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勘探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3 19:59:1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石油勘探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石油勘探論文

石油勘探中的計算機技術論文

一、計算機技術在石油勘探中的應用現狀

首先,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創新發展和更新換代,一些大型的石油勘探軟件逐步升級,給石油勘探工作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其次,石油的勘探主要是在人工放炮之后,通過相應接收器來對地震波進行數據分析和處理,進而判斷出地層中是否有油氣的存儲。所以這就為計算機的應用帶來了需求,通過不斷完善預測技術和數據分析技術,明確地層中石油的存儲,提高石油勘探的預測精確度,進而節約石油勘探的人力物力,提高經濟效益;再次,在石油勘探之前,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模擬勘探。通過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利用模擬軟件對油氣藏進行研究和分析,為石油勘探實際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據;最后,運用計算機的建模技術,石油勘探開發時,可以準確的模擬油氣藏的地理模型,給石油開采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二、計算機技術在石油勘探中的具體應用

2.1盆地模擬技術

隨著十二五規劃的深入推進,我國石油勘探模擬技術逐步完善,開始集氣體擴散技術、斷層活動性以及油氣水三部分為一體的油氣運動模擬方法,逐步形成了盆地模擬技術。盆地模擬技術逐步改變了傳統的油氣二維模擬技術,開始采用三維立體模擬技術,這樣就能夠更好地做到油氣水三相運行,更加清楚、明了的掌握油氣水的運行情況,為更加準備的進行油氣勘探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同時也為勘探技術部署決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依據。

2.2數據庫技術

查看全文

石油勘探開發投資經濟論文

一、凈現值(NPV)

1)它沒能直接反應出投資的規模,只是用資金的形式予以體現。而資金有是企業的最為寶貴的資源,對企業的投資是否能取得應有的效用并不能直接反映。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一般都采用增量投資分析或者凈現值指數的方式解決實際中的優先問題。

2)在進行石油勘探開發投資經濟評價時,如果采用NPV,由于折現因子的存在,使得油田越早投產NPV值就越大,就會在一些類型的油氣開采中,由于想獲得較好或者較高的收益而加快開發的現象。進而導致了破壞性開采的情況增多,而使得油田的最終收益降低。因而,政府需要運用科學完善的石油開采制度,如穩產期的增加稅收,在開采中后期減免稅收的辦法,以促使石油開采企業合理高效利用地下資源,最大限度地保證油田的開發。

二、內部收益率(IRR)

內部收益率也是石油勘探開發投資經濟評價中的重要指標,在評價中也最為常用。它主要是針對NPV=0的情況。內部收益率能直接反應出投資者的效益,因此,也可以認為是盈利率或者回報收益率。這種評價方式被用于石油勘探開發投資經濟評價中的缺陷主要有兩個:

1)只有一個解的情況,針對凈現金流量來說,為序列正負號只變化一次的項目。即使序列正負號多次改變,也是只有一個解的情況,如果出現兩個以上解的情況,就不是內部收益率計算范疇。之所以會出現正負號的改變,是由于投資過程的不連續,而石油的勘探開采涉及的投資量很大,如果只對一次投資進行考慮,就不能客觀地反應被評價區域的經濟效益。如果對多次的投資都予以考慮則內部收益率的結果可能很多,但就真實的內部收益率來說,其結果都不是正確的。

查看全文

科技期刊促進科研人員成長的實踐

中國科協等五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準確把握科技期刊在學術評價中作用的若干意見》指出:科技期刊是原始創新的重要平臺,是科研成果集中記錄和交流傳播的基本載體,是發現和培養科技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國家科技軟實力的重要標志,在推動科技創新和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1]一個優秀的科技期刊團隊,應該做到具備全球視野、實時跟蹤科研動態、科學組織策劃專題,有規劃地逐步提升期刊的影響力;在此過程中,吸引并培育高水平的科研人才,為學科發展提供支撐。

