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探討

時間:2022-04-20 11:04:52

導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探討

摘要:職業教育的教學生態正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逐漸發生體系性的變革,并且正在形成職業教育特有的教育信息化特色。隨著精品在線課程的完善,師生也逐漸將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到常規教育教學中,并且利用在線課程的在線資源、在線評價優勢為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搭建了教學實施平臺。本研究在分析“電工電子技術”在線課程建設的基礎上,從課程、專業、專業群的角度闡述了應用在線課程開展混合式教學在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環境搭建、考核模式改革、教學內容整合、教學團隊建設方面的主要改革措施,增強了課程的適應性,提出了一種職業院校實施混合式教學改革的建設思路,僅供參考。

關鍵詞:人才培養;混合式教學模式;在線課程;教育教學改革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指出,在今后一段時間內,職業教育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包括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創新教學模式與方法、改進教學內容與教材、完善質量保證體系五個方面內容,其中創新教學模式與方法是改革的實施手段,更是整合其他改革內容的任務載體。教學模式的改革在順應信息化時代的大背景下,順勢而生的是通過在線課程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并且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正在逐步成為新時代職業教育的重要教學改革方向。本研究以職業院?!半姽る娮蛹夹g”精品在線課程為載體,全面論述了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思路框架、教學環境搭建、教學模式實施,提供了一種職業院校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案例。

1高職教育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的意義

1.1網絡媒體技術的普及帶來了教育教學模式改革

在當今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應用到了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成為了生產力改革的重要驅動力。信息化對教育行業的影響尤為重大,尤其在職業教育領域,國家相繼提出了教育信息化2.0和教育現代化2035計劃,計劃中明確列出教學信息化改革的方向和具體內容?!吨袊逃F代化2035》文件中指出要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利用現代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現規?;逃c個性化培養的有機結合。傳統的教學課堂基本上都是教師用語言和圖片描述生產生活畫面,傳授起來抽象,學員需要領會,在腦中努力拼湊,去重現客觀存在,這是相當困難的過程,而有了信息化技術,就可直接把現實世界表現出來。例如,宏觀的宇宙世界、微觀的粒子形態,若僅用語言描述教學,理解正確的概念是非常困難的。在網絡多媒體時代,可以模擬仿真,使內容、結構變得非常直觀,容易理解。

1.2精品在線課程建設為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奠定了基礎

精品在線課程建設的出發點是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分析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興趣、學習手段來構建在線課程的教學情景和評價方式,利用多種形式的多媒體技術,實現了課程教學資源的質量提高和多樣性增加。在課程內容上,突出了典型工作任務,以核心知識點為中心,逐步展開課程內容,實現了知識的碎片化鏈接;在課程形式上,利用課程平臺的可視化特性,可以實現學生在課堂上、寢室里、餐桌上多空間學習,在完成教學的基礎上,突出了課程的趣味性和互動性;在教學評價上,不再以一張卷子作為評價標準,教師可以利用大數據平臺對每個學生實現教學過程的全程評價,集中體現了教師評價、專家評價、小組評價、學生互評的客觀性?;旌鲜浇虒W模式是結合線上教學和線下指導開展教學實施的一種教學方法,精品在線課程的高質量建設,為混合式教學奠定了重要的環境基礎并提供了實施載體[1]。

1.3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意見中指出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教育的課堂面向的學生多是網絡原住民,學情的根本性變化帶來了課堂的革命性改革?;旌鲜浇虒W模式充分融合了信息技術與職業教育的特性,集合了線上教學、過程評價、數字課堂的優勢,迎合了學生的學習興奮點,正在逐步成為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2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面臨的問題

2.1信息時代背景下課堂不再是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

在互聯網時代,課堂已經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學習的渠道是多種多樣的。隨著網絡媒體平臺、知網平臺、百度文庫等大型數據庫的推廣,海量的信息正在灌輸式改變著人們的學習方式。網絡平臺使教學知識的寬度得到了拓展,并且延長了知識的長度。如何改變傳統課堂,如何理解網絡媒體平臺的特點及優勢,是所有學校的教師面臨的問題。

