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運營管理模式優化研究
時間:2022-04-21 10:25:19
導語:高速公路運營管理模式優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交通強國建設綱要》,這是實現交通強國戰略的重要文件。在該戰略的指導下,我國要具備一流的交通服務、先進的技術,能夠對高速公路進行有效的治理,達到人民滿意、保障有力及世界前列的目標。高速公路的運營管理指的是在公路完成通車之后對其使用期間的各種事項進行監管,更好地發揮高速公路的運行功能,為社會經濟建設提供優質的服務,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最大化的便利。根據行業類型的劃分,我國高速公路屬于資金、技術以及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在運營管理的過程當中展現出了管理流程和主體分化、管理單元多元及管理成本慣性三個方面的特點。為了進一步完善對高速公路的運營管理,使高速公路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更好地發揮作用,文章運用文獻分析法、歸納總結法,從我國高速公路運營現狀出發,總結了高速公路運營管理的問題,并在這個基礎上探究了業務導向的高速公路運營管理模式優化策略。研究發現,在業務導向下,高速公路運營管理需要從收費管理、預算管理及成本管理這三個方面對現有模式進行優化。
關鍵詞:交通工程;高速公路;運營管理模式;業務導向;管理組織結構
一、我國高速公路運營現狀
(一)我國高速公路的發展現狀
我國的高速公路建設于20世紀80年代,在90年代開始發展起來。雖然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高速公路起步時間較晚,但是發展速度較快、起點也較高。截至2019年,我國高速公路的線路運輸長度已經接近15萬公里。表1展示了2016~2019年我國公路以及高速公路的運輸線路長度。高速公路的發展建設與地區的經濟水平具有直接的聯系,從整體上來看,我國高速公路的發展存在明顯的地域差異。2019年我國各省市高速公路建設里程與密度的公開數據顯示,上海、天津、北京等地區高速公路的密度都是比較高的。統計顯示,2019年北京公路運營里程為22366公里,高速公路的運營里程為1168公里。近年來,各地政府對高速公路的發展與建設都比較重視,隨著行業體制改革目標的推進和行業技術的發展,我國的高速公路建設、運營及管理模式都在不斷完善,資質壁壘、地域壁壘等問題也逐漸得到了解決,在市場競爭的背景下企業合并與重組的趨勢也更為明顯。圖1展示了我國高速公路行業發展趨勢。北京市首都公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在發展的過程當中抓住了當前的機遇,從積極承擔政府任務、服務人民出行、履行社會責任到壯大企業發展,從融資修路、建設發展到運營管理和服務等方面,都實現了發展定位主動和功能的細化。與此同時,公司發展定位的內涵范疇逐步拓展,從首都到京津冀,從高速公路到城市交通,從傳統企業到現代企業,更加強調了企業的發展。
(二)高速公路運營管理現狀
1.分化的管理流程和管理主體為了達到高效管理的目標,當前我國高速公路的管理流程被劃分為以下幾部分。一方面,當地政府與交通主管部門負責公路的總體規劃以及線路的設置;另一方面,施工單位需要按照業主的規劃和設計要求來完成高速公路的施工與建設,在完成建設之后還需要聘請專門的管理機構來進行運營管理。而在不同的部分,高速公路的管理主體也是不同的。比如在高速公路的投資階段中,政府交通部門、上市公司以及民間組織是主要的管理主體;在施工階段的過程當中,管理主體除了中標的施工單位之外還包括政府制定的單位;在行政管理的過程當中,國務院主管部門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是主要的管理主體。由此可見,高速公路的管理流程和管理主體都是分化的,具有一定的復雜性。2.多元的運營管理單元在高速公路的運用管理過程中,其運營管理單元逐漸向多元化方向轉變,市場上出現了專門從事高速公路運營管理的企業,這些企業形成了激烈的市場競爭,同時可以承擔公路在自主經營過程當中的投資風險。這雖然打破了高速行業的壁壘,但同時也衍生出了企業資質淺、經驗不足等問題。北京市首都公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就是一家負責北京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及配套設施投融資、建設及運營管理的企業,在北京市委和市政府的領導下為高速公路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3.慣性的管理成本高速公路的特殊性質使其在管理的過程當中難以實現政企分離的目標,即便是其進行了一定的改革工作,但始終未能與經濟社會發展速度維持一致,繼而造成管理成本較高。其中的人力資源成本投入較高,與企業內部的崗位重復現象嚴重、管理層級冗余有著一定程度的關聯。除此之外,由于考核機制落后于時代發展,各個崗位工作人員的工作績效無法做出精準的考核,也在無形中加大了人力成本投入。在信息化的時代當中,高速公路的收費管理已經開始運用網絡化的聯網收費體系,這雖然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但在運營初期也會增加較大的機電系統的運維資金支出。
