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護理質量管理論文

時間:2022-04-05 11:41:33

導語:醫院護理質量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院護理質量管理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1年8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注冊護理人員120例。納入標準:直接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的在崗注冊護理人員,不包括休假人員和實習同學,并排除手術室及感染科護士。其中男10例,女110例,年齡最小19歲,最大34歲,平均(25.02±2.33)歲;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4.88±2.11)年;職稱:護士101例,護師10例,主管護師9例。

1.2醫院感染控制方法:對所有護理人員都進行醫院感染控制,首先對護理人員進行手部衛生知識的普及與宣教、行為教育與培訓,2次/周,10min/次。要對每個護理人員按照標準洗手要求進行考核;病區護士長和科內質量控制組加強檢查與監督,督促護理人員培養正確的洗手行為并有身邊榜樣可參照。其次是積極提供小容量包裝便攜式的手消毒劑,以便在連續操作中使用,并且積極進行監督。

1.3觀察指標:收集干預前后的醫醫院感染染率資料,以了解護理人員手部衛生狀況改善后醫醫院感染染率的變化。醫醫院感染染標準:依照衛生部2001年版的《醫醫院感染染診斷標準(試行)》執行。本次調查中所有護理人員都積極納入調查,調查有效率為100.0%。

1.4統計學方法:選擇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醫醫院感染染率對比應用χ2檢驗,P<0.05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干預前護理人員的醫醫院感染染率為6.7%,干預后護理人員的醫醫院感染染率為0%,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后護理人員的醫醫院感染染率對比時間點例數醫醫院感染染情況[例(%)]干預前1208(6.7)干預后1200P值<0.05

3討論

醫醫院感染染也稱院內感染,是伴隨著醫院的出現而發生的,指任何人員在醫療活動期間遭受病原體侵襲而引起感染性疾病,其中多發于護理人員。在影響醫醫院感染染的因素中,護理人員的手部衛生占據重要地位。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現代的衛生設施和條件得到了廣泛提高。洗手程序包括使用洗手液、戴手套、手膜,均得到廣泛應用,但是護理人員的洗手依從性并不高,特別是在處理清潔或無菌物品前、脫手套或更換手套后的洗手率較低,尤其在進行侵入性操作時,護士自身接觸后的洗手也不理想。手部細菌數量隨著照護患者時間的延長,特別是在直接接觸患者、氣道護理、處理分泌物后,其手部帶菌量會明顯上升,為此護理人員的手衛生狀況與醫醫院感染染的發生有著密切的聯系。在醫院內部護理質量管理中,要積極提高護理人員的手部衛生執行依從性,從教育入手,與感染專職管理人員密切配合,促進護理人員在臨床實踐中的換位思考,增強護理人員的手衛生意識,進而提高其手衛生依從率。加大對手衛生設施的投入,特別是洗手液和含乙醇快速手消毒劑要進行全面積的普及,減少護理人員與患者不必要的接觸機會,適當增加臨床護理人員的人力配置。本文干預前護理人員的醫醫院感染染率為6.7%,干預后護理人員的醫醫院感染染率為0%,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醫院內部護理質量管理中對于手部衛生的控制能減少護理人員醫醫院感染染的發生,值得推廣應用。

作者:張小花謝愛榮單位: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