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源與能源法評論
  • 創刊時間2016
  • 發行周期年刊
  • 審稿周期1個月內

環境資源與能源法評論雜志 省級期刊

主管單位:中國政法大學生態與資源法治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中國政法大學生態與資源法治研究中心

《環境資源與能源法評論》是一本由中國政法大學生態與資源法治研究中心主辦的一本環境類雜志,該刊是省級期刊,主要刊載環境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2016年,出版周期年刊。該期刊已被知網收錄(中)收錄。

出版信息:
期刊類別:環境
出版地區:北京
出版語言:中文
紙張開本:A5
評價信息:
期刊榮譽: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 
數據庫收錄:知網收錄(中) 
查看更多
雜志介紹 征稿要求 聯系方式 常見問題 推薦期刊

環境資源與能源法評論雜志介紹

《環境資源與能源法評論》雜志理提供有力的學術支持。雜志每輯設定特定主題,邀請環境資源與能源法領域的專家學者展開深入研討,內容涵蓋生態環境法治理論與實踐、環境法的體系化與法典化、能源法治的健全與完善等重要議題。雜志的主要欄目包括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應對氣候變化、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以及環境保護法律制度的完善等,密切關注全球環境資源與能源法領域的熱點與難點問題。通過刊登高質量原創研究成果、綜述及快報,雜志不僅為讀者提供最新的研究進展,還從多學科視角進行深度剖析,如經濟學分析、社會學考察和法學理論探討,為讀者呈現多元且深入的學術視野。

雜志已被中國知網等權威數據庫收錄,具有較高的學術影響力和參考價值。雜志在編排與內容節奏上不斷創新,積極探索,致力于成為環境資源與能源法學者們交流思想、探討問題的重要平臺,并引領該領域的學術風尚。還注重科研成果的轉化與應用。雜志依托中國政法大學生態與資源法治研究中心,積極舉辦各類學術活動,邀請來自學術界、產業界、行政機關、法律實務界等各領域的專家共同研討,力求為環境資源與能源法制的建設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學術支持和實踐指導。

環境資源與能源法評論雜志征稿要求

1.任何作者不得一稿多投,逾2個月未見采用通知,可自行處理。編輯部一般不辦理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

2.“一”后加“、”號,“l”后加“.”,(一)、(l)不加任何標點,‘第一”、‘首先”后面均要加“,”號。

3.來稿請詳細注明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籍貫,學歷,職稱,研究方向,單位、科室、郵編、地址、聯系方式(電話或郵件)。

4.參考文獻序號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表示(如,[1]、[2]、[3]……),要在文中標出序號的位置(右上角標)。

5.一般注釋采用附注的形式,即在正文需注釋處的右上方按順序加注數碼l、2、3、……,在正文之后寫明“附注”或“注釋”字樣,然后依次寫出對應數碼l、2、3、……和注文,回行時與上一行注文對齊。

6.關鍵詞:必須是意義明確的術語,一般應選取3~5個能準確反映研究方向、研究領域及研究地點的詞。詞與詞之間用分號“;”分隔。

7.引言應簡單介紹論文的背景和目的,相關領域前人所做工作,存在的問題,引出本研究的主題及特色,注意:引言部分不能有公式、圖表。

8.圖、表和公式應通篇分別編號,圖題、表題應有中英文對照。表格應采用三線表形式,內容以英文表述。參考文獻應有中英文對照,并在正文中按順序引用。

9.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助背景,如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省教育廳重點研究項目、市級、院級科研課題等。獲得基金項目省市各級科研課題立項的文章應注明其名稱,并注明項目編號。

10.作者應對稿件中的錯別字、引文、標點符號等問題仔細地核對和訂正。來稿請勿一稿多投,文責作者自負。本刊編輯部對來稿可作必要修改。

環境資源與能源法評論雜志社聯系方式

地址:北京鼓樓西大街甲158號

郵編:100720

主編:于文軒

常見問題

免責聲明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鼓樓西大街甲158號,郵編:100720。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