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燃料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1 22:14:5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生物燃料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生物燃料論文

生物液體燃料發展論文

為什么要發展生物質液體燃料?

石油安全驅動了生物液體燃料產業

世界不少國家已經開始發展生物燃油產業(包括生物燃油加工業以及其相關產業,如能源農業和能源林業),其中共同的目的在于保障石油安全。巴西生物燃油產業利用蔗糖發酵制取生物乙醇,2002年消費量達到了104億公升,替代率接近40%。

2004年中國石油凈進口量為1.2億噸,消費量為3.1億噸,進口依存度達到了38.7%;國際能源署(IEA)預測中國到2010年、2020年石油進口依存度將達到61.0%和76.9%。石油進口量和進口依存度的迅速攀升給中國石油安全帶來了日益嚴重的影響;中國的石油安全問題也引起了一些國家的顧慮。

國產的石油和石油替代燃料能否“養活中國”呢?與資源有限的煤炭液化和國內油氣資源開發等手段相比,資源可再生而且潛力巨大的生物燃油技術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生物燃油產業將帶來顯著的環境效益

查看全文

微生物燃料電池研究論文

微生物燃料電池(MFCs)提供了從可生物降解的、還原的化合物中維持能量產生的新機會。MFCs可以利用不同的碳水化合物,同時也可以利用廢水中含有的各種復雜物質。關于它所涉及的能量代謝過程,以及細菌利用陽極作為電子受體的本質,目前都只有極其有限的信息;還沒有建立關于其中電子傳遞機制的清晰理論。倘若要優化并完整的發展MFCs的產能理論,這些知識都是必須的。依據MFC工作的參數,細菌使用著不同的代謝通路。這也決定了如何選擇特定的微生物及其對應的不同的性能。在此,我們將討論細菌是如何使用陽極作為電子傳遞的受體,以及它們產能輸出的能力。對MFC技術的評價是在與目前其它的產能途徑比較下作出的。

微生物燃料電池并不是新興的東西,利用微生物作為電池中的催化劑這一概念從上個世紀70年代就已存在,并且使用微生物燃料電池處理家庭污水的設想也于1991年實現。但是,經過提升能量輸出的微生物燃料電池則是新生的,為這一事物的實際應用提供了可能的機會。

MFCs將可以被生物降解的物質中可利用的能量直接轉化成為電能。要達到這一目的,只需要使細菌從利用它的天然電子傳遞受體,例如氧或者氮,轉化為利用不溶性的受體,比如MFC的陽極。這一轉換可以通過使用膜聯組分或者可溶性電子穿梭體來實現。然后電子經由一個電阻器流向陰極,在那里電子受體被還原。與厭氧性消化作用相比,MFC能產生電流,并且生成了以二氧化碳為主的廢氣。

與現有的其它利用有機物產能的技術相比,MFCs具有操作上和功能上的優勢。首先它將底物直接轉化為電能,保證了具有高的能量轉化效率。其次,不同于現有的所有生物能處理,MFCs在常溫,甚至是低溫的環境條件下都能夠有效運作。第三,MFC不需要進行廢氣處理,因為它所產生的廢氣的主要組分是二氧化碳,一般條件下不具有可再利用的能量。第四,MFCs不需要能量輸入,因為僅需通風就可以被動的補充陰極氣體。第五,在缺乏電力基礎設施的局部地區,MFCs具有廣泛應用的潛力,同時也擴大了用來滿足我們對能源需求的燃料的多樣性。

微生物燃料電池中的代謝

為了衡量細菌的發電能力,控制微生物電子和質子流的代謝途徑必須要確定下來。除去底物的影響之外,電池陽極的勢能也將決定細菌的代謝。增加MFC的電流會降低陽極電勢,導致細菌將電子傳遞給更具還原性的復合物。因此陽極電勢將決定細菌最終電子穿梭的氧化還原電勢,同時也決定了代謝的類型。根據陽極勢能的不同能夠區分一些不同的代謝途徑:高氧化還原氧化代謝,中氧化還原到低氧化還原的代謝,以及發酵。因此,目前報道過的MFCs中的生物從好氧型、兼性厭氧型到嚴格厭氧型的都有分布。

查看全文

生物液體燃料發展研究論文

為什么要發展生物質液體燃料?

