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教學論文:聲樂課練習的質量綜述

時間:2022-01-31 11:07:12

導語:聲樂教學論文:聲樂課練習的質量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聲樂教學論文:聲樂課練習的質量綜述

本文作者:石穎工作單位:臺州學院藝術學院音樂系講師

課后練習要與課堂教學保持同步

聲樂教學具有很強的個體性。因為每位學生的聲樂基礎、聲音條件與悟性等都有差異,所以,在聲樂教學中,教師都會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教學計劃與教學進程,以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那么,在課后自學時,學生也應該做到與課堂教學同步,上課練什么,課后就練什么,老師要求自己怎么練,課后就怎么練,只有課堂、課后相互配合,才能更快的進步與提高。(一)放平心態,穩步前進在實際的課后自學中,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練唱的,尤其是一些聲樂初學者,他們厭煩于這些枯燥、乏味的基本練習,所以在聽到一些學哥、學姐或者有一定聲樂基礎的同學在練唱一些旋律優美地“大歌”時,非常之羨慕,也躍躍欲試,偷偷練唱起來,殊不知這樣超能力的練唱,不僅不能提高自身的演唱能力,反而還會給發聲器官帶來壓力,久而久之,就會造成發聲毛病,甚至損傷聲帶。因此,學生一定要立足實際,端正思想,不可好高騖遠,也不能急于求成,因為只有腳踏實地、穩步前進,才能建立扎實的演唱功底。(二)要保證課后練習的有效性課后練習也要講求效率,只有有效練習才能促進技能的提高。所以,在課后自學時,學生不能盲目練唱,首先要明確每次課后練習的目標是什么,再按照課堂上老師的要求用心去練,練習中碰到問題要善于用腦,如果問題解決不了,就先記下,下次帶回課堂請教老師。總之,只有心、腦、手、耳積極配合,才能保證課后練習的質量。

課后練習要及時,并堅持每天練唱

聲樂課后練習是學生鞏固課堂教學內容的重要手段。要想盡快理解與掌握課堂知識,學生就要做到及時復習,并且還要堅持每天練唱,才能實現鞏固記憶和靈活運用的目的。(一)要學過即習學過的知識,如果不及時復習與鞏固,慢慢就會遺忘。人的遺忘規律為:先快后慢、先多后少。所以,每次聲樂課結束后,學生都要及早去復習。因為剛上完聲樂課,學生對課堂的細節、要求和聲音感覺都非常清晰,如果將還在自己腦袋里的新鮮知識及早回籠一遍,就可起到加深和鞏固記憶的效果,而如果過了一段時間再去復習,那練習的效率就會明顯降低。因此,課后練習一定要及時,要在遺忘階段開始之前就開始復習,就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學而時習之俗話說得好:拳不離手,曲不離口。要想獲得嫻熟的技藝,就需要反復的練習。聲樂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培養歌唱習慣的過程,也就是從歌唱的不自然——自然,再從自然——自如,最后能夠隨心所欲的駕馭自己的歌唱運動的這樣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而必須要經過長期的、堅持不懈地練唱,才能夠慢慢得以實現。所以,養成每天練唱的習慣,是熟練和鞏固技能的有效手段。別是喉嚨(的控制一般難以讓人駕馭,發聲器官開始接受訓練時,是不易讓人把持的,各部位的協調配合。

合理用嗓,科學練唱

世界上最為寶貴的“樂器”莫過于人的聲帶。因為人的聲帶獨一無二,不能隨意更換,如果不懂得保護,就會使聲帶受到損傷,嚴重的還會引起聲帶病變,最后只能放棄聲樂學習了。所以,在聲帶沒有出現問題之前,學生就應該了解嗓音保護方面的知識,并懂得如何去科學用嗓??茖W練唱健康的聲帶是良好發聲的基礎。所以,歌唱訓練必須要在不影響嗓音健康的的前提下進行。在聲樂學習中,課后自主練唱的時間要比課堂學習的時間多的多,如果學生不具備嗓音保護方面的常識,就容易出現盲目練唱或濫用嗓音等情況,嚴重影響聲帶健康。因此,讓學生了解嗓音保護的重要性,并給予他們合理用嗓、科學練唱的方法指導,是保證聲樂課后練習順利進行的前提。1.養成先練聲后練唱的習慣聲樂課堂教學時,教師一般都是先安排學生練下聲再來練唱。但在課后自學時,很多學生還是會把練聲環節給省略掉,直接拿歌練唱。這其實是一種不好的學習習慣。因為“冷嗓開唱”不僅不能使聲音到位,而且還容易壞嗓。而如果在唱歌之前,先讓發聲器官做一下“預熱”,也就是改變生活中的發聲習慣,將它調整到符合歌唱時所需的狀態上來,那不僅會使后面的歌曲演唱更加順利、聲音更容易到位,而且也有利于嗓音的健康。2.不要超能力練唱在聲樂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都會有這樣的想法:音唱得越高、音量越大,就說明演唱水平越高。所以,學生們都喜歡在課后猛練高音、強音。這種想法和做法顯然是不科學的。練習高音必須要在穩固中聲區的聲音以后,再逐漸過渡上去,如果沒有打好中聲區的基礎就練高音,容易使聲帶負荷過重而受到損傷,長此以往,還會引起聲帶病變。因此,學生要改變認識,并從自身的基礎條件出發,循序漸進,穩固基礎,才能更快的實現學習目標。3.練唱不能盲目追求“量”有些學生急于進步,所以每天都會花很多的時間去練唱,但卻收效甚微。這是因為長時間的練唱會造成人體精力的下降和嗓音的疲憊,這樣就不能保持良好的發聲狀態,練習的效果當然不明顯了。因此,課后練唱要從聲帶健康角度出發,勞逸結合,才能保證練習的效果。合理保護聲帶是非常嬌嫩、脆弱的器官,除了不科學的發聲和超負荷的練唱會影響它的健康,還有個人平時的生活習慣、情緒和心理等也會對嗓音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要擁有健康的嗓音,不僅要了解如何科學練唱,還要懂得如何去調節身心、保護自己的嗓音。1.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有序是保證嗓音健康的重要條件。因此,要保護嗓音就要有合理的生活方式。比如:生活起居要有規律,睡眠充足;飲食要定時定量;不吃過冷、過熱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禁煙酒;不大聲交談和長時間說話;感冒及經期要節制用嗓等等。只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保證身體和發聲器官的健康。2.要保持健康的日常心理人的日常心理也是影響嗓音健康的重要因素,心理狀態往往會通過情緒反映出來。如果心情舒暢、情緒穩定,那人體各器官、感官就能夠協調、統一,嗓音也能處于最佳的功能狀態;而如果因為生氣、恐懼或焦慮等不良心理造成情緒波動,那身體各部分肌肉就呈現被動、消極狀態,發聲器官的運動也會失去平衡,嗓子就會出現發干、發澀等不適,從而引起咽喉充血。因此,加強自身修養,學會調節自己的心態,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對嗓音的保健都大有益處。聲樂課后練習是聲樂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環節,課后練習的質量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節奏和進程,最終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傳授歌唱知識和技能,還要給予學生課后自學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在提高演唱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