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薄弱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分析

時間:2022-07-08 09:51:23

導語:農村薄弱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薄弱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分析

摘要:當前,農村薄弱學校教育存在各種弊端,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學校找到一條適合農村學校特點的發展之路,從而讓當地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呢?結合農村學校的實際情況,我認為可以在走入自己、走近教師、走進課堂、走近學生、走向發展“五走”方式下尋求質量的突破、尋求新課改模式走進學校。

關鍵詞:農村薄弱學校;農村教師;課堂;教學質量

一、走入自己

教師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認清自己的實際情況,使自己有強烈的使命感。通過不斷的學習培訓,豐富和提升自身的人格素質、知識素質、管理素質以及發展素質。作為一名普通的農村學校的校長,面對的是最基層的農民朋友和他們的孩子,面對的是純樸的“留守”教師。我們的辦學理念、工作方式從一定程度上客觀反映著農村教育的現狀?!白叱鋈サ摹毙iL學習轉變的工作作風直接影響學校的整體形象,校長肩負的責任是重大的,不能因為農村學校之囧而降低工作標準和對自己的要求。

二、走近教師

在學校管理上,以感情引領為主。關心教師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入手。學校的發展關鍵在于教師。1.建立一支強有力的校務會領導班子,凝聚合力,創奮發氛圍。校務會是依法辦學,學校發展等的決策者、執行者,一支團結協作、為民服務的創新型領導班子,有利于凝聚廣大教師,有利于協調解決學校發展中出現的各種矛盾,更有利于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熱情,形成良好的教學態度。2.立足實際完善制度,制定切實可行的考勤考核制度。學校制度要立足教師的發展,在農村師資、生源不足的情況下,不僅要靠制度去規范教師的行為,更需要校長去用感情來引領。留下來的大多數都是扎耕家鄉20多年的老教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缺少教學方法的革新;有為教學奉獻的激情,但也有照顧老人和孩子的心酸。少一點強制,多一份尊重;少一點限制,多一份人性。給教師們營造一個“家”,讓教師們處處感受到家的溫暖。3.強化教學教研,倡導教師終身學習。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眾生的智慧創造的教案更有可操作性,結合老年教師的經驗,青年教師的先進理念,切合學校實際,實施“集體備課”制度。同學科教師通過個人備課、集中說課、評課、磨課,形成新的教案,再進行上課等一系列教學研討。在學校確定備課組長的指導組織下最終定案形成電子版本,運用于以后教師運用與發展。

三、走進課堂

學校的生命在于課堂。學校要發展,關鍵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教導處必須認真組織實施“六模塊‘3+X’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走進課堂。看一看老教師思想有沒有轉變,是否從不認同多媒體教學向認同并自行設計多媒體課件的大轉變,是否從單純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到關注學生的整體發展的轉變,是否從注重知識的傳授到注重知識與能力的協調發展。透過課堂教學現象挖掘其學校決策的執行以及背后潛藏的學校管理問題,從而為逐步提升學校管理水平提供第一手真實的依據。一個優秀的教師,必定在課堂上是一個成功者。一個將來走向成功的教師,也必定是在課堂上打磨出來的。

四、走近學生

以平等作視角,以溝通來聯結、用恒心來保證這是前提,但要想提高教學質量,應該抓好這兩個方面:1.抓好關鍵年級,形成良好學風。通過身邊孩子出人頭地的事,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對于剛入七年級的新生而言,學習方式、管理模式、生活方式的轉變都會給他們造成心理的困惑,做好入學教育,讓他們走進這個家,認識這個家,接受這個家并愛上這個家;對于初中畢業班來說,熟悉的“家庭”生活與面臨升學的緊迫感,讓“快樂與自由”與“緊張與焦灼”相互干擾,因此抓好心理教育與狠抓課堂教學相并重,解決好升學的方向,才能形成良性循環的發展之路。2.抓好“三情”分析。通過分年級召開班級學情分析交流會對考試情況進行全面分析與總結,真正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過程、方法、能力、內在心理需求,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并形成定性定量評價。學生天然渴望求知,而教師應是天然助長。常言說適合的才是最好的,通過學情、班情,建立校情,正視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才能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積極性,才能使學校教育教學發展。

五、走向發展

形成自己特有的校園文化?!白畲蟮呢毨Р皇俏镔|的貧困,而是觀念的貧困”,一所學校不論大小,不管歷史長短,都有根植于學校深處的校園文化。學校文化是學校的靈魂,學校文化建設是學校發展的永恒主題?!叭?、義、禮、智、信、忠、孝、善、賢、能、美、勤”中國傳統美德教育不僅潛移轉化學生的行為,也是學校文化傳承內容的必備,書寫教育理念、校風、教風及辦學目標,以“自強不息,自信自樂”去實現,讓師生精心打造屬于自己的“溫馨的家園”。通過宣傳報道架起與外界溝通的橋梁。讓社會對學校有一種認同感。通過報道,讓家長知道學校正在發生的變化。當然,教育質量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或許,解決好管理模式與學校實際、解決好課堂教學與學生的契合度,解決好學校發展與教學理念的創新,解決好教師態度與學校發展實際間的矛盾,教學質量才能真正提高并將持續提升。

作者:張國江 單位: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葛家岔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