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婦科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2 19:17:3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中醫婦科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中醫婦科論文

李積敏治療乳腺增生病臨床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李積敏乳腺增生病臨床經驗

內容摘要:

本文初步闡述了李積敏(慎言)治療乳腺增生病臨床經驗.

論文內容:

乳腺增生病屬于祖國醫學的“乳癖”、“乳痞”等范疇。多由于郁怒傷肝,肝郁氣滯;思慮傷脾,脾失健運,痰濕內蘊,以致肝脾兩傷,痰氣互結,瘀滯而成塊?;蛞蚋文I不足,沖任失調,陽虛痰濕內結所致。其特點是:乳房腫塊,經前腫痛加重,經后減輕。好發于30--40歲婦女,是較為常見的乳腺疾病。

李積敏、字慎言,號淡園主人。中醫疑難病學科創始人及中醫疑難病學理論奠基人,著名中醫婦科疑難病專家,清醫家李世泰第七世孫,清.光裕堂第七代傳人。臨床擅長治療子宮腫瘤、子宮內膜異位癥、外陰白色病變、不孕癥、乳腺增生病等各種婦科疑難病癥,并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慎言先生長期從事中醫疑難病學科理論及臨床研究,提出“創建中醫疑難病學科理論體系”學術思想,提出中醫婦科疑難病“腎虛血瘀”病機理論,這些理論對中醫疑難病學科的建立、發展與進步均作出了卓越的貢獻?,F將李積敏博士治療本病的臨床經驗初步總結如下。以供同道臨床中參考學習。

查看全文

中醫婦科學教學質量提升策略

摘要:提高中醫婦科學的教學質量,應當結合課程特點、教學目標和課程內容,重視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和課后自學等方面,通過創新教學手段、改革教學方式、優化考核評價標準等措施,全方位、立體化的實現專業教學現代化發展。本文就提高中醫婦科學教學質量的教學模式研究展開具體論述。

關鍵詞:中醫婦科學;教學質量;教學模式

中醫婦科學是運用中醫學的基礎理論、方法來認識和研究女性的生理病理特點、診治規律,防治女性特有疾病的一門學科。它是中醫本科學生的主干課程之一,具有實踐性極強的特點。[1]本門課程一般開設在大學三年級學期。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中醫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剛剛進入臨床課程的學習。他們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但對臨床常見疾病缺乏直觀、感性的認識。因此,如何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使學生將前期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準確、靈活地運用于臨床常見婦科疾病的診治中是提高中醫婦科學的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本文圍繞提高中醫婦科學的教學質量進行策略闡述。

1結合課程特點,明確教學目標

“中醫婦科學”主要研究范疇有:第一,女性的生長發育、生殖和產育的理論知識,第二,臨床常見的經、帶、胎、產、雜等疾病的辨證施治,具有理論特色鮮明、專科性和實踐性強的特點。通過課堂和臨床教學的方式講述理論與實踐的相關知識點,使學生從運用、理解、記憶三個層次掌握“中醫婦科學”所涵蓋的知識內容,并且重點掌握中醫在調經、治帶、種子、安胎、產后等方面診治的特色和優勢。課程教學還應當以新時期社會發展對中醫藥人才培養的新要求為基本依據,以全面體現和落實三全育人理念為目標,培養適應現代社會進步與需求,以中醫藥現代化為目標,面向世界和未來醫療需求的中醫專業新型人才。

2梳理知識點,整合教學內容

查看全文

婦炎舒膠囊聯合康婦消炎栓治療盆腔炎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婦炎舒膠囊康婦消炎栓慢性盆腔炎

論文摘要目的:觀察婦炎舒膠囊聯合康婦消炎栓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效果。方法:根據門診就診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觀察組。治療組78例采用婦炎舒膠囊5粒,每日3次,口服。同時康婦消炎栓1枚,每日1次,直腸用藥,共4周。觀察組46例采用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0.1g,每日2次,口服,用藥10天,停藥10天,再如前用藥10天。結果:治療組的臨床治療效果優于觀察組,差異有顯著性。結論:婦炎舒膠囊聯合康婦消炎栓治療慢性盆腔炎,安全、方便、適用,易于推廣。

慢性盆腔炎是婦科常見病之一,其癥狀繁多,病程遷延頑固,易反復發作。雖經反復多次使用抗生素治療也難以治愈,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生活及工作,給患者造成極大的身心痛苦。

資料與方法

選自2006年6月~2007年2月在我院門診就診,自愿接受治療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24例。隨機分兩組:治療組78例,對照組46例,兩組基本同質,具有可比性(P>0.05)。