1科技期刊對科研人員具有培育作用

科技期刊是科學技術成果傳播和傳承的重要載體。從功能角度來看:于個人而言,科研人員在高水平的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的數量和質量,是其個人職稱評定、學位授予、同行認可、學術成果等的重要評判依據;于群體而言,高影響力的科技期刊數量和高水平的學術文章數量,是衡量國家、研究機構、企業等科技成果的重要依據。而科研人員又是科研群體的核心,因此,說到底,高水平的科技期刊是科研人員實現自身發展的土壤。以《石油勘探與開發》為例,該刊經過多年有計劃、系統性的建設,已成為石油科技類影響力較強的期刊,刊載了大量石油、石化等領域的優質論文。根據科睿唯安(ClarivateAnalytics)發布的2020年SCI期刊引證報告,《石油勘探與開發》影響因子為3.803,超越了,創造了該刊創刊以來最高紀錄?!妒涂碧脚c開發》的發展,離不開高水平的作者,同時也“反哺”了作者,期刊針對優質內容的傳播制定了一整套的方案,包括與國外平臺建立直接聯系,同步發布最新內容,借助國外知名的傳播渠道來推廣優質作者及其最新成果。通過一系列長期努力,期刊對作者的“反哺”作用初見成效。據統計,在該刊發表過文章的國內作者,有96%都收到了國外期刊的約稿,獲得了更廣泛的關注。《石油勘探與開發》在實現期刊自身發展的同時,也見證了石油勘探等相關領域一批優秀的青年科研人員的成長,形成了期刊和作者協同發展的良性循環。

2《石油勘探與開發》影響力現狀

《石油勘探與開發》創刊于1974年,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在國內外科技期刊領域具備了一定的行業影響力。一方面,《石油勘探與開發》于2012年進入SCI,近年來影響因子持續升高;在全球石油工程類SCI期刊中排名第3,繼續保持在Q1區;總被引頻次由2019年的3818次增加到4738次;引用其刊出論文的SCI期刊為125種;讀者覆蓋世界127個國家或地區;作者來自35個國家或地區。另一方面,《石油勘探與開發》2021年獲得“中國出版政府獎期刊獎提名獎”;連續9年被評為“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17次獲“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獎;連續5屆入選“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連續6屆被評為“中國權威學術期刊”;有13篇刊出的論文被評為“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內學術論文”;2012—2016年在中國科技期刊中影響因子排在第1位,近年來有所下降,但始終處在前5名;在錄用率不到4%的情況下,依然連續10年保持年投稿量在1500篇以上。[2]可以說,《石油勘探與開發》已成為我國石油勘探領域在世界舞臺上的一張名片,為世界先進石油理論技術進入中國、中國石油工業最新科技成果走向世界搭建了高端科技交流與合作的平臺。

3科技期刊培育科研人員的舉措

查看全文

期刊對科研人員的培養作用

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印發的《關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中提到:國家創新能力根植于知識創造、匯聚與傳播及其生態環境??萍计诳瘋鞒腥祟愇拿鳎C萃科學發現,引領科技發展,直接體現國家科技競爭力和文化軟實力[1-2]??萍计诳强茖W家先進思想、前瞻性理論技術傳播媒介和載體,學術交流、學術爭鳴、科學技術傳承的重要渠道和工具。在學術期刊上的數量和質量,是世界各國衡量科學工作者和成果的公認指標,也是國家、企業、研究機構科技水平和成就的重要標志。在推動、引領科學技術發展,對科研人員的培養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妒涂碧脚c開發》作為石油科技類影響力較強的期刊,長期以來,堅持有計劃地實時跟蹤勘探開發前瞻性動向,捕捉信息,實時追蹤。在多年不懈的努力下,系統而持續地刊載了大量優質論文,充分體現了期刊對石油科技進步的推動作用,也體現了期刊對科技的傳承作用,發現培養并推薦了一大批優秀學者與科研人員走上國際學術交流舞臺,努力向一線科研人員學習,近年來影響力大幅提升。