石油安全驅動了生物液體燃料產業

世界不少國家已經開始發展生物燃油產業(包括生物燃油加工業以及其相關產業,如能源農業和能源林業),其中共同的目的在于保障石油安全。巴西生物燃油產業利用蔗糖發酵制取生物乙醇,2002年消費量達到了104億公升,替代率接近40%。

2004年中國石油凈進口量為1.2億噸,消費量為3.1億噸,進口依存度達到了38.7%;國際能源署(IEA)預測中國到2010年、2020年石油進口依存度將達到61.0%和76.9%。石油進口量和進口依存度的迅速攀升給中國石油安全帶來了日益嚴重的影響;中國的石油安全問題也引起了一些國家的顧慮。

國產的石油和石油替代燃料能否“養活中國”呢?與資源有限的煤炭液化和國內油氣資源開發等手段相比,資源可再生而且潛力巨大的生物燃油技術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生物燃油產業將帶來顯著的環境效益

查看全文

全球糧食危機成因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糧食危機生物能源政策投機美元疲軟

[摘論文要]本文從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的生物能源政策、國際金融投機炒作以及美元疲軟等三個方面對全球糧食危機的原因作了系統的分析,駁斥了某些發達國家把糧食危機嫁禍給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荒謬言論。

2007年,全球糧食價格飆升40%,進入2008年以來,這種趨勢仍在持續。蘇丹、海地、喀麥隆等國相繼爆發了“糧食騷動”,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全球面臨著嚴重的糧食危機。然而一些西方國家的國際官員和專家卻把全球糧食價格上漲的原因歸結為:中國、印度等經濟發展較快,國人生活水平提高過快,導致對糧食需求快速增長。這種言論明顯是荒謬的和別有用心的。2008年7月8日主席在札幌出席發展中五國領導人集體會晤時駁斥了這種觀點,他指出:“發展中國家是全球糧價上漲的最大受害者,我們五國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值得注意的是,近來國際上出現所謂‘發展中大國責任論’,把當前全球糧價上漲歸咎于發展中大國的發展,這是極其不負責任的。事實上,全球糧價上漲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復雜的。國際社會只有加強合作,采取綜合措施,才能維護世界糧食安全?!笔聦嵣?,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對此次世界糧食危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首先,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所大力推行的生物能源政策實際上是這次全球糧食危機的主要誘因。事實上,近幾年世界糧食供求是比較平衡的,甚至可以說是供過于求的。在中央電視臺2008年7月21日播出的《中國財經報道》節目中,外經貿大學夏友富教授指出,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近年來全球糧食產量一直在溫和增長,并沒有出現嚴重的歉收,2007年更是達到創紀錄的21.3億噸,比2006年增長了5%以上。而根據美國農業部7月10號公布的一個數據,從全球糧食總體來看,2007年到2008年度,比2006到2007年度產量增加了5%,需求量增加3%,庫存是增加的,2007到2008年度,它應該說是供過于求的。既然并未出現糧食供不應求的現象,那么我們也就不能從供求關系去考察,而應該關注糧價飛漲背后更為深層的政治、經濟因素。新華網2008年7月2日刊載了一篇名為“世行秘密報告:世界糧食危機的‘主謀’是美歐國家”的文章,文中指出:“據英國《衛報》獲得的世界銀行的一份秘密報告稱,生物燃料因素占到全球糧價上漲的75%,遠遠高出早先的估計?!痹撐倪€進一步指出:“報告說,生物燃料的生產從三個方面扭曲了糧食市場。第一,它把糧食用作燃料,美國三分之一以上的玉米現在用來生產乙醇,歐盟大約一半的植物油用來生產生物柴油。第二,農民被鼓勵留出土地生產生物燃料作物。第三,它刺激了對糧食的金融投機,致使糧價越漲越高?!敝袊嗄陥?008年5月1日發表的名為“糧食危機更是一場糧食戰爭”的文章也指出:“有分析稱,2006年,美國投入4200萬噸玉米生產乙醇,按照全球平均食品消費水平計算,足可以滿足1.35億人口整整一年的食品消耗。按照美國去年通過的新能源法,2022年美國生產150億加侖乙醇需1.8億噸玉米,足夠5.8億人口吃一年?!保ㄍ趵冢┯纱丝梢?,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所大力推行的生物能源政策才是這次全球糧食危機真正的幕后推手。