臨床癥狀及婦科檢查:所有患者都具有以下一種或幾種癥狀及體征,反復下腹墜脹疼痛,腰骶部疼痛,白帶過多。婦科檢查:宮頸舉痛,宮體壓痛,單側或雙側附件區壓痛,單側或雙側附件區增厚。兩組表現差異無顯著性(P>0.05)。

查看全文

中醫治療痛經病研究論文

【摘要】目的研究中醫治療痛經病的證治規律。方法收集整理古今文獻治療痛經復方425首,用MicrosoftExcel建立數據庫,通過數據篩選等功能研究痛經病的證治規律。結果常見證型居前5位的是氣滯血淤、寒凝血淤、淤阻胞宮、氣血兩虛兼氣滯血淤、血虛夾淤兼氣機阻滯;單味藥使用頻次為55次以上的藥物(甘草除外)依次為當歸、川芎、延胡索、白芍、香附、肉桂、紅花、五靈脂、烏藥、桃仁;配伍頻次居前10位的多為當歸、川芎、白芍、延胡索、香附、甘草的排列組合。結論研究表明:①痛經基本證型中,屬實證者以氣滯血淤,寒凝血淤為最常見,屬虛實夾雜的以氣血兩虛兼氣滯血淤、血虛夾淤兼氣機阻滯為多見;②活血化淤藥、行氣藥、清熱藥、溫里藥、補血藥、補氣藥的遣用,是中醫治療痛經的基本配伍規律;③當歸、川芎是治療痛經的基本藥組。

【關鍵詞】痛經;中藥復方數據庫;證治規律

痛經的發病率統計不一,一般為42%~90%左右,其中重度痛經者占18%[1],并以年青婦女多見,為中醫婦科治療的重點疾病之一。中醫藥對該病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其經驗與心得,大多反映在方劑的配伍中,而這些方劑又散見于古今醫籍和臨床著述中。本研究擬以文獻方法,輔以計算機統計手段,整理、分析古今治療痛經之方劑,總結痛經證型分布的趨向性及痛經組方用藥的規律性,為臨床醫師辨證論治及科研工作者之新藥研發,提供文獻參考資料。

1研究方法

1.1復方收集本研究共收集痛經方劑425首,其中140首古代方是從《中醫方劑大辭典》中選??;285首現代方劑來源于《中醫方劑大辭典》《中國婦產方藥全書》《婦科常見病實用方》《古今效方臨床應用-婦科卷》《中醫方劑現代研究大典》等醫藥書籍及在《上海中醫雜志》《北京中醫》《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中醫研究》等核心期刊雜志的論文。所收復方均符合藥味完整、藥量清楚、功效主治明確等要求。

1.2資料處理將方劑相關資料,如朝代、方源、方名、組成、劑量、劑型、用法、主治、證型、功效等,利用MicrosoftExcel建立數據庫,再通過數據篩選等功能來處理資料。

查看全文

數據挖掘技術對中藥復方用藥的應用

摘要:目的基于數據挖掘技術分析治療卵巢早衰中藥用藥規律。方法檢索近10年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維普)、萬方數字化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等有關卵巢早衰的中醫文獻,篩選運用EndnoteX8軟件、SPSS22.0建立數據庫并進行統計分析及挖掘用藥規律。結果根據納入標準,共納入181篇文獻,其中使用藥物2628次,包括不同中藥148味。對使用頻次超過平均頻率以上的藥物進行分析,發現使用頻次前3位的單味藥物分別是熟地黃、當歸、菟絲子;中藥治療卵巢早衰多選用補虛藥,其次是活血化瘀藥。中藥多歸肝經、腎經、心經;聚類分析得到藥物組合42個。結論治療卵巢早衰多從肝、腎論治,用藥多以溫補為主,多從補虛及活血化瘀等方法進行組方治療。卵巢早衰主要指女子于月經初潮至40歲前,閉經持續時間至少4個月或以上,而在激素檢查上出現2次或2次以上的血清促卵泡激素(FSH)>40U/L,促黃體生成激素(LH)>30U/L,同時雌二醇(E2)<20pg/mL[1]。臨床上多表現為閉經、不孕、絕經期癥狀(潮熱、多汗、情緒改變、失眠、記憶力減退、感覺異常、性交困難等)、第二性征及生殖器官的萎縮[2]。隨著社會的發展,女性的壓力不斷增加,有研究表明患有卵巢早衰的女性有逐年上升趨勢,年齡也逐漸年輕化[3]。因此,卵巢早衰的早期診斷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F代中醫治療卵巢早衰多以中藥人工周期、中西醫結合治療、心理疏導等方法,治療效果顯著。因此筆者通過閱讀探究近10年來關于中醫藥治療卵巢早衰的文獻,對治療本病的中醫用藥規律進行了整理,以期為臨床中醫治療卵巢早衰提供參考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數據來源