二、高速公路運營管理的問題
(一)公路養護標準、效率難以保障
與普通公路相比,高速公路的養護工作更為復雜,除了要關注路面質量問題之外,還需要關注道路周邊的農田、公路等使用限制。從整體來說,高速公路的養護內容更為廣泛,養護工作的開展具有更強的隨機性,同時對工作人員的素質也有著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高速公路的監管力度不足,我國高速公路的檢查頻率通常為5年一次,很多問題沒有及時發現,這也是造成養護質量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目前,在開展高速公路養護工作的過程當中,還存在養護標準不高、效率難以保障的問題,這對后續工作的開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首先,高速公路的養護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相關單位對制度的建設不夠重視,將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公路的實際管理上,這導致養護工作的開展無章可循,養護質量比較低。對于養護工作者來說,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自身的行為缺乏制度的約束,對養護的具體標準也不夠了解,進而導致整體養護質量不達標。其次,當前養護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高速公路的養護工作內容廣泛,對養護人員的應急處理能力、溝通能力等都有較高的要求。高速公路在動態發展的過程當中,養護技術也是不斷更新的,如果工作人員沒有及時提升個人工作能力,只停留在傳統知識與技術的地步,就會在養護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出現問題,造成工作效率低。再次,在高速公路養護的過程當中還存在資金短缺的問題。公路養護具有較強的隨機性,所投入的資金無法被立刻計算出來。企業用于公路管理與養護的資金不足。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出現了管理重心上的偏移。當高速公路出現問題時無法在第一時間進行養護與維修,導致多個路段的公路都存在隱患,長此以往將會出現更為嚴重的問題,再次進行修復所需要投入的成本就會更高,進而形成惡性循環。最后,高速公路養護機械化養護程度還比較低,在日常養護工作的過程當中只能依靠人力來完成,這不僅增加了成本投入,還造成了養護效率低的問題。從整體來看,各個地區對先進養護設備的開發力度不夠、使用頻率低,這對養護效率的提高造成了嚴重的制約。
(二)路政管理有待完善
在對高速公路進行路政管理的過程當中,管理力度不夠充足、管理機制有待完善。首先,設備與人員不完善。當前,路政交管部門的檢測設備嚴重不足,監管設備設施主要依托高速運營單位的道路監控設備。與此同時,檢測與管理過程中仍然以人工巡查為主,各種技術手段的運用率比較低。其次,高速公路的路政管理需要沿線屬地政府部門的支持與配合,但是當前在對部分高速公路進行實際管理的過程當中沿線政府的配合管理力度比較弱。比如在開展高速公路治超工作的過程當中,路政交管部門的現場支援速度較慢,力量薄弱。最后,路政管理部門之間的聯動機制還不夠完善。所使用的監管手段比較單一,在沒有與交警、城管及運管等部門形成聯動機制的情況下,無法運用行政許可和行政強制等多樣化的監管手段,也無法落實對高速公路違法行為的全面監管。
(三)服務區服務品質有待提高
服務區是高速公路重要的構成部分,同時也是人與路相互連接的紐帶。高速公路服務區的服務品質可以體現出高速公路整體的服務水平。統計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北京市的高速公路數量已經超過了20條,高速公路服務區有8個、停車場3個。有研究人員對北京地區的高速公路服務區的服務設施進行了調查研究,通過安全性、舒適性、便捷性、美觀性四個方面調研后,分析了司乘人員在進入北京高速公路服務區之后的整體感受。其中,有超過50%的司乘人員認為北京高速公路服務區給人以安全、舒適及便捷的感受,但是只有26%的司乘人員認為服務區美觀性良好。由此可見,高速公路服務區的服務品質還有待提升。在商業價值開發方面還存在問題,實際供給低于出行者的需求。與此同時,雖然服務區的基礎設施比較完善,但是相關的人性化服務還有待提高。
三、業務導向的高速公路運營管理模式優化
(一)收費管理方面
首先,可以在高速公路中運用電子不停車的收費系統,這種先進的收費管理系統是智能交通系統的服務功能之一。這種收費制度推動著高速公路建設的國際化發展,網絡化程度與現代化程度都得到了明顯的提高,這也是未來高速公路收費管理的重要方向。這樣可以有效擴大收費管理的服務、提高管理效率,進而實現管理成本的降低。其次,還可以在高速公路收費站處簡化現場管理的流程,保證車輛的快速通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就要保持收費車道的暢通。通常面對一些特殊車輛,需要進行復雜的處理流程,導致車輛長時間占用收費車道,對其他交費車輛的通行造成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對特殊車輛的處理流程進行完善改造,堅持“先授權后監督”的原則,基于系統邏輯寫入,運用ETC等智能化的收費系統來代替人工授權,以此來減少處理環節,保持車道的暢通,提高收費服務水平。
