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院校舞蹈教學的改革創新
時間:2022-04-20 08:47:53
導語:職業院校舞蹈教學的改革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職業教育的現代化發展,中職院校迎來了良好的發展契機。在中職院校舞蹈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時代特征,構建信息化課堂,開展信息化教學活動,以此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舞蹈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信息化;中職院校;舞蹈教學;改革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全面發展,教育教學活動也更加傾向于信息化方向轉變。在中職院校舞蹈教學中,通過信息化課堂的構建,可以帶給學生更加深層次的學習體驗,這對于學生舞蹈學習能力、創造能力的發展尤為關鍵。新時期下,傳統的中職舞蹈教學方式已經很難滿足學生的綜合發展需求,在這種情況下中職舞蹈教師就需要樹立全新的思想觀念,要靈活的應用信息化手段創新舞蹈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幫助。
一、信息化課堂教學模式在中職舞蹈教學的優勢
舞蹈是一門用肢體節奏來表達情感、思想、精神的藝術,通過舞蹈教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審美觀念及藝術修養的提升,對于學生良好成長十分有利。在信息化時代注重舞蹈教學與信息化技術的良好結合可以很好的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提升,并且能優化舞蹈教學體系。在實踐中信息化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中職舞蹈教學的優勢主要表現在:1.優化舞蹈教學情境。對中職舞蹈教師來說,在平常教學中可以借助信息化方式為學生構建特定的舞蹈學習情境,以此充分調動學生的欲望,同時教師也需要借助情境來強化學生的審美能力、感知能力,為舞蹈教學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在舞蹈教學期間,教師可以通過信息化技術,做到文字視頻、聲音、動畫等的全面結合,打造與舞蹈學習相契合的情境,促使學生可以更加主動的參與到舞蹈學習中。同時信息化手段還能為學生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音頻空間,能帶給學生更強的舞蹈節奏感。如在民族舞蹈—蒙古舞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手段,將蒙古群眾在草原上歡歌熱舞的場景展現出,并為學生詳細介紹舞蹈的特點、風格,深化學生的感知,促進學生學習效果提升。2.凸出舞蹈教學重難點。在以往的中職舞蹈教學環節,教師大多是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進行,學生在學習中會出現跟不上教師動作,而造成學習效果不佳的現象,影響到舞蹈教學質量。通過信息化課堂教學模式,教師能借助三維動畫,將舞蹈動作的每個要點展現出來,讓學生根據三維動畫模型來把握舞蹈動作重難點,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細致的理解動作,促進了學生學習效果提升。3.強化中職舞蹈課堂教學效率。中職生在舞蹈課堂上,模仿了教師的動作以后,需要經過大量、長時間的訓練才能逐步掌握相應的舞蹈技巧,提高自身的舞蹈能力。在過去的舞蹈訓練中,學生大多是站在鏡子面前,自己觀看自己的舞蹈動作,然后糾正,但是很多學生會在此過程中出現無法發現自身動作錯誤的情況,學生舞蹈訓練效果不佳。通過信息化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很好的改變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構建相應的學生舞蹈訓練反饋體系,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多觀察,并利用信息化手段記錄學生舞蹈訓練中的問題,將這些問題反饋給學生,指導學生開展糾正,強化學生的舞蹈動作規范性,提高了舞蹈課堂教學效果。4.優化舞蹈理論教學。在中職舞蹈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開展相應的舞蹈實踐訓練活動,同時也要指引學生學習相應的舞蹈理論知識。但是舞蹈理論本身涉及到的內容比較抽象,中職生的文化水平相對比較低,理解起來不太容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果單純的用口頭語言描述,會帶給學生一種很抽象的體驗,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強。而信息化手段的應用則可以在極大程度上改變這種情況,教師利用信息化手段將形象的影像呈現出來,借助形象方式來講解抽象理論內容,以此促進學生理論學習能力提升。
二、中職舞蹈信息化教學現狀及問題
(一)中職舞蹈信息化教學現狀
隨著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意見的實施,在中職院校教育中,也更加看重信息化教學改革的推進。在中職院校當前教育模式中,有很多以信息化手段為基礎的教學方式在廣泛應用,如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模式、慕課等,這些教學方式對專業教學帶來了很大影響。舞蹈教學是中職教育中比較重要的一門課程,在新時期下也在嘗試利用新技術新手段來推進教學改革,并且有很多教師嘗試將各種信息化教學平臺引入課堂上,嘗試教學實踐創新,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不錯的效果。就目前而言,在中職舞蹈教學中,常見的信息化教學平臺有學習通、UMU、藍墨云等。
