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材料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4 23:19:5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綜合材料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綜合材料論文

課題設計綜合材料論文

一、課題設計

從真實的課題項目出發進行教學更具有針對性。課題教學要求學生圍繞設計的課題進行思考研究,深化視覺語言和設計主題之間的關系。為了實現主題,做到有理有據,在完成課題的過程中,對于所遇到的知識方法等問題,采取自助或與老師同學討論等多種方式解決。客觀世界的材料豐富多樣、千差萬別,從自然材料到人工材料,它們不僅以各自特有的存在方式“充斥”著我們的眼睛,同時,其中所蘊含的生命機制還賦予視覺以某種情緒和氣質。我們都知道,視覺語言表現的最終目的是為傳達服務的,在課題設計作品中一目了然的明確主題至關重要。通過命題的材料實驗訓練,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認識設計語言和表現主題的關系,深化他們對視覺傳達功能和任務的理解。

綜合材料課程分三個階段,采用課題式授課方式進行。第一,研究材料與視覺傳達關系;第二,探討綜合材料形式語言,包括綜合材料感知、審美、形態語言、符號意義以及精神文化內涵等;第三,綜合材料形式表現與實踐,通過解構、重組、異化等方式進行限定材料的命題創作。材料本身富有情感屬性,如同書籍設計選擇不同材質的紙張會帶給讀者不同的心理感受,通過材料感知的訓練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材料選擇的細微變化,進而從視覺傳達角度進行把握。材料的表達還應考慮某種材料的文化內涵,就像西方人體會不到中國人所感受到的玉石之美,對材料的選擇應充分考慮不同受眾人群的文化背景。在材料的表現方式上,引導學生突破對于某種材料的傳統化、經驗化認知,幫助學生提供無限的創作表現空間,從而形成關于材料表現的更多體驗,為進入課題設計專業創作打下基礎。教師在課題設計這一環節,要求學生利用材料表現一些具體的命題,學生首先要針對命題做出個人的詮釋。對于同一個主題,個人的視角和理解力的不同,所給出的觀點也是有差別的,也直接反映了課題設計中真實情感、個性化的語言。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展開思維,從無規則的材料及偶然的形式肌理中尋找可視的、具有意味的形式。然而在設計中不能讓材料“先聲奪人”,使材料的外在形式遮蔽了創作者所要表達的內涵。對材料的分析及創作的構想、草圖、實際的過程采用圖片記錄的方式,并對最終的結果進行總結。

在這個練習中,學生對材料的認識已經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不再單一是為了材料而材料、為了表現而表現,而變成了一項根據主題需要有目的的課題設計任務。材料的美是豐富的,對設計具有很好的啟發作用。開發一材料為主富有創意的視覺語言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們從傳統的具體設計方法到打破形和色的束縛,通過解構重組等方法去演繹材質本身所蘊含的內在精神,嘗試著材料表達的各種無限可能性。一些新思維、新想法在實驗過程中不斷涌現,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逐步培養自己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還能從創新性角度加深對設計基礎的理解,在和同學們對新知共同探索的過程中建立起良好的團結協作精神。

二、課程展覽

課程結束以課程展覽的形式展示學生作品,提前將畢業展的形式引入了課程中,是一種很好的嘗試。課程展覽是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的一種有效方式,可以讓學生和觀眾也能參與到評價的過程中,使得評價的角度更為全面。教師應鼓勵學生將過程中每個階段的體驗記錄下來,從具體的個案探索過渡到理論研究的高度。課程記錄是一個知識積累的過程,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方式記錄課程的進程,能夠引導學生總結設計經驗,由實踐探索上升到理論高度。藝術院校的校園文化是感性的,但是課題設計還需要理性的修養,因此,養成上課過程對各個環節的體驗進行記錄整理、理性分析問題的思維習慣十分重要。課程的過程往往比結果更具有價值,學生應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包括影像、網絡、音畫等多種形式記錄創意心得以及專業實踐的過程,這會使學生對材料的體驗和嘗試更為豐滿。綜合材料這一課程還需要綜合的、開放性的實驗空間來完成教學任務,這樣既能打破不同院系之間基礎課教學完全隔閡的狀態,也有利于整合全校實驗室資源,建立共通性的實踐教學平臺。學生綜合材料課中好的作品應在實驗教學空間進行長期展示,引發學生進行更多關于材料表現的思考,讓學生不出校園就能獲得新材料的信息,增加對材料的直觀認識。

