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案例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3 04:05:5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水利工程案例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水利工程案例及修復技術論文
【摘要】我國是地震多發區,尤其是水利工程集中的川滇地區。震災可能導致大壩整體性降低,引起大量裂縫、滑坡、沉陷和位移、地基液化,致使壩體失穩,重者可致垮壩;震災對泄水建筑物也會造成一定危害。震災不僅危及水利工程本身,而且給工程下游地區造成嚴重威脅。本文根據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闡述了地震對水利工程尤其是土石壩可能產生的危害,分析總結了在地震災害中受損水利工程的典型案例,特別是總結了一部分實用的及時補救措施及修復技術,并建議根據水利工程的重要程度建立相應的突發事故預警和應對修復機制。關鍵詞:水利工程,大壩,地震,修復技術
1.概述
我國地處世界上兩個最大地震集中發生地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地震較多,大多是發生在大陸的淺源地震,震源深度在20km以內。位于青藏高原南緣的川滇地區,主要發育有北西向的鮮水河-安寧河-小江斷裂、金沙江-紅河斷裂、怒江-瀾滄江斷裂和北東向的龍門山-錦屏山-玉龍雪山斷裂等大型斷裂帶[1]。該區新構造活動劇烈,絕大多數屬構造地震,地震活動頻度高、強度大,是中國大陸最顯著的強震活動區域[2]。
而西南地區蘊藏了我國68%的水力資源,水利工程較多,且主要集中在川滇地區。據
2005年數據,四川省有大中小型水庫約6000余座[3]。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省汶川大地震,初步統計,已導致803座水庫出險,受損的大型水庫有紫坪鋪電站和魯班水庫,中型水
庫36座,小一型水庫154座,小二型水庫611座[3]。此外,地震還致使湖北和重慶地區各
水利工程施工案例教學論文
一、水利工程施工課程特點
《水利工程施工》在水利工程專業培養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基礎和核心的專業課程,具有實踐性和綜合性強的特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知識面寬廣。該課程學習涉及到工程測量、工程地質、工程水文學、土力學與基礎工程、水力學、水工建筑物、水電站、建筑材料、工程力學、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項目管理、工程概預算等課程相關內容的運用,需要學生將各種知識結合起來,增加其學習難度。二是政策性強。該課程的學習涉及到大量國家及地方有關水利工程施工規范、規程、標準、法令、法規的運用,需要學生能了解各種規范、法規。三是靈活性高。某一個具體施工過程可以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如分段圍堰法導流可以采用二段二期、三段二期、三段三期等方法進行;一個時期常用的施工機械、方法是與當下的科學技術水平相一致的。四是實踐性強。該課程涉及大量具體工程的特殊施工機械、復雜施工方法等,而學生普遍缺乏工程實踐經驗,所以對講授的內容不容易理解。在本科的教學培養方案中設置該課程,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施工組織設計能力、工程施工質量、進度和成本管理能力。
二、基于真實工程項目的案例教學方式
水利水電工程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理工科專業,培養專業高級應用型人才要求畢業生既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又有較強的實踐能力。理論基礎可以通過課堂教學夯實掌握,實踐能力的獲得卻需要大量的工程經歷和施工管理經驗的累積。實踐是工程教育的靈魂和根本,為了培養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天津大學仁愛學院水利水電工程專業一直努力構建“以素質教育為基礎,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理論和實踐教學相互配合”的教學體系。經過幾年的努力,與天津市水利工程公司、潘家口水利樞紐管理處、大黑汀水利樞紐管理處、爾王莊水庫管理處、屈家店水閘樞紐管理處合作建成了相對比較穩定的學生實習基地。在實踐教學取得一個又一個成果的同時,一些阻礙教學發展的問題也暴露了出來。在產學合作方面,我國的體制政策與西方發達國家有所不同,主動權并不是掌握在學校一方,很多時候取決于企業的合作態度,所以去企業實習存在較多困難。由于各種原因,目前水利水電工程專業校外實習很大程度上是進行參觀學習,學生真正動手實踐的機會也很少,不能充分發揮生產實習的作用和效果,依然難以擺脫書本與實際脫節的弊病。針對這一現狀,天津大學仁愛學院在《水利工程施工》課程中創造性的開展了基于真實工程項目的案例教學方式,通過精選國內外的實際工程案例,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交互滲透。
