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挖掘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分析

時間:2022-05-24 11:00:42

導語:大數據挖掘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數據挖掘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分析

摘要:一個科學合理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傳統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已經不能充分滿足大數據時代下教育改革的發展需求。因此,在大數據時代提供的新技術及新思路下,有必要嘗試構建基于大數據挖掘的新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緊跟時代的步伐,積極推進教學改革。本文首先概述了構建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重要意義,之后對基于大數據挖掘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特點進行分析,并提出實現大數據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構建的有效措施,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水平,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大數據挖掘;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構建措施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上產中充斥著海量的數據,人們對于數據的處理規模也逐漸擴大,大數據已經成功滲透到各個行業領域中,成為當前社會中的關鍵生產因素之一。在大數據時代的浪潮下,我國教育事業也應該做出相應的改革。利用大數據挖掘來對教學質量評價體系進行創新,不但能夠提高實現教學理念、方法以及思想的全方位提升,還能更好的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顯示意義。

一、構建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意義

針對高校教育而言,其最為重要的任務目標就是進行人才的培養。在高校教學中,教學質量的高低與否是衡量一個院校發展情況的基礎標準,同樣也是各大院校綜合競爭力的關鍵指標體現,因此采用合理有效的手段提升教學質量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首要目標[1]。由此可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不但能夠在課堂教學或教學實踐等環節中及時發現存在的不足和優點,對教學效果進行全面合理的判斷,從而采取相應的措施快速、準確的對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弊端進行改善。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責任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基于大數據挖掘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特點

(一)全過程化的質量評價。學習是一個具有較高復雜性和持續性的過程階段。因此,在對教學質量進行評價的過程中,不能單純以最終的教學結果作為評價標準。從深層次的角度來講,如果單純以最終的教學結果作為評價標準,就會在評價過程中造成對教學細節以及學生背景和基礎的忽視,無法更好的實現教學質量的實時反饋。但是在大數據挖掘下構建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可以對教學全過程的數據進行收集和分析,從而實現全過程的教學質量評價[2]。(二)多層級化的質量評價。通過大數據挖掘可以使教學質量評價的過程向著更多層級的方向延伸和擴展,從而為教學質量評價提供更為理性判斷依據,從而避免單純依靠直覺進行評價的情況,有效提高了教學決策制定的科學性。(三)標準量化的質量評價。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相關技術的發展使人們進行信息數據監測、分析的能力逐漸加強。很可能使原本因部分客觀原因影響,而無法被納入教學質量評價標準的因素或界定不清晰的因素可以實現標準量化,從而作為教學質量評價的標準之一。在這種情況下,利用大數據挖掘出的眾多數據都能作為評價的參考依據,從而保證了教學質量評價的科學性和合理性[3]。(四)多功能化的質量評價。通過對大數據挖掘的利用,使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自身具備的問責功能和完善功能都得到了有效的協調。這也就意味著基于大數據挖掘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不但可以向評價過程中的利益相關者提供有利的相關證明,還能實現對學生學習情況以及學習過程的全面性深入了解,進而對教學過程進行更為有效的把控。此外,大數據挖掘下的教學質量評價體制還可以對教學質量評價進行實時反饋,確保能夠及時修正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三、實現基于大數據挖掘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措施

(一)對教學過程中的數據進行全過程采集。想要成功構建基于大數據挖掘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就要對教學過程中的數據進行全過程采集,并保證全過程數據采集的常態化。在實踐的過程中,首先要將全過程的教學數據采集作為教學管理中的重點。之后利用互聯網對教師和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產生的數據進行采集,務必保證數據采集的全面性的準確性,從而為教學質量評價提供更具價值的依據。這一點是確保教學質量評價準確性的關鍵[4]。(二)對教學過程中的數據進行科學化整合。在教學全過程數據采集完成之后,就要對這些數據進行科學化的整合管理。針對這一點而言,一方面要加強高校中各個部門間的協調配合,保證高校中的所有部門都參與在內,從而形成制度化的信息數據整合機制;另一方面,要對采集到的大量數據進行核查、篩選和分析的工作,從而在大量的數據中挖掘出對教學質量評價有應用價值的數據,并進行分類儲存。(三)對教學過程中的數據進行有效性應用。將上述通過整合分析得出的數據結果有效應用于教學質量評價是整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中的價值所在。首先,要在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中融入整合分析后的教學大數據,完善評級體系建設,進而做到對教學質量的綜合性、全面性以及有效性的評價[5]。其次,在評價體系所反饋的信息基礎上,利用多樣化的大數據挖掘應用,實現對教師教學設計的改進以及對學生學習情況的管理。以此來提高教學過程中各參與方的積極性,從根本上充分發揮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真實效能。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教學質量評級體系的構建過程中引入大數據挖掘,通過相關技術對教學全過程的信息進行采集、處理和分析,并利用大數據分析得出的理性數據來對教學質量進行綜合性、全面性的評價。從而確保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以此提升高校的教學質量,保證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高桂楨.大數據分析視角下的高校教學質量評價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9(02):38-41.

[2]仇德成,仇思宇,趙國營.大數據分析在教學質量評價中的應用[J].計算機時代,2019(02):26-29.

[3]潘強.大數據分析在高職院校教學質量評價中的應用探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29):64-65.

[4]姚建紅,陳慶璋,許廣舉.大數據在高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中的運用研究[J].科教導刊(下旬),2018(05):22-23.

[5]馬星,王楠.基于大數據的高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構建[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8,39(02):38-43.

作者:霍雨佳 單位:貴州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