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
  • 創刊時間1981
  • 影響因子1.11
  • 發行周期月刊
  • 審稿周期1-3個月

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統計源期刊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辦單位:中華醫學會

《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是一本由中華醫學會主辦的一本醫學類雜志,該刊是北大期刊、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主要刊載醫學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1981年,出版周期月刊,影響因子為1.11。該期刊已被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雜志介紹 征稿要求 聯系方式 常見問題 推薦期刊

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介紹

《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是一本專注于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領域的權威雜志,致力于推動該領域的研究與發展。該雜志涵蓋了核醫學、分子影像、放射性藥物、腫瘤學、神經科學等相關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臨床應用經驗和技術進展。關注核醫學的研究與應用,介紹了核醫學的基本理論、技術和方法,包括核醫學影像學、放射性同位素診斷和治療等方面的內容。雜志還報道了核醫學在臨床診斷、療效評估和預后判斷等方面的應用案例,為相關專業人士提供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指導。

雜志關注分子影像的理論與實踐,報道了分子影像在腫瘤學、心血管疾病、神經科學、代謝病等領域的應用研究與臨床實踐。通過介紹分子影像技術的原理、進展和前沿研究,雜志為讀者提供了全面的分子影像學習和應用平臺。該雜志報道了新型放射性藥物的開發與評估,介紹了放射性藥物在臨床診療中的應用和療效評估。通過介紹放射性藥物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臨床實踐,雜志為讀者提供了放射性藥物研發和應用的參考和指導。雜志提供了學術論文發表、學術會議通知和科研項目介紹等欄目,促進了學術界和業界的交流與合作。特別是通過定期的專題報道和綜述文章,雜志展現了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研究進展,推動了學科的發展和創新。

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征稿要求

1. 審稿來稿文責自負。本刊對來稿實行同行評議;對稿件處理有不同意見時作者可書面申請復議。作者如欲改投他刊,請務必聯系本刊,否則視為一稿多投。

2.參考文獻須選用公開發表的文獻,不得引用內部資料、待發文獻。須按正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列于文后,并在文中相應位置加注序號。

3. 篇名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內容,字數不宜超過20個字(必要時可加副篇名),不應含有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語、字符、代號等。

4. 文中注釋一律采用頁下腳注,用阿拉伯數字編序,注明作者、書(或文章)名、出版單位(或期刊名)、出版年份(或第*期)、頁碼(請遵循GB/T7714-201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2015年)。引用古籍稿本、抄本、刻本、影印本的,只注版本卷次,不注頁碼。

5. 論文格式:題目(文章中的英文標題不能超過15個字)、作者姓名(最多5名)、工作單位(含省、市)、地址及郵編、內容提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6. 主題適應性:我們主要關注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領域的研究與應用,包括但不限于放射性核素應用、分子顯像、影像診斷、臨床應用等方面。請確保您的稿件與《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的主題相關。

7.原創性要求:我們要求所有稿件必須是原創的,未在其他地方發表或投稿。請確保您的稿件沒有侵權行為,如有發現,一經核實將取消投稿資格。

8. 語言要求:我們接受的稿件需要使用中文撰寫。請使用規范的語言表達,避免使用過于口語化的詞匯。

9. 圖片和圖表:如有需要,您可在稿件中插入合適的圖片和圖表,以便更好地表達您的內容。請確保圖片和圖表清晰、格式規范,并在文中進行適當的引用和說明。

10. 回復通知:我們會在收到您的稿件后盡快進行審稿。如需進一步修改或編輯,我們會與您聯系并提供反饋意見。請耐心等候回復。

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社聯系方式

地址:江蘇省無錫市大婁巷23號

郵編:214002

主編:黃鋼

常見問題

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
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

價格:¥388.00元/1年 月刊 郵發代號:28-72

主辦單位:中華醫學會

免責聲明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江蘇省無錫市大婁巷23號,郵編:214002。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