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技術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8 01:23:5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制冷技術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制冷技術論文

制冷空調技術發展論文

1制冷空調新技術的發展

1.1冰蓄冷技術的發展應用

發展冰蓄冷技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現代空調設備已成為人們生產與生活的迫切需要。空調用電量已占建筑物總耗電量的60%—70%。當前由于能源緊缺,電力緊張,空調事業的發展受到極大的影響。眾所周知,冰蓄冷空調就利用非峰值電能,使制冷機在最佳節能狀態下運行,將空調系統所需要的顯熱與潛熱的形式部分或全部釋放的冷量來滿足空調系統冷負荷時,即用融冰釋放的冷量來滿足空調系統冷負荷的需要,用來儲存冰的容器成為蓄冷設備,冰蓄冷空調技術可以對用電起到移峰填谷的作用,在且可增強系統的穩定性,并能大大提高經濟效率。

1.2低溫空氣源熱泵在城市供熱和制冷上的應用

空氣源熱泵技術是基于逆卡若循環原理建立起來的一種節能、環保制熱技術。空氣源熱泵系統通過自然能(空氣蓄熱)獲取低溫熱源,經系統高效集熱整合后成為高溫熱源,用來取(供)暖或供應熱水,整個系統集熱效率甚高。空氣源熱泵使用范圍廣,產品適用溫度范圍在-10-40°C,并且一年四季全天候使用,不受陰、雨、雪等惡劣天氣和冬季夜晚的影響,都可以正常使用;熱效率高:產品熱效率全年平均在300%以上;熱泵產品無任何燃燒排放物,制冷劑選用了環保制冷劑R417A,對臭氧層零污染,是較好的環保型產品。因此,低溫空氣源熱泵特別在北方夏熱凍冷的城市供熱和制冷有著廣泛的應用。

1.3中央空調冷凝熱回收利用

查看全文

制冷空調技術研究論文

1制冷空調新技術的發展

1.1冰蓄冷技術的發展應用

發展冰蓄冷技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現代空調設備已成為人們生產與生活的迫切需要。空調用電量已占建筑物總耗電量的60%—70%。當前由于能源緊缺,電力緊張,空調事業的發展受到極大的影響。眾所周知,冰蓄冷空調就利用非峰值電能,使制冷機在最佳節能狀態下運行,將空調系統所需要的顯熱與潛熱的形式部分或全部釋放的冷量來滿足空調系統冷負荷時,即用融冰釋放的冷量來滿足空調系統冷負荷的需要,用來儲存冰的容器成為蓄冷設備,冰蓄冷空調技術可以對用電起到移峰填谷的作用,在且可增強系統的穩定性,并能大大提高經濟效率。

1.2低溫空氣源熱泵在城市供熱和制冷上的應用

空氣源熱泵技術是基于逆卡若循環原理建立起來的一種節能、環保制熱技術。空氣源熱泵系統通過自然能(空氣蓄熱)獲取低溫熱源,經系統高效集熱整合后成為高溫熱源,用來取(供)暖或供應熱水,整個系統集熱效率甚高。空氣源熱泵使用范圍廣,產品適用溫度范圍在-10-40°C,并且一年四季全天候使用,不受陰、雨、雪等惡劣天氣和冬季夜晚的影響,都可以正常使用;熱效率高:產品熱效率全年平均在300%以上;熱泵產品無任何燃燒排放物,制冷劑選用了環保制冷劑R417A,對臭氧層零污染,是較好的環保型產品。因此,低溫空氣源熱泵特別在北方夏熱凍冷的城市供熱和制冷有著廣泛的應用。

1.3中央空調冷凝熱回收利用

查看全文

制冷空調技術發展論文

摘要:從制冷空調技術發展的方向、新技術的應用,論述了技術的發展可有效的利用自然、支配自然、改造和控制自然,改善人類的居住條件,同時還必須通過技術活動去順應自然、與自然協調、減少或避免對自然界的破壞。

關鍵詞:制冷;供暖;環保;節能

0前言

我們知道,所有生物過程都受到溫度的影響,低溫抑制食品中酵、霉菌的繁殖,人體對溫度也非常敏感。在現代社會,制冷空調技術已經幾乎滲透到各個生產技術、科學研究領域,并在改善人類的生活質量方面發揮巨大作用。生活中,制冷廣泛用于食品冷加工、冷貯藏、冷藏運輸,舒適性空氣調節,體育運動中制造人工冰場等;工業生產中,為生產環境提供必要恒溫恒濕環境,對材料進行低溫處理,利用低溫進行零件間的過盈配合等;農牧業中,對農作物種子進行低溫處理等;建筑工程中,利用制冷實現凍土開采土方;現代醫學也離不開制冷,深低溫冷凍骨髓和外周血干細胞、手術中的低溫麻醉等;制冷技術還在尖端科學領域如微電技術、新型材料、宇宙開發、生物技術的研究和開發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以說,現代技術進步是伴隨著制冷空調技術發展起來的。

