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化藝術研究》雜志是一本由四川文化藝術學院主管和主辦的綜合性藝術刊物,已經成為文藝理論工作者、高校師生、作家、藝術家、文藝評論家以及文藝理論愛好者的重要學術交流平臺。該雜志致力于推動整個西南地區的文化藝術發展,并加強國內外的文化藝術交流。雜志鼓勵原創性、創新性的研究,同時也歡迎對現有理論進行批判性分析和跨文化的比較研究,以此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和理解。
除了理論研究,四川文化藝術研究還關注文化藝術實踐中的熱點問題,通過案例分析、實地考察等方式,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為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雜志提倡多學科交叉的研究方法,鼓勵將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等知識融入到文化藝術的研究中,以提供更深層次的理解。每個欄目都旨在滿足不同領域的研究需求,既有針對專業學者的深度文章,也有適合普通讀者的普及性內容。吸引了包括學術界的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創作者在內的廣大讀者群體,同時也為對文化藝術有興趣的普通讀者提供了豐富的閱讀材料。
1.來稿務必論點明確,文字精煉,數據可靠,(按順序):題目、作者姓名(英譯)、作者單位(英譯)及郵政編碼、中文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2.量和單位的使用應嚴格按照國家標準的規定執行。文稿中出現的外文字母的大小寫、上下角標、符號和位置高低要有明顯區別,請注意正斜體。
3.表要簡明,采用三線表,應有表序與表題。圖要精選,應有圖序與圖題。插圖要求布局合理,比例適當,大小適中,線條精細均勻,主副線分明。
4.正文中標題層次格式:一級標題用“一”,居中;二級標題用“(一)”;三級標題用“1”。盡量不要超過三級標題。
5.前言須簡要介紹論文的寫作背景和目的,說明論文研究的熱點及存在的問題,點明主題的理論依據、實驗基礎、研究方法及結果,應言簡意賅、重點突出。引言內容應避免與摘要和結論雷同。
6.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寫單位名稱(一、二級單位)、所在城市(不是省會的城市前必須加省名)、郵編,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作者通訊地址、電話。
7.論文為課題項目者,須在標題末尾處標注*(上標),并與當頁末尾*鏈接,*后寫明:本文系某年度某立項單位課題(課題編號:)階段性成果。
8.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章重要內容。摘要中盡量避免使用“本文”“作者”等字眼。務求簡練,一般不宜超過250字。
9.參考文獻應保持在5條及以上。參考文獻中的作者為1~3位時應全部列出,多于3位時只寫前3位,后面加“,等”即可;多位作者之間用逗號“,”隔開,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要齊全,順序要規范。
10.來稿的注釋均為腳注形式,每頁單獨編碼。其他格式要求及注意事項可參照本刊注釋體例,對于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論文,字數要求可以適當放寬。
地址:成都市錦江區三色路238號
郵編:610023
主編:耿紀朋
我們不是四川文化藝術研究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成都市錦江區三色路238號,郵編:610023。
四川文化藝術研究雜志是一本省級期刊,是由四川文化藝術學院主管,四川文化藝術學院主辦的一本文學類期刊。國內刊號:--,國際刊號:--。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成都市錦江區三色路238號,郵編:6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