(一)案例選擇
當今時代,很多工程項目都是浩大而復雜的項目,其知識領域涉及眾多學科,甚至很多的工程項目需要開展國際合作。在這樣的背景下,社會要求高等教育培養具有“大工程”的理念、多學科的視野、扎實的基礎知識、良好的人文情懷及工程組織素養等高素質的復合型創新人才,以適應和勝任復雜多變的工程環境。為了培養實踐能力強,具有國際視野和通曉國際規則的應用型人才,水利工程施工課程,根據各個章節內容的特點,針對性的選擇了一批已建和在建的水利工程。
數字化測繪技術在水利工程測量的應用
摘要:研究目的:探究數字化測繪技術在水利工程測量中的具體應用方式,明確應用要點,旨在為水利工程測量提供一定參考;研究方法:選用文獻法及案例法,通過文獻法了解數字化測繪技術發展情況,結合實際水利工程測量案例展開應用分析;研究結果:案例工程應用數字化測繪技術得到了高精準度的測量數據;研究結論:數字化測繪技術在水利工程測量中具有較強應用優勢且在實際案例應用中發揮出良好效果。
關鍵詞:數字化;測繪技術;水利工程測量
信息科技的快速發展驅動了行業變革,現已將數字化測繪技術應用到水利工程測量作業中,使水利工程測量進入數字化發展階段,幫助工程項目獲得精準測量數據,在精準數據支持下提高水利工程建設方案質量,減少因人工測量引起的數據誤差,且可在一定程度上縮減工程量,提升水利工程測量效率,繼而為后續水利工程項目的開展奠定基礎。
1數字化測繪技術的應用優勢
1.1數據精度高
數字化測繪技術主要依托于計算機算法及互聯網完成數據采集與分析,可降低水利工程測量期間的人工干預,繼而避免人為誤差累計,提高測量結果準確性。數字化測繪技術在水利工程測量中的最大應用優勢就在于所得數據的精度,可為工程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據,確保工程項目高效推進。
現代水利工程施工技術控制措施
【摘要】為了解現代水利工程施工技術質量控制的措施,論文結合現代水利工程項目,介紹了現代水利工程施工技術質量控制的重要性,論述了現代水利工程施工技術質量控制的對策。得出控制現代水利工程施工技術質量的策略包括優化工程項目設計、構建質量保證體系、嚴格把控施工原材料質量、加強項目驗收等。
【關鍵詞】水利工程;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1項目概述
某水利工程位于丘陵地區,以往設計集水面積為65.2km2,包括1座長度為3865.2m、高程為43.5m的主壩,1座2孔凈寬6.8m、板頂高程34.2m的調度閘,1座5孔凈寬10.2m、底板頂高程33.5m的泄洪涵洞,設計最大泄洪量為134.2m3/s。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水位為36.8m,設計灌溉面積為1666.7hm2。經過多年使用,該水庫對所在地民生、經濟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但也暴露出較多問題,達到全國重點病險水庫標準,對下游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均造成威脅?,F準備對該水庫進行重建加固。重建加固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1)泄洪涵洞拆除重建。具體參數:最大流量151.2m3/s,每孔凈寬3.2m,凈高3.2m;底板進口位置頂高程33.6m,洞首12.8m,順水流36.9m。施工要點:涵洞上游設置C25鋼筋混凝土鋪蓋,下游設置C25鋼筋混凝土消力池,上下游灌砌石護底護坡,洞頂則回填土筑壩。迎水面3+251~3+654。2)主壩加固。具體參數:護坡厚度28.9m,進庫道路寬4.2m。施工要點:高程40.1m以下修整以往護坡設置15.0cm厚混凝土護底,高程40.1m以上拆除以往護坡設置31.5cm漿砌石護底。迎水面0+000~0+415。
2現代水利工程施工技術質量控制的重要性
建立健全水利工程質量保證體系,以過程監督為主體驅動施工技術應用各方強化質量管理,是新時期水利建設系統開展的重要方面[1]?,F代水利工程施工是一個高度復雜、系統的過程,整個過程中影響因素眾多,每一個影響因素變更均會干擾施工技術的實施效果。在施工過程中,全部施工思想以及技術應用成果均通過項目設計、原材料以及各種驗收文件體現,上述文件對水利工程建成后的經濟合理性、技術先進性、安全實用性具有間接的影響[2]。而通過將質量控制理論以及工具引入水利工程施工技術實施過程中,可以運用科學的質量控制方法控制每一個影響施工的關鍵節點,持續推動水利工程朝著更高水平發展,為未來水利工程規模進一步擴大、水利工程行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依據。
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思路和措施
