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管理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8 16:28:1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綠化管理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混凝土綠化研究管理論文
一、綠化混凝土概述
綠化混凝土是指能夠適應植物生長、可進行植被作業的混凝土及其制品,具有保護環境、改善生態條件、基本保持原有防護作用三大功能。綠化混凝土可再造自然水環境,增加護砌材料表面透水透氣性,提高濕熱交換能力,降低護砌材料表面溫度,減少城市熱島效應,維護水生態鏈,增加河流自我凈化能力,減少因開采砂石對山林及河道的破壞,減少水泥用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多孔連續型綠化混凝土是綠化混凝土的一種類型,采用隨機結構無砂混凝土作為植物生長基體,并在孔隙內充填植物生長所需的物質。
多孔連續型綠化混凝土分為普通多孔連續型綠化混凝土和復合多孔連續型綠化混凝土兩類。我國研制開發的復合多孔連續型綠化混凝土主要特點是:周邊采用高強度混凝土保護框并兼作模具,中間填筑無砂混凝土成型,解決了無砂混凝土生長基的構件化問題;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打破了日本有關機構提出的應采用低堿性高爐B、C型水泥的局限;利用廢磚石作為長效肥載體,以緩慢分解、轉化氨基酸方式獲得緩釋肥。這種綠化混凝土獲得“環保型綠化混凝土”的美譽。
二、多孔連續型綠化混凝土特性的研究
多孔連續型綠化混凝土特性研究的基本問題是多孔連續型綠化混凝土的特定結構、特殊的植物生長環境及相互關系。
國土綠化狀況管理論文
六大林業重點工程建設全面實施,管理進一步加強,成效顯著。2002年國家投入六大林業重點工程資金達264.98億元。退耕還林工程正式啟動,當年完成413.2萬公頃(退耕地造林197.5公頃,宜林荒山造林215.7萬公頃),退耕農戶補助錢糧得到及時兌現;天然林保護工程區的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13個?。ê灾螀^、直轄市)全面停止了天然林采伐,東北、內蒙古等重點國有林區木材產量調減已基本到位,納入天保工程區的9466.7萬公頃森林得到有效管護,59.76萬森工企業富余職工得到妥善分流安置;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的5省、區完成治理面積228.4萬公頃,風沙源林草植被開始恢復;“三北”防護林工程已將建設重點轉向防沙治沙,全年治理沙化土地面積達39萬公頃;長江、沿海、珠江、太行山、平原綠化等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完成造林綠化139.5萬公頃,封山育林225.1萬公頃。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2002年新建各類自然保護區249處,新增保護面積359萬公頃。大熊貓、朱huán@①、金絲猴、老虎、藏羚羊、蘭科植物、蘇鐵等瀕危物種的拯救繁育工作取得新的進展。重點地區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建設工程正式啟動,林木采伐、建設貸款等發展政策相繼出臺,當年完成造林36.9萬公頃,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實施的“貧困地區林業發展項目”完成造林9.6萬公頃。
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建設按照“嚴管林、慎用錢、質為先”的要求,普遍推行招標制、承包制、監理制、報帳制和審計制,認真落實“五到省”責任制度,并通過GPS衛星定位系統、計算機網絡管理與監測等科技手段,提高工程建設水平。