(二)中職舞蹈信息化教學存在的問題
信息化教學帶來的優勢是教育專家一致認同的,但是在中職舞蹈教學實踐中關于信息化課堂的應用依舊存在一些問題,其主要包括:1.教學模式改革不徹底在中職舞蹈教學中,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優化教、編結構,關注學生舞蹈基本能力發展,學生不僅要做到會跳,還應該會編,也就是說中職生需要具備良好的舞蹈專業表演能力及舞蹈創編能力,這樣才能滿足學生的綜合發展需求。從當前中職舞蹈教學實際看,學生僅僅是在舞蹈學習中掌握了相應的舞蹈動作、組合知識,很少對整套舞蹈動作就進行整合創編。中職生大多處于零舞蹈基礎狀態,而舞蹈課堂教學時間相對有限,教師在課堂上即便是只講解舞蹈動作及基礎理論內容,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教師很難抽出時間對學生進行創編能力培養。2.信息技術應用淺層次信息化課堂教學模式的核心在于利用信息化手段來優化課堂教學環節,實現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而在當前中職舞蹈教學中,關于信息化教學的應用還存在用信息技術代替某個環節,甚至會出現信息化教學就是播放視頻的情況。誠然在中職舞蹈教學中教師利用信息化手段為學生播放相應的舞蹈動作視頻能帶給學生更加深刻的影響,有助于學生理解記憶舞蹈動作,但是這種單純的視頻演示是無法帶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的,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很難因此得到提升。如教師引導學生學習蒙古舞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單純的給學生播放一段蒙古舞視頻,學生是很難理解舞蹈的核心、風格、內涵的。
三、中職舞蹈教學信息化改革策略
(一)提高教師信息化素養
中職舞蹈教師的信息化素養會決定信息化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信息化對教育領域的影響在于觀念上的改變、學習方式的變革,為了更好的契合時代需求,中職舞蹈教師就需要積極的學習信息化知識,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化修養。首先中職舞蹈教師要積極主動的學習與信息化教學相關的理論知識,并且要主動借鑒成功的混合式教學實踐案例,探尋信息化教學與傳統教學之間的差異。教師要結合課程特點,選擇契合實際的信息技術手段,推進舞蹈教學個性化、互動化開展,便于學生更好的獲取舞蹈知識及技能。其次中職舞蹈教師還應該強化自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包括軟件應用能力及資源整合制作能力,當前很多舞蹈教師在這兩方面上都存在能力不足的情況,對此教師需要主動的提高自身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在實踐中教師要注意打破自身的思維局限,要積極的關注信息技術發展動態,拓寬自身的知識面,了解最新信息化教育發展情況,同時教師還需要做到多思考,要反思現有技術、教育產品對課程教學的影響,結合成熟的信息化教學產品來推進信息化教學活動,并且要在實踐中總結反思,實現自身信息化素養提升。
(二)優化舞蹈教學設計過程
在中職舞蹈信息化課堂教學模式中,強調學生借助信息化手段開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活動,學生的情感態度、學習方式會對其學習效果帶來直接影響。中職舞蹈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從教什么、怎么教入手,通過合理的手段來激活學生興趣,讓學生能主動的開展舞蹈知識探究、舞動動作訓練。在實踐中,中職舞蹈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化方式來重構舞蹈教學設計環節,在課前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如引導學生對將要學習的舞蹈知識、文化背景、動作組合等借助信息化平臺發給學生,要求學生在課前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在課堂上教師借助信息化平臺對學生自主學習情況進行檢測,根據學生自學成果展示及檢測結果判斷學生學習中的問題;接著教師針對學生學習中的重難點問題集中進行講解,并指引學生開展互動討論活動,規范學生的動作,冰之印學生體會舞蹈的情感、文化內涵等;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學到的知識來自己創編舞蹈動作組合,為學生提供創編平臺,將學生的成果添加到學生學習檔案中。中職舞蹈教師要注意,在平常教學中既要關注學生對舞蹈基礎動作技能的掌握情況,同時也需要特別關注學生的創新能力發展,強化課堂互動、展示等環節,達到以練促學的效果。在舞蹈教學中,肢體動作屬于外在表現,情感表達則是內在體現,教師不僅要指引學生關注舞蹈的外在動作標準型,更要思考舞蹈動作的神韻,要讓學生能在舞蹈表演中更加準確的將舞蹈情感、情緒展現出來。在實踐中,中職舞蹈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化課堂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對舞蹈動作的每一個點進行分析,捕捉舞蹈動作中的神韻,體會舞蹈的飽滿情感,以此強化學生舞蹈表現力,使得學生能在舞蹈表演中更加有情感的演繹作品。
(三)優化教學資源
