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在景觀設計中的運用范文
時間:2024-01-02 17:42: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bim在景觀設計中的運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bim技術;建筑學;教學;應用
一、BIM技術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是指基于最先進的三維數字設計和工程軟件所構建的“可視化”的數字建筑模型,為建筑設計師、結構工程師、土木工程師、造價工程師、水暖電工程師、開發商乃至物業維護等各環節人員提供“模擬和分析”的科學協作平臺。
BIM技術自1975年在國外被提出發展至今,隨著計算機硬件水平的不斷提升,已經成為了建筑設計軟件開發采用的主流技術。目前國內外對BIM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開發BIM系列軟件和BIM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近年來建筑領域應用比較廣泛的主流BIM軟件有REVIT、Bentley、Tekla等。
二、BIM技術在建筑學專業教學中的應用
建筑學作為建筑設計行業中最大的一個學科門類之一,其重要地位一直倍受重視。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業也持續高速發展,使得建筑學專業一直處于熱門專業的狀態,由建筑學所涵蓋和派生的幾個方向如室內設計、景觀設計學在社會需求的拉動下也迅速增長。建筑學專業一直是建筑相關專業中就業滿意度最高、平均薪資最高的專業,社會發展對建筑學專業人才的需求也一直居高不下,因此很多本科高校都開設了建筑學專業。
隨著國家對應用型大學建設的不斷推進,大多數高校建筑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的定位主要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基本理論扎實,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和開放視野,系統掌握建筑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及基本設計方法等專業知識,獲得建筑師基本訓練,具有基本設計和初步的研究開發能力,能在城市建筑領域內的規劃、設計、監理、管理、開發及咨詢等部門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基于BIM技術在建筑領域的不斷發展與廣泛應用,為高校建筑學專業人才的培養以及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以及提出了教學改革、課程改革的新方向。一般高校建筑學專業開設的課程主要包括專業基礎課、專業主干課以及專業選修課:專業基礎課包括美術、高數、畫法幾何及陰影透視、建筑力學、建筑構造等;專業主干課包括:建筑設計、建筑結構、建筑物理、建筑設備、中外建筑史、Auto CAD建筑制圖、3D Max三維效果圖制作、城市規劃等;專業選修課包括:建筑法規、城市景觀等。而上述課程中的大部分課程都可以與BIM技術進行關聯教學,一方面可以在教學中引入新的技術,與行業發展接軌;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更加直觀的學習,提高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此外,還可以通過BIM實訓等方式,豐富課程的教學形式,進而提高教學效果,達到推進教學改革、課程改革的目的。
1、BIM與《建筑物理》
《建筑物理》課程主要介紹建筑物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通過研究建筑設計過程中的聲、光、熱等因素對建筑外部環境及內在環境的影響,進一步提升建筑物的功能性和使用質量等。傳統的《建筑物理》課程的教學比較側重于各種概念和計算的講授,學生學習了以后只能夠得到一些定性的知識,而熟練的把建筑物理的相關知識應用到具體的建筑設計中還需要一個過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出現學習吃力、計算費力等情況,不能夠很高的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使用BIM技術的專門軟件,可以形象的演示建筑設計方案還可借助其強大的數據庫中的物理參數進行物理計算,也可以自動地將三維設計模型的數據導入到各種分析軟件,例如可對能耗、綠色建筑、日照等快速地進行模擬分析。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并且使課堂內容更加的直觀容易接受。
