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
  • 創刊時間2023
  • 發行周期年刊
  • 審稿周期1個月內

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雜志 省級期刊

主管單位:陜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 主辦單位:陜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

《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是一本由陜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主辦的一本文化類雜志,該刊是省級期刊,主要刊載文化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2023年,出版周期年刊。該期刊已被知網收錄(中)收錄。

出版信息:
期刊類別:文化
出版地區:北京
出版語言:中文
紙張開本:A4
評價信息:
期刊榮譽: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 
數據庫收錄:知網收錄(中) 
查看更多
雜志介紹 征稿要求 聯系方式 常見問題 推薦期刊

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雜志介紹

《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雜志一份專注于文化遺產領域的專業學術期刊,旨在推動文化遺產的保護、修復和科學研究工作。雜志的主要欄目包括文物保護與修復、文物研究、文化遺產研究、黃河文化遺產研究以及石窟寺(石刻)保護研究等,內容涵蓋了考古、文物與博物館、文物保護、文化遺產調查等多個方面。通過這些豐富的內容,讀者可以自由遨游在知識的海洋中,了解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的最新趨勢和成果。

辦刊宗旨方面,雜志致力于刊載覆蓋自然遺產、文化遺產、雙重遺產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保護與利用的政策法規、科學技術、先進理念、問題剖析、創新方法等。雜志不僅傳播國內外遺產保護的先進理念與技術,還總結推廣各類遺產保護的經驗,從而提升我國遺產保護與利用的水平。雜志以其專業的內容和嚴謹的學術態度,成為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內不可或缺的重要刊物,為推動我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 容和嚴謹的學術態度,成為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內不可或缺的重要刊物,為推動我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

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雜志征稿要求

1.來稿論文應符合學術規范。凡參引他人觀點,一般應引用原文,以雙引號標出,并在注釋和參考文獻中詳細標明出處;使用他人整理發表的文獻、圖版和數據資料者,亦請在注釋和參考文獻中相應標明。

2.篇名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內容,字數不宜超過20個字(必要時可加副篇名),不應含有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語、字符、代號等。

3.論文應有中英作者署名、工作單位、所在省、市名稱和郵編。如有多位作者,其間以逗號分開,其工作單位不同,應按阿拉伯數字順序標注在右上角,單位與單位之間用分號。

4.以“參考文獻”(左頂格)作為標志,不分文獻類別不加編號,順序排列。中文參考文獻在前,按拼音順序排列;英文參考文獻在后,按字母順序排列。

5.本類注釋是對論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或者各種不宜列人參考文獻的引文,如檔案資料、內部資料,轉引類文獻。

6.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須說明論文的目的、方法、結果(包括主要數據)和結論,著重于創新與發現,以300字左右為宜。

7.前言應充分說明研究工作的背景、意義、本文擬解決的問題、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引出重要文獻,全面評述相關研究工作,突出本工作的重要性和創新性,不要忽視國內同行的工作。

8.文中敘述時不需重復表和圖的數據,只需簡述其主要發現。分別按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連續編碼,并按先見文后見表(圖)的原則排列。

9.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標明“基金項目:基金資助(編號)”,并附基金證書及復印件。

10.本刊對來稿保留修改權,對所刊發的論文享有中文和電子出版物專有出版權,若有異議請事先聲明。修改逾期3個月不寄回者,視作自動撤稿。

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雜志社聯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內北小街2號樓

郵編:100007

主編:趙強

常見問題

免責聲明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內北小街2號樓,郵編:100007。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