【摘要】新時期,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為了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相適應,對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進行深化,對于水利工程機制的良好運行以及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結合實際案例,對水利工程管理體制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強化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思路以及其措施進行了探討,以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思路;措施
1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推動了各行各業的發展與進步,作為我國的一項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水利工程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顯得愈加重要。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對于水利工程管理整體質量的提升意義重大。新時期,隨著水利建設的不斷發展,在水利工程管理中逐漸暴露出較多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對于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質量與效率的提高有著極為不利的影響,因此,對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進行加強,促使其不斷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是現階段水利工程管理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基于此,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案例,對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思路及其措施進行了一定的探究,希望為后期工作起到借鑒作用。
2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近年來,也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對于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順利有效進行產生了嚴重地制約,因此,對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進行不斷地加強十分必要。以下主要結合我縣水利單位管理的實際,對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要地分析,具體如下:
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研究
[摘要]近些年我國農業發展取得突出的進步,農業作為重點發展的產業,對國家經濟發展、社會發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等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農產業的生產規模逐漸擴展,小型的農業水利項目增多,在建設管理的過程中,如何實施規劃設計很重要。本次研究中結合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存在的問題,對注意事項研究。
[關鍵詞]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問題;注意事項
1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的現狀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比較復雜,在前期的規劃和預設的過程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存在很多問題,考慮到規劃設計的影響因素,需要立足現狀,做好各項工作指導工作。以下對設計現狀分析。
1.1整體缺少科學性結合當前農田水利工程的設計流程和實際要求等,在后續規劃設計中,要求工作人員提升經驗,在當前基礎上進行水利工程設計理念的更新,將其作為重要的依據。在后續設計階段,可能存在相關數據和實際建設不符合的情況。環境地質勘察很關鍵,如何強化對現代科學技術的認知是關鍵,由于當前意識淺薄,工程規劃階段缺少嚴謹性。
1.2缺少完善的技術指導小型的水利工程數量少,很多單位對該項工程的的了解程度少,結合施工技術、管理因素等方面情況,在監控和落實中確定合適的方案。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模式本身缺少合理性和科學性,導致整體效率低。在施工過程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松解的情況,整個階段難度大。在整個階段實施系統化的維護和處理,需對設備進行檢查、維修等。但整體缺少技術指導,增加難度。