技術是人類歷史過程中發展著的勞動技能、技巧、經驗和知識,它包括人類技術活動中的硬件和軟件,是人類改造自然和創造人工自然的方法、手段的活動的總和。其中,制冷空調技術的發展對人類的影響尤為重要。

1制冷空調新技術的發展

查看全文

吸附制冷技術管理論文

摘要:與傳統的蒸氣壓縮制冷系統相比,吸附制冷技術由于具有一些獨特的優點,近年來受到了制冷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國內外在吸附制冷技術的發展上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簡要敘述了吸附制冷的工作原理,對吸附制冷技術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綜述。近年投入實用的吸附制冷系統主要集中在制冰和冷藏兩個方面,而用于空調領域的實踐很少,這是由于現有的吸附制冷技術上尚不能很好的滿足空調的用冷要求,本文在分析吸附制冷獨有特點基礎上分析了其在空調領域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吸附制冷研究概況空調應用

1引言

吸附制冷系統以太陽能、工業余熱等低品位能源作為驅動力,采用非氟氯烴類物質作為制冷劑,系統中很少使用運動部件,具有節能、環保、結構簡單、無噪音、運行穩定可靠等突出優點,因此受到了國內外制冷界人士越來越多的關注。

吸附制冷的基本原理是:多孔固體吸附劑對某種制冷劑氣體具有吸附作用,吸附能力隨吸附劑溫度的不同而不同。周期性的冷卻和加熱吸附劑,使之交替吸附和解吸。解吸時,釋放出制冷劑氣體,并在冷凝器內凝為液體;吸附時,蒸發器中的制冷劑液體蒸發,產生冷量。圖1是吸附制冷的理想基本循環系統示意圖,圖2是理想基本循環熱力圖。

圖1理想基本循環系統示意圖圖2理想基本循環熱力圖

查看全文

制冷技術課程教學改革論文

1課程改革的方向

雖然我國的空調制冷技術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對比世界先進國家的制冷水平,我們還有一定的差距。我國制冷技術中節能管理的意識還不強,學生在校學習過程中往往只注重原理研究,對現場設備優化管理的意識缺乏,這也就使得長久以來我國的制冷領域能源浪費嚴重,設備使用壽命過短,企業負擔大。我們以國內大型火電廠集控室和電子設備車間為例,絕大多數采用制冷機加空氣處理機的全空氣的中央空調系統。即冷水機組加組合式空氣處理機組式的集中式全空氣中央空調系統。制冷機房的冷水機組,制出7~12℃冷水,供給空調機房的空氣處理機組。這種形式已經發展多年,雖然技術比較成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暴露了一些問題,耗電量大,占空間、運行費用高、操作管理不夠簡便、噪聲較高、維護保養工作量大等等。課程組通過對畢業生就業情況跟蹤調查和企業需求座談以及制冷學科前沿技術應用分析后,制定出大力加強設備維護和節能管理為目標課程改革的方向,改革思路詳見圖1。同時以2008屆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專業日校生的校內課程教學為首批改革試點,進行為期四年的教學質量監督和評價。

2課程改革的措施

在本文中主要介紹以下三方面的改革措施:

(1)課堂教學內容選取課程改革后教學內容緊緊圍繞“工作崗位職業能力”這一主線,增添了學生分析和解決本專業較復雜的技術問題(如安裝、調試等)的專項技能訓練,同時輔以社會實踐和技術大賽、網絡平臺學生自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完成教學內容的有益補充,為學生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2]。刪減了《空氣調節用制冷技術》課程的課本中原理部分繁瑣的計算部分,教學重點放在制冷系統、中央空調的安裝、運行、調試、節能控制策略方面的知識。使學生了解制冷和空調的基本原理,掌握各種制冷系統的各組成部件的結構、功用,掌握中央空調系統的基本組成、管理設備、負荷估算、噪音減震等知識點,掌握空調系統拆裝與調試;掌握中央空調系統的操作管理及常見故障分析的能力,掌握建筑物的節能控制的策略。增加了實際產品的部件、系統性能參數、特性、型號、操作手冊等作為必要的教學內容,進行優化、整合,使學生掌握的知識更加貼近崗位的職業技能需要。通過“兩增一減”的教學內容調整,教學內容更貼近高職類暖通工程專業學生的崗位技能和企業的需求

