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研究
時間:2022-09-30 10:23:47
導語:中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機制存在的評價主體單一、內容片面、評價標準混亂等問題,提出了相應對策,包括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內容全面、評價方法多樣化、構建人才培養質量第三方評價機制等,并闡述了中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第三方評價機制的意義。
關鍵詞:中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機制
在商品經濟大潮沖擊下的今天,就業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中職學生畢業后,主要在生產、建設、服務等一線工作。能否成功就業取決于學生職業能力的高低,而學生的職業能力離不開學校的人才培養。構建科學合理的中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機制,是提高中職畢業生就業率的需要,也是中職學校進一步發展和壯大的需要,更是提高中職學校教學質量、促進中職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
一、中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機制存在的問題
1.評價主體單一。當前,中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主要由學校一方單一進行評價,僅僅以學校為主體,缺乏企業、行業等用人單位的評價以及畢業生家長、畢業生本人對中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不能全面地評價人才培養質量。2.評價內容片面。學校在制定評價內容時,只是按照學校的意愿,以學校自行組織和實施的文化知識考試為主,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核,導致學校只重視文化知識的傳授,忽視了不同專業的不用性質,評價缺乏針對性。同時,還忽視了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自主發展能力的形成。3.評價標準混亂。在制定評價標準時,沒有依據企業、行業等用人單位實際需要的職業能力來制定,因此很難使學生達到行業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的要求,評價流于形式,評價結果也得不到企業、行業等用人單位的認可,以至于影響了學生的就業質量和就業率。
二、完善中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機制的對策和建議
1.評價主體應多元化。除了學校以外,要引入新的評價主體,新的評價主體包括由行業、企業等用人單位、畢業生家長及畢業生構成的社會評價主體和專業社會評價機構。由學校牽頭,多方參與評價,使更多的價值觀和利益訴求在評價活動中得到體現,更好維持各種利益的平衡,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并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使評價結果更加準確、客觀、公正。2.評價內容要全面。評價內容只有涉及被評對象的內外兩個方面,才能評價到位。除了對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進行評價外,還要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評價,對教育教學改革、教學質量及保障、教學資源建設及使用情況等進行評價。在評價過程中,要針對不同專業的特性,制定不同的評價內容,凸顯專業特點。同時,企業、行業等用人單位、畢業生家長以及畢業生三個評價主體所評價的內容應該有所側重,具有相對獨立性,因而擁有獨特的個性,而三者又相輔相成。3.評價方法應多樣化。中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方法不能局限于學校進行的文化課考試,而應該多樣化,主要包括評價項目、評價指標、評價等級、樣本選擇、調查問卷、操作程序等事項的確定與運作,體現出專業性強、針對性強等特點。同時,評價結果必須向社會公布,只有這樣,才既具有權威性,又具有社會監督的號召性和引導性,評價才有實際效果和意義。4.構建人才培養質量第三方評價機制。行業、企業等用人單位、畢業生家長、畢業生等應共同參與,構建人才培養質量第三方評價機制。具體做法是由學校擔任評價活動的組織主體,圍繞畢業生就業狀況、學校管理、教學服務三大評價內容,制定多層次、多維度、多元化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設置評價項目、評價指標、評價等級。利用相關的調查表進行調查,調查中職畢業生能力與社會需求的符合狀況、畢業生個人價值發展狀況,調查了解用人單位、畢業生家長、畢業生對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和建議,然后進行數據整理和分析,用SPSS23.0軟件進行統計。學校在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之后,提出整改方案并進行改進,構建合理、可行的中職教育人才培養第三方評價機制,進而將經驗在中職學校范圍內推廣,以推進中職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構建科學合理的中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是更好地服務于區域經濟轉型升級、更好地服務于畢業生職業生涯發展的需要,是進一步落實生本理念、提高教育教學管理科學規范的需要,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強化教育教學改革發展、提升學生自身吸引力的需要。與傳統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機制相比較,第三方評價過程更加公開、公正,結論更加客觀,評價結果更加具有公信力。研究人才培養質量第三方評價機制的關鍵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措施,對于促進中職教育的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三、研究中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第三方評價機制的意義
歷經數個世紀的發展,人才培養質量第三方評價在西方發達國家已經有非常成熟的市場和運行機制。人才培養質量第三方評價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以法國、荷蘭和瑞典為代表的政府主導模式,包括以法國為代表的中央集權型、以荷蘭為代表的校外評估型、以瑞典為代表的政府監督型三種類型;二是以美國為代表的民間主導模式;三是以英國為代表的政府和民間多元參與模式。這三種模式的共同特點是評價的結果相對公平、客觀、合理。我國引入人才培養質量第三方評價的概念比較晚,在2000年前后,還處于起步階段,再加上現實大環境也不夠成熟,因此自身的理論建設存在很多問題。盡管如此,我國的人才培養質量第三方評價機制在實踐中還是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目前,我國人才培養質量第三方評價體系秉持獨立、公正的原則,在廣泛調查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成立了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的專門機構,制定了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第三方評價指標體系。以學校為主體,針對學校自身的特點,積極組織企業、行業等用人單位以及第三方評價機構,有的放矢地開發了定量和定性的評價指標體系。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四個方面:一是關注以畢業生工作責任心、職業道德、專業核心能力等方面為主要內容的企業、行業等用人單位的評價指標;二是關注以學校聲譽、就業滿意度和學校管理為主要內容的社會評價指標;三是關注以學校培養過程、學校師資和就業服務等為主要內容的教育管理評價指標;四是準確分析針對人才培養過程的第三方機構的評價。目前,針對中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第三方評價機制的研究很少,因此,研究中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第三方評價機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作者:劉文芳 單位:山東省臨沂衛生學校
- 上一篇:中職語文教學質量評價芻議
- 下一篇: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