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不斷深入。各地、各部門對義務植樹工作組織領導力度進一步加大。黨政領導普遍帶頭參加義務植樹,認真履行義務,起到了很好的率先垂范作用。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已連續13年帶頭參加首都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各地積極探索義務植樹新機制,采取靈活的辦法,進一步豐富了義務植樹的組織形式。一是組織上規模、有影響的義務植樹活動。2002年不少省區和地市、縣都組織了上千人、上萬人參加的義務植樹活動。二是義務植樹與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建設相結合,營造各種紀念林,在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宣傳教育活動中納入有關植樹、綠化內容。通過倡導營建各種紀念林活動,帶動適齡公民履行義務。三是義務植樹與綠地認養、古樹名木保護等相結合,擴大了義務植樹的有效實現形式。四是義務植樹與領導綠化點、重點生態工程和城鄉環境綠化相結合,充分顯示出了義務植樹的巨大作用。五是采取收繳義務植樹代勞費等靈活的義務植樹盡責方式,進一步擴大了適齡公民履行植樹義務的覆蓋面。在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推動下,全社會形成了植綠、愛綠、護綠、興綠的熱潮。全民綠化意識進一步提高,廣大公民自愿報名參加植樹的現象普遍增多,義務植樹盡責率較2001年有所上升,義務植樹成效大為提高,義務植樹在國家生態建沒中的貢獻率明顯增大。2002年全國有5.4億人次參加義務植樹,新建義務植樹基地9753個,植樹23.0億株,折合面積116.9萬公頃。至2002年底,全國參加義務植樹的人數累計已達82.8億人次,植樹398.4億株。
綠色通道工程建設快速推進。各地通過制定建設規劃,落實優惠政策,開展重點路段檢查評比活動等措施,采取黨政領導包路段、包任務、包目標等有效辦法,全力推進綠色通道工程建設。北京市開展了“五河十路”兩側各200米寬的綠色長廊建設。上海市綠色通道工程建設以人為本,點成景、線成蔭、片成林。安徽省大力推進萬里長廊工程建設,在完成國道、省道建設任務后,又啟動了二期工程,向縣鄉道延伸。河北省出臺了綠色通道建設檢查表彰辦法,省政府出資1000萬元設立工程綠色通道工程建設獎勵資金,省交通部門還投資2000萬元用于公路沿線地方綠色通道建設補助。鐵道部專門下發了《關于鐵路工程建設中推進綠色通道建設有關工作的通知》,將鐵路沿線綠色通道工程建設納入鐵路規劃設計重要內容,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膠新鐵路和秦沈鐵路客運專線已先期將綠色通道建設列入工程基本建設投資計劃,并由鐵道部投資2150萬元專門用于沿線地方綠色通道建設的補助。湖北省交通部門采取對國道、省道綠色通道建設驗收合格的每株補助1元錢的辦法進行以獎代補。據不完全統計,2002年全國綠色通道工程綠化里程達8.14萬公里,綠化面積24萬公頃。
城市綠化步伐全面加快。各地在城市建設和舊城改造過程中,拆墻透綠,拆違還綠,廣栽樹木,城市綠化快速發展。2002年城市森林建設成為城市綠化的亮點。北京、上海、廣東、河北石家莊、江蘇蘇錫地區、湖南長沙、湖北宜昌、貴州遵義、安徽合肥、吉林長春、黑龍江哈爾濱等省市和地區,大力建設林蔭街道、社區森林和環城林帶。北京市新建萬米以上大型公園綠地16處,環城地區綠化隔離帶一期工程102.3平方公里已提前完成,為“綠色奧運”建設再添新綠;上海環城林帶100米以外至500米寬度范圍也正在按高標準加緊建設;城市森林體系建設在全國不少大、中城市全面鋪開。一些城市林木覆蓋率的增幅較大,其中,首都北京林木覆蓋率已達到45.5%。全國又有9個城市躋身“國家園林城市”行列,2002年全國城市綠化覆蓋率已達29.5%,人均公共綠地達7.73平方米。分別比2001年增加1.3個百分點和近1平方米。
草原建設穩步發展,牧區生態環境好轉。廣大牧區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草原保護與建設的若干意見》(國發[2002]19號)。草原草地建設和保護力度不斷加強,亂墾、濫挖現象受到遏制,草原火災、鼠害較往年明顯減少。2002全國人工種草600萬公頃、草原圍欄466.7萬公頃,在西部地區禁牧、休牧草原面積已達2666.7萬公頃。牧區生態狀況開始好轉。
裝修綠化布景管理論文