選用收錄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萬方數據知識平臺(WanFang)、維普期刊全文數據庫(VIP)中2010年1月—2020年5月以中藥治療卵巢早衰的臨床研究文獻,檢索關鍵詞為“卵巢早衰”“卵巢功能早衰”,檢索日期為2010年1月—2020年5月。

1.2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1)明確診斷為卵巢早衰,有相應的診斷標準和療效評價標準;(2)治療組以中藥復方為主且病例數≥20例,有效率≥70%,均設有對照組??珊喜⑵渌麽t藥物、手術及中醫針灸等輔助治療手段。排除標準:(1)單純動物組織形態學實驗研究文獻。(2)診療評價、具體方劑或診斷標準不清晰者。(3)會議論文、學位論文及綜述研究。從中篩選出與治療卵巢早衰有關的文獻180篇、復方222首。

查看全文

醫院醫教科工作總結

一、醫療質量

醫療質量是醫院生存和發展的根本,狠抓醫療質量管理、全面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是醫教科的首要任務。

(一)醫療質量指標完成情況

1、醫療業務指標

2、醫療質量指標

(二)核心制度的落實

查看全文

詮釋高等中醫藥教育現狀和趨勢

論文關健詞:高等中醫藥教育現狀發展趨勢研究

論文摘要:文章對新時期高等中醫藥教育現狀和發展趨勢研究,從加強高等中醫藥教育工作,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進一步深化高等中醫藥教育改革:對學分制和課程體系、開放型課堂、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學生動手能力、團結協作精神的培養和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等方面的教育特點作了分析,并提出其發展新思路。

在2005年全國中醫藥工作會議強調,人才培養是中醫藥發展的關鍵,深人開展《中醫現代化發展戰略研究》;落實《中藥現代化發展綱要》;明確今后高等中醫藥教育工作的發展目標、重點領域和主要任務;推進高等中醫藥教育體制改革和內部運行機制的改革,提高管理水平;保證高等中醫藥教育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快出成果。

1高等中醫藥教育現狀

經過5年發展,高等中醫藥教育圍繞“發展是主題,調整是主線,改革是動力,質量是根本,重心適度后移,加強繼續教育”的工作方針,中醫藥教育有了較快發展。首先是中醫藥在校生大幅度增加。1999年以前,全國中醫藥本??坪椭袑T谛I鷥H9萬人,如今已達到45萬人,其中院校在校生41萬,成教生4萬。其次人才結構調整初見成效。1999年以前,培養醫療類人才和其他人才是9:1,如今醫、藥、護、管理及其他的人才是5.5:2:1.5:1,各級各類的中醫藥人才,滿足了社會的發展需求。第三,中醫藥院校初具規模,成為中醫藥事業的亮麗風景線。一批新建院校占地面積達到1.3萬畝,經費投人70億元以上,如江西中醫學院、上海中醫藥大學、浙江中醫學院、廣州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等。當然,在教育方面也出現了一些盲目建設、盲目發展的狀況。對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又提出了“發展重條件,調整重市場,改革重模式,質量重標準,繼續教育抓落實”的新思路,并制定了6個與教育相關的標準,包括中醫藥教育機構設施標準、中醫藥專業設置標準、中醫人才培養標準、中醫臨床教學基地設施標準和中醫基礎名詞術語標準等。通過標準戰略,以保障教育教學質量。