查看全文

繪畫中綜合材料論文

1綜合材料的視覺效果

1.1在繪畫中合理地運用綜合材料

在傳統繪畫中,大量地運用材料是為了增加繪畫表現力,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材料已經逐步演變為畫家的一種藝術語言。在紙本繪畫作品中的材料多種多樣,主要有鉛筆材料、色粉筆材料、毛筆材料,油彩材料等。繪畫作品從單一材料到多種材料的綜合運用,從傳統的繪畫材料到各種生活材料或工業材料,甚至直接在人體上繪畫的行為藝術,這些都體現了材料的變化在繪畫藝術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藝術家可以選擇適當的材料來表達作品的內容,因為材料有軟件,有硬,有干,有濕,有透明,有不透明等等各種各樣的差異。例如,克里姆特巧妙地運用了金箔和金粉等新型材料在自己的作品中,很好的表現了物體的神韻,增加了作品的美感和感召力。藝術家們不僅能巧妙地運用多種材料進行創作,而且能夠在材料的原始屬性上挖掘出它們特有的潛質,表達出原始的繪畫材料表達不出來的效果。

1.2材料的表現力

(1)材料在藝術作品的形式感。材料的形式感表現在藝術上的就是我們熟知的形式美,而只有當人們的心理和生理達到共鳴才會感知這種形式美。用于油畫的綜合材料通常是在油畫布或其他材料上進行繪畫,藝術家們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創作出極其有形式美的藝術作品,所以我們說綜合材料通常具有很強的形式感。當代的很多藝術作品主要采用油彩,肌理材料,拓印,拼貼等材料方面的綜合技術。在綜合繪畫的技法中有一種很重要的材料表現法就是材料拼貼,不同的流派或不同的時期,材料拼貼都具有不同的理念和方法。不同的膠類可以在畫面中產生濃重的流動感、凸凹感、粗糙感和斑駁感;呈現裂紋狀態的漆面可以表達出皸裂的效果;拼貼紙張可以產生自然的條紋。以上所采用的材料方面的綜合技法就是有代表性的形式感,在一幅綜合繪畫的作品中往往會同時采用上面提到的很多技法。藝術家在創作時通常希望達到一種平衡,希望表達出自己的創造性。因此,他們在綜合材料繪畫中所表現的形式感是強烈的。創作出新穎的、有活力的作品需要藝術家不斷地探索新材料的表現力,這無疑需要藝術家具有不斷創新的思維。

(2)每種材料都有自己獨特的情感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這些性格決定了你是怎樣一個人,你適合怎樣的環境。材料也是如此,每種材料都有自己獨特的情感表現,都有自己的性格。藝術家在創作中只會選擇幾種材料而不會把所有的材料都用在作品中。那么哪種材料更能體現藝術家的創意,哪些材料放在一起更加協調,哪些材料更具有吸引力,這都是藝術家在創作之前就需要考慮的問題??梢酝ㄟ^對材料進行打磨,水洗,煙熏,拼貼,腐蝕等方法表達出不同的情感,而且材料本身也有自己的質感,當人們面對這樣的作品時會有不同的反應。例如,金屬的質感比較細膩,采用金屬材料讓人感覺到高貴和優雅;石材的質感比較粗糙,采用石材會讓人有厚重感。

查看全文

平面設計中綜合材料論文

1不同材料可以展現出豐富的形態

現代生活的多樣化使得人們對于藝術所傳達的信息的關注度有所下降,因此如何吸引受眾,使其接受設計者的平面設計所表現出的觀念和感受成為值得思考的問題。針對這樣的問題,就需要抓住人們對于平面設計的不同需求,確保設計能夠展現出更加豐富多彩的形態。因此,在綜合材料的視覺形態的應用中,就可以把握住這一點,從材料形態的豐富性方面入手。眾所周知,平面設計的視覺語言所呈現出的豐富性要依靠圖形視覺來實現,而圖形視覺又可能因為受眾的情緒和材料自身的變化有所不同。所以隨著設計理念的變革,設計者如何抓住材料的特性將其豐富的形態展現出來,這個觀念引人深思。不同的材料具有的特點和同一種材料在不同環境下呈現的不同特點使得平面設計中的視覺語言有著深刻的內涵,豐富著設計者藝術語言的訴求。因此設計者就應該把握這一原則,在進行平面設計時充分利用綜合材料,確保其能表達出豐富多彩的藝術語言和魅力。

2綜合材料在平面設計中可以表現出強烈的沖擊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已經由對文字信息的關注轉向對視覺圖像的關注,視覺成為關注生活、感受生活的最主要方式。但是在眾多視覺圖像的刺激下,人們的耐受性也有所增加,普通的圖像已經無法吸引人們的眼球。所以,一個好的平面設計作品必須能夠發揮材料的獨特性,從造型、空間以及語言的表現等方面和傳統藝術與設計區別開來,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平面設計的視覺沖擊力,讓人對該作品產生深刻的印象,過目不忘。另外,生活中新鮮事物層出不窮,這就使得人們對于一件事情的關注持續的時間很多,也就是所謂的“喜新厭舊”。大眾這樣的心理也就決定了設計者必須在作品中一直體現出創造力。前面提到,材料的形式與組合形式多樣,因此設計者就可以將不同材料進行統籌整合,借助其自身的形象色彩,再加上設計者的獨具匠心,給予人們一種視覺上的強烈的沖擊感,從而使設計作品更長時間保留于觀賞者的腦海中,并產生一定的共鳴。

