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史研究館 主辦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史研究館
《中華奇石》是一本由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史研究館主辦的一本藝術類雜志,該刊是省級期刊,主要刊載藝術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2007年,出版周期月刊。該期刊已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中華奇石》雜志是一份專注于奇石文化的精美刊物,它不僅是中國奇石愛好者的重要參考資料,也是推動中國賞石文化發展的重要平臺。該雜志以其豐富的內容、精美的圖片和深入淺出的文章風格受到了廣大讀者的喜愛。致力于弘揚中華民族悠久的賞石文化傳統,通過介紹各種奇石的特點、收藏價值及美學意義,提升公眾對奇石藝術的認識與鑒賞能力。雜志旨在搭建一個交流平臺,讓奇石收藏家、愛好者、研究人員以及相關產業人士能夠在這里分享信息、交流心得、增進了解。
每期都會精選各類奇石進行詳細介紹,包括其形成背景、地質特征、審美價值等,幫助讀者提高對奇石的鑒賞水平。報道著名奇石收藏家、藝術家的故事,揭示他們背后的成功秘訣及其對中國奇石文化的貢獻。本雜志的目標讀者群廣泛,既包括了專業的奇石收藏家、投資者,也面向普通愛好者的日常閱讀需求。此外,中華奇石還吸引了那些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的學者、學生以及希望通過奇石藝術尋找生活樂趣的人們。無論是初學者還是資深藏家,都能從這本雜志中獲得知識和靈感。
1.量和單位的使用應嚴格按照國家標準的規定執行。文稿中出現的外文字母的大小寫、上下角標、符號和位置高低要有明顯區別,請注意正斜體。
2.來稿的注釋均為腳注形式,每頁單獨編碼。其他格式要求及注意事項可參照本刊注釋體例,對于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論文,字數要求可以適當放寬。
3.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寫單位名稱(一、二級單位)、所在城市(不是省會的城市前必須加省名)、郵編,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作者通訊地址、電話。
4.論文為課題項目者,須在標題末尾處標注*(上標),并與當頁末尾*鏈接,*后寫明:本文系某年度某立項單位課題(課題編號:)階段性成果。
5.引言:是正文前面的一段短文。引言是論文的開場白,目的是向讀者說明本研究的目的、背景,不宜過多介紹研究成果,字數要求200~250字。
6.表要簡明,采用三線表,應有表序與表題。圖要精選,應有圖序與圖題。插圖要求布局合理,比例適當,大小適中,線條精細均勻,主副線分明。
7.來稿務必論點明確,文字精煉,數據可靠,(按順序):題目、作者姓名(英譯)、作者單位(英譯)及郵政編碼、中文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8.關鍵詞應反映論文主題、研究對象及所屬學科范疇,一般選3~8個。
9.前言須簡要介紹論文的寫作背景和目的,說明論文研究的熱點及存在的問題,點明主題的理論依據、實驗基礎、研究方法及結果,應言簡意賅、重點突出。引言內容應避免與摘要和結論雷同。
10.參考文獻應保持在5條及以上。參考文獻中的作者為1~3位時應全部列出,多于3位時只寫前3位,后面加“,等”即可;多位作者之間用逗號“,”隔開,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要齊全,順序要規范。
地址:寧夏銀川市興慶區湖濱西路279號
郵編:750001
主編:張鋒
我們不是中華奇石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寧夏銀川市興慶區湖濱西路279號,郵編:750001。
中華奇石雜志是一本省級期刊,是由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史研究館主管,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史研究館主辦的一本藝術類期刊。國內刊號:64-1060/N,國際刊號:1673-9566。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寧夏銀川市興慶區湖濱西路279號,郵編:7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