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質量食用安全研究
時間:2022-02-07 09:06:24
導語:農產品質量食用安全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農產品質量安全是關系到人們身體健康的大事。近年來農產品質量有所提高,但是仍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同時要大力推廣發展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
關鍵詞:農產品;安全;現狀;對策
1綏中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現狀與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消費觀念從吃得好、吃得飽轉變為吃得要健康。人們對食品安全消費意識的增強,使農民為了適應大環境而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綏中縣農業局對基地、市場組織了樣品的抽檢,通過對50多個蔬菜樣品的檢測,僅有6個樣品沒有達到檢測標準。合格率在90%以上,同時對蘋果、白梨、花梨、油菜等的抽樣檢測,合格率在90%以上。該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起步比較晚,生產者長期受到自給自足傳統觀念的影響,片面追求產量而忽視了產品質量。通過對菜農、果農調查,了解到農民也想科學施肥用藥,生產無公害農產品,但是由于農產品價格過低,使農產品投入過高,回報率與投入和產出不成比例,所以通過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量來增加收入。一家一戶分散經營方式和小規?;a,極大地制約了農產品質量的安全。對農產品宣傳引導不夠,沒有把制度、政策要求灌輸到無公害生產中去,追蹤服務欠缺,檢測基礎薄弱、管理體制不完善。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建設,以保障消費安全,宗旨是服務產業發展,以現代互聯網技術為支撐,強化政府監管、指導農產品生產、消費服務等功能,構建上下暢通、實時監管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努力打造讓百姓放心的農產品品牌,積極探索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新路徑。
2追溯平臺的建立
追溯平臺由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系統、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公開系統和數據交換中心構成。技術核心為:一物一證、一證一密、隨機生成,相互綁定、杜絕假貨。通過對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農藥、化肥、種子的實時信息采集和農產品產地生產的全方位監督管理。具體辦法:在生產質料商店安裝攝像頭,記錄農藥、化肥、種子產品信息,在設施農業生產基地安裝攝像頭記錄農產品產地信息,從源頭把好農產品質量安全關。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服務平臺包括:舉報投訴受理系統;農產品監測數據管理系統;安全追溯系統;輿情監控系統;安全監管視頻監控系統;農業標準管理系統;收儲運監管系統;農業投入品監管理系統。這8個系統環環相扣、無縫鏈接,形成閉環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和監管,實現公布檢測結果信息化,對不法生產經營者起到了震懾作用。
3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對策及建議
通過對技術員的培訓,培養骨干技術員,加強專業技術員下鄉,分片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生產技術知識和市場對農產品質量的要求,引導農產品生產者的質量意識和安全意識。擴大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提高無公害綠色農產品生產的銷路和效益,這樣才能把生產無公害產品變成自覺的行動。通過電臺、廣播進行宣傳,使廣大生產者提高意識。全面推廣生產標準化,解決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矛盾,分散經營方式無法滿足標準化生產的需求,制約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提升。加大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的認證工作,統一標準蔬菜大棚生產示范區,統一標準來組織實施農產品生產的各個環節,以提高產品質量,生產出高標準的農產品,提高市場競爭力。禁止買賣高劇毒農藥,建立農藥專賣店,使農產品投入前安全使用,建立農藥臺賬制度,確保無公害農產品各項負責人的責任,建立無公害農產品長效機制完善管理制度。加大對農產品進入市場前監管,使農產品進入市場前檢測的合格率達到標準,才能進入市場和專營銷售區。加大對生產企業及合作社的自律性檢測,把不合格產品擋在市場門外。加大流通市場檢驗力度,對不合格農產品曝光公布。建立重點監控和設立檢測點,擴大無公害農產品專賣店。遼寧省已正式通過《農產品質量安全條例》,將全面推廣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農產品要標明產地、生產者、生產日期、聯系方式、檢測合格證等,實現農產品全程監控,保障農產品市場安全。
參考文獻
[1]王援娜.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建設現狀及存在問題[J].農家參謀,2017,(12).
[2]鄧大偉.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存在的問題與建設對策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7,(14).
[3]馬虹,沈娟,仇建飛,魏春雁.淺談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現狀與對策[J].科技視界,2014,(31).
[4]沈強,沈慧敏.農產品質量安全現狀綜述[J].甘肅農業,2013,(23).
作者:孔德志 單位:綏中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
- 上一篇:生理學課程教學論文
- 下一篇: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職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