3平面設計中的視覺形態憑借材料凸顯作品的創意

人們對于平面設計的關注,不僅僅局限于其畫面和內容的表現,還往往更關注于設計者的獨具匠心的創意。一個優秀的平面設計作品,在滿足設計的基本目的以外,還應該傳達出一種創新的靈感,綜合材料就為設計者提供了條件。通過材料,設計者就能為人們展現更加多樣化的創意思維。設計者通過充分挖掘材料的各項原始特征,在其藝術加工之下,就可以讓綜合材料煥發生機。這樣一來,通過對材料自身所具有的獨特形態和肌膚紋理等的精心搭配,就能夠使平面設計作品展現出豐富的內涵、充足的想象力。因而在實現平面設計根本目的的同時還可以提升設計的表現力和創意。因為各種材料本身都是來源于生活,設計者通過自身的敏銳觀察對其進行藝術加工,相較之下它所體現出來的創意性能比傳統的平面設計更引人注目。

查看全文

插畫設計中綜合材料論文

一、插畫設計的定義、現代插畫與傳統插畫的區別

傳統的插畫指的是通過較強的手繪能力,借助顏料、鉛筆、炭筆等一系列創作工具在各種二維平面例如紙張、木板、布等材質上,繪畫出來的造型藝術。傳統插畫藝術作為諸多插畫形式中最原始的一種,其造型要素的基本是點線面的構成。風格表現不外乎幽默寫實與超寫實等。在現代設計領域中,插畫設計可以說是最具有表現意味的,它與傳統的插畫有著密切的關系,現代插畫藝術的許多表現技法都是借鑒傳統插畫的表現技法。有著傳統插畫藝術基墊,使得現代插畫藝術在表現技法多樣性有著堅持不懈的探究,在設計主題表現的深度和廣度方面,都有著量的進展和質的變化,展示出更加獨具表現力的插畫藝術獨特魅力。然而,如今插畫設計已成為現實社會不可替代的藝術形式。以其直觀的形象性、真實的生活感在現代設計中占有特定的地位,并廣泛應用于現代設計的多個領域,現代插畫設計有著與時俱進的獨特性與時代感。

二、現代插畫綜合材料的肌理

現代插畫設計主張傳統與現代完美結合,無論每一傳統元素的循環再生,無論每一造型獨特構思,無論每一色彩搭配的巧妙設計,還是每一材質相融的精美絕倫,都致力出打造新穎獨特的創意和獨樹一幟的風格,滿足人們對生活環境以及生活品質的高要求。融會貫通,將設計與技藝完美結合起來,打破傳統插畫的特性在于其綜合材料的運用,其中綜合材料的運用在其特色在于材料本身獨具的肌理美。不管自然特有肌理還是創造后肌理。自然最能體現肌理藝術美感靈魂的當然是纖維材料。無論是棉、絨、亞麻、羽毛等具有本身獨特的紋理,還是經過加工得到的纖維,如滌綸、腈綸、棉綸、玻璃纖維,還是各種人造的實物作為材料如各種布料、手套、報紙都淋漓盡致的表現出肌理美。無論材料以何種形式綜合運用,將原生態構成、造型及色彩變化、再造和拓展等多個角度進行設計,它都有其特有的顏色、肌理、質感表現出新穎獨特的創意和獨樹一幟的風格。不同材料的綜合創意運用創作的藝術作品都會給人獨特強烈得觸覺感受與視覺感受。當我們的指尖接觸到畫面時都可以感受到畫面材質的柔軟、堅硬、光滑、粗糙的感覺,即觸覺肌理所感應的觸感即相當于畫面給人的一種質感。當插畫設計中將材料通過剪切、縫合、拼貼等綜合運用創造獨特的肌理視覺沖擊效果。

三、綜合材料表現形式與制作技藝

現代插畫設計相對于傳統的插畫設計而言,具有獨特性、豐富性、多元化的特性,在方法、材料和制作技藝上也發生了不一樣的變化,從材料上由傳統紙、絹演變到布、牛皮、羽毛等。在制作技藝上也由傳統勾畫、縫、刺繡到粘貼、拼貼、剪切、鏤空等。如鏤空效果來源于傳統民間剪紙藝術:剪紙工藝。這是賦予民族寶貴財富又一次嶄新的生命力完美利用偉大古人智慧的結晶。在表現形式上,不再僅追求是人們熟悉的平面型設計,平面型的插畫設計主要表達的是畫面優美感、主題設計的形象感,對材料和表現形式的意識感還是相對較淺些,主要是運用繪畫類手法,色彩勾畫,或是絲絹材質,勾勒、刺繡法等傳統技法,創造出和諧細膩的平面插畫作品。當今的現代插畫不再限于某一風格,已遠遠超出了傳統規定插畫概念的范疇,打破以往單一使用一種材料的表現方式,為達到預想的效果,廣泛地運用各種手段,使插畫藝術的發展獲得更廣闊的空間和無限的可能。如今的現代插畫設計形式上更傾向于半立體型設計,呈現出開放、多元化特性風貌,其形式更傾向于浮雕效果,裝飾性更強,通過對材料的技藝加工如褶皺、折疊、抽縮、堆積、鏤空、撕、剪切、剪貼、縫合、懸掛、垂吊、粘合等方法,進而再設計將不同質地的材料的表面肌理和諧豐富起來,讓其綜合材料構造成浮雕式立體效果,創造一種特殊新鮮感和美感的肌理效果。