水利信息可視化技術教學模式探索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水利專業化知識急需和虛擬仿真技術進行深度融合促進教學與實踐。以培育創新能力與增強工程實踐為導向,建立“應用+前沿”的課程大綱,建設基于仿真教學平臺的教學模式,擴充工程案例作為三維的“活教材”激發學生的實踐認知能力,嚴格把握以仿真課程設計為控制目標的考核模式,以科研項目促進教學基礎知識深化與創新能力培養增強。基于虛擬現實的水利信息可視化技術仿真教學模式探索與研究,將為水利工程教學、人才培養、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乃至學科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撐。
關鍵詞:水利信息;可視化技術;水利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
傳統的教學觀念主要是“傳道、授業、解惑”,這種教學方法是以教為主,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學習環境中,現代化的教學方法要求改變傳統的課堂講授式為啟發引導式,賦予學生學習的主動性[1]。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將虛擬現實技術引入到教學中,構建基于虛擬仿真教學平臺,可以創建逼真教學環境,從而為學生提供良好的人機交互功能[2]。虛擬仿真教學可以更高效的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共享優質實驗教學資源,進一步完善教學體系,整合相關學科的教學和人力資源[3]。越來越多的水利專業化的內容需要和信息技術進行深度融合。從專業發展對于人才培養的角度來看,越來越需要提高創新型水利人才與實踐型水利工程師的培養深度與效率。
一、虛擬仿真教學模式建設背景與意義
隨著虛擬現實技術迅猛發展,聯合多種手段,如三維模型、PPT、音像等,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觀的交互式學習環境,有利于發展聯想思維和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谔摂M現實技術的特點,它的實際應用在理工科的教學中比較廣泛。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環境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可三維可視化顯示市政、能源設備內部構造及工藝流程等,可為環境工程和給水排水等本科專業提供直觀的教學輔助手段[4]。寧波大學和福州大學土木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包含工程結構、道路工程、給排水工程和水利工程等虛擬仿真實驗室。河海大學力學與水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開發了“創新研究型”、“專業實踐型”、“基礎擴展型”三大類虛擬仿真實驗項目,使學生通過在虛擬環境中開展實驗,提高了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本校進行水利信息可視化技術仿真教學模式探索與研究的需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開展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工作,旨在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精神和《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推動高等學校實驗教學改革與創新,全面提高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5,6]。因此,若要開展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的建立,尤其要加緊課程仿真教學模式改革的步伐。2.水利信息技術作為一門相關新興的交叉學科,可以很好的結合最新的信息技術促進水利工程學科的發展,并逐漸起到尖兵作用。3.水利信息可視化技術仿真是水利信息技術碩士專業和水利水電工程本科專業的主干專業必修課之一,開展水利信息可視化技術仿真教學模式探索與研究有利于整個學科教學水平的推進。
二、虛擬仿真教學模式建設思路與內容
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滲墻造孔施工新技術
[摘要]外墻滲透一直是我國土木工程行業的一個大難題,這不僅會影響整個工程的進度,也會導致工程實施的出現安全問題,從而影響工程的質量。隨著時代、科技發展,人們的質感意識愈來愈強。因此人們對于水利工程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在水里工程中,防滲墻的打又受到地質環境、人力資源等諸多問題的影響,導致傳統打孔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范圍受到極大的限制,很多情況下的工程危機問題無法解決。為了順應如今的市場需求,和提高工程的效率、質量。專家們一直在尋找,突破傳統的防滲墻技術的新型技術。通過反復的研究與實踐。新型超薄型防滲墻造孔技術就此誕生。本文將通過簡略概述水利工程1的項目概況、分析技術難點。從而提出落實水利工程施工方法以及對該技術未來發展的預測。超薄型防滲墻造孔技術較傳統的防滲墻技術有重大的突破。相信在未來將會對改善引水利工程技術提供幫助,并對中國除水利工程以外的其他土木工程有延伸性的幫助。
