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研究
  • 創刊時間2002
  • 發行周期半年刊
  • 審稿周期1-3個月

語言學研究雜志 CSSCI南大期刊

主管單位: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所 主辦單位: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所

《語言學研究》是一本由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所主辦的一本文學類雜志,該刊是CSSCI南大期刊,主要刊載文學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2002年,出版周期半年刊。該期刊已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擴展版)、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出版信息:
期刊類別:文學
出版地區:北京
出版語言:中文
紙張開本:B5
查看更多
雜志介紹 征稿要求 數據統計 文章選集 聯系方式 常見問題 推薦期刊

語言學研究雜志介紹

《語言學研究》(半年刊)由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所編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本刊創刊于2002年,2011年起改為半年刊,每年兩輯,現已被收錄為中文社會科學索引(CSSCI)來源集刊(2014-2015)。《語言學研究》旨在為廣大語言學研究者提供發表見解,探討各種學術問題的場所。來稿可對現有語言學研究進行梳理、評述,對學科發展提出設想,或者以理論為指導對某個文本/話語片斷進行描述,展開實證研究等。我們特別希望投稿者能就各種學術問題展開爭鳴,提出新的觀點、新的理論模式,以進一步推動語言學科的健康發展。10年來,本刊曾刊載多位國內外名家的稿件,如,Halliday、李賦寧、胡壯麟、陸儉明、任紹曾等,在學術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本刊主要資助項目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國家留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創新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資助項目。

本刊主要資助課題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3BYY012)、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09YJA740092)、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創新基金(13ZS047)、國家留學基金(20052006)、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2ZD119)、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14CB340502)、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TJWY11-026)、國家留學基金(CSC2007103188)、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1BYY125)、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1BYY088)。

語言學研究雜志征稿要求

1、文稿應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具有創造性、科學性、實用性。應立論新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責自負(嚴禁抄襲),文字要精煉。

2、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列應在投稿時確定。作者姓名、單位、詳細地址及郵政編碼務必寫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錄稿通知后不再改動。

3、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題目、作者及單位、郵編、內容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等。文章標題字符要求在20字以內。

4、文章中的圖表應具有典型性,盡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線表;圖要使用黑線圖,繪出的線條要光滑、流暢、粗細均勻;計量單位請以近期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不得采用非法定計量單位。

5、為縮短刊出周期和減少錯誤,來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請詳細注明本人詳細聯系方式。審稿周期一般為5個工作日,作者也可來電查詢,以免影響正常發表。

6、編輯部對來稿有刪修權,不同意刪修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我刊同時被國內多家學術期刊數據庫收錄,不同意收錄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稿件刊登后,贈當期雜志2冊。

說明:該雜志未出現在最新新聞出版總署目錄內,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

語言學研究雜志數據統計

歷年影響因子和發文量

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發文量 主要研究主題
北京大學 85 語言;語言學;英語;俄語;語法
北京外國語大學 15 語言;語言學;隱喻;隱喻理論;語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14 語義;語料;基于語料;漢語;語料庫
清華大學 14 語法;文字;歷書;語言;身份
南京大學 13 話語;語言;漢語;語言學;語義
上海外國語大學 13 語言;文化;跨文化;語言政策;日語
北京語言大學 13 語言;語言資源;日語;時間副詞;主持人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10 隱喻;語法;語用研究;網絡語境;話語
黑龍江大學 8 語義;俄語;語典;語氣;語氣詞
復旦大學 8 語言;語言影響;語用功能;習得;跨語言

語言學研究雜志文章選集

  • “語言資源保護研究”欄目主持人語 曹志耘
  • 中國語言資源保護的理念與實踐——以漢語方言為視角 張世方; 沈丹萍
  • 中國語言資源多樣性及其創新與保護規劃 黃行
  • 歐美瀕危語言研究及其對中國語保工作的啟示 許鮮明; 陳勰; 白碧波
  • 大規模語音語料庫的采集、處理和研究 袁家宏
  • Menzerath-Altmann定律:理論貢獻與局限 Denisa; Schusterova; Tereza; Motalova; 王馥芳
  • 語義特征選擇的系統性變化——Ruqaiya Hasan對語義變異研究的貢獻 高彥梅
  • 新中國語言學詞典的歷史和進展 葉其松
  • 近十年來華語研究的理論探索與應用進展 祝曉宏
  • 漢語名詞的程度與等級性 羅瓊鵬
  • 現代漢語致使性“得”字句多維研究:現狀與前瞻 邵春燕
  • 力動態視角下漢語“使”字句的語義構建——一項基于語料的調查 劉婧; 李福印
  • 漢語中的“躡手躡腳”及相類成語 謝俊濤
  • 日語終點指向容器動詞的語義特征與句法表征 宋欣
  • 日語形容詞修飾語限制性與非限制性解釋的優選規則 周彤

語言學研究雜志社聯系方式

地址: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新樓450

郵編:100871

主編:高一虹

常見問題

免責聲明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新樓450,郵編:100871。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