查看全文

現代陶藝裝飾中的綜合材料論文

1天然裝飾材料

(1)木質材料的介入

木質材料的選擇范圍較為廣泛,因為木材本身的花紋肌理就具有裝飾效果。木材可以制作出細膩、精致的感覺,并且色彩的種類也具有多樣性,因而選擇的空間范圍也就相應擴大。木材介入到現代陶藝有鉚、榫以及拼接等手法,這種木質材料的運用不僅僅局限在單一木材和簡單的制作工藝上,使很多陶瓷不能燒成的想法變為可能。喬阿諾曾說過:“木材常使其本身成為生命的、沖突的、喧擾的表現,它那種細致柔和的感覺,清新的木質香味,總能有一種想去親近的感覺,似乎它本身擁有強大的親和力?!本拖瘳F代陶藝和木質材料的搭配,就是陶藝家對陶器、瓷器就情感和觀念在整體表達的需要,也是現代藝術影響的必然結果。在一些作品當中,因為擺放效果的不同會呈現不同的作品空間,所以陳設的位置和排列組合的方式都是藝術家在創作的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問題。由HannaEhlers設計的家居裝飾品APU,是木制(胡桃木、橡木、白蠟木)底座和陶瓷容器構成。Apu在視覺上極具禪意,并且能夠實現托盤、花瓶等器物所具有的功能。這里的木質材料帶給人一種溫暖的心理效果,和瓷器的素美效果相映成趣。由EladKashi設計的餐桌,酷似一只大盤子分成了六份鑲嵌在桌子上,盤子的形狀初看起來給人一種怪異的感受,但這件作品卻是木質鑲嵌的經典案例,在創作的過程中可以任意進行六份或多份的分割組合排列。選擇符合陶瓷材質和色彩、器質的木質材料對于現代陶藝能夠起到很好的裝飾效果。藝術家要選擇適合陶瓷作品的木質材料,并盡可能使用火燒、切割、拼接等多種手法,找到適合于陶藝作品的裝飾手法。

(2)石質材質的介入

由礦物集合而成的石頭,是構成地殼的堅硬物質,其石質質感也是不同的。根據其質地、硬度和密度分為不同的石材,如大理石的質地細膩、潤澤、色彩純凈,給人恬靜的感覺;花崗巖堅硬、密度較大,則給人粗獷、豪放、樸實的印象。同樣作為硬質材料的石質材料,與陶瓷的結合就顯得有些生硬。在現代陶瓷的創作中,利用陶瓷釉質的細膩和光滑與石材的粗獷質感相對比,石質材料不同于木質材料,一般不能進行隨意的組合切割,主要是作為配飾使用。石材的自然形式感,和經過思想加工過的陶藝相加組合形成一種美妙的搭配。石材的鑿痕其本身就具有自然的肌理效果,這種材質的美感可以達到整體效果上的統一,作品主題是“停止回憶”,一只粘土做的手仿佛是在拒絕象征著大門的石材,而兩邊的粘土裝飾則是大門的裝飾,心門被上了鎖,拒絕一切的誘惑和不快,顏色也很是統一。圖4中石材被刻意割開來,石材的體量感刻意給人一種穩定、厚實的感覺。紅色的釉面也是和烏黑的石面相對比,形成一種反差感。這種組合只適合于進行概念重置的介入,所以一定要考慮好內容以及形式感,不然很容易做得粗糙或者介入得不成功。

2人工裝飾材料

查看全文

民族藝術融入綜合材料論文

一、民族藝術的內涵

民族藝術是指某一民族為了表達美而進行的行為或創作的事物,其形式是非常多樣化的,包括繪畫、雕塑、皮影、音樂、陶瓷、舞蹈、服飾等,具有意味性、時代性、民族性。從文化意義上來說,民族藝術能夠體現一個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積淀,反映現實生活、民族風格和氣派。文中所說的民族藝術是指能夠與現代綜合材料相結合的有形事物,如繪畫、雕塑等。民族藝術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我們要批判地繼承、改造舊的藝術形式,用現代技術手段創造出具有時代精神的民族藝術品。