在以往的中職舞蹈教學中,存在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充足的教學資源,教師大多是通過自己展示舞蹈動作,來引導學生學習,整個過程缺乏良好的情境,難以滿足學生的多樣化發展需求。在信息化課堂教學模式下,中職舞蹈教師要注意靈活的引入教學資源,結合教學目標、學生成才要求,梳理整合教學內容,開發多元化的舞蹈教學資源,并且要在舞蹈教學資源建設中充分考慮教、編、練等各個層面的需求。在信息化教學改革大背景下,中職舞蹈教師要充分借助網絡平臺的優勢,打造舞蹈課堂教學第二陣地。教師可以借助各種網絡教學平臺,開設網絡直播課程,并在網絡上尋找更多精品的舞蹈教學資源,上傳到網絡教學平臺中打造線上舞蹈學習資源庫,在資源庫中教師可以根據舞蹈類型,設置舞蹈視頻、舞蹈音樂等模塊,并結合舞蹈作品的類別題材,設置不同的導航菜單,幫助學生觀看學習。中職舞蹈教師在平常教學中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對各種舞蹈教學資源進行整合,為學生提供經典、具有代表性的舞蹈視頻,引導學生可以在欣賞對比舞蹈作品中實現舞蹈創編、舞蹈情感宣泄,強化學生的舞蹈水平,促進學生藝術審美能力的提升。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國際社會舞蹈藝術的相關知識時,就可以將世界舞蹈藝術領域中極具代表的作品整合在一起,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對這些舞蹈作品的表現形式、情感內涵、美學思想等進行分析,如指引學生對比《雀之靈》與《天鵝之死》的差異,體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西方舞蹈藝術,促使學生在欣賞舞蹈中發現美、感受美,進而可以在舞蹈實踐中實現創造美,促進學生舞蹈水平的提升。
(四)強化評價反饋
新時期下,中職舞蹈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應該以全新的觀念來應用信息化課堂教學方式,落實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實現對傳統舞蹈教學活動的優化。在講解舞蹈理論知識時,教師可以調取資源庫中的趣味資料,開展線上教學活動,這樣既能增強了理論學習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積極性,又可以帶給學生更加直觀的視覺沖擊,有助于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同時中職舞蹈教師還可以開展線上批注作業的方式,在學生舞蹈實踐完成后,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對學生的舞蹈表演情況進行批注,如教師讓學生將自己在課后舞蹈訓練的視頻發布到相應的平臺上,教師根據學生作品來評價學生作業,同時教師還可以將學生舞蹈訓練視頻發布次數看做是平常考勤的一種方式,以此更好的調動學生課后舞蹈訓練熱情。此外中職舞蹈教師還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信息化發展的最大影響就是改變了人們的交流方式。中職舞蹈教師在平常教學中完全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與學生開展非面對面的交流互動活動,這樣能很好的打破過去的時空限制,更有利于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如學生可以將自己的舞蹈訓練視頻單獨發給教師,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提出針對性指導意見,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舞蹈訓練效果,又能消除學生對教師存在的畏懼心理。在信息化教學中,數據是很重要的依據,信息化教學的最大優勢就是借助信息手段能讓學生的學習過程留下相應的學習數據,這就為學生學習問題的處理提供了良好依據。如中職舞蹈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化平臺統計學生觀看微課的次數、看點來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判斷學生學習中的重難點。同時教師也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收集學生的學習成果、課外訓練情況,實現對學生的精準引導;借助移動終端教師還能對學生的作品、成果進行實時點評反饋,有助于學生更加針對性的調整發展。
結語
將中職舞蹈教學與信息化課堂教學模式相結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中職舞蹈教學質量的提高。在實踐中,中職院校需要進一步提高對舞蹈信息化教學的研究力度,并且要結合現實狀況,采取有效的方式來推進舞蹈教學信息化活動,實現舞蹈教學改革創新,以此培養出更多高水平的舞蹈人才,滿足文藝界發展所需。
參考文獻:
[1]劉亞.舞蹈表演專業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探究[J].大觀:論壇,2020(4):2.
[2]黃碩.民族音樂與舞蹈課程信息化翻轉課堂教學探究——以云南旅游職業學院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20(26):2.
[3]黃蘭.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信息化的探究[J].寧波教育學校學報,2019(01):21-22.
[4]文華,王昭然.互聯網環境下高校舞蹈教學模式的探究[J].教育研究,2021,4(1):26-29.
[5]鄭雅勻.新時期關于職業教育中舞蹈教學模式優化的方法分析[J].戲劇之家,2021(27):2.
[6]李冰.基于微課和翻轉課堂教學的舞蹈教學新模式初探[J].文學少年,2019(8):1.
作者:楊喆
- 上一篇:信息化時代電子發票應用與管理
- 下一篇:學前教育專業融合式教學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