其次,國際期貨市場的投機炒作是糧食價格暴漲的直接原因。2007年以來,美聯儲為應對次貸危機連續降息,致使美元的流動性大增。而美國房市、股市低迷又使得投機資金大規模的投入對大宗商品的炒作。根據花旗銀行4月初的一份研究報告,今年一季度有700億美元新增資金流入包括石油、金屬和農產品在內的大宗商品市場。農產品期貨價格出現飆漲和劇烈波動。今年以來,涵蓋26種農礦產品的大宗商品指數上漲了20%,而包

括了500家成分股的標準普爾指數下跌了7%,可以看出大宗商品市場具有明顯的“高收益率”。據從事咨詢服務的芝加哥農業資源公司統計,去年11月份以來,對農產品期貨市場的投資已從250億美元猛增至650億美元??梢哉f,華爾街的投機家正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囤積居奇者。

查看全文

糧食危機成因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糧食危機生物能源政策投機美元疲軟

[摘論文要]本文從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的生物能源政策、國際金融投機炒作以及美元疲軟等三個方面對全球糧食危機的原因作了系統的分析,駁斥了某些發達國家把糧食危機嫁禍給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荒謬言論。

2007年,全球糧食價格飆升40%,進入2008年以來,這種趨勢仍在持續。蘇丹、海地、喀麥隆等國相繼爆發了“糧食騷動”,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全球面臨著嚴重的糧食危機。然而一些西方國家的國際官員和專家卻把全球糧食價格上漲的原因歸結為:中國、印度等經濟發展較快,國人生活水平提高過快,導致對糧食需求快速增長。這種言論明顯是荒謬的和別有用心的。2008年7月8日主席在札幌出席發展中五國領導人集體會晤時駁斥了這種觀點,他指出:“發展中國家是全球糧價上漲的最大受害者,我們五國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值得注意的是,近來國際上出現所謂‘發展中大國責任論’,把當前全球糧價上漲歸咎于發展中大國的發展,這是極其不負責任的。事實上,全球糧價上漲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復雜的。國際社會只有加強合作,采取綜合措施,才能維護世界糧食安全。”事實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對此次世界糧食危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首先,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所大力推行的生物能源政策實際上是這次全球糧食危機的主要誘因。事實上,近幾年世界糧食供求是比較平衡的,甚至可以說是供過于求的。在中央電視臺2008年7月21日播出的《中國財經報道》節目中,外經貿大學夏友富教授指出,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近年來全球糧食產量一直在溫和增長,并沒有出現嚴重的歉收,2007年更是達到創紀錄的21.3億噸,比2006年增長了5%以上。而根據美國農業部7月10號公布的一個數據,從全球糧食總體來看,2007年到2008年度,比2006到2007年度產量增加了5%,需求量增加3%,庫存是增加的,2007到2008年度,它應該說是供過于求的。既然并未出現糧食供不應求的現象,那么我們也就不能從供求關系去考察,而應該關注糧價飛漲背后更為深層的政治、經濟因素。新華網2008年7月2日刊載了一篇名為“世行秘密報告:世界糧食危機的‘主謀’是美歐國家”的文章,文中指出:“據英國《衛報》獲得的世界銀行的一份秘密報告稱,生物燃料因素占到全球糧價上漲的75%,遠遠高出早先的估計?!痹撐倪€進一步指出:“報告說,生物燃料的生產從三個方面扭曲了糧食市場。第一,它把糧食用作燃料,美國三分之一以上的玉米現在用來生產乙醇,歐盟大約一半的植物油用來生產生物柴油。第二,農民被鼓勵留出土地生產生物燃料作物。第三,它刺激了對糧食的金融投機,致使糧價越漲越高?!敝袊嗄陥?008年5月1日發表的名為“糧食危機更是一場糧食戰爭”的文章也指出:“有分析稱,2006年,美國投入4200萬噸玉米生產乙醇,按照全球平均食品消費水平計算,足可以滿足1.35億人口整整一年的食品消耗。按照美國去年通過的新能源法,2022年美國生產150億加侖乙醇需1.8億噸玉米,足夠5.8億人口吃一年?!保ㄍ趵冢┯纱丝梢姡悦绹鵀槭椎奈鞣桨l達國家所大力推行的生物能源政策才是這次全球糧食危機真正的幕后推手。

