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探討
時間:2022-06-21 03:38:42
導語: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政府對其建設質量的監督與管理就是水利建設項目的質量監督。其中,水利工程質量管理機制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了施工單位的保證、政府的質量監督、監理單位的控制以及項目法人的全面負責。政府開展質量監督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確保國家與地方所投資水利工程的效益得以充分發揮。為此,文章就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的實踐與認識進行闡述,可供參考。
【關鍵詞】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實踐;認識;探究
隨著國家在水利領域建設投資不斷加大,水利建設項目逐年增多,為保證工程建設質量,國家相繼出臺了水利建設工程質量管理相關的各項條例,質量管理工作也逐步法制化,質量監督機構也由原來的部、省、市三級管理逐漸向部、省、市、縣四級發展,水利工程質量監督按照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由市、縣水利局授權的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實施質量監督管理,并承擔相應的責任。但是,由于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專業性較強且涉及諸多內容,項目參建各方在人員、設施、管理水平方面參差不齊,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質量監督的效果。
1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現狀及存在問題
縣級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站,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水利行業規范、質量標準以及批準的項目文件,對縣境內按照基本建設程序實施的防洪、除澇、灌溉、水力發電、供水、引水、農田水利、水土保持等(包括配套與附屬工程)各類新建、擴建、改建及加固的水利工程,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代表政府進行質量監督管理。近年來,根據制定的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辦法和監督流程,對實施的農村安全飲水中央(省級)財政資金項目、丹江口上游小流域治理、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重點縣等一批水利工程的建設進行了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發現了一些突出問題,主要體現在:(1)小型水利工程質量監督依據不完善。國家目前出臺執行的水利工程質量監督規程主要是針對大中型水利建設項目,而縣級質量監督部門面對的是小型水利建設項目,建設地點多在鄉鎮、村組,不僅建設規模小,造價低,而且點多面廣,嚴格按照質量監督規程進行質量監督,導致有限的建設資金不能夠滿足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規程及國家強制性條文要求,質量監督工作流于形式。(2)監督管理人員不到位??h級質量監督人員受制于編制及辦公經費,雖都為水利技術骨干并經過培訓取得質量監督資格證書,但均為兼職參與質量監督管理工作,同時又是其它項目設計人員或項目管理人員,與質量監督對人員要求不符,且水利工程面廣分散,人員缺乏及交通不便導致質監人員對質量監督深入程度不夠,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質量監督的規范化,對項目實施監督管理帶來不利影響。(3)項目法人行為不規范。水利工程建設質量實行項目法人負責制,縣級質監站由縣水利局授權開展質量監督工作,項目法人均為水利局行政分管領導,質量監督工作需“下對上”,既削弱了工程質量監督的權威性,也為項目質量監督帶來一定難度。受項目建設資金制約,個別項目法人甚至提出要求簡化質量監督程序及內容,僅滿足于工程實體質量的控制,對施工參建各方質量監督體系建設、過程資料及材料檢測未能嚴格要求,且部分項目由于建設方資金不到位由施工單位墊資實施,直接影響了施工單位對工程質量嚴格管理的積極性。(4)工程設計質量不高。水利工程勘察設計質量直接影響到工程順利實施和質量監督管理的正常進行。水利工程項目由政府委托符合資質的水利設計院進行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實施方案及施工圖的編制,經上級主管部門組織專家評審通過后實施。部分項目的設計雖經設計院按照規范要求編制通過專家評審并經上級主管部門批復,但由于前期沒有對當地水文環境、地質構造等進行詳細勘察,僅僅借鑒以往的資料進行盲目設計,在水利建設施工的過程中才發現和實際情況不相符,這不僅影響施工進度,給參建各方造成經濟損失,也導致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工作不能正常進行,且建設過程中設計單位極少派駐現場設代機構和人員,施工過程中與設計有關問題不能得到及時解決,影響了工程進度及建設質量。(5)監理機構人員服務不到位。監理人員依照有關法律、法規以及有關技術標準、設計文件和建設工程承包合同,代表業主單位對施工質量實施監理,并對施工質量承擔監理責任?,F場核查往往發現駐地監理人員與投標時承諾派駐人員不符,檢測設備不能到位,監理單位往往注重于承接監理業務,而不重視人才的培養,通過臨時聘用一些管理水平低、專業不配套的監理人員及減少現場監理人員數量來降低經營成本,進一步影響了工程的建設質量。(6)施工單位人員質量控制不嚴。工程建筑施工單位對工程的施工質量負責。施工單位成立工程建設項目部及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按照工程設計圖紙和施工技術標準進行施工。在實際檢查中發現部分項目部管理人員與投標承諾人員不符,存在人員身兼多職,專職質檢員形同虛設,工程質量主要依靠施工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高低和監理人員的平時檢查和督促來進行控制,施工評定資料不能與施工進度同步,主體竣工但施工資料不全,導致個別項目不能及時通過驗收,項目法人雖然在招標文件和施工承包合同有一些專用條款進行約束,但在實際操作中缺乏可操作性,只要工程質量無大問題,最終不了了之。