二、現代綜合材料的工藝表現

1.當代綜合材料的材料屬性及工藝

(1)金屬材料的運用金屬材料包括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兩種,常見的鋼、鐵等屬于黑色金屬,而銅、鋁等則屬于有色金屬。金屬材料的質地剛硬、表面光滑,有一定的光澤感和反射力,給人以冰冷的感覺。其具有耐磨、耐高溫、韌度強等性能,藝術創作者能夠根據金屬材料較強的變形能力設計出形狀各異的藝術品,或制造不同的肌理影響金屬材料的反光效果,形成個性化的視覺效果?,F代冶煉技術隨著科技進步而不斷提升,焊接、鍛造、鑄造等金屬材料加工技術,也創造性地應用到了藝術品的創作中。同時,在宣揚環保的今天,更加提倡把廢舊的金屬材料“變廢為寶”,創作成有價值的工藝品。以金屬為材料還有一大優勢:金屬材料具有抗氧化、耐腐蝕的特點,制成的藝術品能夠保藏較長的時間。

(2)軟材料的運用所謂軟材料就是指質地柔軟的材料,包括天然與人造兩種,天然的軟材料包括羽毛、棉、麻、毛發等,散發出一種天然之美,在藝術作品中能夠流露出真實淳樸的感覺。隨著高科技的發展,新材料應運而生,其豐富多樣性使軟材料呈現出新異的效果,也使軟材料藝術向著多元化的趨勢發展。軟材料的特殊質地能夠實現金屬材料所不能做到的編織效果,通過編、織、盤、捻、連等方式,其編織方式會產生獨特的編織肌理,如精細、平整、粗獷、立體,形成了軟材料特有的魅力。另外,軟材料在觸覺上也不同于金屬材料,柔軟、天然的觸感回歸了原始之美。

查看全文

油畫創作中綜合材料論文

一、綜合材料在油畫創作中的運用現狀

在早期人類社會對綜合材料的應用過程中,人們雖然已經初步懵懂的解綜合材料的不同類別,但是究竟如何通過綜合材料的特性來進行搭配,表達出一系列的含義,仍然是早期人類社會所不能夠完成的。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人類智慧的不斷進化,人類社會對于綜合材料的感知能力和思維能力不斷提升,人類社會對于某一種特定材料背后所蘊含的含義的了解也正在逐步加深。隨著人類社會對不同綜合材料的理解,不同的含義紛紛賦予到特定的材料之上,作為一種通過綜合材料的匯集而體現出來的藝術形式應運而生。油畫的最根本內涵就是畫家通過對不同材料的搭配使用,傾訴自己的內心情感,引發參觀者的內心共鳴。人類社會對材料使用逐步加深,徹底改變了早期人類社會對單一材料的使用,賦予了繪畫這門藝術更持久的生命力,也給予了繪畫更多的藝術表現形式。通過各式各樣的不同綜合材料的搭配風格,不同形式風格的畫派應運而生。例如:在近代西方國家陸續出現的印象流派、后印象流派、野獸流派等等,這些流派的綜合材料與情感的契合都擁有著自己獨特的特點,這些流派的大師都擁有著出神入化的畫技和自己獨特的情感表達形式,使得他們的畫作傳承百年而不失韻味。從綜合材料在油畫之中的應用來說,油畫在網絡信息化的今天,也有著新的表現形式。截至目前,隨著計數機合成技術的不斷提升,人類已經可以通過使用精確的計算機合成技術,搭配出比以往任何一個歷史時期都要絢麗多彩的綜合材料組合,這是否意味著畫家的綜合材料搭配技術已經被歷史所淘汰,計算機合成技術是否能和傳統的畫技相結合,也成了當今綜合材料應用方面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綜合來看,如何更好地利用現在發達的科學技術,借用現在世界藝術高度交流的便利條件,更好地將情感和綜合材料契合在一起,將是現代綜合材料運用的主旋律。

二、綜合材料在油畫創作中的運用的內涵

作為一名油畫畫家,要深諳各種材料所能夠帶給參觀者的視覺感受。比如:紅色可以帶給人似火的激情,綠色給人帶來生機勃勃的感覺,等等,我們可以將這些材料用巧妙的手段雜糅在一起,生成一幅讓參觀者如癡如醉的畫面。由于每一種材料在油畫畫家眼里都有著獨特的含義,在畫家進行創作的過程之中,他們就可以把自己的情感通過色彩的組合巧妙地展現出來。通過這樣的方式,一幅畫作就不再簡簡單單的是色彩的有機組合,也不再是各種材料之間的隨機搭配,而是蘊含著作者人生情感和哲學情懷的藝術作品。當然,畫家實現情感宣泄的過程絕不是簡簡單單的事情,參觀者也難以在接觸的第一眼就發現蘊含在畫作背后的深厚內涵,這一切都需要通過人的思維去進行深度的思考,去分析蘊含在色彩搭配背后的深層次涵義,才能夠真正地了解一幅油畫作品背后的真實內涵。