(2)建設校內與校外實訓基地為了趕上先進的空調制冷技術的發展速度,2008年學校投入5萬,2010年學校投入10萬新建建筑環境與設備綜合測試實驗室。近幾年來,我校不斷加大對實踐教學環境的投資,加大實驗室建設力度,制冷實驗、實訓中心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實驗設備齊全,可進行制冷壓縮機拆裝、制冷壓縮機性能測試、制冷制熱空調系統、制冷系統故障檢測、制冷劑充注及系統試運行、中央空調制冷系統運行與維護等多項實驗項目,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實際操作的能力。在校外實訓基地,聘請現場經驗豐富,理論功底深厚的專家做為指導教師,進行開放式教學[3]。利用企業設備檢修和項目改造機會豐富學生現場動手經驗,分別是我校學生參觀河南某電廠集控室中央空調調試和廠房通風改造現場的教學一景。

查看全文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研究

1當前大學生實踐教學脫離就業需求的主要因素

1.1實踐教學無視就業特點,內容設置缺乏針對性

許多院校已經意識到實踐教學對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性,但是在實踐教學體系設置上過多采用照搬國外或者國內名校的模式和標準,沒有結合本校育人目標、專業特點以及畢業生就業行業特性等因素,實踐教學體系追求完整性,缺乏針對性,結果帶來實踐教學的盲目性,也一定程度上造成結構性就業難的通病。

1.2實踐教學流于表面性,缺乏體系性

教育部對實踐教學的學分、學時均有具體規定,但許多院校教務部門及教學單位缺乏針對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實踐教學安排不具科學性。在教學內容安排上,理論教學、實踐教學與就業需求不能有機銜接,實踐教學各環節間不能很好的形成科學的梯級體系,內容單調、不深入,流于表面,最終影響人才的培養質量和就業質量。例如校外實踐教學,多是由教師組織學生去企業進行參觀,學生在實踐中走馬觀花,缺乏深入細致地思考和分析的機會,實踐后對實踐過程印象浮淺,實踐效果不理想。

1.3積極性不對等,校外實踐教學平臺建設困難

查看全文

地源熱泵技術與環保節能綜述

論文關鍵詞:熱泵地源熱泵地熱空調

論文摘要:介紹了地源熱泵的工作原理,并通過比較地源熱泵與傳統空調系統的運行費用,說明了地源熱泵在運行費用方面具有較大優勢。雖然地源熱泵的應用受到一些制約因素的影響,但作為一項節能新技術,地源熱泵必將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1、熱泵及其節能環保原理

熱泵是能有效節省能源、減少大氣污染及co:排放的供熱和空調新技術。熱泵通過做功使熱量從溫度低的介質流向溫度高的介質??照{系統一般應滿足冬季的供熱和夏季制冷兩種相反的要求,傳統的空調系統通常需分別設置冷源(制冷機)和熱源(鍋爐)。如果讓傳統的空調系統在冬季以熱泵的模式運行,則可以省去鍋爐和鍋爐房,不但節省了初期投資,而且全年僅采用電力這種清潔能源,還能大大減輕供暖造成的大氣污染問題。熱泵可以通過直接燃燒燃料(石油、天然氣)產生熱量,并通過若干個傳熱環節最終為設備和建筑供熱。在鍋爐和供熱管線沒有熱損失的理想情況下,一次能源利用率最高可達l00%。但是,燃燒燃料通常會產生1500~1800℃的高溫,是高品位的熱能,而建筑供熱最終需要的是20~25℃的低品位的熱能,這就是說直接燃燒燃料為建筑供熱意味著大量可用能的損失。如果先利用燃燒燃料產生的高溫熱能發電,然后利用電能驅動熱泵從周圍環境中吸收低品位的熱能,適當提高溫度再向設備和建筑供熱,就可以充分利用燃料中的高品位能量,大大降低用于供熱的一次能源消耗。所以采用燃料發電再用熱泵供熱的方式,一次能源利用率可以達到200%以上。熱泵利用的低溫熱源通常可以來自環境(大氣、地表水和大地)或各種廢熱。應該指出,由熱泵從這些熱源吸收的熱量屬于可再生的能源。

2、地源熱泵供熱技術特點

地源熱泵系統可實現對建筑物的供熱和制冷,還可供生活熱水,一機多用。一套系統可以代替原來的鍋爐加制冷機的兩套裝置或系統。系統緊湊,省去了鍋爐房和冷卻塔,節省建筑空間,也有利于建筑的美觀。地源熱泵系統的另一個顯著的特點是提高了一次能源的利用率,因此具有高效節能的優點,地源熱泵比傳統空調系統運行效率要高40%~60%。另外,地源溫度較恒定,使得熱泵機組運行更可靠、穩定,整個系統的維護費用也較鍋爐一制冷機系統大大減少,保證了系統的高效性和經濟性。