2完善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徑
(1)大力推進水利建設質量法制建設。水行政部門應針對本地區水利建設質量管理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按照水利建設質量管理工作制度化、法制化、規范化要求,及時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區特點、切實可行的質量管理措施,進一步強化水利建設質量管理,全面提升水利建設質量水平。(2)健全機構、提高管理水平。按照要求配備足夠符合條件的工程技術人員作為專職質監員,負責對項目的監督和日常巡查。質量監督工作人員應全面掌握專業技術標準,不斷積累監督管理經驗,重視培訓與考核的作用,并且適度地提高監督隊伍準入的具體標準,對監督手段進行有效地完善,在監督中有效融入服務,最終實現監管和服務水平的同步提升。(3)注重工程質量事前控制的作用。水利工程項目在開工的時候,水利質監站應當在項目施工現場開展監督會議,邀請參建各方代表。會議以后,及時將監督會議要求、檢查的具體內容和標準以及處罰的措施通過網絡實現公示。由于監督會議屬于工程項目質量監督管理宣傳會議,所以,應當綜合考慮參建各方質量行為,并且加大專項宣傳教育力度。與此同時,以工程項目本身為基礎舉辦質量事故展覽,以保證參建各方能夠主動自覺地對自身質量行為與質量管理加強全面規范。(4)注重落實網絡信息共享。根據平利縣境內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結果,貫徹并落實網上信息共享,不達標參與單位要采用黑名單制度展開管理。其中,全面推進誠信立法與制度建設,同時包括行業與部門的信用建設。與此同時,要建立健全水利誠信系統,有效地覆蓋全行業。最后,應重視信用服務市場機制,促進監管工作的開展,增強社會誠信意識。
3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方法要點闡述
(1)貫徹并落實國家法律法規。在水利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一定要遵循強制標準并落實。特別是在國家與行業規程執行的情況下,以保證能夠根據法律要求執行,使得工程建設各方更加自覺地落實以上技術標準。這樣一來,才能夠提高水利工程項目的質量,為人民群眾的生命與財產安全提供保障,進一步提高工程投資經濟與社會效益?;诖?,在開展監督工作的時候,還應當將國家與行業規程及技術標準作為重要參考,通過靈活地運用檢測方式,公正客觀地評價工程項目建設質量,以保證監督更加權威與科學。(2)科學合理地制定質量監督規劃,監督與服務并舉。在監督管理水利工程質量的過程中,應當綜合考慮對質量安全關鍵部位的影響、工程項目監督要點以及項目質量安全控制等多方面內容,并且在質量監督工作方面還需要針對參與建設各方質量安全行為予以全面規范。另外,針對質量監督工作的開展,要事先對建設單位管理與設計機制,包括施工單位保證體系進行全面且嚴格的檢查,同時也要重視監理單位控制體系的審核,針對國家強制性標準實際貫徹并落實的狀況展開查看,嚴格監督落實,從根本上消除質量安全隱患。
作者:王鴻鳴 單位:陜西省平利縣水利局
參考文獻
[1]王雨,沈瑋.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實踐與認識[J].技術與市場,2015,(9):250,252.
[2]王淑芝.談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J].農民致富之友,2014,(7):278.
[3]丁華.小型水利工程建設安全、質量監督的實踐與思考[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6,(4):146-148,150.
[4]張龍飛,李騰飛,袁嘉,等.淺談水利工程質量監督行業存在的問題[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9):203.
[5]孫小玉.對天水市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建議[J].甘肅農業,2014,(21):78-79.
[6]葉興成,王亞東,李凱,等.縣級水利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江蘇水利,2014,(5):11-12,15.
[7]傅夏冰.金華市加強水利工程建設安全監督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水利,2015,(16):56-58.
[8]胡鈺.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實踐探索[J].江西建材,2016,(7):121,128.
[9]李敏.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的實踐與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23):233-234.
- 上一篇:煤礦地面工程質量監督論文
- 下一篇: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