1《石油勘探與開發》的國際學術地位對作者的吸引效應

《石油勘探與開發》自從2012年進入國際著名數據庫SCI后,影響因子不斷攀升,2019年達到了2.845[2],近5年來年增長率達16%(見圖1),緊隨石油行業內國際頂級期刊《美國石油地質家協會會刊(AAPG)》之后(AAPG的影響因子為2.95[2])。在SCI石油工程類期刊排名第三,位于Q1區,在全球地學類SCI期刊200種期刊排名第63,位于Q2區。論文被全球125個SCI期刊引用[2],2019年,全球153種SCI期刊引用《石油勘探與開發》,《石油勘探與開發》躋身國際一流期刊。據中國知網《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2020年版)》,《石油勘探與開發》2019年復合影響因子、期刊綜合影響因子分別為5.084、4.243,在石油天然氣工業學科92種期刊和地質學學科103種期刊中均位居第一。近10年《石油勘探與開發》13篇論文入選“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內學術論文”。近5年連續被評為“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中國權威學術期刊”“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2020年《石油勘探與開發》入選“全國石油和化工期刊百強排行榜”及精品期刊40強排行榜,排名第一。正是這種顯著的學術影響力,對國內外的作者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來稿量逐年遞增,在來稿錄用率不到4%的情況下,連續10年每年的來搞量都保持在1500篇以上,有力地增強了期刊與作者特別是一些潛在的交流與互動。

2大力發揮期刊對科技人員的發現與推薦作用

科技期刊是培養、發現和推薦人才發展的重要陣地與舞臺,科研人員發表的論文質量和數量也是業績考核、職稱評定、專業水平評定的重要指標。隨著期刊的國際學術影響力的不斷提高,國內甚至國外同行對期刊的投稿熱情也不斷高漲,我們在學習貫徹科協等五部門文件精神的同時[3],也更加清晰地理解和認識到在科研人員從事的科研活動中,科技期刊不僅對科研成果的宣傳、交流起著重要作用,而且對提升科研人員的學術地位起著重要作用。當前,我國科技創新體系正在逐步完善,一大批創新基地正在建立,科技期刊通過精心謀劃,可引導經費與人力的投入,從而為科技創新項目研究的推進、創新成果轉化為生產力以及國家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作出貢獻[4]。

2.1堅持不懈跟蹤科研課題,發現優質成果與作者

查看全文

國外石油稅費機制研究及借鑒詮釋

論文關鍵詞:石油稅費稅費制度稅費種類

論文摘要:世界上大多數產油國都擁有專門針對油氣勘探與開發的石油稅費制度,本文對國外石油稅費制度模式、財稅制度類型、油氣礦業主要稅費種類進行研究,并對國外的石油稅費的特點進行歸納,以期對我國石油稅費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鑒。

國外石油稅費制度模式

完全開放模式。其特征主要是國家石油工業對內對外完全開放,石油稅收對國內外各類石油公司都采用單一標準,一視同仁。政府所得主要來自以所得稅為中心的直接稅。采用這類模式的國家主要是發達國家,其石油勘探開發活動主要是以現代租讓制為基礎的。

同時,這些國家往往實現分稅制,即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都有權征稅。

大開放模式。其特征主要是石油工業對外開放程度很大,石油勘探活動主要以產量分成合同或者租讓制為基礎,石油稅收對內對外實行兩套標準。采用這類模式的國家主要是一些開放較早的發展中國家,其石油勘探活動主要是以產量分成合同或者租讓制為基礎的。雖然國家對外國石油企業主要征收公司所得稅和礦區使用費,但是國家有大量的來自產量分成和政府參股的非稅收入。因為這些國家一般都有國家石油公司,所以政府對其設置的稅收沒有實際意義。

查看全文

石油天然氣學科核心期刊發展現狀

科技期刊評價體系已成為衡量期刊出版質量的重要手段,并得到社會廣泛認同,本文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的0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為參考,對其所收錄的38種石油天然氣學科期刊及期刊指標進行統計分析。將各指標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比作為指標單元數,加權后得到各指標單元對期刊總分的貢獻排名;引入標準差和變異系數,對各指標進行橫向比較。結果表明:他引率貢獻最大,其次為影響因子和平均引文數,因此,在不考慮各指標單元提升難度的情況下,提升他引率、影響因子和平均引文數能提升較大的總分。他引率變異系數最小,其次為基金論文比和平均引文數,不考慮指標權重的情況下,他引率對總分的提升效果最佳。目前,國內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單位普遍以各科技期刊評價體系的評價結果為參考,對職稱、科研項目等開展評定、評審等相關工作??萍计诳u價體系已成為衡量期刊出版質量的重要手段,各評價體系的評價結果已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的0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對其所收錄的38種石油天然氣學科期刊及期刊指標進行統計分析,分析評價體系構成以及各指標的提升難易程度,以期指導期刊出版單位利用有限資源快速提升指標分數,為進入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提供參考。