查看全文

環境衛星斯特林制冷管理論文

摘要:空間遙感技術為國民經濟發展服務,環境衛星更是直接為國民經濟發展、為國家安全和人民的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環境衛星的一個主要有效載荷——紅外相機需要低溫制冷。由于該衛星為小衛星,對各部件在結構尺寸上都有嚴格限制,為此,在制冷系統的選擇上就選用了比輻射制冷器體積小很多的斯特林機械制冷。環境衛星紅外相機采用斯特林制冷技術。該斯特林機械制冷系統由斯特林型機械制冷機、中長波紅外探測器杜瓦、系統散熱和電磁屏蔽支架及制冷機控制箱組成。斯特林制冷機制冷溫度85K,功耗最大功耗為45W,此時可獲得制大于1290mw的冷量。制冷子系統已完成性能測試和各項電性星試驗,試驗中,制冷子系統與相機本體配合,獲得了清晰的紅外圖像。

關鍵詞:制冷機斯特林循環空間

1.前言

環境一號衛星配置有紅外相機。其選用的紅外光譜譜段可用以對臺風、旱災和火災等災情進行監測和預報。紅外相機上的中波紅外和長波紅外波段的探測器需要低溫工作。環境一號衛星的軌道高度為650km,衛星擁有穩定的背陽面,可是由于太陽帆板方向的制約,以及衛星體積的限制,難以采用體積較大的輻射制冷器,必須選擇其它空間低溫制冷技術。

隨著空間遙感技術的發展,出現的長線列、面陣紅外探測器需要的冷量大,機械制冷技術也有了新的突破,斯特林制冷機已在航天工程上獲得應用。根據HJ-1-B紅外相機的中、長波紅外波段的探測器需要,研制了相應的低溫斯特林機械制冷系統。

低溫斯特林機械制冷系統包括:斯特林制冷機及其控制箱,中、長波紅外探測器微型杜瓦,系統工作平臺(散熱支架和屏蔽裝置)。該系統已經應用于紅外相機樣機,并已完成電性星測試等大量試驗,獲得了清晰的紅外圖像。

查看全文

地源熱泵應用論文

【論文關鍵詞】:地源熱泵;空調;制冷;制熱

【論文摘要】:針對目前空調系統的流行趨勢,結合地源熱泵系統在實際中的應用,詳細闡述了地源熱泵系統的性能特點、工作原理等。

地源熱泵是一個廣義的術語,它包括了使用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為熱源和冷源的系統。它利用土壤溫度相對穩定的特點,依靠少量的電力驅動壓縮機,通過深埋土壤的閉環管線系統進行熱交換,夏天向地下釋放熱量,冬天從地下吸收熱量,從而實現制冷或供熱的要求,具有傳統空調系統無法比擬的節能、高效、環保等優點。地源熱泵越來越被人們認同。

一、地源熱泵系統的特點

1.節能、高效性

地源熱泵系統在提供100單位能量的時候,70%的能量來源于土壤,30%的能量來自電力,電能的消耗主要用于壓縮機的做功和使空調系統運行,即將土壤中的熱量"搬運"至室內。它要比電鍋爐加熱節省三分之二以上的電能,比燃料鍋爐節省二分之一以上的能量;由于土壤的溫度全年較為穩定,一般為10℃-20℃之間,其制冷、制熱系數可達3.5-4.7,與傳統的空氣源熱泵相比,能效要高出40%以上。

查看全文

地源熱泵特點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地源熱泵;空調;制冷;制熱

【論文摘要】:針對目前空調系統的流行趨勢,結合地源熱泵系統在實際中的應用,詳細闡述了地源熱泵系統的性能特點、工作原理等。

地源熱泵是一個廣義的術語,它包括了使用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為熱源和冷源的系統。它利用土壤溫度相對穩定的特點,依靠少量的電力驅動壓縮機,通過深埋土壤的閉環管線系統進行熱交換,夏天向地下釋放熱量,冬天從地下吸收熱量,從而實現制冷或供熱的要求,具有傳統空調系統無法比擬的節能、高效、環保等優點。地源熱泵越來越被人們認同。

一、地源熱泵系統的特點

1.節能、高效性

地源熱泵系統在提供100單位能量的時候,70%的能量來源于土壤,30%的能量來自電力,電能的消耗主要用于壓縮機的做功和使空調系統運行,即將土壤中的熱量"搬運"至室內。它要比電鍋爐加熱節省三分之二以上的電能,比燃料鍋爐節省二分之一以上的能量;由于土壤的溫度全年較為穩定,一般為10℃-20℃之間,其制冷、制熱系數可達3.5-4.7,與傳統的空氣源熱泵相比,能效要高出40%以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