其次,國際期貨市場的投機炒作是糧食價格暴漲的直接原因。2007年以來,美聯儲為應對次貸危機連續降息,致使美元的流動性大增。而美國房市、股市低迷又使得投機資金大規模的投入對大宗商品的炒作。根據花旗銀行4月初的一份研究報告,今年一季度有700億美元新增資金流入包括石油、金屬和農產品在內的大宗商品市場。農產品期貨價格出現飆漲和劇烈波動。今年以來,涵蓋26種農礦產品的大宗商品指數上漲了20%,而包括了500家成分股的標準普爾指數下跌了7%,可以看出大宗商品市場具有明顯的“高收益率”。據從事咨詢服務的芝加哥農業資源公司統計,去年11月份以來,對農產品期貨市場的投資已從250億美元猛增至650億美元。可以說,華爾街的投機家正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囤積居奇者。

投機資金通常借助于一些題材瘋狂炒作,從中牟取暴利。在美國農業部連續數月預測美國小麥庫存將降至60年來新低時,小麥價格飆升,2月份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的春小麥期貨合約曾經出現連續11個交易日漲停的罕見景象;在市場傳言中國春節前后雪災造成植物油短缺的情況下,芝加哥大豆期貨屢創新高;由于當前國際大米供應緊張,世界最大稻米進口國菲律賓被迫赴美國市場大規模采購大米,致使芝加哥糙米期貨價格在4月份不斷刷新紀錄。

查看全文

秸稈利用技術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秸稈;綜合利用;四料

論文摘要農作物秸稈是十分寶貴的生物資源,針對秸稈利用過程中嚴重浪費現狀,提出了以飼料、燃料、肥料和工業原料等形式利用秸稈資源的秸稈綜合利用技術,以期提高利用率,妥善利用這一資源。

秸稈是農作物的主要副產品,也是十分寶貴的生物資源。露天焚燒秸稈,不僅污染環境,浪費資源,而且影響交通安全,影響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經濟和社會問題。我縣是個農業大縣,每年秸稈資源達70萬噸,若能充分利用,不僅能改善環境,還能增加農民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1利用秸稈資源的意義

(1)作物秸稈是一項重要的農業資源。作為農業生產的副產品,具有產量大、分布廣、供應穩定的特點,應合理利用。歷史上,我國有利用秸稈的優良傳統,農民用秸稈建房蔽日遮雨;用秸稈燒火做飯取暖;用秸稈養畜積肥還田………合理利用秸稈是我國傳統農業的精華之一。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一方面,秸稈利用開辟了新路子,其綜合利用成為一篇必須做好的很有價值的大文章;另一方面,焚燒秸稈在一些地區愈演愈烈,成為必須認真對待、下決心解決的緊迫問題。最近的統計結果顯示,我國年產農作物秸稈中30%用作農用燃料,25%用作飼料,2%~3%作工副業生產原料,6%~7%直接還田;此外還有35%的2.2億噸剩余秸稈未被合理利用。

(2)秸稈還田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秸稈還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釋放出N、P、K等養分,還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土壤生物活性。

查看全文

秸稈技術綜合利用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秸稈;綜合利用;四料

論文摘要農作物秸稈是十分寶貴的生物資源,針對秸稈利用過程中嚴重浪費現狀,提出了以飼料、燃料、肥料和工業原料等形式利用秸稈資源的秸稈綜合利用技術,以期提高利用率,妥善利用這一資源。

秸稈是農作物的主要副產品,也是十分寶貴的生物資源。露天焚燒秸稈,不僅污染環境,浪費資源,而且影響交通安全,影響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經濟和社會問題。我縣是個農業大縣,每年秸稈資源達70萬噸,若能充分利用,不僅能改善環境,還能增加農民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1利用秸稈資源的意義

(1)作物秸稈是一項重要的農業資源。作為農業生產的副產品,具有產量大、分布廣、供應穩定的特點,應合理利用。歷史上,我國有利用秸稈的優良傳統,農民用秸稈建房蔽日遮雨;用秸稈燒火做飯取暖;用秸稈養畜積肥還田………合理利用秸稈是我國傳統農業的精華之一。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一方面,秸稈利用開辟了新路子,其綜合利用成為一篇必須做好的很有價值的大文章;另一方面,焚燒秸稈在一些地區愈演愈烈,成為必須認真對待、下決心解決的緊迫問題。最近的統計結果顯示,我國年產農作物秸稈中30%用作農用燃料,25%用作飼料,2%~3%作工副業生產原料,6%~7%直接還田;此外還有35%的2.2億噸剩余秸稈未被合理利用。

