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與傳播研究
  • 創刊時間2017
  • 發行周期半年刊
  • 審稿周期1個月內

中華文化與傳播研究雜志 省級期刊

主管單位:廈門大學傳播研究所;中鹽金壇鹽化有限責任公司;福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中華文化傳播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廈門大學傳播研究所;中鹽金壇鹽化有限責任公司;福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中華文化傳播研究中心

《中華文化與傳播研究》是一本由廈門大學傳播研究所;中鹽金壇鹽化有限責任公司;福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中華文化傳播研究中心主辦的一本文化類雜志,該刊是省級期刊,主要刊載文化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2017年,出版周期半年刊。該期刊已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出版信息:
期刊類別:文化
出版地區:江蘇
紙張開本:B5
基本信息:
全年訂價:¥236.00
查看更多
雜志介紹 征稿要求 聯系方式 常見問題 推薦期刊

中華文化與傳播研究雜志介紹

《中華文化與傳播研究》雜志是一份致力于探索中華文化精髓及其在全球范圍內傳播的學術期刊,雜志通過發表高質量的研究論文、評論文章和案例分析,旨在促進對中華文化的深入理解和有效傳播,增進國際間文化交流,提升中華文化的全球影響力。以推動中華文化的研究與傳播為核心使命,關注文化傳承與發展中的關鍵問題,強調跨學科研究方法的應用,涵蓋文學、歷史學、哲學、語言學、社會學、傳媒學等多個領域。

通過鼓勵學者們從不同視角探討中華文化現象及其傳播路徑,中華文化與傳播研究為學術界提供了一個重要的交流平臺。針對某一特定主題邀請專家撰寫專文;“青年論壇”,為年輕學者提供展示研究成果的機會;還有“書評”、“會議報道”等,介紹最新出版物和重要學術活動的信息。不僅促進了相關領域的理論發展,還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寶貴的參考意見。它幫助構建了關于中華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的知識體系,增強了人們對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并促進了多元文化間的相互理解與尊重。

中華文化與傳播研究雜志征稿要求

1.來稿請附中、英文的題目,其中,中文題目不超過20字,題目要能概括文章主旨,且須簡明、具體、確切,必要時可加副標題。

2.來稿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充分、層次分明、條理清晰、語句通順、文字精練、標點符號正確、數據可靠。

3.論文作者姓名按照作者承諾簽署順序列舉于題名下方通欄居中排列。多個單位的作者用逗號分隔,通過姓名右上角數字在篇首頁腳中標識各自所屬單位。

4.獲得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應在文章首頁地腳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5.附錄內容較少,與參考文獻排在同一頁;如出現內容較多,則另起一頁。附錄的字體為12磅,TimesNewRoman字體,加粗。附錄內容格式要求與正文一致。

6.修回稿的撤稿須提出申請,如該文主要內容在他刊發表,本刊將通知作者所在單位,按一稿兩投處理,且兩年內將不再接受第一作者和責任作者的文章。

7.稿件中的注釋請以腳注形式在當頁頁腳標出。引用報刊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章標題、刊名、刊期;引用書籍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書名、出版社、出版時間和頁碼;引用互聯網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獻名、網址和時間。

8.摘要:論著性文章需附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400字以內,英文摘要250個實詞左右。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摘要采用第三人稱撰寫。英文摘要還應包括文題、文中所有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及郵政編碼,其后加列國名。

9.內部刊物、未發表資料、個人通信等一般不作為文獻引用,如有特殊情況確需引用時,可將其在正文相應處注明。

10.引言,說明課題的研究背景,引述該領域的國內外研究進展,說明本文選題意義和創新點;內容不應與摘要和結論雷同,不能出現圖表。

中華文化與傳播研究雜志社聯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甲35號

郵編:100037

主編:謝清果;鐘海連

常見問題

中華文化與傳播研究
中華文化與傳播研究雜志

價格:¥236.00元/1年 半年刊

主辦單位:廈門大學傳播研究所;中鹽金壇鹽化有限責任公司;福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中華文化傳播研究中心

免責聲明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甲35號,郵編:100037。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