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與人類
  • 創刊時間1981
  • 發行周期月刊
  • 審稿周期1個月內

森林與人類雜志 部級期刊

主管單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主辦單位:中國綠色時報社;中國林學會

《森林與人類》是一本由中國綠色時報社;中國林學會主辦的一本農業類雜志,該刊是部級期刊,主要刊載農業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1981年,出版周期月刊。該期刊已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出版信息:
期刊類別:農業
出版地區:北京
出版語言:中文
紙張開本:B5
基本信息:
國內刊號:11-1224/S
國際刊號:1002-9990
郵發代號:2-484
全年訂價:¥340.00
查看更多
雜志介紹 征稿要求 聯系方式 常見問題 推薦期刊

森林與人類雜志介紹

《森林與人類雜志》是一本專注于森林與人類關系的學術期刊,旨在促進對森林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森林生態系統的保護與恢復以及森林與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研究。主要目標是提供一個交流平臺,促進森林與人類學科的跨學科研究與合作。該雜志歡迎原創研究論文、綜述文章、評論和政策觀點,引領最新的研究趨勢和理論觀點,推動森林與人類關系的學術研究與實踐。

該雜志涵蓋的研究領域廣泛,包括森林資源管理、森林生態學、森林經濟學、生物多樣性保護、森林政策與治理、社會人文科學等。它關注森林與人類的相互作用,涉及多個方面,如森林生態系統的保護、森林的可持續利用、林業經濟與扶貧、森林文化與傳統知識保護等?!渡峙c人類雜志》對于理論研究和實踐創新都非常重視。它發表了許多具有學術前沿性和實踐價值的研究成果,包括對不同類型森林的生態特征與功能的分析、森林管理策略的評估與實踐、森林資源利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等。同時,該雜志還介紹了國內外森林保護、可持續發展和政策管理的成功案例和經驗,為研究者和決策者提供了重要的借鑒和啟示。

《森林與人類雜志》的讀者主要包括森林科學家、環境保護人員、決策者、教育機構的師生,以及關注森林與人類關系的學者和從業者。該雜志通過高質量的論文發表和信息交流,為學者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森林與人類關系研究的重要平臺,為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管理與利用、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學術支持和決策參考??傊?,《森林與人類雜志》旨在推動對森林與人類關系的研究和實踐,促進森林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保護,推動森林與人類社會的和諧發展。通過學術研究和實踐案例的交流,該雜志為學者和決策者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平臺,促進了學科發展和實踐創新。

森林與人類雜志征稿要求

1.文稿應為作者創作的首發稿。來稿務必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據準確,文字精煉。稿件署名作者應為合法著作權人,文責由作者自負。作者享有文稿的著作權。

2.文題應準確、具體;簡潔、明了;醒目而富有深度;文題中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元素符號、分子式等。

3.作者信息請在文末附言:姓名、性別、民族、工作單位、職務/職稱、通訊地址、郵政郵編、聯系電話、E-maiI地址。

4.請特別注意:著錄參考文獻出處時,期刊引文須注明的是引文所在具體頁碼,而非該文獻在期刊中的起訖頁碼;報紙引文必須在日期之后注明文獻所在的版次。

5.注釋對正文特定內容的解釋與說明,以及未公開發表的資料和“轉引自”等類文獻的著錄,用圈碼標引,在頁下注文。

6.摘要的內容包括研究目的、內容、主要方法、結果和結論等(300字左右):摘要應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且具有獨立性,采用第三人稱寫法,一般不用數學公式和化學結構,不出現插圖、表格,不用引文;中、英文摘要內容一致。

7.正文中的數據組不能同時采用圖、表、文字描述,可選用其一,選擇次序為:首先用圖、次之用表、最后用文字。

8.圖表:一般采用三橫線表(頂線、表頭線、底線),每幅圖表應冠有圖(表)注。照片圖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

9.研究成果所屬基金資助項目名稱及編號同時請務必提供篇名、作者姓名、單位、關鍵詞和摘要的英文翻譯。

10.請勿一稿多投,如出現重復投稿,本集刊將采取嚴厲措施,本集刊概不退稿,請作者保留底稿。本論叢堅持以質論稿、擇優錄用的原則,并實行匿名審稿制。

森林與人類雜志社聯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和平里東街18號

郵編:100714

主編:張連友

森林與人類
森林與人類雜志

價格:¥340.00元/1年 月刊 郵發代號:2-484

主辦單位:中國綠色時報社;中國林學會

免責聲明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和平里東街18號,郵編:100714。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