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科優質護理質量提升分析
時間:2022-10-21 08:46:31
導語:感染科優質護理質量提升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目前,由于廣大群眾越來越重視健康,所致其逐漸提高了對醫院護理工作質量的要求[1]。需要于開展優質護理期間,評價與改進護理工作的質量的目的:正確對待護理工作的不足,提高護理的質量,以順利實施優質護理工作。臨床常用的判斷護理質量的指標是: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某些指標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護理質量,如平均住院天數,由于其相關于醫療質量,所以具有較低的特異性[2]。能量化護理質量,并且有利于客觀地反映護理質量和效率是護理敏感指標。本試驗為分析于感染科應用護理質量敏感指標的效果,做出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將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入住我院感染科的200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均等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100人,年齡28~67歲。在年齡、性別、接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兩組患者無差異,P>0.05。1.2方法。對照組:優質護理結合常規質量控制,對護理期間出現的問題、不足和失誤進行記錄,根據記錄內容評估護理情況,針對出現的問題分析原因,同時作出有利于改進的方案。試驗組:優質護理,并根據護理質量敏感指標實施護理質量控制,如下為詳細內容。1.2.1擬定護理質量敏感指標。依據《綜合醫院分級護理指導原則》、護士學會有關指標的定義和美國護士質量中心相關規定等擬定指標,涵蓋了三個指標。見表1。1.2.2篩選護理質量敏感指標。對初步擬定的護理指標進行評定的人員為:邀請的護理專家,就擬定的指標以問卷調查的形式由參與評定的臨床護理人員來實施。藥品使用和安全管理的合格率、準確識別患者身份、分級護理的落實率、護士??萍寄芎细衤省⒏呶oL險處理的合格率作為具體的敏感指標。1.2.3敏感指標評價方法。1.2.4應用。對護理人員敏感指標相關知識實施組織培訓,優質護理評價標準要將敏感指標包括在內;護理人員記錄護理工作中的不良事件要進行指導。1.3效果評估?;颊邼M意度比較,以及護理差錯發生率、不良事件發生率(壓瘡、跌倒、靜脈外滲及院內感染等)、患者滿意度為評價指標,進行比較。1.4數據處理。實施解析的軟件為SPSS17.0,計量資料均以(±s)表示,采用t檢驗,若(P<0.05)則可認為本次研究兩組間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各項指標表現優于對照組,有顯著的數據差異,P<0.05,下表3為詳細的比較結果。
3討論
3.1使用護理質量敏感指標評價體系的作用。管理者通過護理質量敏感指標可發現影響質量的關鍵問題,并針對性地改進。以結果指標(如滿意度)來衡量護理質量的情況為之前的研究認知[3]。從結構層面、過程層面、結果層面全方位的監管護理質量的影響因素是通過使用護理質量敏感指標,有利于管理者發現護理工作中影響護理質量的關鍵因素,尤其是使用柏拉圖分析方法后,能更加清楚地了解質量過程中各個環節存在的問題構成情況,從而更客觀地、有針對性地改進護理質量問題。為了改變護理結果指標,要解決關鍵問題。通過此次研究發現,動態波動性是在不同的時間段硬性護理質量的關鍵因素。以重點檢測指標的數據為依據,將薄弱環節做重點改進,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使患者滿意度有所提高。3.2監測護理質量敏感指標。監測護理質量敏感指標,有利于將優質護理服務的落實情況,客觀地反映通過建立客觀有效的質量評價,可推進優質護理服務發展[4]。護理質量的形成受多個層面的因素影響,如果僅注重結果層面的指標評價,可導致不穩定的護理質量。此試驗的敏感指標滿足了以患者為中心的優質護理服務的要求。以結構層面、過程層面、結果層面作為本次研究的護理質量敏感指標,不同于以往的護理質量評價方式(衡量依據為:單一結果指標),優質護理服務的內涵通過篩選指標可體現。結合質量管理柏拉圖分析方法,能精確地找到護理質量的關鍵問題,以指標數據為依據,然后可發現護理工作的薄弱環節,通過實施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達到能進行客觀評價和質量控制的優質護理服務質量,從而保證科學改進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楊玉茹.護理敏感指標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四川醫學,2017,38(5):597-598.
[2]劉萍.護理質量敏感指標在優質護理評價及持續改進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6,4(32):107-108.
[3]成翼娟,馮先瓊,宋錦平,等.護理質量評價標準的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05,5(4):26-28.
[4]匡玲,溫賢秀,唐穎,等.中美護理質量敏感性指標評價研究現狀[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6,13(2):183-185.
作者:金霞 王瑤 張桂英 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七四醫院23臨床部
- 上一篇:生化檢驗室內質量控制及方法
- 下一篇:涵閘泵站施工環節質量與安全控制
精品范文
6感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