺乏標準。再一方面,這些教材在重難點知識的分析方面,有時缺少精辟的解釋,很多復雜句型理解起來都有一定難度,教師教學過程中有時也難以用精準的表達闡釋句意。這些內容也讓學生感覺艱澀難懂,閱讀興趣減退,很多基礎不夠扎實的學生一旦失去信心,很容易產生放棄學習英語的念頭,這對本專業的其他課程學習也會產生消極影響。最后,現在許多教材編寫的重要考量因素就是迎合應試教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雖然也會根據教學情況適當刪補教材內容,但是很多老師都是從高校到高校,缺乏旅游行業的真實錘煉,很難完全按照社會需求對教材進行科學合理加工以便實施精準教學。
(五)教學評價維度簡單,不利于評價體系構建
教學評價是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并為教學決策服務的活動,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正在高職高專院校中推廣,但期末終結性評價仍然是高職高專院校評價教學質量好壞的主要方式,教學評價維度過于簡單,很難構建一個全面客觀的評價體系,不利于客觀公正的評價教師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會嚴重影響教學決策的公允性。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強調成績忽視過程。傳統的期末終結性評價單純的依賴試卷成績評判學生日常學習情況,有的雖然加入了平時成績作為參考項,但是占比較小,很難對學生日常學習的真實情況予以評價,沒有起激勵引領的作用;二是重視知識忽視實踐。期末終結性評價過于注重對書本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考察,考試中的客觀題通過學生考前突擊也起到能提升成績的效果,但是缺少對于聽力、口語等實踐能力的考察,或者雖有考察但占比不高,學生的試卷考試成績不能客觀反映出學生對于旅游英語的熟練運用程度;三是評價主體單一。傳統的教學評價主體是教師,他們根據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學業評判,這種單一的評價主體會導致評價結果受教師主觀影響較大,很難對學生學習作出公正客觀的評判,并且不利于師生和諧關系的建立,進而影響教學效果的改進。
二、改進高職高專院校旅游英語教學的建議
(一)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
高職高專院校旅游英語專業要根據自身專業特點大力推動課程思政建設,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融入思政教育元素,認真貫徹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職業道德和良好的行業操守。高職高專院校旅游英語專業培養的是面向市場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要強調語言優勢,突出學生的英語聽說技能訓練,培養“英語+旅游”的復合型專門人才。教師要將英語聽力與口語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有意識的加大其在教學內容上的占比,并且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實際推動聽說訓練。同時,通過商業類、應用型等涉外文本材料的教學,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與寫作能力,使學生具備滿足涉外旅游活動需要的英語應用能力。高職高專院校旅游英語專業還應當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設定為重要的教學目標,大力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跨文化交際能力,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夠切實感受到國內外旅游文化的異同,學會用正確態度對待不同國家的文化價值觀和文化差異。
(二)重視理實結合的教學內容
重視旅游英語理論知識的學習,對“吃住行游購娛”的旅游各環節所涉及的高頻詞匯短語突出重點開展教學,夯實旅游英語基礎知識,適時補充客源國概況知識,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思維。更為重要的是要增加實踐教學內容,營造真實場景和語境,創設語言應用環節,讓學生真正的“動”起來??梢酝ㄟ^產教融合引入行業企業資源,將旅游景區、旅行社、酒店、會展公司等社會資源引入校園,打造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共同建設理實一體化教學體系,使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內容轉變為旅游英語專業的日常教學內容,增強實踐教學內容比例,讓學生在真實的實踐環境中錘煉自己的實踐能力,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更大限度的鞏固課堂知識,提升學習效果。堅持深化教學改革,積極參與“1+X”證書制度試點,將教學、實踐、考證和技能競賽訓練等內容有機融入到教學體系之中。打造“雙師型”教師團隊,鼓勵教師通過掛職、兼職等方式深入行業企業一線,了解與旅游英語專業相關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通過實踐鍛煉不斷提升自己的執教能力。
(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高職高專院校旅游英語專業可采用基于工作過程和工作內容導向的建構邏輯,打造體現職業核心能力的模塊式課程體系,教師改變以語法、句型為核心內容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而教師成為課堂的引導者??梢詫嵭卸嘣慕虒W方式,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增加師生間互動環節,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在旅游英語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情景教學法可以調動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可以通過使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播放相關景區視頻資料,同時配以相關英語解說,在視覺和聽覺共同作用的環境之下,生動地創造課堂所需要的特定教學環境,學生可以在這樣的情景教學中,邊欣賞視頻,邊學習口語,起到視聽結合的效果,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及口語技巧,提高其對相關旅游英語知識的運用能力。進入新時代,旅游英語必須迎接“互聯網+職業教育”的改革浪潮,緊盯信息技術和教學的有機融合發展趨勢,推陳出新,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大膽嘗試“課堂革命”,積極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上下功夫,發揮課程建設成果的帶動作用,輻射帶動相關課程的改革向深水區邁進。
