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學教學質量具體辦法

時間:2022-07-01 11:12:18

導語:提升中學教學質量具體辦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升中學教學質量具體辦法

長久以來,對于初中數學這一學科題海戰術一直是眾多教師所采用的一種教學方法,盡管這種方法可以促進初中數學教學的進步,但這種教學方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也普遍存在著問題.由于中考對于初中生十分重要,教師和家長都相當重視,因此題海戰術是眾多家長教育孩子的首選.據相關可靠數據表明,我國多數中學將中考的四分之一時間都用在了題海戰術上,尤其是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導致很多題學生都需要重復做幾遍,甚至十幾遍,這種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的做法使學生喪失了學習信心,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提高初中課堂教學質量具體對策

眾所周知,每個人的性格決定了自身學習的方式方法.作為教師,就要在平時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科學合理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寬松、自然、愉悅的氛圍中按照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然而我們的傳統教學方法卻忽視了學生個性的發展,更多只是讓學生死記硬背或者模仿教師的學習方法,這在很大程度上壓抑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最終使教學變得機械、沉悶、缺乏童心和靈性,缺乏生命活力,課堂教學質量也就無法得到保證.那么當下如何才能保證課堂教學質量呢?

(一)角色轉換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聽”會的,而是靠“做”會的,只有動手操作和積極思考才能出真知.所以,作為教師要與學生進行角色轉換,改掉以往課堂教師一人唱“獨角戲”的教學方法,而是要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使學生動口、動手、又動腦,親身參與課堂實踐,從而得到知識,歸納新舊知識的聯系,并且做到知識的鞏固和應用的全過程.只要學生能夠發現并且解決的問題,教師絕對不要插手;只要學生能夠合理科學解釋的問題,不要由老師出面.最終使初中數學教學課堂改變教師“一言堂”的現象,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積極主動地參與,發揮其對學生的引導作用,并且對學生遇到的難題耐心地輔助,放下教師的“師尊”,與學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究,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同時也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真正地把學生的潛能發掘出來,使學生與教師角色互換,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人.

(二)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初中學生都處于青春期的特殊階段,因此普遍的具有一定的叛逆心理.那么要想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發揮其主體地位,就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覺得學習是以自己為主體、充分體現著自身的主體能力和主體價值的一個過程.要想使學生有這種主體的感覺,就必須在平時的數學課堂教學中盡力營造一個具有良好氛圍的學習環境.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能夠促進師生互動,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與理念,能真正把教師轉變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把學生真正轉變為學習的主人.在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投入盡可能多的情感.夏丐尊說過:“教育之沒有感情,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首先要從各方面都愛生,既要關心學生生活上的冷暖,又要關心學生學習的情況,填補知識缺陷,挖掘學生身上的優點,多鼓勵,而不輕易否定,恰當指引,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真正的做到“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

(三)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新課改后的新教材,在章節的安排上都以專題的形式出現,并增加了許多活動課內容,這在教學過程中十分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有利于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新課改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課本新增設的“讀一讀”、“想一想”、“試一試”、“做一做”等欄目,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再加上一些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具體做法為: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以致用“數學來源于實踐,又反過來作用于實踐”,教師在日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創造合適的情境,并且運用合適的方法使抽象數學問題形象化、具體化,使得學生的學習由外而內、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使初中學生對數學的學習不斷產生興趣.教師在運用新教材時,應該合理運用“讀一讀”里安排的一些與數學內容相關的實際問題,這樣在擴大學生知識面的同時,又能增加教學對教材的使用效率.

2.指導學生動手操作,從中體會學數學的樂趣長期以來,在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下,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都覺得很辛苦,最終的教學結果是學生只會機械地解題,而實際操作和知識的應用能力卻相當低下,至于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更加無法談及了,“應試教育”的傳統教學觀念已經嚴重地束縛了學生個性的發展.當下,作為教師就必須充分使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內容,帶領著學生用硬紙、木條、鐵絲等材料親手制作一些簡單的數學教學模型,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并且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抽象思維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符合了新課改的目的.

3.開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新課改后,教材的編排上有了很大的改變,版式更為活潑、圖文并茂,內容安排上科學合理、深入淺出,將枯燥的數學知識也變得生動、有趣,對于初中的學生來說有較強的可接受性、直觀性和啟發性,再加上新教材安排的“想一想”環節,對開發初中學生的思維、培養其興趣有極大的幫助.

4.培養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目前,新課改后的初中數學新教材還在試用過程中,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可能還會遇到一些問題,甚至可能會對新教材的編排產生一些困惑.嚴格來說,新課改后每學年的初中數學教學難度不是很明確,教師只能按照自己對新教材難易程度的把握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對于課后的習題,教師應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合理的解題思路和方法,試著面對一些難題,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結語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不再是教師唱“獨角戲”的舞臺,不再是教師講學生聽,而是充分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充分體現學生個性的學習場所.在整個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發揮其教學主導作用的基礎上,必須盡可能地發掘每一名學生的學習潛力,激發和培養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教學質量才能夠得到保證,才能使學生在輕松和歡快中學到更多的數學知識.

作者:韋鳳云單位:廣西河池市羅城縣四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