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牛乳質量安全論文
時間:2022-12-02 11:33:01
導語:新疆牛乳質量安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養殖方式及其分布
在不同品種奶牛的分布區域方面,荷斯坦牛主要分布在天山北坡經濟帶及各城鎮郊區;西門塔爾牛主要分布在南北疆,尤其是南疆喀什地區、阿克蘇地區;新疆褐牛主要分布在伊犁、塔城及阿勒泰地區;改良牛在全疆各地都有分布。
2存在問題
2.1飼養集約化程度低,疾病繁多
我區奶牛飼養方式落后,家庭飼養頭數少,沒能力建成較好的牛舍,生產力低下,原料奶的質量不能保證,奶牛發病率高。沒有完善的內部質量監管體系,在生產過程中沒有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奶牛疫病防治,乳脂率、乳蛋白含量不達標和體細胞數、細菌數超標的現象很普遍。非法使用激素、抗生素等問題嚴重制約著牛乳質量的提高。
2.2飼料結構不合理,優質青粗飼料開發利用不足
奶牛專用飼料產量不足,飼料搭配不合理,奶牛飼料工業還處在起步階段,飼料相關體系建設滯后?,F階段我區奶牛飼料主要依靠糧食、作物副產品、秸稈及天然牧草,而優質牧草和飼料作物十分缺乏,飼料加工、調制,貯存技術薄弱;種植業依然主要是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二元結構,尚未完成向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飼料三元結構的轉變,優質飼草嚴重不足,這直接影響了奶牛的產奶量和原料奶的質量。
2.3良種繁育體系不健全,優良品種少
在我區的存欄牛中,良種牛比重不高,奶牛繁育體系相對混亂,缺乏必要的監督管理,種牛生產性能差,造成了我區奶牛的整體生產水平不高。
2.4質量標準、政策、法律法規監管不足
近年來,我區加大了對乳制品質量標準、技術性法規的制定,但多數屬于推薦性標準不是強制性的要求,不具備法律效力。我區牛乳質量安全檢測機構不健全、手段落后、認證能力不足、監督約束機制不健全、資金投入不足不能滿足乳制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
2.5存在摻雜使假及非法加工的情況
個別生產者為了追求利益,牛乳中摻雜摻假,如使用米湯、面粉、淀粉、糊精、植脂末、蛋白粉、堿等進行混合、勾兌,不僅對消費者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而且嚴重破壞了乳品市場的秩序。
3對策
3.1加大政策、標準宣傳
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31號文件精神和自治區有關加快奶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大力宣傳《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生鮮乳生產技術規程(試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奶業條例》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鮮牛奶生產收購衛生管理規定(試行)》等相關規定;加大“良種、良法、良料、良舍”四良配套技術的推廣力度,為奶業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3.2建立健全奶牛良種繁育體系
加強對奶牛繁育工作的規劃和指導,想方設法擴大良種奶牛的數量,緩解奶源不足的矛盾。要積極引進優質高產奶牛凍精,普及高產奶牛細管凍精冷配技術,提高冷配受胎率,加快良種奶牛的繁育速度和改良進程,全面提高牛群質量。要加強生產母牛和母犢的保護和管理,要從奶牛良種登記入手,搞好奶牛生產性能測定,嚴把定點屠宰關。繼續加大畜群結構的調整力度,提高生產母牛比例,擴大奶牛業再生產的基礎,不斷提高奶牛良種率和生產水平。
3.3加強飼草料生產體系建設
要推廣階段飼料技術,對不同產奶階段的奶牛要采取不同的飼養;推廣秸稈青(微)貯、氨化及長草短喂、短草槽喂技術,合理利用糖渣、豆粕,提高飼草料和農副產品的綜合利用水平;大力推廣行業標準和模式化飼養技術,推廣模式化飼養技術。
3.4加強奶牛疫病防治體系建設
盡早建立地區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開展動物疫病、畜產品安全、飼料產品安全檢測,加快動物疫病檢測實驗室建設,提高疫病監測診斷設施的配置水平和快速診斷能力,提高奶牛疫病的綜合防治能力。加強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完善自治區、地、縣、鄉、村五級防疫網絡,穩定村級防疫員隊伍,杜絕重大傳染病發生。以牛結核、布氏桿菌病防控工作和牛奶質量安全為重點,對重大傳染病實行強制免疫,強化牛奶質量檢測和監督。
3.5加強養殖技術隊伍建設
提高養殖者質量安全的思想意識,開展飼養管理、疫病防治、品種改良、秸稈加工、青貯氨化、飼草料合理搭配、標準化生產的培訓,大力推進規?;曫B、標準化生產、機械化擠奶、產業化經營,加快良種繁育、疫病防治、科學飼養技術的推廣和普及,讓養牛大戶現身說法,傳授經驗,使群眾掌握奶牛飼養的關鍵技術,提高生產水平。
3.6完善質量檢測、認證體系
要按照國家乳品質量標準要求,加快乳品質量監控體系建設和乳品安全檢測隊伍建設,開展質檢和監測,特別要加強奶牛小區和收奶站檢測設備的配備,在奶牛養殖小區和收奶站配備檢測設備,對原料奶進行全程監控;要規范飼料添加劑、藥物的使用,加強對牛舍、擠奶站的環境控制,防止生產環節可能造成的污染;大力普及機械化擠奶,智能化管理,使鮮奶質量水平得到質的提高。積極開展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良好農業規范(GAP)和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QS),確保牛乳的質量安全。
3.7發展規?;B殖
圍繞發展目標,結合本地實際,統籌規劃,合理布局,認真制定奶業發展規劃,合理確定發展模式,發展適度規模奶牛養殖。在草料地、貸款、奶牛保險、技術培訓以及良種繁育體系、防疫體系建設和飼草料加工體系上制定優惠政策,建立奶農合作社和奶牛養殖協會,引導奶牛業持續、健康、協調發展。
作者:呂警范志剛馬雪峰張建平單位:烏魯木齊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
- 上一篇:大豆磨漿機質量安全論文
- 下一篇:高壓氧艙質量安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