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民俗研究
  • 創刊時間2023
  • 發行周期半年刊
  • 審稿周期1個月內

華西民俗研究雜志 省級期刊

主管單位:四川瀕?;顟B文獻保護研究團隊;四川民間文化藝術保護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 主辦單位:四川瀕?;顟B文獻保護研究團隊;四川民間文化藝術保護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

《華西民俗研究》是一本由四川瀕?;顟B文獻保護研究團隊;四川民間文化藝術保護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主辦的一本文化類雜志,該刊是省級期刊,主要刊載文化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2023年,出版周期半年刊。該期刊已被知網收錄(中)收錄。

出版信息:
期刊類別:文化
出版地區:四川
出版語言:中文
紙張開本:B5
基本信息:
全年訂價:¥236.00
評價信息:
期刊榮譽: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 
數據庫收錄:知網收錄(中) 
查看更多
雜志介紹 征稿要求 聯系方式 常見問題 推薦期刊

華西民俗研究雜志介紹

《華西民俗研究》雜志致力于探索和記錄華西地區豐富的民俗文化,包括傳統習俗、民間藝術、信仰體系、生活方式以及社會變遷等方面的內容,旨在保護和傳承地方文化遺產,并推動民俗學及相關領域的學術交流和發展。作為一份專注于民俗學研究的學術刊物,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鼓勵作者采用跨學科的方法進行研究,以揭示民俗文化的深層次結構和社會功能。雜志不僅關注歷史上的民俗現象,也重視當代社會中正在發生的民俗實踐及其變化,反映了現代社會背景下傳統文化的適應與發展過程。此外,雜志特別關注少數民族文化,致力于呈現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文化圖景,促進民族間的理解和尊重。

雜志的主要欄目包括歷史民俗研究、民間文學研究、經典重釋、婚俗歌謠研究、日常生活志和書評等。每一欄目都力求通過深入的調查和嚴謹的分析,為民俗學研究提供新的視角和豐富的資料。雜志還定期舉辦或參與各種學術活動,如研討會、講座等,以加強與其他學術機構的合作,擴大期刊的影響力。雜志以其獨特的視角、深邃的內容和嚴謹的學術態度,成為了民俗學者們交流思想、分享成果的重要平臺,也為廣大讀者打開了一扇了解華西地區豐富民俗文化的窗口。

華西民俗研究雜志征稿要求

1.稿件應具有科學性、創新性和實用性,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據準確、邏輯嚴謹、文字通順。論文投到本刊編輯部后,作者順序、作者工作單位不得更改。

2.正文的層次標題應簡短明了,以15字為限,不用標點符號,其層次的劃分及編號一律使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法。

3.稿件刊登時作者署名及順序以稿件為準。稿件有多位作者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投稿后不再變動。

4.參考文獻為直接引用他人研究成果的說明。文中序號應按順序排列,并與文末參考文獻的序號對應,在文中標明如[1]、[2]、[3]。如同一參考文獻在文中重復引用,則文中[1][2][3]順序不變,文末標明。

5.非直接引文注釋,注釋前應加“參見”;非引用原始資料時,應先注明原始作品之相關信息,再以“轉引自”為引領詞注明轉引之文獻詳細信息。

6.摘要論文應附有中英文摘要。摘要應能客觀地反映論文主要內容的信息,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一般不超過200字,以與正文不同的字體字號排在作者署名與關鍵詞之間。

7.正文應盡量減少層次,一般不宜超過3層。有標題內容才列數字序號(沒有標題的內容用自然段形式起始),數字序號后不用加點,但要空1格。

8.文章中的圖表應具有典型性,盡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線表;圖要使用黑線圖,繪出的線條要光滑、流暢、粗細均勻;計量單位請以近期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不得采用非法定計量單位。

9.基金項目:基金項目類別(項目編號)。本刊對基金資助項目,省(部)級以上重大攻關項目和開放實驗室研究項目等優秀論文優先發表。

10.任何投稿都會在收到投稿之日起三個月內回復錄用情況,請勿在審稿期間內將稿件投向他處,如投向他處,請務必來信告知。

華西民俗研究雜志社聯系方式

地址:成都市青羊區敬業路108號

郵編:610031

主編:黃尚軍

常見問題

華西民俗研究
華西民俗研究雜志

價格:¥236.00元/1年 半年刊

主辦單位:四川瀕?;顟B文獻保護研究團隊;四川民間文化藝術保護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

免責聲明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成都市青羊區敬業路108號,郵編:610031。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