摘要: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裝修中的綠化布景日益成為整體裝修中不可或缺的點睛之筆。按照綠化布景與建筑所處位置的關系,又可分為庭園綠化布景(室外綠化布景)與室內綠化布景。
關鍵詞:室內裝修住宅設計
庭園綠化布景
一、庭園的類型與組合。
庭園與建筑關系密切,可以說庭園中建筑物的性質,決定了庭園的性質,建筑的風格決定了庭園的風格,如紀念性的建筑,其庭園莊嚴肅穆;行政辦公性質的建筑,其庭園簡捷大方,宗教性質的庭園則嚴整、神秘;而賓館、商場、餐廳等庭園,則比較活躍。至于私人庭園,則可根據主人對建筑和庭園的愛好而決定其形式和內容。因此,庭園綠化千姿百態,各具風貌。
(一)庭園的類型
公路綠化養護管理論文
摘要:公路綠化有利于保護公路沿線環境,提高行車安全性,文章探討了公路綠化的范圍、作用、設計原則及其養護管理工作。
關鍵詞:公路綠化;養護管理;環境保護;養護管理;美化
Abstract:Thehighwayplantingisadvantageousinprotectstheroadalongtherouteenvironment,enhancedthedrivingsecurity,thearticlehasdiscussedthehighwayplantingscope,thefunction,theprincipleofdesignandthemaintenancesupervisorywork.
keyword:Highwayplanting;Maintenancemanagement;Environmentalprotection;Maintenancemanagement;Beautification
前言
公路綠化是國土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公路建設中不可缺少的內容。搞好公路綠化工作對于國家綠色大通道建設戰略決策的實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公路綠化主要有兩大目的:一是防治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二是改善視覺質量,保障行車安全。公路綠化不僅可以美化路容、凈化空氣、降低噪音、改善環境條件,而且有利于行車安全,為司乘人員誘導視線、減輕眼睛疲勞,從而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通過綠化還可以養護公路,穩固路基,保護路面,延長公路壽命。因此,公路綠化工作是公路規劃、建設、養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主要對公路綠化的作用,以及如何開展公路綠化的養護管理工作等方面進行初步探討。
果樹城市綠化應用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北方果樹;城市綠化;選擇原則;養護
論文摘要:本文主要介紹了果樹在城市綠化中樹種的選擇原則,我國北方一些常見果樹的生物學特性、綠化應用及主要栽培品種,并對果樹在綠化栽培中的養護管理技術進行了介紹。
隨著社會的發展,園林建設也日益興盛,園林綠化自然少不了千姿百態的樹木。我國有豐富的果樹資源,有的花香、有的果奇、有的葉美,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而且果實營養豐富,有的還具有藥用價值。充分利用這些果樹資源,既可以豐富園林景觀,又可為市場提供大量果品,滿足人民生活的需求。因此,果樹在城市綠化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多,現將城市綠化中果樹樹種的選擇要求,我國北方一些常見果樹及其養護管理進行簡要介紹。
1城市綠化果樹樹種的選擇
果樹種類繁多,不同的果樹樹體高低、生活習性以及綠化應用不同,這就需要我們在綠化的時候進行適當的選擇。
1.1地域性
林綠化用土管理論文
摘要:針對城市園林綠化所需求的優質土壤日益匱乏的現象,探討從城市的整體性出發,結合園林綠化行業的自身特點,以規劃設計為源頭,調配與改良為核心,輔助相關機制等方法解決,實現高水準的園林綠化產業,創造優美的人居生態環境。
關鍵詞:城市建設;園林綠化;園林用土;生態改良;合理調配;儲備機制