(四)選擇形式新穎的教學資源
教學資源建設方面要注意發揮規劃教材的引領作用,尤其是注重探索校企合作開發的國家級規劃教材。教材內容的選用上充分考慮黨和國家對于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新部署和新要求,不斷追蹤旅游行業發展的最新動態,將教育教學改革的最新成果及時的編入教材之中。在遵循高職高專旅游英語專業教學標準的基礎上,通過選用經典案例和設置職場情景等方式,將旅游英語專業學生未來所面對的主要崗位群和典型工作任務的專業能力要求轉化為實際教材內容,重點選擇合適的、符合培養目標實現需要的真實性教學材料,在師生的教學互動環節中不斷促進旅游英語應用能力的養成。要適當將本地區代表性的旅游資源融入教材,使教材內容做到點面結合、豐富充實,既能注重全國整體把握,又可以突出地方個體特色。同時,還要充分考慮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需求、興趣和學業基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針對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基礎水平等客觀情況,適當地增刪教材內容,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此外,還要發揮國家精品課程、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和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等國家優秀教學資源的輻射示范作用,豐富教學資源庫建設內容。
(五)構建多元立體的評價體系
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有助于教師更加客觀的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可以更為有效的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質量;通過增強對學生實際需求的把握,也有利于教師自身教學業務能力的提升,從而實現教與學的雙贏。旅游英語是實用性很強的專業,教學目標應當至少包括知識、素質和能力三個方面的內容,據此設定的教學評價體系至少也應當從這三個層面予以實施:知識層面主要考量學生對于聽說讀寫等英語知識和應用技能的掌握程度;素質層面主要考量學生的學習態度、職業素養和道德操守等內容;能力層面主要考量學生創新能力、自我學習能力、組織協調和分析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等。在實際教學評價過程中,教師要堅持公正客觀、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針對課堂表現、實踐互動、團隊協作、教學檢測等教學各環節學生情況多角度制定相應標準,并與學生共同討論優化后付諸實施,這樣可以更好地起到尊重個體、因材施教的效果。更加公正客觀、多元立體的教學評價體系可以引導學生更好的認識自我,激發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果,并在此過程中實現教學相長。
三、結語
當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正進入一個大發展的新時代,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把職業教育擺在教育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高等職業教育“雙高計劃”、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改革試點、“1+X”證書制度試點等重大改革舉措,為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創造了巨大利好的政策環境。本文分析了高職高專院校旅游英語專業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結合當前職業教育發展的新形勢,針對性給出了解決策略。高職高專院校旅游英語專業只有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突出職業教育特點,全面提升教學質量,才能更好的為我國培養輸送優秀的旅游英語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馮鄭憑.高校旅游英語教學模式研究[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6):65-68.
[2]彭志韜.試論旅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革新[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7(7):74-75.
[3]張霞,張文璐.淺談旅游英語教學[J].才智,2008(9):145-146.
[4]于晶.基于ESP需求分析理論的應用型旅游英語教學研究———以遼東學院為例[J].英語廣場,2020(8):100-102.
[5]張佳慧.產教融合實訓基地與旅游英語專業教學模式的轉變———以S職業學院為例[J].科教導刊,2020(28):53-54.
[6]秦美卉.淺談如何提高旅游英語教學質量[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7):115-116.
[7]常紅梅,王月會.高等職業院校英語類專業教育十年發展:回顧與展望[J].外語界,2020(6):41-45.
[8]姜圓圓.旅游英語多元教學評價體系構建探索[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15):173-174+177.
作者:孫嘉雯 單位:馬鞍山師范高等??茖W校 旅游與外語系
- 上一篇:特殊教育學校體育生活化教學策略
- 下一篇:大學體育課程教學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