三、如何通過綜合材料展現出油畫的情感特征

(一)綜合材料與自然情感的共性

查看全文

壁畫創作中綜合材料論文

從美術史的發展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材料在繪畫創作過程中的發展與現代延伸。無論是傳統的架上繪畫,還是現代我們所見到的多樣壁畫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材料發展的沿革。文藝復興時期的達芬奇、米開朗基羅不會想到20世紀初的畢加索和勃拉克將現成材料引入架上繪畫。不會想到波洛克那盡情潑灑的繪畫語言,更不會想到杜尚的《泉》竟是工業現成品。時至今日,越來越多的繪畫樣式、壁畫形式,都預示著“材料革命”的到來。材料的不斷發展、更新,不斷地適應著現代人的審美,也更加貼近這個時代。而越來越多的壁畫創作者在現代勇于探索、大膽嘗試為現代綜合材料在壁畫創作中的實踐應用提供了可供參考的范例。使現代壁畫既具時代感又不失創新性。

從傳統壁畫中,我們可以看出其繪制方法基本有油彩、重彩、瀝粉貼金、馬賽克、濕壁畫、木刻等幾種簡單的樣式。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我國新時代的壁畫創作出現了復興與發展。北京機場的壁畫創作融合了新的繪制材料,如丙烯、大漆,并將陶瓷工藝這種傳統工藝手法在壁畫創作中進行巧妙地運用??梢哉f為壁畫創作中材料的研發拓寬了領域。而現代的壁畫創作,材料更為豐富,不僅有我們熟悉的陶瓷、木材、石材,還有玻璃、金屬材質等。纖維、棉麻等也加入到了壁畫創作的新領域。特別是現代科技手段的介入:光、電、聲波等現代電子科技也融入到了現代壁畫創作的材料陣容之中。大量充斥著人們視覺感官的現代壁畫材料層出不窮。壁畫材料制作種類不斷增多,展現樣式不斷豐富,也使部分壁畫創作者致力于材料的綜合應用與表現。而綜合材料壁畫作為現代壁畫創作中的一部分更使壁畫的視覺效果呈現豐富化的趨勢。同時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并拓寬了壁畫創作材料的新領域。

材料做為壁畫創作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長久以來都被藝術創作者所追捧。而對新材料的不斷探索,特別是綜合材料的研發與應用更使現代壁畫藝術呈現出了多樣的面貌??梢哉f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傳統的審美觀念。在壁畫的創作中,對于材料的運用可謂花樣繁多。多樣材料的綜合運用開拓了壁畫藝術表現的新領域、新視野,也改變了單一材料的視覺乏味。使現代壁畫創作呈現出不同于以往的全新面貌。桑塔耶納曾經說過:“假如雅典娜的神廟巴特農不是大理石筑成,王冠不是黃金制造,星星沒有火光,它們將是平淡無奇的東西?!笨梢娛挛锏耐庠谛问脚c材料本身的質地關系密切,并在一定程度上無法脫節。而作為材料本身就具有其它材料所無法取代的獨特魅力。材料本身美的特征,若能被恰當地運用并在綜合材料壁畫的綜合表現中發揮其應有的魅力,那么壁畫創作的材料畫面肌理可有效地表現物象和渲染畫面的整體氛圍。材料在壁畫創作中的綜合運用不僅使畫面的表現力更加豐富,同時畫面效果與材料的結合也是藝術創作者創作情感的有效體現。固然,材料間的結合可有效增強壁畫的視覺呈現力。然而,材料間的有機結合絕不是簡單、隨意的疊加與拼湊,而應是在創作者積極的創作活動驅使下,創作者主觀思想與客觀事物在創作活動中的有機契合。壁畫創作者應從畫面的內在審美特征入手,深入挖掘綜合材料的總體價值與視覺審美呈現內涵,而不是做表面文章的簡單拼湊。壁畫創作者情感的表達與畫面整體視覺效果的呈現,可使綜合材料在壁畫創作中的運用有新的突破。對綜合材料的感受與合理運用要貫穿于壁畫創作活動的始終。材料的探索與綜合運用,并不是單純從理論層面入手就能發掘其表現效果,而應是在長期的實踐體驗中,將經驗與理論相結合,積累并有效的與創作靈感、創作主題相碰撞從而以作品的形式表現出來。

