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語言學
  • 創刊時間2008
  • 發行周期年刊
  • 審稿周期1個月內

中國語言學雜志 省級期刊

主管單位:北京大學中文系 主辦單位:北京大學中文系

《中國語言學》是一本由北京大學中文系主辦的一本教育類雜志,該刊是省級期刊,主要刊載教育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2008年,出版周期年刊。該期刊已被知網收錄(中)收錄。

出版信息:
期刊類別:教育
出版地區:北京
出版語言:中文
紙張開本:B5
評價信息:
期刊榮譽: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 
數據庫收錄:知網收錄(中) 
查看更多
雜志介紹 征稿要求 聯系方式 常見問題 推薦期刊

中國語言學雜志介紹

《中國語言學》主要關注漢語語言學的研究,致力于推動漢語語言學領域的學術研究、交流以及成果傳播。注重學術性與創新性,旨在為國內外漢語語言學學者提供一個重要的發表平臺。雜志內容覆蓋廣泛,探討了語言學的多個方面,包括但不限于漢語的歷史演變、方言語音與詞匯的比較研究以及漢語語法的新發現等主題,展現了語言學研究的深度與廣度。憑借其嚴謹的內容選擇、專業的編輯團隊以及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在漢語語言學研究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雜志中的論文從多個角度深入探討了漢語的發展歷程,例如漢字的起源與演變、語音的歷時變化、詞匯的擴展與更替以及語法的演變等,揭示了漢語發展的內在規律,并提供了理解中華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語言學證據。此外,雜志還特別關注漢語方言之間的差異與共性,對方言語音與詞匯進行了詳細的比較研究,這不僅有助于了解漢語方言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也為方言的保護與傳承提供了科學依據。無論是對漢語語言學有深入研究的專業人士,還是對該領域感興趣的普通讀者,這份雜志都是不可或缺的知識寶庫。

中國語言學雜志征稿要求

1.內部刊物、未發表資料、個人通信等一般不作為文獻引用,如有特殊情況確需引用時,可將其在正文相應處注明。

2.來稿作者的信息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職稱、學歷、研究方向、單位名稱、地址(XX省XX市或XX縣XX路XX號)、郵政編碼、電話號碼和郵箱等項。

3.來稿請附中、英文的題目,其中,中文題目不超過20字,題目要能概括文章主旨,且須簡明、具體、確切,必要時可加副標題。

4.獲得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應在文章首頁地腳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5.稿件中的注釋請以腳注形式在當頁頁腳標出。引用報刊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章標題、刊名、刊期;引用書籍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書名、出版社、出版時間和頁碼;引用互聯網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獻名、網址和時間。

6.引言,說明課題的研究背景,引述該領域的國內外研究進展,說明本文選題意義和創新點;內容不應與摘要和結論雷同,不能出現圖表。

7.附錄內容較少,與參考文獻排在同一頁;如出現內容較多,則另起一頁。附錄的字體為12磅,TimesNewRoman字體,加粗。附錄內容格式要求與正文一致。

8.來稿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充分、層次分明、條理清晰、語句通順、文字精練、標點符號正確、數據可靠。

9.修回稿的撤稿須提出申請,如該文主要內容在他刊發表,本刊將通知作者所在單位,按一稿兩投處理,且兩年內將不再接受第一作者和責任作者的文章。

10.摘要:論著性文章需附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400字以內,英文摘要250個實詞左右。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摘要采用第三人稱撰寫。英文摘要還應包括文題、文中所有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及郵政編碼,其后加列國名。

中國語言學雜志社聯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成府路205號

郵編:100871

主編:郭錫良;魯國堯

免責聲明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成府路205號,郵編:100871。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