一、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簡介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的評價由中信所主辦,其分析數據由萬方數據提供,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每年更新一次,此外,每年評選百杰科技期刊,每3年評選科技精品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共收錄18種科技核心期刊,在建立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時,大致遵循三條基本原則:1.中國科技期刊的評價要與國際期刊評價在方法和理論上保持一致,為中國科技期刊走上國際舞臺奠定基礎。2.要結合我國科技期刊發展的具體實際,確定反映我國科技期刊學術水平和發展狀況的指標。3.要突出可操作性,統計數據要易于采集和方便計算。(一)指標得分及總分計算方法。1年,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在國內首先提出了中國科技期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利用幾個主要學術指標,通過隸屬度轉換、加權評分,最終得出每一種期刊的綜合指標排序值。式中:S為期刊綜合評價總分;μi為評價指標i所對應的權重,i=1,2,…,n;ki為評價指標i的值歸一化結果;x為評價指標i的值;xmin為本學科內評價指標i的最小值;xmax為本學科內評價指標i的最大值。(二)評價體系及其指標。由于學科的差異,指標數字也有較大的差異,因此,評價以學科劃分單元,單元內綜合評價,各期刊總分的計算是分學科進行的。不同年度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評價體系中考核的指標及權重也有所不同。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評價體系在列次的指標調整過程中,一直采用的指標有總被引頻次、影響因子、基金論文比和他引率,并且以上指標所占權重占絕對主導(5年0%;8年0%;年0%;6年80%)。從指標及其權重的變動,可以隱約看到評價機構對國內科技期刊的發展建議。近年來,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對相關指標及其權重進行了調整,調整后的評價體系共包含6個指標:總被引頻次、影響因子、他引總引比、基金論文比、開放因子和平均引文數,并對各指標賦予不用的權重。相較于以往的評價體系版本,最新版最大的變化就是削弱了總被引頻次和影響因子的比重(但仍然是主導指標);增加了開放因子評價指標。(三)評價指標特點。從微觀角度出發,某一刊物各指標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隨著平均引文數的提升,影響因子和總被引頻次也相應提升;隨著他引率的提升,影響因子和總被引頻次相應下降,開放因子相應提升;總被引頻次與影響因子正相關;基金論文比與其他指標無關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所制定的評價體系帶有強烈的指導,其總體目標為:通過平均引文數,提升國內科技期刊整體總被引頻次和影響因子;通過基金論文比,提升國內科技論文的整體學術水平。通過構建總被引頻次、影響因子、他引率、基金論文比、開放因子和平均引文數6大指標的評價體系:①鼓勵期刊增加平均引文數,提升總被引頻次和影響因子;②鼓勵期刊增加基金論文數量,提升論文整體學術水平;③為了避免因自引過高而影響國內期刊聲譽,鼓勵通過他引的方式提升總被引頻次和影響因子;④通過開放因子,遏制期刊小范圍內的暗箱互引。