(2)秸稈還田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秸稈還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釋放出N、P、K等養分,還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土壤生物活性。

查看全文

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秸稈;綜合利用;四料

論文摘要農作物秸稈是十分寶貴的生物資源,針對秸稈利用過程中嚴重浪費現狀,提出了以飼料、燃料、肥料和工業原料等形式利用秸稈資源的秸稈綜合利用技術,以期提高利用率,妥善利用這一資源。

秸稈是農作物的主要副產品,也是十分寶貴的生物資源。露天焚燒秸稈,不僅污染環境,浪費資源,而且影響交通安全,影響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經濟和社會問題。我縣是個農業大縣,每年秸稈資源達70萬噸,若能充分利用,不僅能改善環境,還能增加農民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1利用秸稈資源的意義

(1)作物秸稈是一項重要的農業資源。作為農業生產的副產品,具有產量大、分布廣、供應穩定的特點,應合理利用。歷史上,我國有利用秸稈的優良傳統,農民用秸稈建房蔽日遮雨;用秸稈燒火做飯取暖;用秸稈養畜積肥還田………合理利用秸稈是我國傳統農業的精華之一。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一方面,秸稈利用開辟了新路子,其綜合利用成為一篇必須做好的很有價值的大文章;另一方面,焚燒秸稈在一些地區愈演愈烈,成為必須認真對待、下決心解決的緊迫問題。最近的統計結果顯示,我國年產農作物秸稈中30%用作農用燃料,25%用作飼料,2%~3%作工副業生產原料,6%~7%直接還田;此外還有35%的2.2億噸剩余秸稈未被合理利用。

(2)秸稈還田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秸稈還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釋放出N、P、K等養分,還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土壤生物活性。

查看全文

我國能源農業經濟發展論文

論文關鍵詞:能源;農業;能源農業經濟

論文摘要:中國能源安全形勢嚴峻,發展能源農業經濟大有可為,首先,中國需求市場空間大,其次,我國有豐富的農業能源資源,再次,中國農村豐富剩余勞動力利于能源農業經濟的開發與發展??傊?,發展能源農業經濟,對突破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能源瓶頸具有重大意義。

一、能源農業經濟發展概況

1973年的石油危機使世界能源市場劇烈動蕩。世界石油儲量僅能供給人類40年使用的現實,更加劇了人們的擔憂。為降低經濟與社會對石油的高度依賴,一些石油進口國開始尋找能有效替代石油的燃料,因此能源農業產業脫穎而出。

此后由于中東石油的充分供應,能源農業產業發展滯緩下來。最近60多個月內石油價格居高不下,使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開始重新審視和實施生物燃料的開發和應用。

巴西自1975年大規模開發、生產石油混配酒精燃料,成為世界仿效的榜樣。目前全球乙醇生產量已占到世界汽油消費總量的3%左右,而巴西這一比重更高達40%。

查看全文

透析生物質供應物流組織結構比較分析

論文摘要:針對當前生物質供應物流組織發展現狀和趨勢,首先對現有的三類組織結構應用交易成本理論進行比較分析,結合我國生物質能產業的具體調查,提出了“能源公司+第三方物流企業+農戶”的新型供應物流組織結構,分析該組織結構的優勢,最后提出了這種供應物流組織結構的建設策略。

論文關鍵詞:生物質;供應物流;組織結構;交易成本理論

1引言

生物質能資源包括農作物秸稈和農業加工剩余物、薪材及林業加工剩余物、禽畜糞便、工業有機廢水和廢渣、城市生活垃圾和能源植物,可轉換為多種終端能源如電力、氣體燃料、固體燃料和液體燃料。

生物質能生產涉及生物質原料的收集、運輸和存儲等一系列物流過程,而物流的成本一般占生物質能產品生產成本的50—70%。在現實中,生物質原料供給數量、供給時間、質量成本、物流服務等常因自然條件、人為因素而波動較大,使能源企業面臨原料供給的很大不確定。當前我國的許多以甜高粱、木薯等為原料的生物質能源生產企業正陷入原料供應不足的困境,有的項目甚至暫時停產或半途而廢。

要解決當前存在的生物質供應困境和因眾多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除政府政策支持外,關鍵是要創新生物質能產業組織,尤其要建立有效的生物質供應物流組織體系,協調供應鏈中能源公司和廣大提供生物質資源的農戶之問的利益和風險。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