2、BIM與《建筑構造》
《建筑構造》課程是以學習建筑的構建原理、構造做法為主要內容的技術基礎課。通過課程的學習了解和掌握大量性建筑的基本構造組成、構造特點以及建筑構造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為后期的建筑設計提供理論基礎。傳統的授課方法中建筑構造的梁、板、柱、門窗等內容是獨立成章分開講解的,缺乏一定的關聯性,而運用BIM技術完成的建筑模型中梁、板、柱、門窗等都是具有相互關聯的建筑構件關系,并且各個構件之間可以相互搭接,并且使用BIM技術的專門軟件,可以對設計是否符合規范進行自動校核,減低了出錯率,節省了時間,使得設計方案更加具有可行性。同時通過軟件創建模型來完成理論知識的講解,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BIM與《Auto CAD建筑制圖》、《3Ds Max效果圖制作》
學習《Auto CAD建筑制圖》、《3Ds Max效果圖制作》課程主要目的是使學生熟練的了解和掌握計算機軟件Auto CAD和3Ds Max基本操作、常用命令以及繪圖技巧,運用Auto CAD軟件可以完成建筑平、立、剖面以及大樣圖的繪制,3Ds Max可以給予Auto CAD平面圖紙的基礎上完成三維建模以及后期的渲染等工作,借助于以上兩個軟件可以完成整套的建筑設計圖紙的繪制及表現。傳統的繪制圖紙的方法是先借助相應軟件完成二維圖紙,再由二維圖紙導入3Ds Max等軟件中進行三維建模,而采用BIM技術二維設計圖紙可以直接從三維設計模型自動生成,避免了重復工作,節省了時間,減輕了學生學習的負擔。
由此可見,建筑學專業的課程教學過程中引入BIM技術是十分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做到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與行業接軌,使學生畢業就可以適應行業新技術的發展要求;另一方面,對于傳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采用BIM技術可以進行彌補,使課程內容更加的直觀、生動、易懂,亦可進一步推進教學改革與課程改革,提高教學效果。
篇2
1.口袋景觀設計表達和App
口袋景觀設計表達(PocketLandscapeDesignExpression),是筆者在研究中提出的用語,由于當代App和智能移動設備的不斷更新換代和精益求精,完全倚靠安裝在“口袋”中的App完成景觀設計表達已成為現實,直接稱這種景觀設計表達方式為“口袋景觀設計表達”。App(Application),譯作應用程序,常簡稱為應用,廣義上包含計算機桌面、Web、移動設備應用程序,狹義上則特指移動設備應用程序,譬如iOS、Android、WP應用程序等。研究中針對其狹義釋義來論述。
2.口袋景觀設計表達的研究意義
口袋景觀設計表達為景觀專業人士提供更加智能、方便、快捷的由意識到物質的轉化的手段,另一方面為非景觀專業人士提供更加智能、直接、形象的由物質到意識的發散的途徑??诖坝^設計表達是數字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其為現代景觀帶來的一份“禮物”,是為了締造一個別樣的“可數”、“感官”世界而到來。
3.適用于景觀行業的口袋便攜式工具
3.1App
在建筑科學類專業人士的極力配合下,琳瑯滿目的App商店中出現了許多針對性和專業性極強的優秀應用,有適合景觀建筑的BIMx,適合景觀城市的AirPanoTravlBook,適合景觀植物的LandscapersCompanion,適合地理分析的LivingEarth等。以下只介紹FormIt360、Enlight、Procreate等。FormIt360,由Autodesk公司出品,相對于123DDesign,其更接近于PC(PersonalComputer)端景觀常用建模軟件SketchUp——雖不同公司出品,但它們的建模原理大同小異,能熟練駕馭PC端SketchUp的專業人士對于FormIt360的掌控沒有難度。