(二)預算管理方面
在開展預算管理的過程當中,高速公路運營單位的管理人員要樹立起全面預算管理的意識,對企業的經營狀況、發展方向以及運營問題進行全面分析,在這個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年度預算,進而達到增收節支的目標。與此同時,高速公路運營管理的預算包含了收費、路政、養護、經營開發及信息監測等多個方面,在開展管理的過程當中要堅持全員參與的原則??梢栽谄髽I內部設立高層管理者與各個部門共同參與的預算管理委員會,在人力資源充足的情況下共同制定預算管理目標,共同監督預算管理制度的執行。這樣可以改變以往的預算管理模式,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在這個基礎上,高速公路運營管理企業還要統一預算編制與財務核算的口徑,實現預算與核算之間的有效銜接,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有效分析,進而達到預算管理與預算控制的目標。在預算下達時,要對綜合指標進行細化與明確,這樣可以為預算執行分析工作的開展提供便利,及時發現預算缺項,并對各項預算指標進行分析,對預算執行差額的原因進行總結,這樣可以實現預算工作質量的有效提高。最后,還要結合高速公路行業的發展規劃,積極制定企業在資產構建、高速公路改建擴建、高速公路養護修理等方面的資本性支出,進而降低支出的盲目性與被動性,做到早規劃、早預算。
(三)成本管理方面
成本管理是高速公路運營管理的重要構成部分,這關系到企業的經濟效益。首先,要對高速公路的運營成本進行準確定位。為了更好地適應經濟新常態的發展要求,有效化解經營矛盾,在開展高速公路運營管理的過程中要實行戰略轉型,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優化企業運營成本的管理。在做好主業的同時,企業可以向其他行業拓展,挖掘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與此同時,在發揮高速公路主業潛力的同時還要對資產的結構進行優化,實現高速公路生命周期的延長。北京首都公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營業收入的占比如表2所示。由此可見,公司缺少技術咨詢和工程總承包業務,導致投資的帶動作用不能很好地發揮。在未來要形成“741”產業發展新格局,這可以延長高速公路生命周期、為成本管理注入新的活力。最后,還要實現人力資源管理的系統化與科學化。在高速公路運營過程當中,北京的人力成本是最高的,其次是上海,而北京的成本約為上海的兩倍。在這樣的情況下,北京地區的高速公路運營管理企業需要樹立起全新的人力資源成本管理理念。同時,還要基于勞務派遣來實現人力資源來源與渠道的拓展,逐漸優化企業人才隊伍和知識結構、年齡結構、智能結構、專業結構,營造企業持續發展的高素質人才資源優勢。同時還要重視對人才的培訓和教育,幫助他們提高工作效率、增強綜合素質,這樣也可以有效降低人力資源成本。
四、結語
在我國社會經濟快速增長的背景下,高速公路的建設速度也變得越來越快。作為公共服務產品,高速公路在社會經濟發展當中的重要性變得越來越突出。在運營管理的過程當中發現,高速公路交通與服務這兩方面的特性并不均衡,在公路養護、路政管理、服務品質等方面還存在著不完善之處。在這樣的背景下,需要在現有交通資源供給的情況下,將高速公路的業務流程和管理組織作為切入點,探索與完善新的經營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金偉忠,張鵬宇.湖北交投鄂西北高速公路運營管理有限公司開展“安全生產月”八大活動助推山區高速公路持續安全暢通[J].交通企業管理,2020,35(04):38.
[2]馬德家,張芳倩.基于精細化管理目標下的“降本增效”途徑選擇———兼論新常態下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單位財會供給側改革[J].交通財會,2017(03):21-27.
[3]本刊.專業稱重方案讓偷逃通行費行為無所遁形江西眾加利在第六屆全國高速公路治理偷逃通行費交流會上分享治逃策略[J].衡器,2016,45(03):5-6.
[4]陳井偉,趙曉軍,彭智佼.中控交通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在高速公路運營管理中的應用[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2011,35(02):428-430.
[5]姜艷霞,王洪明,紀曉杰,劉海蘭.吉林省高速公路監控視頻流智能分析在車輛逃費稽查中的應用研究[J].吉林交通科技,2019(03):47-48.
[6]溫素彬,衛晉芳.管理會計工具及應用案例———全面預算管理在高速公路BOT項目運營期的應用[J].會計之友,2017(02):134-136.
作者:李遠征
- 上一篇:集團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問題及對策
- 下一篇:計算機信息化在教學管理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