2高等中醫藥教育發展趨勢

查看全文

針灸推拿走發展研討論文

【論文關鍵詞】中醫;針灸推拿;中醫教育;技能

【論文摘要】在“努力發掘、加以提高”中,在“中西結合”聲里,在所謂的“中西并重”下,中醫藥表面似乎大發展、欣欣向榮,可實際呢?中醫針灸推拿危在旦夕!——處處遭排擠,業務范圍萎縮、治療病種越來越少,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老中醫的東西絕大多數沒人繼承下來,新一代中醫的水平遠不如前,水平大幅下滑;而中醫教育,“辛辛苦苦五十年,培養中醫掘墓人”!究其根源:①中醫發展之路不對;②民族虛無主義、民族自卑心在作怪;③蔑視傳統,迷信西方科學;④針推臨床喪失了中醫特色;⑤不重視基本理論、基本功,不強調臨床技能,使針推臨床療效大打折扣;⑥中醫教育西化,不強調言傳身教,輕技能、輕實踐;⑦中醫人才培養不重人品,不看智力因素;⑧不重師承、經典、古籍;⑨科研不務實、西化、多驗證。哪出路在何方?——①走自己的路,走純中醫之路;②大力宏揚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心,為中醫的繁榮提供文化的沃土;③消除迷信,尊重傳統,辨證的看待東西方文化;④打破分科限制,拓寬治療病種,四診合參,整體入手、辨證論治;⑤苦練望、聞、問、切和辨證論治的能力以及針推基本技能;⑥改革針推教學方法,提倡“拜師學藝”、“秀才學醫”,按中醫傳統的授徒方法教學,重實踐技能;⑦強化中醫經典的教學,深研中醫古籍,深入挖掘并全面繼承中醫的優秀遺產;⑧多搞臨床科研,多從提高臨床療效、拓寬治療病種入手。這是我們從實踐中得出的初步體會,望全體中醫人攜起手來,大膽探索、奮勇開拓,定能振興中醫、振興中華。

近幾年來,不論國內還是國外,好像全世界都在大唱中醫藥發展之歌。君不見,大報小刊不斷報道: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全世界約有40億人用中草藥和針灸推拿治病,預測今后5年至10年,全球中藥銷售額將高達2000億~3000億美元”;英、德等西方發達國家大搞針灸臨床科研,證實針灸除了心理治療外還有生理治療作用;外國學員蜂涌而至,多攻針灸推拿;還有,前衛生部副部長兼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佘靖曾在香港表示中藥現代化取得階段性成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黃書亭在中國中藥協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上也指出我國中藥產業發展勢力強勁;還有“全軍中醫藥工作‘十五’以來成績斐然”,等等。似乎二十一世紀的到來已迅速帶來了中醫藥的復興與大發展,可事實卻遠非這樣——在“努力發掘、加以提高”中,在“中西結合”聲里,在所謂的“中西并重”下,全國幾乎每個縣都辦了中醫院,可泱泱大國又有幾家中醫院不是西醫為主、中醫搭配呢?中醫隊伍,解放幾十年仍然和解放初期的30萬人差不多,而西醫2000年就已達157萬人;上面撥款,中醫院少得可憐,多不及西醫院的零頭。你看有如此“中西結合”、“中西并重”和“加以提高”的嗎?再看中醫教育,不少老中醫哀嘆:“辛辛苦苦五十年,培養中醫掘墓人”!時至今日,老中醫的東西絕大多數沒人繼承下來,隨著一大批老中醫的離世,許多中醫絕技都被帶進了黃土。使新一代中醫的水平遠不如老一輩,并且還一年比一年差;使現在確有真才實學、真正能解決問題的中醫越來越少;使老百姓現已很難找到真正的好中醫了。

我市、我省是這樣!全國都是這樣!中醫危在旦夕!

這難怪我們中醫要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這難怪人們越來越看不起中醫!難道我們就這樣聽天由命、眼睜睜看著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偉大遺產——中醫在我們手中消亡嗎?不!絕不能!我們要靜下心來,深入思考,認真調查研究,找出其根源來,再對癥下藥,尋出中醫藥的前途。在此不談中藥質量大幅下滑、中藥越來越西化、其現代化已誤入歧途;也不談許多中醫辯病不辯證、死套西醫生理與病理,中藥處方不遵四氣五味與歸經、而把中藥現代藥理奉為圭皋,本文只就針灸推拿的現狀及其緣由和出路等情況作些探討,以求行家斧正。

1堪憂的現狀

查看全文

針灸推拿發展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中醫;針灸推拿;中醫教育;技能

【論文摘要】在“努力發掘、加以提高”中,在“中西結合”聲里,在所謂的“中西并重”下,中醫藥表面似乎大發展、欣欣向榮,可實際呢?中醫針灸推拿危在旦夕!——處處遭排擠,業務范圍萎縮、治療病種越來越少,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老中醫的東西絕大多數沒人繼承下來,新一代中醫的水平遠不如前,水平大幅下滑;而中醫教育,“辛辛苦苦五十年,培養中醫掘墓人”!究其根源:①中醫發展之路不對;②民族虛無主義、民族自卑心在作怪;③蔑視傳統,迷信西方科學;④針推臨床喪失了中醫特色;⑤不重視基本理論、基本功,不強調臨床技能,使針推臨床療效大打折扣;⑥中醫教育西化,不強調言傳身教,輕技能、輕實踐;⑦中醫人才培養不重人品,不看智力因素;⑧不重師承、經典、古籍;⑨科研不務實、西化、多驗證。哪出路在何方?——①走自己的路,走純中醫之路;②大力宏揚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心,為中醫的繁榮提供文化的沃土;③消除迷信,尊重傳統,辨證的看待東西方文化;④打破分科限制,拓寬治療病種,四診合參,整體入手、辨證論治;⑤苦練望、聞、問、切和辨證論治的能力以及針推基本技能;⑥改革針推教學方法,提倡“拜師學藝”、“秀才學醫”,按中醫傳統的授徒方法教學,重實踐技能;⑦強化中醫經典的教學,深研中醫古籍,深入挖掘并全面繼承中醫的優秀遺產;⑧多搞臨床科研,多從提高臨床療效、拓寬治療病種入手。這是我們從實踐中得出的初步體會,望全體中醫人攜起手來,大膽探索、奮勇開拓,定能振興中醫、振興中華。

