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文史
  • 發行周期季刊
  •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廣西文史雜志 省級期刊

主管單位:廣西文史研究館 主辦單位:廣西文史研究館

《廣西文史》是一本由廣西文史研究館主辦的一本歷史類雜志,該刊是省級期刊,主要刊載歷史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年,出版周期季刊。該期刊已被維普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出版信息:
期刊類別:歷史
出版地區:廣西
出版語言:中文
紙張開本:B5
評價信息:
查看更多
雜志介紹 征稿要求 聯系方式 常見問題 推薦期刊

廣西文史雜志介紹

《廣西文史》雜志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深厚的學術底蘊在學術界和讀者中享有較高的聲譽。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挖掘廣西地域文化資源為使命,致力于推動廣西文化和歷史研究的發展。雜志主要欄目包括:史事縱橫、文苑叢談、舊章新韻、藝林一葉、考古考證、封面人物、彩色插頁等。這些欄目涵蓋了廣西歷史文化的多個方面,從歷史事件到文學藝術,從文化遺產保護到當代文化發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其中,“史事縱橫”欄目深入剖析廣西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文苑叢談”則關注廣西地區的文學創作與批評;“舊章新韻”探討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承;“藝林一葉”展示廣西的藝術風采;“考古考證”呈現最新的考古發現與研究成果。

雜志不僅注重學術研究性文章的質量和數量,也致力于推廣通俗易懂的文史知識,以吸引更廣泛的讀者群體。雜志的讀者包括廣西地區的學者、研究人員、教師、學生,以及對廣西文化和歷史感興趣的普通讀者。通過嚴格的審稿流程和高質量的編排,每期的內容都確保具有一定的學術水平和研究價值。目標是傳承和弘揚廣西優秀的文化傳統,促進廣西文化與中華文化的交流與融合。通過豐富多樣的內容和嚴格的學術標準,雜志為讀者呈現了廣西獨特的文化風采和悠久的歷史傳承。在推動廣西學術研究和文化發展的過程中,它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為廣西的文化遺產和歷史傳承做出了積極貢獻。

廣西文史雜志征稿要求

1.本刊所刊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編輯部意見,文責由作者自負。作者要嚴格遵守著作權法,引用、參考他人觀點應注明出處,文責自負。

2.題名與標題以最恰當、簡明的詞句反映論文、報告中的最重要的特定內容,題名應避免使用不常見的縮略語、首字母縮寫詞、字符、代號和公式等。

3.來稿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作者簡介、中英文摘要、關鍵詞、中圖分類號、主題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

4.參考文獻應標明所引用文獻的著者姓名、書名、出版地名、出版社名、出版時間、頁碼等。

5.注釋是對文章中某一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也可以是作者對自己觀點的闡發。注釋隨頁標注,采用“①、②、③……”符號排序。

6.論著應有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500字為宜。關鍵詞4-8個。中、英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

7.前言須簡要介紹論文的寫作背景和目的,說明論文研究的熱點及存在的問題,點明主題的理論依據、實驗基礎、研究方法及結果,應言簡意賅、重點突出。引言內容應避免與摘要和結論雷同。

8.圖題、表題應表述清晰、簡明;圖題位于圖下方;表題位于表上方。圖題號和表題號應用阿拉伯數字在全文中統一排序。

9.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應腳注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編號)”,并附基金證書復印件。

10.來稿應為作者創作,并為首發稿。文稿必須主題突出、論點明確、論據充分、數據可靠、邏輯嚴密、語言精煉、圖表清晰。

廣西文史雜志社聯系方式

地址:廣西南寧市七星路135號自治區農業廳2號辦公大樓1樓西102室

郵編:530022

主編:劉碩良

免責聲明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廣西南寧市七星路135號自治區農業廳2號辦公大樓1樓西102室,郵編:530022。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