在城市園林綠化的實施過程中,苗木的種類、規格、外形、栽植與后期管理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而對立基之本的土壤卻少有要求或敷衍了事,要么土壤質量差,各種建筑與生活垃圾混雜其中;要么貧瘠,缺少植物生長所需養料;或者土壤合格但深度不足,難以滿足植物生長要求,在這種先天不足的情況下,以現有管理制度與管理條件,奢談通過后期施肥來改良土壤肯定是不現實的。我們也想回填好土,卻突然發現,占用無數耕田(具備良好土壤)的城市,竟然到了“無土”可用的地步。
1問題提出的必要性
植物生長不良的現象在城市比比皆是,這其中有植物本身、養護管理和氣候等因素的影響,更有土壤的原因。健康茂盛的景觀秘訣是良好的土壤質量,通過了解土壤不同類型的肥沃程度,是建設可持續景觀的重要開端。植物對土壤的要求,主要體現在深度和理化性能2方面,盡管不同植物對土壤的要求不盡相同,但總體來說,透氣透水良好、深厚肥沃的中性土壤適合多數植物的生長。不合格的土壤,抑制了植物長勢,增加了植物病蟲害的感染率,降低了植物成活率與觀賞價值,提高了后期的養護難度和成本,浪費了寶貴的植物資源和城市建設中本已有限的資金,由此影響了植物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充分發揮,更無從談起城市建設的可持續性發展。城市在發展,園林綠化的標準也要提高,要保證植物生長的良性循環與可持續性,前提之一是提供合適的土壤并為土壤的合理使用創造條件與環境,由此探討城市園林綠化用土問題就很有必要性,尤其在適合植物生長表層土壤較薄的地區(如合肥)更具有現實意義。
2解決該問題的具體措施
綠化植物繁殖技術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小冠花;公路護坡綠化;繁殖技術
論文摘要闡述了公路護坡綠化植物小冠花的形態特征、生物特性、護坡特點以及除公路護坡綠化外的其他用途,介紹了其繁殖技術,如種子直播法、育苗移栽法、分株繁殖、截根繁殖和枝條繁殖。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社會各界對生態環境越來越重視,公路綠化作為生態建設的一部分,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小冠花因其特有的生物學特性,特別適合作為公路護坡栽植,我國20世紀70年代從國外引進之后,在南京、山西、陜西、甘肅、北京等地栽培生長良好,近幾年經過在東北地區試種后發現,小冠花在不需任何防護處理的情況下,可露地越冬并且生長正常、健壯,是東北地區新興護坡地被植物。
1形態特征
小冠花(CornillaVariaL.)別名多變小冠花,屬豆科小冠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粗壯,側根發達,呈放射狀,橫向走串,在地表下10cm處縱橫交錯分布,并生長出許多根糵芽,由此可形成新株,故可以用根進行無性繁殖。其主根和側根上部長有形狀不規則的根瘤;莖匍匐生長而枝端斜向上,有棱中空,質軟而柔嫩,長90~150cm,草叢高度僅60~70cm;葉為奇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9~25枚,全緣,長橢圓形或倒卵形;傘形花序,腋生,每花序由8~22朵小花呈環狀緊密排列于花梗頂端,花冠蝶形,花初開時粉紅色,以后漸變紫紅色,開花期長;莢果細棒狀,長2~4cm,每莢有3~12節,每節有種子1粒;種子細長,呈紅褐色,種皮堅硬,臘質層厚,硬實率高,千粒重4.1kg。
2生物學特性
園林綠化種植技術管理論文
城市化進程的不斷發展,在為人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使我國的環境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污染。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園林綠化建設的總體目標是為了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不但要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也要為植物提供一個較好的生活條件。由于我國的城市化進程較快,以及我國初期經濟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現象,我國的園林綠化工作正面臨著較大的挑戰。因此,必須對園林綠化種植技術進行管理,并且要從我國園林綠化的實際情況出發,對園林建設工作的施工策略進行合理化的制定。