2.2學生學習空間的搭建不完善

目前混合式教學模式正在職業院校全面推廣,智慧職教、智慧樹、超星、雨課堂等在線課程平臺針對不同類型的職業教育課程開發了多種形式的在線課程授課平臺,構建了基于互聯網平臺的多元化學習網站及客戶端,并且隨著信息技術的豐富,新形態、立體化、活頁式教材的出現也為線上教學提供了便利。但是,由于職業教育的類型特征,專業課程的多樣性帶來了教學實施的多形態,每個獨立平臺不能完全使用所有的課程內容,所以就需要教師充分掌握各個平臺的特征,整合網絡資源及教學內容,重構教學生態,使之能夠適應職業教育課堂改革的需要。

2.3線下現場教學和線上網絡教學的同步機制問題

職業教育的重要特征就是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實踐技能的學習是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重要問題,線下教學中可以利用學?,F有的教學設備資源實現模擬、操作、調試等重復性技能訓練,線上教學可以利用網絡的開放性特性實現理論知識的拓展,不受教學環境制約,開展知識的廣泛性傳授。但是如何實現線上網絡教學和線下現場教學的教學內容同步傳授,是實施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關鍵問題。

3基于在線課程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建設思路框架

“電工電子技術”在線課程是省級精品在線課程,已經面向社會開放4期,受眾覆蓋全國18個省份,3000余名在線學員,課程已經形成了具有優勢特色的教學實施體系?!半姽る娮蛹夹g”在線課程在面向職業院校學生開展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學模式的建設思路主要以學習者的學習方式和教學者的授課形式改革為出發點,通過專業全局化教學內容設計、職業素養提升平臺搭建、教育教學方法改革、共享數字化教學資源利用、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來搭建教學模式實施的軟硬件環境,通過課前互聯網教學準備、課中線上線下翻轉課堂的實施、課后全程式教學評價等方式開展教學模式的實施,從而達到信息化時代下教學內容的教育教學目標[2-4]。該課程建設思路框架如圖1所示。

4“電工電子技術”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學軟硬件環境的搭建

4.1職業化路徑引導課程內容改革

“電工電子技術”是一門專業基礎課,不同學制和專業的授課計劃基本上將其開設在第一學期,課程的基本目標是引導學生走進職業技能大門、建立職業自信、為技術技能打下良好基礎。課程能力目標是企業工作任務電工基本技能和基本電學知識的融合,兼顧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教學內容盡量精簡,重點放在課程重點內容與難點問題的解決上,以便于簡練課程授課,提高授課效率。從專業技能到職業素養的養成要走職業化路線,緊跟行業變化、專業發展方向和市場經濟發展趨勢,通過大國工匠典型案例線上線下場景互換式教學將課程思政融入教學內容、課程考核、教學方法中,將企業管理、企業精神、工匠精神、典型案例、企業優秀員工事跡等全方位滲透到教學中,讓教學內容更加豐滿立體,在潤物無聲中把學生培養成技術過硬、學習能力強、品質優秀、有著正確價值觀和職業態度、可持續發展的企業人才。

4.2搭建專業技能引領職業素養提升平臺

“電工電子技術”利用面向所有學習者的開放式學習平臺,實現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在線課程平臺從內容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選擇不同層次難度的學習方案,實現差異化教學。線上資源豐富,不僅有精心錄制的教學視頻,還可以利用各種論壇、網站資源進行學習,既培養學習者的自學能力,又鍛煉學習者查閱資料的能力。利用課程平臺的討論、互動版塊,師生之間可以實現有效的實時互動,教師之間還可以進行教學經驗交流。線上作業和階段性考核是進行教學反饋的有效手段,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實現自我評價,教師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匯總及時反饋調整教學實施進程。利用平臺可以方便地將企業師傅請進課堂,企業師傅不僅能實現遠距離授課,還能實現線上作業點評,為現代學徒制開辟了有效途徑。