目前來看,其作為app的三維建模功能是屈指可數,但與SketchUp相比,仍有很多不足之處,最大的障礙是對于異形體的制作,主要歸因于App版不能安裝插件,但對于稍顯簡單些的異形體可使用一些建模技巧來完成。Enlight,綜合了現市面上大部分圖像后期app的優勢。最新版本的Enlight可存儲無損壓縮的PNG格式和無損壓縮且有EXIF(在JPEG格式頭部插入了拍攝時的光圈、焦距、日期時間等數碼照片的信息的一種圖像文件格式)的TIFF格式,而且其還能保存會話(將圖像后期制作步驟流程保存下來)。另,其強大的蒙板、合成、恢復等功能亦顯示出了其作為圖像后期app的專業性。Procreate,榮獲2013Apple最佳設計獎,專為iPad設計,是一款功能強大、界面直觀的數字繪圖App。其擁有120種簡單易用的畫筆、高級圖層混合、64位性能以及功能強大的畫筆引擎,可做到全真模擬真實繪圖工具。其可記錄圖像編輯的整個流程,并可視頻形式導出。同時,其具有基本的圖像后期功能,可導出為分圖層的原生Procreate文件、PS特有的PSD、帶透明通道的PNG和市面上常見的JPG。
3.2智能移動設備
研究中,為保證制作精度,筆者使用的是iPadpro和ApplePencil。iPadpro是時下配置級別較高的智能移動設備,在運行相關App時幾乎不會出現卡頓現象;另一主要原因是其為IOS系統,對市面上的相關景觀App全部支持。ApplePencil在iPadpro上是當今電容筆中最像筆的“筆”,可模擬真實筆觸。
4.案例解析
4.1《金門大橋》
《金門大橋》的制作是在完全脫離PC端的條件下完成,用到的app是FormIt360和Enlight——FormIt360用來三維建模,取代PC端SketchUp的功能;Enlight用來圖像后期,取代PC端PS的功能。對于一般方體的制作,FormIt360同PC端SketchUp有些類似,亦是倚靠推拉來完成。在首次使用FormIt360時,遇到的主要問題基本是手控和筆控建模的習慣問題。譬如,PC端SketchUp可視模型最大化的快捷鍵是Shift+Z,而FormIt360的快捷方式是雙手指迅速連續觸屏完成;在推拉形體時,SketchUp是鼠標左鍵放到面上按住鼠標左鍵不動推拉,在右下角的數值框中輸入具體數值完成精準推拉,而FormIt360是用手指或筆放到需要推拉的面上拖動,松開,在出現的數值框中輸入數值完成精準推拉。在可視化方面,FormIt360顯示出其較PC端之優勢(在整個操作過程中,制作者可直接碰觸虛擬(VR)模型),但在圖像導出方面不敢恭維(在完成《金門大橋》時采用的是iPadpro自帶的截圖功能,比FormIt360導出圖像相對清晰)。在Enlight中打開在FormIt360中導出的JPG文件(或智能移動設備屏幕截圖),按輔助線修整裁剪圖像,然后再按需達到的效果調整或合成圖像。需注意的是,在完成每一項操作后,一旦點“√”,此項便不能退回修改,保存會話只是對每一大項操作流程進行保存,所以需謹慎操作。
《金門大橋》的制作,筆者發現App中可實現零誤差建模,可參照二維圖像進行三維模型制作,從而可將工程項目的數據信息嵌入到三維模型之中,實現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和LIM(LandscapeInformationModeling)模型的制作。雖較PC端而言談不上材質渲染,但App可做到基本的材質賦予,所以App非常適合景觀(建筑)三維分析圖的制作。同PC端SketchUp類似,App可調整建模風格,即通過對線型等的調整實現多種理想風格,保證最終導出圖像的美觀。不管是FormIt360還是123DDesign等其他三維建模App,目前一個共同的弊病就是在最終圖像輸出上不能做到像Enlight等二維后期App那樣強大,現亟待解決的問題是在圖像輸出的分辨率上。在圖像后期App中,Enlight現已做得較突出,但較PC端PS還相去甚遠。時下Adobe公司已推出App簡化版PS之PhotoshopFix和PhotoshopMix,與PC端PhotoshopCC可進行數據共享,支持iPadPro專用的ApplePencil,在《金門大橋》制作中未使用到,就其功能介紹應較Enlight更加專業,更接近PC端PS,還望進一步深究。
4.2《中國•上海》
