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機制研究
時間:2022-03-29 08:59:01
導語:高職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機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旨在堅持科學的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標準下,研究改革目前高職院校的考核評價方法,建立具有高職特色人才培養質量標準與評價機制,構建學校、行業、企業、研究機構和其他社會組織共同參與的人才培養質量標準與評價機制。
關鍵詞:高職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機制
產品質量是中國制造的核心問題,因產品質量問題引起的商業糾紛造成的國家、企業、個人經濟損失巨大。解決產品質量問題,一方面要提高技術水平更重要的是培養技術人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核心任務之一。長期以來,國內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評價主要在教育行政部門系統內部進行,隨著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不斷深入,這種教育行政部門扮演“運動員”和“裁判員”雙重角色的評價方式,顯然與高職教育的快速發展不相適宜,造成教育評價的科學性和公正性嚴重失衡。因此,建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標準與第三方評價機制,探索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科學有效的評價模式,對高職教育長遠發展和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都是一項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
1高職人才培養評價機制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河南省高職院校的調研分析,筆者發現目前高職才培養方案模式采取了大幅度的革新,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人才培養評價機制方面存在著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機制中評價主體、客體不完備。評價主體主要是校方,企業方和企業用人單位參與較少,比如某企業要求學生具有全面的安全操作知識,而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機制缺乏系統的考核評價。抑或某企業單位要求學生具有計算機基礎知識,而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未涉及此項內容。這樣就影響了學校和企業的對接,導致學生畢業后還要接受企業較長時間的培訓,才能勝任工作。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結果缺乏有效的反饋應用機制。目前,人才質量評價的結果主要用于對教師、學?;蛘咝F箅p方合作工作績效的考核,而未能將評價結果用于對人才培養過程的優化與改進。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的方法不全面、不科學?,F有育人質量評價主要側重對學生培養質量的結果性評價,弱化校企合作過程中對人才培養的過程性評價。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缺乏完善的多方參與的社會評價機平臺。企業、家長、社會存在參與學生評價的意愿,但是如何才能更好地參與進來仍然是個問題,尚缺乏優秀的社會評價平臺。
2高職人才培養第三方評價機制的構建
2.1與用人單位簽訂合作協議,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將用人單位需求融入人才培養實施用人單位介入培養的模式。從利益相關者視角上看這種產學研一體化產教深度融合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對于高校、用人單位合作以及培養終端學生三方,都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2.2與用人單位共同構建基于崗位工作任務的課程體系。用人單位介入人才培養模式使高校教育與就業市場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對接。實行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從而使高校與企業、用人單位之間的關系由被動變為主動。要想順利實施用人單位提前介入式人才培養模式,還要在課程體系的設置下大功夫,做好準備,凸顯企業文化和能力特色要求。2.3與用人單位共同構建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明確課程體系建設思路、方法和路徑,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實施期間,重點建設專業根據學院“循環提升、整合重構、逆向分解、正向實施、動態反饋”的“五步推進法”,推進課程體系重構和改革。打破學科界限制定教學計劃,不再按學科的邏輯結構和順序,而是以崗位要求為基準、提高就業率為目標,組織理論與實踐教學的內容。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保持學習領域與工作領域的一致、學習內容與工作內容的一致、學習過程與工作過程的一致、學習任務與工作任務的一致。2.4注重提高教師的課程建設能力。通過舉辦院內說課、講課競賽,實現以賽促建;組織優秀教師主講各類示范課、公開課,實現以講促建;分層次評選、建設優質課程,實現以評促建,大幅度提高教師的課程建設、教學設計與實施能力。大力加強精品課程建設,成立課題小組,共同商討好的教學方法、知識點的講解、重難點的區分,努力編撰系列教材,構建國家、省、學院三級精品課程體系,注重網絡課程及多媒體課件等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整合。2.5打造具備用人單位提前介入培養能力的工程型教師隊伍。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制定建設規劃并努力實施。堅持培養與引進并舉、激勵與約束并重、普遍提高與重點培養相結合,加快師資隊伍的建設。2.6與用人單位共同構建相應的人才考核評價機制。首先,為確保該創新型產教深度融合機制的實踐研究的順利進行,確保新的培養模式高標準完成,根據與用人單位簽訂合作協議,共同制定構建相應的考評機制、畢業標準。按照《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見》《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依據社會、行業及企業對應用型人才的需要(含行業標準),立足校情,以《黃河交通學院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為綱,特制定本、專業畢業生質量標準。其次,革新考核方式,傳統的考核方式過于片面,理論知識比重偏大,動手能力往往被忽視??己烁镄潞?,僅保留一門理論性較強的課程,一般多為通識課程或專業基礎課程,仍采用傳統試卷的考核方式,其他課程采用多種考核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操作能力。學生死記硬背的能力,無法體現其平時的學習情況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而改革后的考核方式更注重學生個人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主動學習能力、理論知識及綜合實踐能力。在考核改革中,采用多樣化的方式,如課程設計、創新性考核(實操筆試口試分組討論)論文等。適當加大實操項目,增加實操技能與過程考核的比例,并且使操作要求符合工藝規范,增強實用性。如《汽車電控系統的檢修》課程的考核中編訂個常見的項目:傳感器監測、檢測、檢測、檢測、檢測、自動變速器檢測,學生隨機抽取項目進行考核,同時要回答相應的理論問題,考核非常深入、全面,能比較準確地反映學生的綜合能力。最后,為適應市場發展的要求,積極開展多職業資格考試,如中級維修工、機電維修工等,作為檢查學生實操能力的依據。
3構建模式長效運行保障制度
學校根據市場的發展、崗位需求、企業要求,采用訂單式與非訂單式培養,企業按照既定的崗位獲得相應的人才,然而這之間也會產生利益上的沖突。一是企業的主要目的是利潤,是經濟利益,如果國家不出面干預,不出臺新的政策和具體制度加以引導,企業有可能在參與之后未得到預期的利益,從而使其繼續參與的積極性消減,甚至校企合作在初始階段就面臨流產的厄運。用人單位的提前介入,必須有相應機制做保障,整個環節中校企雙方要提前協商各項問題,包括工資支付、津貼發放、榮譽給予與獎勵等,以此確保長期合作。
參考文獻:
[1]張震.提升廣東先進制造業產業工人職業能力的對策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2.
[2]夏冬梅.遠程教育中新型產業工人的學習特點與教學策略探究[J].新疆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4).
作者:孫玉鳳 介石磊 單位:黃河交通學院
- 上一篇:建筑工程質量檢測優缺點及趨勢
- 下一篇:應用型院校教師教學質量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