4.3以職業化為目標進行線上教學方法改革

采用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將傳統教學與在線學習優勢互補,實現了分層次教學,解決了企業師傅參與度低、技能考試不及時、課時分散實施等問題,可以實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程教學。教師從課前學生自學、到課中翻轉課堂、再到課后拓展提升進行整體教學設計,學生小組協作、按照項目模塊分步學習,學習效果明顯提高。以職業化為目標進行線上教學方法改革,每次教學內容的設計引入“企業導師”,通過企業導師實際操作實踐技能環節,具有示范引領作用,并且打破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到實用的知識與技能。

4.4共建共享職業化教學資源

優質的教學資源是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前提保障,教學資源建設在內容上和形式上要以學習者的認知習慣為基礎,線上和線下資源圍繞教學設計、教學進度整體設計,形式多樣,有啟發式的思維導圖、學習類教學視頻、拓展類視頻圖片、閱讀和查詢類任務清單、線上線下學習指導手冊、作業和階段測試習題等。資源的開發離不開企業,明確行業對人才的標準,結合企業崗位需求來確定教學資源內容,并結合人才培養方案、“1+X”證書制度、企業信息庫以及案例庫等,在學習資源充足的前提下,提高教學的趣味性。

4.5“互聯網+”模式下的師資隊伍建設

進行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高職教師所面對的挑戰是比較復雜的,首先是教學觀念的改變,然后是教學內容設計、知識模塊整合、教學環境構建、過程性教學評價、線上線下教學場景轉換等。組建一個有效的教學團隊開展教學模式改革是基礎和保障,要有效引導團隊教師組織、管理、評價學生的線上線下學習活動,開發有專業特色的多元化教學資源和實施線上線下教學過程監控。團隊教師要合理分工,共同開展教學活動和教學研究,通過分工協作開發數字化教學資源,有計劃地提升團隊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運用現代化教育手段進行教學改革,推動師資隊伍建設的發展[5-10]。

5“電工電子技術”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施

5.1課前

課前學生依托平臺自主學習,完成課前學習任務。教師創設情境,引出實際工作任務,使學生了解項目的內容、明確所學的具體應用。同時,教師布置課前預習任務,學生下載學習任務單,利用在線學習資源和教材進行自主學習,完成課前的自學任務,針對自學任務完成知識和技能的梳理,進行在線討論和總結。教師隨時關注學生任務完成情況,并及時批改,在線答疑,針對學生學習情況,調整教學策略。以上為線下突破教學重點和解決教學難點奠定了基礎。

5.2課中

結合教學需求,將課中學習分為任務導入、方案制訂、仿真訓練、實操訓練、小組競賽等環節。在實施過程中,學生通過“虛擬操作—半虛擬操作—實操訓練”三個不同層次的操作環節完成任務,確保各組安全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務,從而解決教學重難點。

5.3課后

針對“1+X”證書相應知識點和技能點進行拓展。學生在開放實訓室完成拓展任務,強化技能;在網上完成教師發布的復習作業,鞏固知識點。教師布置拓展作業,線上線下指導學生完成拓展任務,完善教師評價。通過拓展練習,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和技能,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品質,達到“1+X”證書標準。

5.4教學過程評價

依據教學目標,結合課程特點,采用生生互評、教師評價的多層次、全方位的考核評價方式,將評價趨于多元化、客觀化的同時,有利于教師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11]。

6結語

本研究提出一種基于“電工電子技術”精品在線課程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通過分析混合式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提出實施混合式教學的思路框架,并從教學環境搭建和教學模式實施兩個方面,具體闡述了“電工電子技術”課程在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過程中的辦法和模式。課程組的教學實施驗證了這種教學模式有利于信息時代網絡原住民的知識獲取,并得到了學生的一致好評,為職業教育的課堂模式改革提供了一種建設模式。

作者:馬駿 方振龍 單位:長春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