1園林綠化種植的含義
園林綠化種植,是我國城市化進程中新出現的一個概念。它是由“園林綠化”和“園林種植”這兩個基本概念組成的。所謂的園林種植就是指人類通過疊石、理水等方式,將該地區原有的地形和地貌進行改變。將原有的地形地貌進行改變以后,在新的地形地貌環境下種植花草,并且適當建造一些涼亭等,使該地區變成一個適合人類游玩和休閑的場所。園林綠化就是在園林種植的基礎上,通過移栽以及種植綠色植物等方式,使原有的環境得到改善。園林綠化工作由以下4個部分組成,即公路兩旁的綠化,四旁綠化,以及城市中的綠化,乃至國土上的綠化等。而園林綠化種植,則包括園林種植和園林綠化中的全部內容,是將這兩者的有機結合。
2園林綠化種植相關技術的管理措施
施工單位在對園林綠化種植技術進行管理的過程中,要著重關注地形改造方面的問題,以及對土壤復原工作的管理。我國的園林綠化種植技術與很多西方國家相比還處于初級階段,很多土壤的改進技術還不夠成熟。一方面,由于我國土地面積較為廣闊,南北方土壤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另一方面,我國所跨的緯度相對較大,所以在氣候上也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這就需要園林綠化種植的相關施工人員,要對我國南北方之間的土壤差距有一個較為基本的了解,同時也要對不同氣候對植物的要求,有著較為正確的認識。
3園林綠化種植的施工策略
園林綠化養護精細化管理論文
摘要:通過說明園林綠化養護精細化管理內容與重點,介紹了園林綠化養護精細化管理對園林景觀積極作用,并探究了園林景觀綠化工程養護精細化管理,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綠化養護;精細化管理;園林;分析
開展園林綠化養護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要以實際的情況作參考,整體完善地分析相應的園林景觀工程,如規模、特征、構造等,保證綠化養護精細化管理對策建立的科學性和可行性。整個期間,及時分析相應管理目標并將之具體化,保障質量符合要求,實現相應城市園林景觀運轉平穩及成效顯著,將園林景觀工程建設最大效益化。
1園林綠化養護精細化管理內容與重點
1.1園林綠化養護精細化管理內容。園林綠化養護精細化管理,就是美化并護理全部的園林景觀內植物,提升其欣賞價值和藝術價值,與此同時,增加了相應園林的綠化效果。在實際中,園林養護精細化管理工作繁瑣,要依據園區內植物的生長特征,還有更替的季節完成除草、施肥、修理等,保障園林的觀賞性,因此,應進一步了解植物的特征還有護理步驟。1.2園林綠化養護精細化管理的關鍵。園林綠化養護精細化管理期間,關于相應園林綠化養護的每一項任務應做好明確的分工,具體責任到個人,保障園林綠化養護精細化管理的工作質量。與此同時,園林綠化養護精細化管理繁瑣復雜,因此,需要有較高的專業技術的養護人員完成,且與之對應的養護管理計劃也應專業科學,把握園林綠化養護精細化管理的關鍵,是增加園區植物成活率、保持園林生態穩定還有環境優化成效。
2園林綠化養護精細化管理對園林景觀積極作用
綠化樹木冬季防寒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綠化樹木;冬季;防寒技術措施
論文摘要:簡要介紹了發生樹木低溫危害的部位和原理,并就此提出了北方地區綠化樹木冬季越冬防寒的主要技術措施,為防治冬季綠化樹木凍害、確保綠化效果提供了依據。
北方地區冬季至早春苗木容易遭受凍害或“生理干旱”(又叫凍旱、冷旱或冬旱),使局部枝條枯干,輕則部分枝條受害,重則會全株死亡。銀川地區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寒長、干燥多風、氣溫變化劇烈,對苗木的危害很大,尤其是一些常綠樹種、新引進的樹種和一些抗寒力弱的幼苗。為確?!皠搱@”成果,使樹木安全越冬,防止其在冬季發生凍害,在了解低溫危害原因的基礎上,要采取必要的防寒措施,使樹木安全越冬。
1發生樹木低溫危害的部位和原理
1.1根系凍害
因根系無自然休眠,抗凍能力較差??拷乇淼母自鈨龊Γ绕涫窃诙旧傺?、干旱的沙土地,更易受凍。根系受凍,往往不易及時發現。如春天已見樹枝發芽,但過一段時間,出現突然死亡,大多是因根系受凍造成。因此,冬春季節要做好根系越冬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