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術在高層建筑精細化管理的應用

時間:2022-04-24 11:55:20

導語:BIM技術在高層建筑精細化管理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BIM技術在高層建筑精細化管理的應用

摘要:在高層建筑的施工中,bim技術的運用,有利于實現精細化施工管理。為促進BIM技術的運用,分析了BIM技術及其應用價值、精細化管理及其和BIM的關系,探究了高層建筑施工階段精細化管理中BIM技術的應用。

關鍵詞:精細化管理;施工階段;高層建筑;BIM技術

由于高層建筑施工周期較長,其施工技術較為復雜,且施工環境也較為多樣,加上當前高層施工的管理不夠精細化,使得工程的質量、安全等方面被影響。靈活運用BIM技術可提高精細化的施工管理,縮短施工的周期,提升施工效果,促使降低施工成本,保障施工安全,提高工程效益。

1BIM技術及其應用價值

1.1BIM技術

BIM技術即建筑信息模型,如圖1所示,該技術結合了現代建筑技術、信息技術,其能集合共享知識資源,對項目信息進行分享,讓施工、設計等單位能在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內,得到全部決策的可靠依據[1]。

1.2應用價值

在BIM技術支持下,建筑工程信息能夠被模型化處理,比如建設參數化的模型等,能讓工程完成的效果被全面、立體地展示出來,讓傳統的圖紙設計只能二維展示這一困境得以改善[2]。在此技術的支持下,設計師能模擬現實中不能有效、直觀控制的各類要素,如結構分析、進度模型等??偟膩碇v,在管理建筑工程時,BIM技術的運用,實現了管理的技術、理念革新,對比分析工程的計劃進度、具體進度,能加強專業協調,優化造價控制,降低專業沖突、設計變更對工程帶來的影響,讓項目的決策和實施獲得有效的依據。

2精細化管理與BIM的關系

2.1精細化管理

精細化管理是相對于粗放式的傳統管理而言的,它要求對工作流程進行優化,建立工作的高效系統,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環節,讓不同工序都能提高銜接的效率,讓企業可以提高管理、生產的效率[3]。在精細化管理中,要求遵循數據化、操作性、適度性的重要原則。數據化是指在管理中要將數據當作基礎,通過數據標準來對工作提出要求,通過數據對工作的成果進行檢驗,讓各工作環節被量化。操作性即管理中要用可操作、明確的細則代替柔性、臨時性的指令。適度性要求管理中要結合質量、成本上的要求,在合理的一個范圍中完成管理,但也不能過度地細化,因為過度細化會讓管理、生產的成本出現上漲。

2.2精細化管理和BIM的關系

精細化管理起源于生產制造行業,在理論研究和實踐發展后,它形成了系統性的理論還有實踐方法,能在企業的成本及質量控制、經營管理上發揮重要價值[4]。建筑施工也可以被看成一類工程制造,在工程的管理中應對精細化管理合理應用。而建筑項目一般有較大的投資規模,工程的周期比較長,其中的技術也較為復雜,這讓項目管理存在一定特殊性。因此,其他項目成功的經驗無法在項目管理中直接套用,而是能夠借鑒,以此讓建筑的質量、成本、進度等方面不受不確定性的各類因素嚴重影響,最后建立適應性高的工程管理流程及標準。在BIM技術支持下,精細化的施工管理得到了重要工具的支持。利用對基礎數據的錄入,建立信息模型開展模擬分析,可以讓工程管理免受更多人為、設備等因素所影響。特別在碰撞檢查、計算工程量時,通過BIM技術的使用,能讓工作效率得以提升,讓數據統計還有分析失誤率得以降低,讓精細化的工程管理得到數據基礎??偟膩碇v,BIM技術與精細化管理的理念存在一定契合性,有一致的目的。

3高層建筑施工階段精細化管理中BIM技術的應用

在高層建筑的施工中,精細化管理有利于施工的質量、安全、進度和成本得到保障。而在精細化的工程管理中,BIM技術的運用,能讓精細化管理效果變得更好。

3.1場地布置管理方面

在高層建筑的施工中,一些工程處在城市中心,施工面積積有限,因此合理規劃施工場地,能讓施工效率大大提升。二維化的平面布置圖無法對現場動態進行反映。在BIM技術支持下,能模擬布置施工現場,通過三維模型,對總體的布置圖進行展示,讓現場施工能夠順利地完成。