二、石油天然氣學科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發展現狀

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的0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對石油天然氣學科期刊及期刊指標進行統計分析。年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主要計量指標均較往年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石油天然氣學科主要計量指標較往年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影響因子明顯高于國內整體水平,但他引率與篇均引文數均低于國內整體水平。(一)期刊總分。對38種期刊總分進行統計,其中種期刊總分高于平均值,占34.2%,中間段期刊較多,兩端期刊較少,幾種優秀期刊優勢比較明顯,說明優秀期刊總體發展比較均衡,各項指標均位于學科前列。與往年相比,學科綜合評價總分平均值變化不大,12種期刊總分大于40,占31.6%。(二)期刊總被引頻次。對38種期刊總被引頻次進行統計,種期刊總被引高于平均值,占34.2%,中間段期刊較多,兩端期刊較少,3種期刊優勢明顯。總被引頻次最大值為最小值的.08倍,差距較往年被進一步拉大,因此,導致學科內絕大多數的期刊在該指標上表現不良。種期刊總被引大于10,但在計算得分時,《新疆石油地質》(第名,總被引12,比學科內73.7%的期刊優異)得分卻只是《石油學報》(第一名,總被引08)的32.3%。(三)期刊影響因子。對38種期刊影響因子進行統計,12種期刊影響因子高于平均值,占31.6%,6種期刊優勢明顯,多數期刊在平均值附近,幾種優秀期刊進一步擴大其影響因子的優勢。影響因子最大值為最小值的43.2倍,差距較往年被進一步拉大,《石油勘探與開發》近年來影響因子在不斷提升,但絕大多數期刊的影響因子卻停滯不前。由于《石油勘探與開發》影響因子全國排名第一,導致部分期刊在指標數值實現較大提升的情況下,得分卻較往年下降。種期刊影響因子大于1,《石油鉆探技術》(第名,影響因子1.2,比學科內76.3%的期刊優異)得分卻只是《石油勘探與開發》(第一名,影響因子)的26.8%,同時,第二名得分僅為第一名的65.4%。(四)期刊他引率。對38種期刊他引率進行統計,1種期刊他引率高于平均值,占%,他引率分布區間較小[0.4,0.5],主要是受中國科技核心期刊選刊原則中一票否決的影響。綜合評價總分靠前的幾種期刊他引率均較高,有可能是他們已感知到他引率對總分的影響,在辦刊過程中有針對性地減少自引,他引率最大值為最小值的1.06倍,比值在進一步縮小。11種期刊他引率大于0.85,絕大多數期刊的他引率得分基本與指標數值成正比。值得注意的是:《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斷塊油氣田》因他引率低于40%而被一票否決,以上兩刊物的其他指標均在學科內排名靠前。該項指標得分中,指標數值高于平均值即可得11.74分。(五)期刊基金論文比。對38種期刊基金論文比進行統計,23種期刊基金論文比高于平均值,占.5%,各期刊基金論文比自上而下基本呈直線排列。基金論文比最大值為最小值的.1倍,比值在進一步縮小,且最大值有下降的趨勢,主要是受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于基金論文審核越來越嚴格有關。12種期刊基金論文比大于0.8,越來越多的期刊已注意到基金論文的重要性,并在工作中適當地增加了基金論文的數量。該項指標得分中,指標數值高于平均值即可得6.分。(六)期刊篇均引文數。對38種期刊篇均引文數進行統計,17種期刊平均引文數高于平均值,占44.7%,總分排名靠前的期刊平均引文數也排名靠前,近年的數據顯示,優秀刊物在不斷加大篇均引文的工作力度,但有少數期刊并沒有重視該項指標。篇均引文數最大值為最小值的15.68倍,第一名數值在不斷上升,而最后一名卻在不斷下降,導致比值在不斷拉大,同時,也存在與影響因子相類似的問題,即學科內整體發展不均衡。種期刊平均引文數大于17。(七)期刊開放因子。對38種期刊開放因子進行統計,15種期刊開放因子高于平均值,占3.5%,學報、勘探類、化工類期刊排名靠前。開放因子最大值為最小值的25倍。分析認為:指標大小與同專業方向期刊數量多有關;最高分可提升空間不大,而最低分將在一段時間內維持在1分,因此該指標歸一化時,分母將維持在24的水平。15種期刊開放因子大于。統計石油天然氣學科核心期刊各指標的平均值及得分情況,考查學科主要指標平均值的得分情況:他引率得分最高,其次為總被引頻次、基金論文比、影響因子、開放因子,篇均引文數得分最低。假設各指標從某一水平提升至平均水平的難度系數相同,施加權重后的得分情況即為相關指標的貢獻水平。但是,實際工作中,各指標從某一水平提升至平均水平的難度系數不可能是一致的。

三、指標分析

查看全文

油田圖書館知識資源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油田圖書館;知識資源;知識管理;數據庫管理

[論文摘要]基于油田圖書館知識資源的分布狀況,了解油田圖書館所處的網絡環境,針對油田圖書館科研讀者的需求,設計知識資源管理系統的基本框架并闡釋各功能模塊的運行模式。