《中國•上?!返闹谱魇莍Padpro結合Thinkpad完成,是智能移動設備和PC端結合的作品,用到的app有Procreate、Enlight和ReverseVid,用到的PC端軟件有PS和AfterEffets(簡稱AE),用到的主要素材是使用iPhone6s在上海外灘拍攝的一幅城市天際線攝影,最終達到的效果是城市延時攝影。作品中,最大的亮點是由app完成的從一張白紙到彩色鉛筆手繪稿的形成過程,在PC端完成這樣一組動畫在當今已很常見,完全倚靠app是當代數字技術進步的結果。在Enlight中將上海天際線攝影后期得到一張理想的日景圖像,導入至Procreate中,用Applepencil在iPadpro上緩慢勻速勾勒出天際線外輪廓,再通過分享導出動畫,完全體現出app制作動畫的智能優越性。勾勒逆轉是通過ReverseVid(專門逆轉視頻文件的app)完成的——此過程在PC端AE中亦很容易完成,但在現代景觀中由于PC端AE的過于專業性使得其應用并不是很廣泛。素描擦出效果的制作與上之類似,只不過使用的是橡皮擦擦除,在此不贅述。片頭與片尾的制作、各片段的合成、整體色調的把控、鏡頭光暈的制作、輪船發生位移、配樂的準確合成等均在PC端軟件中完成。《中國•上?!返闹谱鳎鸪跸M氖悄芡耆撾xPC端,只倚靠app完成,研究中發現,雖可能會實現,但質量會很明顯下降,問題主要在于最終效果的整合上,于是選擇了app結合PC端軟件來完成??傮w來看,App在制作單個鏡頭中較PC端有時會顯得更加簡潔,在制作時間上亦有明顯優勢。綜上,在景觀(建筑)動畫制作上,景觀專業人士在配合App的開發中需要走的路還有些長。
4.3雜記現代景觀的發展
從某種程度上可理解為數字技術在助力風景園林藝術之發展,于是有了時下的“數字景觀”。在數字景觀中孕育而出的口袋景觀決定了其同時擁有技術性和藝術性。使用iPhone6s拍攝的作品利用Enlight處理前后的對比(取景地點:泰國•曼谷)。筆者將App在現代景觀中的應用發揮只是滄海一粟——只是針對App在現代景觀感官方面做出的部分具體研究,而在風景園林分析評價與參數化設計等方面有待深入實踐——在風景園林數據分析上,相關App已有意或不經意地在“闖入”現代景觀中,已經或將為風景園林的量化做出突出貢獻。
5.結語
口袋景觀的存在與發展依托于現代景觀的存在與發展。如果說現代景觀是基于生態、空間、文化、功能之間的“耦合”存在與發展[2],那么口袋景觀就是基于這種耦合關系的“虛擬”存在與發展。雖只有短短幾年悄悄發展時間,但口袋景觀設計表達實現了現代景觀由感性到理性的轉變,由理性到感性的“蒸騰”。身為景觀人士,無不期待數字技術究竟會給數字景觀帶來何種更甚之變革——“只要有可能,就一定會發生?!?/p>
參考文獻:
[1]成玉寧,李哲,周聰惠,徐寧.數字技術助力風景園林藝術[J].國際學術動態,2016,(03):13-14.
[2]成玉寧,袁旸洋.當代科學技術背景下的風景園林學[J].風景園林,2015,(07):15-19.
[3]劉頌,章舒雯.數字景觀技術研究進展——國際數字景觀大會發展概述[J].中國園林,2015,(02):45-50.
[4]劉頌.數字景觀的緣起、發展與應對[J].園林,2015,(10):12-15.
篇3
城市開發行為可分為公共開發和非公共開發。公共開發指由政府部門或準政府部門進行的開發活動,開發的空間和設施主要面向公共需要,在城市開發中起著主導作用;非公共開發通常指房地產公司等私人部門進行的開發活動,開發的空間和設施通常是非公共性的,是城市各項經濟活動的重要載體。據此,參與城市開發建設的開發公司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上文所指的城發公司及其他公共開發部門;另一類是常見的項目性開發公司,這類公司以土地二級開發為主,主要進行城市中局部具體項目開發,占市場的絕大多數,屬于非公共開發部門。城發公司作為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下屬的城市開發實施主體,與其他類型的開發公司相比,具有較突出的特征。
(1)公益性和準政府性。
城發公司一般以土地一級開發為主,開發的基礎設施和公益性項目較多,更注重投資的長遠價值和綜合效益。城發公司作為國有企業,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政府意圖,接受政府指令,實現政府目標。在實際工作中與政府建設管理部門關系密切,甚至通過政策安排可代為行使部分政府職能。
(2)區域性。
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一般基于政府的劃撥土地、股權、規費等資產進行融資,把資金運用于市政建設、公共事業等項目。在城市建設資金普遍缺乏的環境下,城發公司作為政府投融資平臺的直屬企業,主要負責轄區內的城市開發。這決定了城發公司往往長期致力于一定范圍內的城市開發,具有明顯的區域性特征。
(3)綜合性和全局性。
為了提高建設效率和水平,地方政府往往會將一定區域范圍內的道路、橋梁、水系、公園和其他公共設施一并納入城發公司的開發內容。因此城發公司負責的項目類型比較綜合,并且必須對區域開發建設的空間戰略和投資計劃進行全局性安排才能保證實現城市開發的目標,這決定了城發公司與其他專業性公共開發部門如水務投資公司等具有較大區別。