創作主題相碰撞從而以作品的形式表現出來。材料的綜合運用可以得到單一材質所無法達到的視覺效果。大衛•西蓋羅斯為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所創作的《大學與人,人與大學》的綜合材料壁畫作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作者將材料綜合運用并與環境有效的結合,在該大學辦公大樓的外墻上直接用水泥塑造了富有張力的人物浮雕,并在其表面運用了金屬材質和天然石材,使作品既具石材的色澤又不失金屬的質感。作品的局部又結合了部分合成材料進行制作,使整幅壁畫作品各部分之間既相互融合又能融洽的與周圍環境與建筑相伴而生。此種綜合材料壁畫作品獨特的視覺效果與空間視覺體驗,使行走其間的人們無法抗拒其視覺魅力而駐足觀賞。又如齊地•巴納為美國芝加哥大學所創作的《生命的輪回》壁畫作品,依據建筑本身的斗拱形空間,將陶、彩釉、金屬等材料相結合來表現壁畫創作的主題。既能有效的突出材料本身的特點,又不使多樣材料在壁畫表現中顯得突兀,使材料個體與總體相融合。結合幾種材料的各自特點,作者選取淺浮雕的形式進行創作,使陶的古樸與神秘、彩釉的色澤和明亮、瑰麗的金屬質感完美呈現并融入周圍的紅磚墻之中。此類材料的質量感和質地感,不僅能對視覺有沖擊力,而且感觸性強。給停步觀賞的人們帶來多層次、多樣式的視覺語言。綜合材料內在的潛在特質不僅要借助于壁畫語言與形式的完美展現,也要靠壁畫創作者不斷的在實驗、實踐表現過程中的摸索與發現??梢哉f,綜合材料在壁畫創作中的運用和表現比之于傳統創作中那單一的手法與材料的譜寫更具有視覺沖擊力。如何使綜合材料在壁畫創作中的運用更加確切的傳遞出作品所要表達的言外意境,關鍵在于壁畫創作者對創作主題的深刻體會和綜合材料在創作中的恰當選擇。材料的運用無論多有創意與視覺感染力,它與創作主題、環境相脫節,將決定其不能最好的發揮其應有的特定作用。

深入的了解綜合材料的獨特魅力,可以說是探尋和發現綜合材料壁畫表現新形勢的重要條件。從選擇適合壁畫繪畫語言所表達的材料,到將材料自身的獨特之處轉譯為作品內容表達的視覺語言而呈現于觀者。這其實是將無聲的繪畫材料變成有聲的繪畫語言的創造過程。使形式與語言、主題與思想融為一體、獨特展現。這是以壁畫作為載體賦予材料以生命,也是材料作為成員賦予整體以靈魂。材料作為壁畫語言的載體,是視覺的精神所在,更是壁畫畫面語言的魅力所在。

作者:劉煜哲單位:遼東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

查看全文

工筆畫中的綜合材料論文

一、我國工筆畫藝術發展的基本概況

工筆畫是我國最早的繪畫形式,大約從秦漢時期開始,一直到唐宋階段,工筆畫是整個繪畫界的主要表現形式。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在陶器上用不同的顏色的染料繪制各種圖案,這就是工筆畫的雛形,也是繪畫的基礎。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工筆畫才真正誕生,其中代表就是長沙戰國楚墓中挖掘出來的《人物龍鳳圖》和《人物御龍圖》。到了秦漢時期,宮殿、壁畫等均以工筆畫為主要表現形式,以土石青等礦物質顏料做色彩配置,這個時期帛畫發展到頂峰,此時工筆畫正式形成。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藝術達到鼎盛時期,工筆畫出現了新的發展,其中涌現出大批很有成就的畫家,如東晉的顧愷之,其代表作有《女史箴圖》《列女傳•仁智圖》《洛神賦圖》,作品中體現了其繪畫的特征“以形寫神”,規范了工筆畫中的描線,為工筆畫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到了隋唐時期,工筆畫也發展到了成熟階段,工筆畫花鳥畫和工筆畫山水畫獨立開來。代表畫家有初唐的閻立本,其代表作《步輦圖》《歷代帝王圖》,兩幅作品刻畫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到了唐中期,著名畫家吳道子以畫佛像出名,代表作《送子天王圖》,線條粗細變化豐富。到五代兩宋,工筆畫出現了以人物為主的畫像,注重寫實,色彩偏重于清淡典雅,如《清明上河圖》。元明清期間,工筆畫傾向于民風民俗,此時工筆畫出現低谷時期。之后雖有進步但無大的起色,直到20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西方文化的涌入,工筆畫又重新復蘇了,并且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

二、傳統工筆畫材料的局限性

原始社會采用手指、毛發、羽毛、木棍甚至石器當作筆使用,慢慢地毛筆誕生,并且種類越來越多。對于染料也只是采用植物或者礦物質,這兩種材質具有地域的局限性,所以各地區的工筆畫表現出各自的地域特色,顏色較為單一。到了隋唐時期,工筆畫在色彩方面才呈現出絢麗的特質,此時出現石色植物混用的方法。墨的出現填補了繪畫色彩的意境的空白,讓中國畫的藝術境界得以實現。但是人工墨在東漢時期才出現,因制作材料不同,其性質也不同。所以有的墨黑亮,有的墨毫無光澤。對于紙張來說,工筆畫中應用最多的應數宣紙和絹。但是因技術有限,最早的紙張質地較為粗糙,而且顏色發黃,這些特點都不利于繪畫使用。唐朝時,宣紙得到提高,工筆畫開始用宣紙,隨后紙張技術發展較緩慢,工筆畫仍然選擇宣紙和絹作為材料。因此,傳統的材料不利于工筆畫的發展,具有一定局限性。