石油勘探開發是高科技、高風險、高投入的知識密集型行業。隨著知識成為企業資本和最重要的生產要素,石油企業在戰略中重視并研究自己的知識管理已成為必然。目前國際上許多油氣公司都在積極探索,尋求實施知識管理的辦法,試圖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識管理體系,以提高勘探開發決策水平,減小風險,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從而提高企業的生存和競爭能力,增強企業實力,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江漢油田勘探開發業務的開展基于現有的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搭建一個網絡環境下開放的分布式知識共享平臺,整合現有的文獻信息資源,構建知識資源的管理系統,促進相同區域和不同區域之間的知識交叉共享,引進外部的知識,對提高整個油田的創新能力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1油田圖書館知識資源分布狀態

油田圖書館現有的知識資源由兩部分組成:即紙本文獻資料和數字信息資源。

查看全文

優秀醫師先進事跡

司定然同志1984年畢業于河南醫科大學醫學系,經過三年教學及臨床實踐的鍛煉,1987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取河南醫科大學內科心血管專業碩士研究生,1990年畢業并獲得碩士學位,分配到中原油田總醫院心內科工作?,F任*市油田總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業務副院長,新鄉醫學院兼職教授、*市醫學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市政協第四屆委員會委員、河南省醫師協會內科醫師分會第一屆委員會委員。

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心血管專業,積極開展了冠心病防治研究,在臨床上率先開展了心電圖運動試驗及運動試驗,聯合潘生丁試驗對冠心病早期診斷價值及其療效評價的探討,目前已應用4000余例,使大量的隱匿性冠心病患者得以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使總醫院在冠心病診斷方面處于本地區領先水平,該項研究成果榮獲中原石油勘探局1993年度科技進步三等獎。1991年,成功實施了本地區第一例急性心肌梗死的靜脈溶栓療法,隨后他帶頭組織心內科廣泛開展了中大劑量尿激酶靜脈溶栓配合轉換酶抑制劑等綜合療法的臨床應用,治療急性心肌梗塞300余例,使住院病死率由原來的15%降至7%左右,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并及時寫出臨床研究報告參加了河南省第三屆心血管學術會議進行大會交流,得到了專家的一致好評。由于在臨床和科研方面的突出表現,他很快成為心內科的學科帶頭人。作為總醫院心血管專業的學科帶頭人,他不僅具有較高的學術理論水平和熟練地處理本專業復雜疑難問題的能力,而且能牢牢把握本專業理論、技術發展的前沿,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積極學習、探索新療法、新技術并進行推廣應用和開展臨床科研工作,為總醫院心血管專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人工心臟起搏技術是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最有效手段,是心血管專業電治療學的重要技術之一,基層醫院由于受技術和條件限制而很難開展此項工作,司定然主動向院領導建議,積極創造條件,查閱有關資料,并根據自己讀研究生期間積累的經驗,帶領科內同志克服重重困難,于1994年開展了本地區第一例臨時心臟起搏術,術中由于血管鞘管與導管型號不匹配(因條件所限),造成局部出血不止,他在手術臺上積極開動腦筋,果斷采用輸液器接頭代套管封堵的方法,解決了這一難題,保證了手術的順利進行,終于將起搏電極導管置入心臟,起搏成功,使這位生命垂危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的患者轉危為安;在此基礎上,他又帶領大家完成了更高難度的床旁經氣囊漂浮電極臨時心臟起搏術的技術攻關。同年,經過充分的技術準備,他組織開展了技術條件要求更高、更復雜的永久心臟起搏器安裝術,更加拓寬了這種先進技術的臨床應用范圍。

