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人文研究
  • 創刊時間2021
  • 發行周期季刊
  • 審稿周期1個月內

數字人文研究雜志 部級期刊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辦單位:中國人民大學

《數字人文研究》是一本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一本科學類雜志,該刊是部級期刊,主要刊載科學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2021年,出版周期季刊。該期刊已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出版信息:
期刊類別:科學
出版地區:北京
出版語言:中文
紙張開本:A4
基本信息:
國內刊號:10-1716/C
國際刊號:2096-9155
全年訂價:¥340.00
查看更多
雜志介紹 征稿要求 聯系方式 常見問題 推薦期刊

數字人文研究雜志介紹

《數字人文研究》雜志是一份專注于探討和推動數字人文領域發展的學術期刊。通過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對傳統文化資源進行數字化處理、分析、展示及保存,旨在拓展和深化人類對文化現象的理解。它介紹如何利用最新的技術手段將文化遺產數字化,比如古籍文獻的電子化、藝術品的3D建模等。分享在高等教育中如何教授數字人文課程的經驗,以及這些課程對學生能力培養的作用。提供具體項目或案例的深入分析,展示數字技術如何改變我們理解和呈現文化的方式。

雜志的目標讀者主要是高校教師、研究人員、研究生以及對數字人文感興趣的從業者。它不僅為學者們提供了一個交流平臺,還促進了不同學科背景的人士之間的合作。此外,對于圖書館員、檔案管理員和其他從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專業人士來說,數字人文研究也是一個重要的參考資料來源。雜志的獨特之處在于其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既關注技術的應用也重視其背后的文化價值和社會意義。通過發表高質量的研究論文,數字人文研究致力于促進數字人文領域的健康發展,并鼓勵更多學者參與到這一新興領域中來。

數字人文研究雜志征稿要求

1.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準確地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并有助于選擇關鍵詞和分類號。

2.采用第三人稱撰寫,不用“本文”等主語??紤]到我國讀者可參考中文原著資料,為節省篇幅,中文摘要可簡略些(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則相對具體些(400個實詞左右)。

3.本刊只刊登首發稿。為保證作者的署名權和知識產權,作者和課題負責人應在《稿件登記表》上簽名。本刊編輯部對來稿有文字修改權,對所發稿有版權。

4.表格應插入正文合適處,表頂寫明表序和表名。圖和表與正文一起編頁。圖稿應清晰。多名作者聯合署名次序以編輯部收到的原稿為準。

5.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應姓前名后,姓氏全部字母為大寫,名字的首字母大寫,雙名中間不加連字符不間隔;漢語拼音的作者姓名寫在英文表示的工作單位之前;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間以逗號隔開;不同單位的作者姓名右上角加注序號。

6.正文一級標題為宋體,四號,加粗,居中,段前段后0行,固定值18磅。正文二級標題為宋體,小四,加粗,兩端對齊,首行縮進2字符,固定值18磅。正文三級標題按正文內容排版,僅加粗,不單獨成行。

7.前言:交代本研究歷史背景、研究意義和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需解決的問題,重點闡述本研究創新點。不需詳述歷史過程,不涉及本次研究的數據和結論。避免和摘要雷同。

8.凡是引用他人文獻、資料,必須加引證注釋,以頁末腳注形式按頁編排。在正文加注釋處右上角以加圈阿拉伯數字標記,腳注編號位于相應標點之外。

9.注釋:是作者對文章某一內容或詞語的必要解釋或說明,其內容或詞語應以加圈數字的上標形式順序標出,注釋性文字按順序置于參考文獻之前。例:機聯網絡①。

10.基金項目:格式如:“基金項目類別:(項目編號×××)”。獲多個項目資助的,項目之間用“;”分隔,一般情況下不要超過2個基金項目。

數字人文研究雜志社聯系方式

地址:中國人民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數字人文研究》編輯部

郵編:100872

主編:馮惠玲

常見問題

數字人文研究
數字人文研究雜志

價格:¥340.00元/1年 季刊

主辦單位:中國人民大學

免責聲明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中國人民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數字人文研究》編輯部,郵編:100872。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