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配置質量管理論文

時間:2022-05-08 08:51:36

導語:藥物配置質量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藥物配置質量管理論文

1.資料與方法

選取2011年3-8月與2013年6月-2014年6月HIS系統提供的靜脈輸液配置醫囑單1800例。方法:

①正確使用水平層流臺與生物安全柜:操作動作輕緩,配藥時將手套衣袖在下風口附近吹1min減少微粒附著;配置藥物割頸時注意玻璃碎片;輸液慎勿加入不同藥物,否則易導致微粒倍增;勿對瓶塞多次穿刺;注意輸液間的pH值。

②注意配藥時藥物間配伍禁忌:注意溶媒pH值與加入電解質對藥物的影響。配藥人員應熟練掌握藥物的理化性質,也應注意藥物結合穩定性,若結合引起慢性化學反應,導致藥效降低,應盡量避免兩者結合使用。

③注意加藥順序:藥物加入順序十分重要,同種藥物可能因配伍先后不同,導致不同化學反應。配伍時應遵循先稀釋后混合,低濃度到高濃度原則。加藥物試劑時,藥物與試劑間成分較復雜,在加藥時注意。

④按藥物溶解標準操作:配藥人員應注意溶媒量的選用,不足時會出現白色渾濁物,不溶解;濃度高時產生沉淀物。特別注意藥物說明書中對藥品配置是否有特殊要求,如果有即嚴格執行。

⑤規范配藥流程與操作方法:規范操作流程,嚴格保證無菌操作環境,注意不同藥物劑量、用法、不良反應及聯合用藥配伍禁忌;對于使用過的藥劑,作下劃線標記,空瓶與輸液瓶放在同一位置,以便作好登記。配置時注意細節,盡可能減少失誤,注射器不混用,以免不同藥劑混合致異常。研究指標:對比記錄兩組醫囑單中配伍禁忌、聯合用藥不當、給藥頻次不當、重復給藥、給藥濃度不當發生例數及比例。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百分率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的配伍禁忌、聯合用藥不當、給藥頻次不當、重復給藥、給藥濃度不當發生比例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本文分析了2011年3-8月與2013年6月-2014年6月間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在藥物配置過程中的質量管理情況。在第1次抽樣分析后科室主任與配藥人員在配藥過程中總結出現的不合理醫囑情況,同時提高配藥人員技能,避免出現重復錯誤,在第2次抽樣分析時(2013年6月-2014年6月)配伍禁忌、聯合用藥不當、給藥頻次不當、重復給藥、給藥濃度不當等問題發生率均顯著下降,質量管理能力提高。我院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對生物安全柜、注藥順序、藥物溶解標準、藥物間配伍禁忌及流程規范提出一系列要求,提高配藥人員操作能力。如加藥順序出現錯誤、混合不均勻,會導致分層現象,導致藥效降低或報廢。在對配藥人員做出正確配藥順序規范后,需嚴格按照配藥標準,避免順序出錯導致用藥安全問題。同時藥師進行合理用藥把關,保證藥物配置與輸液的安全與穩定性。綜上所述,護理人員在藥物配備過程中應注意藥物劑量、配伍禁忌、配藥順序、不良反應,嚴格按照操作流程,保證用藥質量規范。

作者:吳芳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01醫院配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