目前,他已為126例各種危重心臟病患者進行了起搏治療,成功率達100%,不但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而且也提高了他們的生活質量。這項技術不僅填補了*地區的空白,而且在適應癥、起搏方式選擇及生理性起搏方面居河南省領先水平。為了促進心血管專業技術的更大發展,為醫院創名牌、爭效益,為職工家屬解除疾苦,司定然向院領導提出了在總醫院開展心血管疾病最尖端診療技術之一——心臟病介入治療術的研究與臨床應用,在得到醫院領導的同意與支持以后,他親自帶人于1995年8月到中國醫學科學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研修介入心臟病學,半年后歸院,即投入了復雜的前期準備工作中,為了盡早開展工作而不額外增加醫院負擔,他提出立足于醫院現有條件,不等不靠,將胃腸透視室作為導管室,利用現有的舊x線透視機替代大型c型臂血管造影機,自行制造器械消毒槽,僅用兩個月時間完成了準備工作。于1996年5月1日開展了具有當前國際先進水平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經導管射頻消融治療術、經皮球囊二尖瓣成形術兩項新技術,從此結束了以往這類疾病手術創傷大、藥物療效差而依賴外轉求醫的局面,此療法既可以使患者得到根治或顯著好轉,又為勘探局和職工家屬節約了大量費用,目前治療患者96例,成功率97.7%,直接經濟效益176萬元。上述新技術、新療法的開展使總醫院心血管疾病的診療水平跨入了省內同級醫院先進行列,為創建“三甲”醫院產生了積極作用,使當時在本地區獨家掌握這些新技術的油田總醫院的聲譽和影響得到了大大提高,已經產生了重大的社會效益和顯著的經濟效益。冠心病介入治療是當今心血管疾病治療領域最復雜、難度最大、危險最高而效果最好的尖端技術之一??傖t院大型血管造影機的引進為心內科的發展創造了新的契機,司定然不失時機地積極組織科室人員學習相關技術,使冠心病介入治療術順利在我院推廣開展。2001年,他主持開展了*市首例經皮插管冠脈腔內成形及支架植入術,在他的帶領下,目前已為成功完成近千例冠狀動脈造影及ptca和冠脈內支架置入術,取得了顯著的臨床效果。上述心臟介入治療技術的開展,使總醫院心血管疾病診療水平跨入了國內同級醫院先進行列。

司定然同志不僅有孜孜不倦地學習運用新技術的精神,更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他常對同志們說,既然我們做了醫生,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就是我們的天職。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自到中原油田的第一天起,他就以全身心的精力投入到治病救人的事業之中。他所在的心血管內科是醫院的重點科室,也是全院最大、最忙,危重病人多,病情變化快的科室之一。作為科室負責人,他總是第一個到工作崗位,并常因為病人診治而耽誤了休息時間,不管白天黑夜、刮風下雨,只要病人需要、出診會診,總是隨叫隨到。剛端起飯碗、剛躺下睡覺就被邀會診的情況不可勝數。從事心臟介入治療需要在x線透視下確定導管電極的位置,醫生要暴露x線直接照射下工作,會受到數倍于患者照射劑量射線的損害。由于長期的射線照射,他的白細胞一直處于較低水平,右手也發生了放射性皮炎,每次手術前后,科室的同志們無不為他擔心,捏著一把汗,都勸他在臺下或室外指導,可他總是上臺次數最多、時間最長,即使被別人替下也不離開導管室,觀察病人、指導下級醫師工作。每次手術結束后,他總是回病房逐個診察術后病人,確認無并發癥后才放心地最后一個離開病房。有一次,手術一直從早上7點進行到晚上9點,結束時發現機器出了故障,其他同志都回家休息了,為了不影響第二天的手術,他親自陪同西門子公司的工程師修理機器,直到深夜12點將送工程師回住處他才回家,第二天同志們上班時,發現他已經又做好了當天手術的準備工作。他不僅自己以身作則,還帶出了一只作風過硬的隊伍。不論工作多忙多累,心內科的同志們從無怨言,尤其是介入治療小組的醫護人員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大家團結一致,齊心協力,使科室的各項工作都走在了醫院的前列。在他領導下該科多年被評為院先進單位、院雙文明建設先進集體和中原石油勘探局模范集體、文明單位。

一分耕耘,一份收獲。司定然在努力完成各項醫療工作的同時,還注意不斷地總結經驗,近年來先后編著了《現代實用心臟病學》(由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在雜志及學術會議上發表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科研論文29篇,其中《轉換酶抑制劑對急性心肌梗塞的保護作用》一文參加了第四屆國際轉換酶抑制劑研討會大會交流,《生理性永久心臟起搏器臨床應用分析》等三篇論文參加了第三屆長城國際介入心臟病學研討會交流并為《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錄用;《永久人工心臟起搏術》、《射頻消融治療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臨床研究》、《血漿內皮素在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中的變化及低分子肝素治療對其影響的臨床研究》、《聯合藥物干預對高血壓胰島素抵抗及24小時動態血壓負荷影響的臨床研究》、《不穩定冠狀動脈疾病ptca+支架介入治療的臨床研究》等五項成果先后獲得中原油田及*市科技進步獎;1998年應邀出席了在新加坡舉辦的第七屆亞太地區介入心臟病學研討會。