[關鍵詞]水利施工;超薄型;防滲墻造孔;施工新技術
防滲墻就是修建在地下透水層的擋水建筑物,用于防止地下水滲漏在水利工程中,維持工程正常運營。因此防滲墻技術在水利工程的安全運營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防滲墻造孔施工中常見的故障、有導墻變形或破壞、槽壁坍塌、漏漿、孔斜等問題。其中塌孔問題尤為嚴重,傳統的防滲墻造孔技術某些特殊情況(如下文水利工程1)所示,無法操作。因此傳統防滲墻造孔技術具有改良和完善的必要性。
1概述水利工程1的項目情況簡介
水利工程1是勻質土壩類型的小型水利工程,大壩高度為23米,總庫容兩為168萬立方米。由于該工程的下游有重要的建設工程以及500公頃的耕地,因此該水利工程的的作用主要是防洪和灌溉耕地。但是壩體老化,質量下降,開始出現不同不同程度的滲漏。為了阻止滲漏現象我們采用傳統的性混凝土防滲墻處理辦法,將原滲透墻的厚度改為45cm,將墻身的規格控制在37m以內,垂直度保持3/1000。由于水利工程1所處位置的地質結構復雜。土質松軟,巖體全風化,操作難度大。因此我們選用沖擊鉆進行造孔施工從而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2技術難點
水利水電工程變更管理辦法
摘要:本篇以解決水利水電工程在變更管理實踐中的困難和問題為出發點,采用經驗總結法及實證研究法,以水利水電工程變更管理案例分析的形式,從實踐者的角度探討工程實施階段變更管理遇見的難點、痛點,并提出一種簡易的工程變更管理辦法,旨在確保工程變更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變更;案例分析;簡易辦法
變更管理是工程建設過程中成本管理的一個關鍵工作,伴隨著工程實施階段的全過程。而水利水電工程有著長工期、高投資以及工程單一性和低復制性的特點[1],使得變更項目的決策尤為困難。優秀的變更管理將極大地節約水利水電工程成本,推進工程施工進度,降低工程索賠及爭議性事件的發生,緩解水利水電工程因單一性和低復制性引起的決策困難等問題。近年來,諸多學者對水利水電工程的變更管理和成本控制進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李樹森[2]對水利工程變更與施工索賠的概念進行了闡述。丁鵬[3]分析了設計變更手續不完善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呂肖理[4]探討了變更管控在結算復審中的有關事項。劉芳[5]研究了建設項目各階段成本的分類和組成。崔琬茁[6]分析了水利工程的造價控制方法。郭成明[7]以案例分析的方式研究了水電工程的成本控制要素。本次筆者提出了一種高效的、可實際操作的工程變更管理辦法,希望能夠積極推動水利水電工程變更管理的發展和更新。
1工程變更的合同意義
水利水電工程受自然條件、地質條件等因素的影響較大,工程情況比較復雜。在通常情況下,招標階段的施工圖紙并未全部完成,因此在施工合同簽訂后的實施工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發生變更。一般情況下,發包人和承包人會在施工合同中約定某幾類特定的行為違約,并在合同中約定好此類違約情況的處理方式。這種在合同中提前約定好的特定行為違約處理方法即為工程變更的合同意義。
2工程變更管理存在的問題
水利工程管理系統信息化設計論文
1水利工程管理系統運行過程的特點
信息化是水利工程管理系統運行的最主要特點,從水利工程的整個生命周期來看,規劃設計與建設運營是影響管理的核心要素。由于上述兩者在不同階段涉及到不同的利益主體,因此所涉及的信息化水平也不盡相同。對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統而言,系統必須包括工程資金使用、工程預期效益等內容,實現跨組織、跨地域的運轉與協作的基礎性內容。水利工程中各個要素是相互獨立但又相互影響的,信息化系統必須滿足管理重點的發展趨勢,涵蓋組織管理、資源調配、效益分析等多方面內容。
2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設計討論
水利工程管理圍繞建設組織、社會群體(居民及企業)、政府部門三方面開展,本文以此為基點,提出基礎設施層、數據資源層、業務應用層、服務層為主題的計算機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統。
2.1基礎設施層
基礎設施層是信息化系統的基礎,本文中基礎設施層主要分為網絡設備管理與公共設備管理。對其中具體功能要素進行統計。信息、遠程登錄管理、自動化辦公、工程數據統計是基礎服務層的主要功能類別,同時,為保證虛擬網絡與可以將園區(施工地)網絡與外部網絡進行整合,在研究過程中,可以通信設備(外部網絡)為中心建立通信設備與服務器、計算機設備的單向聯系,在保證能接收信息的同時保證系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