三、綜合材料在工筆畫中的應用

綜合材料是利用各種媒介材料和綜合的技術進行繪畫。它包括傳統繪畫中使用的材料,也包括現代各種新的化學材料、人工材料等,例如絹、紙、金屬、化學物品、石蠟等。顏料由原來的礦物質、植物材料發展到金屬染料、化學顏料,如金粉、銀粉、銅箔、鋁箔等。紙張也各式各樣應有盡有,如報紙、印刷紙、包裝紙等。將這些紙張拼貼在某畫面中,使其在其中發揮一定的作用,就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繪畫。綜合材料的應用,可以表現出傳統工筆畫無法呈現的畫面和效果。我國工筆畫中對綜合材料的使用受日本的影響較大,日本的礦物質發展至今已有一百余種。以往傳統工筆畫中,筆墨紙硯這四寶不可或缺,但是在當今的工筆畫中,筆已經不再是唯一的繪畫工具,很多新型的繪畫工具誕生了,水草比、排刷、噴筆、水粉筆等廣泛應用在工筆畫中。在繪畫過程中畫家根據需要,可以隨時更換畫筆,從而為工筆畫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查看全文

日用瓷的綜合材料論文

一、陶瓷材料與其他材料結合設計

在產品設計中,材料是表達設計的物質基礎和載體,要充分發揮材料本身的個性和特點,物盡其用,用適當的材料滿足人們對產品實用和外觀的不同的需求,確立他們以何種方式組合,設計出更加有創意,更加有內涵的,產品。丹麥著名設計師克林特曾說:“運用適當的技藝去處理適當的材料,才能真正解決人類的需要,并獲得率直和美的效果?!睆牟牧咸匦灾v,金屬材料具有良好導熱性,其自身還有豐富的可塑性和延展性,但多數不耐腐蝕。高分子材料的可加工性極強,且多彩,但耐高溫性和耐磨性較差。陶瓷坯體可隨意塑造,裝飾機理色彩富有變化,且硬度高、耐磨、耐酸、耐堿、耐熱、耐冷,是其他材料不可替代的。陶瓷與其它材料結合的設計,拓展了日用陶瓷設計的空間,顯示了它在現代生活方式中,有了新領域的發展,為產品設計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更提高了產品附加值。陶瓷致命的缺點在于高脆性和韌性差,這是材料結構所決定的。但是隨著生產技術的提高,各類新品種陶瓷相繼問世,必然可逐步改善容易碎裂的不足,并且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其正統地位和品質仍是不可替代的。

二、綜合材料在日用陶瓷產品設計中的體現

20世紀歐洲革命后西方人最早推出了提出了“綜合材料”的概念,隨后西方現代藝術的主流方向更多的出現了綜合材料技術。在陶瓷中應用的超越了陶瓷地域和空間的限制,向著藝術多元化方向發展,使陶瓷產品的材料不單純停留于泥土上。在陶瓷產品設計中,綜合材料的表現意義體現在:第一,使作品的表現形式更為豐富。理性的將各類屬性不同的材質,通過感性的設計結合起來。第二,綜合材料更能體現畫作品設計的的形式美。新設計能產生新的設計語言和思想。第三,陶瓷材料本身的局限性,可以通過綜合材料的運用得以解決。使設計師能夠更充分自如的表達自己的思想和創作理念。陶瓷材料的成型工藝,有著它自身的局限性,陶瓷在燒制過程中變形,開裂等種種缺點,使設計師得設計思維受到限制。而最好的選擇無疑是恰當的使用易成型材料。不同特質的材料給人的視覺感受也不同,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質地,色彩等特性。比如:金屬,光亮,堅硬,給人感覺冰冷,穩固,木質,顏色溫暖,樸實,給人以純樸,回歸自然的感覺。塑料,色彩豐富,給人光滑,圓潤,活潑的視覺感受。這些都可以使人產生不同的審美趣味和視覺感受,因此,我們可以尋找這些材料中的融合點,來進行創作。如圖1、圖2、圖3木質的樸實,玻璃的通透,鐵質的剛硬等,都可以作為一種元素來構成藝術品,設計過程中可選擇各類材料間質感的融合或對比進行創作。例如,陶瓷與玻璃光滑的呼應,木頭與陶瓷襯托的對比,金屬與釉面華麗的鑲嵌。藝術創作中運用綜合材質,突破了材質本身藝術表現的局限性,達到了延伸藝術美感,不同材質間的相互融合突顯了產品自身固有的文化內涵。綜合材質在陶瓷中的運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天然材質

世界由各種不同物質構成的。物質是指通過天然形成的材質。我們可以從不同質感、肌理、色澤上尋找結合點。如木質沉穩祥和,經過在自然界中其自身的生長,有清晰、模糊的肌理,可運用這一特點構建組合成各種造型與陶瓷結合,木的肌理與陶瓷想和,更具有簡約淳樸之美。竹藤質樸清新,他們的色澤自然、豐富,與陶瓷結合更能表現出出清雅之風。這種肌理與質感的對比,不但加強作品的深度,而且具有了時代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