查看全文

石油企業跨國經營配套政策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石油企業;跨國經營;配套政策;分析

[論文摘要]石油企業跨國經營步伐正在加快,但我國石油企業跨國經營政策存在著審批繁瑣、政治保險服務缺失、信息不暢等問題。國家必須進一步制定投資導向政策,完善跨國經營法律體系和聯合投資機制,建立財稅支持政策和海外投資金融保險體制,強化信息服務和外交支持。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和能源需求不斷增加,走出國門實行跨國經營,參與國際競爭,加快國際化經營步伐,大力實施跨國經營,全面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企業集團,是我國實施多元化戰略,保障國家石油供應安全穩定的需要。石油公司實施跨國經營戰略,除了要有正確的戰略選擇外,還必須要有相應的配套政策支持。

一、外國政府的配套政策與跨國經營戰略的實施

不同的國家,由于其所處的內外部環境條件不同,特別是石油的產量及社會經濟的發展對石油的依賴程度不同,因此,所制定的有關配套政策也不同。我國是石油進口大國,與美國等國家的情況比較相似,這些國家的政府對石油石化企業的支持對我國也是有借鑒作用的。20世紀70年代接踵而至的兩次石油危機使美國如墜深淵,為了應對能源安全的挑戰,美國經過30多年的調整,建立起了一套應對石油危機、保障石油安全的機制。

1權威管理,統一領導。美國為了加強石油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布什就任總統后,特指定一個由副總統切尼領導的能源政策小組,專門研究能適應國家發展需要的能源戰略與政策問題。小組成員包括了國務卿鮑威爾、能源部長、財政部長、內務部長、農業部長、商務部長、運輸部長、總統助理等政府要員(劉助仁,2007)。對能源的領導和管理提高了規格。美國能源部在《2025年前能源戰略計劃》中,將能源安全目標鎖定在國防能源、科學和環境等四大問題上,強調美國將提高“國家安全、經濟安全和能源安全”的綜合保障能力(劉助仁,2007)。為美國石油企業界參與國際競爭提供了領導保障。

查看全文

石油企業跨國經營論文

[論文關鍵詞]石油企業;跨國經營;配套政策;分析

[論文摘要]石油企業跨國經營步伐正在加快,但我國石油企業跨國經營政策存在著審批繁瑣、政治保險服務缺失、信息不暢等問題。國家必須進一步制定投資導向政策,完善跨國經營法律體系和聯合投資機制,建立財稅支持政策和海外投資金融保險體制,強化信息服務和外交支持。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和能源需求不斷增加,走出國門實行跨國經營,參與國際競爭,加快國際化經營步伐,大力實施跨國經營,全面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企業集團,是我國實施多元化戰略,保障國家石油供應安全穩定的需要。石油公司實施跨國經營戰略,除了要有正確的戰略選擇外,還必須要有相應的配套政策支持。

一、外國政府的配套政策與跨國經營戰略的實施

不同的國家,由于其所處的內外部環境條件不同,特別是石油的產量及社會經濟的發展對石油的依賴程度不同,因此,所制定的有關配套政策也不同。我國是石油進口大國,與美國等國家的情況比較相似,這些國家的政府對石油石化企業的支持對我國也是有借鑒作用的。20世紀70年代接踵而至的兩次石油危機使美國如墜深淵,為了應對能源安全的挑戰,美國經過30多年的調整,建立起了一套應對石油危機、保障石油安全的機制。

1權威管理,統一領導。美國為了加強石油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布什就任總統后,特指定一個由副總統切尼領導的能源政策小組,專門研究能適應國家發展需要的能源戰略與政策問題。小組成員包括了國務卿鮑威爾、能源部長、財政部長、內務部長、農業部長、商務部長、運輸部長、總統助理等政府要員(劉助仁,2007)。對能源的領導和管理提高了規格。美國能源部在《2025年前能源戰略計劃》中,將能源安全目標鎖定在國防能源、科學和環境等四大問題上,強調美國將提高“國家安全、經濟安全和能源安全”的綜合保障能力(劉助仁,2007)。為美國石油企業界參與國際競爭提供了領導保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