近幾年來,不論國內還是國外,好像全世界都在大唱中醫藥發展之歌。君不見,大報小刊不斷報道: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全世界約有40億人用中草藥和針灸推拿治病,預測今后5年至10年,全球中藥銷售額將高達2000億~3000億美元”;英、德等西方發達國家大搞針灸臨床科研,證實針灸除了心理治療外還有生理治療作用;外國學員蜂涌而至,多攻針灸推拿;還有,前衛生部副部長兼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佘靖曾在香港表示中藥現代化取得階段性成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黃書亭在中國中藥協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上也指出我國中藥產業發展勢力強勁;還有“全軍中醫藥工作‘十五’以來成績斐然”,等等。似乎二十一世紀的到來已迅速帶來了中醫藥的復興與大發展,可事實卻遠非這樣——在“努力發掘、加以提高”中,在“中西結合”聲里,在所謂的“中西并重”下,全國幾乎每個縣都辦了中醫院,可泱泱大國又有幾家中醫院不是西醫為主、中醫搭配呢?中醫隊伍,解放幾十年仍然和解放初期的30萬人差不多,而西醫2000年就已達157萬人;上面撥款,中醫院少得可憐,多不及西醫院的零頭。你看有如此“中西結合”、“中西并重”和“加以提高”的嗎?再看中醫教育,不少老中醫哀嘆:“辛辛苦苦五十年,培養中醫掘墓人”!時至今日,老中醫的東西絕大多數沒人繼承下來,隨著一大批老中醫的離世,許多中醫絕技都被帶進了黃土。使新一代中醫的水平遠不如老一輩,并且還一年比一年差;使現在確有真才實學、真正能解決問題的中醫越來越少;使老百姓現已很難找到真正的好中醫了。

我市、我省是這樣!全國都是這樣!中醫危在旦夕!

這難怪我們中醫要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這難怪人們越來越看不起中醫!難道我們就這樣聽天由命、眼睜睜看著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偉大遺產——中醫在我們手中消亡嗎?不!絕不能!我們要靜下心來,深入思考,認真調查研究,找出其根源來,再對癥下藥,尋出中醫藥的前途。在此不談中藥質量大幅下滑、中藥越來越西化、其現代化已誤入歧途;也不談許多中醫辯病不辯證、死套西醫生理與病理,中藥處方不遵四氣五味與歸經、而把中藥現代藥理奉為圭皋,本文只就針灸推拿的現狀及其緣由和出路等情況作些探討,以求行家斧正。

1堪憂的現狀

查看全文

衛生局半年工作總結

衛生局半年工作總結

衛生局半年工作總結

上半年度以來,在衛生局和辦事處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我院全體職工認真貫徹上級指示精神,積極進取勇于創新,思想穩定團結一致,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計劃扎實工作,各項工作發展勢頭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穩步提高,現總結如下:

一.繼續深化體制改革,解放思想、提高認識、加快發展

在衛生局和辦事處黨委的領導下,在去年成功進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基礎上,年初我院進行了新一輪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重點解決了人事安排、利益分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職工關心的問題,進一步穩定了職工思想。加強了行政、財務、后勤、社區等方面的管理,行政管理上做到“三嚴”,即“嚴格制度、嚴格落實、嚴格監督”;業務管理上做到“三早”,即“早預防、早培訓、早提高”;財務管理上做到“三低”,即“低支出、低成本、低消耗”。并通過實踐不斷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形成了一套既全方位管理,又能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積極性的管理方案。使全體職工立足本職工作,盡職盡責,較好的完成了各項工作。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倡導樹立團結、民主、人文關懷的工作生活氛圍。利用護士節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體娛樂活動,職工生活愉悅、友好相處,服務質量也有了明顯提高,被縣文明委評為全縣百佳文明單位。

二.堅持“科技興院、社區興院、??婆d院”之路,促進了醫院業務技術提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