3.2管線碰撞管理方面

在安裝管道前,為避免管道在安裝中和設備進行碰撞導致返工、浪費或者成本增長,需要靈活使用BIM技術。在BIM中,自動檢測的功能可以檢測管道碰撞,且讓設計師及時能了解到碰撞信息,以此減少碰撞狀況,避免現場大量返工。為讓工程的凈高等要求得以滿足,將維修的充足空間預留出來,且考慮管件實際的生產和采購等方面,在BIM模型內,要結合碰撞檢測的具體結果對管道實際位置進行合理安排,在設置時提前預留開口,避免在施工中出現嚴重的返工、出錯狀況,讓空間和管道布置得以優化,為施工提供便利。在施工交底時,設計師也可以運用碰撞優化的三維式管道方案,提升施工的質量。在施工前,可以建立給排水、電氣等BIM的專業模型,連接專業模型、結構模型,做好初步的碰撞檢測。而在沖突報告內,BIM模型內各碰撞的位置、點或管路等信息,均能顯示在三維模型內,然后,設計師要對碰撞位置進行及時調整,保障部件和管道不會出現碰撞,讓各設備也能夠成對連接,再對碰撞進行檢查并調整,以此避免各類設備出現碰撞。

3.3質量管理方面

在控制施工的質量時,需要關注事前、事中、事后3個方面的控制管理。在施工前,需要建立工程的信息模型,將檢查圖紙的工作做好,及時了解設計圖的不足,對管線做好碰撞檢查,優化管線設計,且加強各方協調,如施工方和設計方,避免錯誤的設計影響施工的進度和質量。此外,應該優化設計,結合施工模型對施工方案進行優化,以此對施工進行合理指導。在事中的控制中,各部門應該加強溝通、協調,結合信息模型的各類數據信息,檢查施工的不同環節,保障施工能夠滿足設計上的要求。最后,在事后的控制中,應該將信息分析還有經驗積累等工作做好,對施工的經驗進行總結,優化控制質量的措施,為后續的施工打好基礎。

3.4成本管理方面

在施工中,全部生產費用就是施工成本,而成本也分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在施工時,控制成本是促進建筑企業發展、生產的重要工作。在現階段,建筑行業的市場競爭變得更為激烈,控制成本的難度在不斷增長,成本超出預算的狀況變得更為普遍,這讓控制成本的活動變得更為困難。在精細化的成本管理中,BIM技術的運用,需要從材料、人力的浪費控制、效率提升等方面做起??梢岳肂IM技術,嘗試深化設計、虛擬施工,對施工的材料用量、人工定額進行統計,檢查分析信息模型,讓工程預算變得準確科學,避免因工程變更等因素增加工程成本,打好控制成本的堅實基礎。而材料供應是否及時,也會對工程的成本、進度帶來影響,若不能及時供應材料,會導致窩工、停工等問題,浪費人力資源,增加施工的成本。可以利用BIM的協同平臺,和供應商加強交流,讓供應商提前了解材料的質量標準、類型等信息,和供應商合作建立良好關系,互惠互利,避免因材料供應的問題影響工程成本。

3.5進度管理方面

在精細化的進度管理中,準確、詳細的施工計劃非常重要,對工程量的準確統計,是制定進度計劃的關鍵依據。在BIM模型支持下,能夠對工程所需材料的數量、種類進行直接計算,讓施工計劃在編制時的工作量得以降低,讓進度計劃能夠準確推進。在BIM模型支持下,也可以分解施工周期,分別對各部分的施工計劃進行設定,以此編制整體的進度計劃。在這一方式支持下完成的進度計劃,可以避免出現二維條件下無法避免的一些錯誤,通過直觀、生動的方式,對施工整體過程進行預演,盡快找到編制計劃時出現的不夠合理的內容,讓進度計劃的編制得到優化。在施工時,應該對比分析計劃進度和實際進度,盡快了解施工進度存在的滯后狀況,通過針對性的有效策略做好調整,讓控制進度的工作顯得更為有效。而以BIM模型來控制進度,在調整施工的計劃后,各專業都能獲得施工的最新計劃,能避免信息傳遞的不及時、不準確等狀況影響施工,讓不利因素不會嚴重地影響工程進度。

4結語

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的成熟,企業有了提高生產能力、效率的新目標,在BIM技術支持下,企業能奠定發展核心能力的基礎。由粗放型的施工管理這一角度來看,在工程管理中使用BIM技術,將項目管理的實際流程完善起來,并運用在工程中,能讓工程管理的問題得以改善,它使用的全面性、綜合性較高。而BIM技術管理雖然有著較高效率,但它的應用還缺少豐富經驗,部分細節建模的效果還不夠好。為此,建筑企業需要加強對BIM技術運用的研究,在實踐中發現它的使用問題并實踐改良,讓BIM技術能更好地為建筑施工的精細化管理服務。

參考文獻:

[1]謝朋朋.基于BIM技術的建筑安裝工程施工階段精細化管理探究[J].建筑與裝飾,2020(3):105.

[2]蒙達年.基于BIM技術的建筑安裝工程施工階段精細化管理[J].智能城市,2020,6(2):79-80.

[3]王靜軒.BIM技術在模板腳手架工程施工精細化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城鎮建設,2019(9):59+76.

[4]周小能,張伯林.BIM技術在施工管理中的應用與研究[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9(42):142-145.

作者:朱曉君 單位: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