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與金文
  • 創刊時間2017
  • 發行周期半年刊
  • 審稿周期1個月內

青銅器與金文雜志 部級期刊

主管單位:北京大學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所 主辦單位:北京大學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所

《青銅器與金文》是一本由北京大學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所主辦的一本歷史類雜志,該刊是部級期刊,主要刊載歷史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2017年,出版周期半年刊。該期刊已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出版信息:
期刊類別:歷史
出版地區:上海
出版語言:中文
紙張開本:B5
基本信息:
全年訂價:¥256.00
查看更多
雜志介紹 征稿要求 聯系方式 常見問題 推薦期刊

青銅器與金文雜志介紹

《青銅器與金文》雜志專注于中國古代青銅器及銘文(即金文)的研究,它為考古學、歷史學、古文字學等多個領域的學者提供了一個重要的交流平臺。不僅關注青銅器和金文本身的歷史價值,還探討它們在更廣泛的文化背景中的意義。旨在推動對青銅時代文物及其銘文的深入理解。每期雜志都會圍繞特定主題或專題進行討論,如青銅器制作工藝、不同時期青銅器風格的變化、金文解讀的新進展等。此外,該雜志還鼓勵跨學科研究方法的應用,以期為讀者呈現更加全面的研究視角。

為了促進國際間的學術交流,青銅器與金文也歡迎來自全球各地的研究者投稿,并積極引入國外先進的研究成果和理念。這不僅有助于提升中國青銅器和金文研究的國際化水平,也為國內學者提供了更多參考和借鑒的機會。青銅器與金文的一大特色在于其嚴謹的學術態度和高水平的內容質量。所有投稿均需經過嚴格的同行評審程序,只有那些被認為具有較高學術價值且符合雜志宗旨的文章才會被接受發表。此外,雜志還特別注重圖文并茂,通過高質量的照片和圖表來增強文章的表現力,使得復雜的概念更容易被理解。

青銅器與金文雜志征稿要求

1.論文要有科學性、真實性、先進性、實用性、可讀性。設計合理,結構嚴密,層次分明,文通字順。3個月內未接到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

2.論文如果是基金項目、國家、省部級教育教學科研立項課題成果,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或上述立項的成果,需在文章標題右上角插入腳注,并在腳注中注明項目名稱及編號(若文章無此項可省略)。

3.來稿應理論聯系實際,言之有據,邏輯嚴密,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或應用價值。

4.注釋:注釋主要用于對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作必要的解釋或說叫,序號用帶網目的阿拉伯數字標注,放在當頁頁腳,建議不超過5條。

5.本期刊的文獻引證方式均采用頁下注(腳注),采用小五號宋體,每頁單獨編號,注釋中卷次、出版時間、刊期、頁碼一律用阿拉伯數字表示。

6.論文可以寫200字以內的中文摘要和3~5個關鍵詞,若論文受到省、部級以上基金項目支持,請注明基金名稱和項目編號。

7.文章標題用三號黑體,二級標題用四號黑體,三級標題用小四號黑體。級次一般 用一、二、三,(一)(二)(三),1. 2. 3. (1)(2)(3)。序數中文序號用頓號,阿拉伯數字用下 標圓點分開。

8.正文一級標題為宋體,四號,加粗,居中,段前段后0行,固定值18磅。正文二級標題為宋體,小四,加粗,兩端對齊,首行縮進2字符,固定值18磅。正文三級標題按正文內容排版,僅加粗,不單獨成行。

9.本刊倡導旁征博引,凡是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時做到應注盡注。須在引文結束處右上角用“①②”的數字標出,并將引文出處列于當頁地腳處(應用工具欄中“插入”→“引用”→“腳注”)。

10.稿件中的圖片、照片應單獨提供并注明來源。圖表、照片應有編號和說明文字,線圖、拓片應統一排列并附線段比例尺。

青銅器與金文雜志社聯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閔行區號景路159弄1-5號A座5F

郵編:201101

主編:朱鳳瀚

常見問題

青銅器與金文
青銅器與金文雜志

價格:¥256.00元/1年 半年刊

主辦單位:北京大學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所

免責聲明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閔行區號景路159弄1-5號A座5F,郵編:201101。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