(4)規模性和主導性。
為克服市場的不確定性,作為政府在公共開發中的實施主體,城發公司必須具備一定的規模,主導區域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項目建設,并在每一發展階段發揮投資和建設的引領作用。以上特征決定了城發公司的設計管理工作在角色定位、管理方法、工作機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獨特性。
2城市開發公司的設計管理
2.1角色定位
2.1.1從單純的設計管理到綜合多元的角色
對一般的項目性開發公司來說,設計管理主要是指對城市規劃、建筑設計、景觀設計的進度和成果質量的管理,同時協調各設計單位的技術問題和各主管部門的審查審批。而對于城發公司來說,除了上述內容,設計管理還將面臨更加豐富的工作內容,更加多元的利益主體,必須轉變角色才能適應更具挑戰性的工作環境。具體而言,除延續一般設計管理者角色以外,城發公司還要努力扮演理想實現者、具體事務執行者、規則制定者等多種角色。
(1)理想實現者。
在城市開發中為了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常見的城市經營策略是打造精品建筑項目,樹立區域形象品牌。而面對設計精品項目的建筑大師,城發公司應扮演共同理想實現者的角色:既要尊重設計,又要積極參與和影響設計;既要要求設計方案的品質,同時也要注重方案的可實施性和實用性。從區域總體城市形態的角度注意建筑群的協調性,避免使城市成為新奇建筑的實驗室,使國有資產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
(2)具體事務執行者。
在推進具體的公共設施建設項目時,對于政府相關部門來說,城發公司是具體事務的執行者。這要求城發公司在設計管理工作中要及時處理政府往來公函,組織相關會議,從而發揮輔助決策的作用。
(3)規則制定者。
為確保區域發展愿景的落實,城發公司應積極配合政府規劃、土地等主管部門,主動參與土地出讓條件的制定。對于具體地塊的二級開發商來說,城發公司是游戲規則的制定者。以上角色說明,城發公司面臨不同項目所扮演角色的多元性,也要求城發公司應在設計管理策略上具有較大的靈活性,以滿足不同角度的價值評判標準。
2.1.2從項目公司到城市開發和綜合運營商
對于項目性開發公司來說,任何項目都有其確定的時間起點和終點。項目管理的組織形式和管理手段必須適應項目臨時性的特點。而根據國內外的經驗,在大規模城市建設結束之后,隨著區域形態建設和功能發展的逐漸成熟,城發公司在完成基礎設施建設使命之后一般將工作重點轉向城市綜合運營和管理,繼續以各種形式長期、深度地參與城市的發展,這是城發公司與項目公司的本質區別。作為城發公司的設計管理部門,不能簡單按照項目管理的思路應對各項工作,而應具有區域發展的長遠眼光,為城市建設與發展不斷積累各種優質資源。在形態建設方面,要注重城市設計與法定規劃的延續性和實施性;在功能建設方面,打造宜人空間,完善配套各類公共設施,以吸引高端產業入駐和長期發展;在技術儲備方面,注重區域層面GIS系統的運用,為將來大尺度的城市運營做好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引入建筑信息模型(BIM)參與重大項目建設,在提高建設效率的同時,為未來的數字化和精細化管理提供基礎。
2.2管理方法
2.2.1從垂直化的設計管理到平行式的利協益調
傳統的設計管理工作,主要是對各設計承包方和各專業團隊進行垂直化的管理協調。而城發公司為了引領區域開發建設,同時掌握部分優質資產,往往會深度參與重大項目的地產開發,與不同開發主體在工程設計和實施方面頻繁合作和互動。面對大型復雜項目,城發公司必須超越傳統設計管理的工作方法,以工程設計為基礎和工具,協調各開發單位的利益關系,把握設計堅持和妥協的限度與節奏。在操作細節上,由以命令式為主向以說服式為主轉變,由“寫說明文”為主向“寫議論文”為主轉變。通過各種手段,統一各方思想,致力于營造高品質的空間形態。
2.2.2從實現藍圖到歸納訴求
在城市重點或敏感區域的城市開發建設往往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在此類項目開發過程中出現的具體問題,其背后隱藏的本質往往超越了工程技術的范疇,有時更接近于社會問題。值得注意的是,開發過程中各利益相關者背后的利益指向最終都會以具體方案的形式進行表達。為了批判簡單的工程師思維,哈耶克曾對理想“工程師”的角色進行過生動而深刻的描述:“首先,他的典型任務通常有著完全自足的特點:他只關心單一目標,對為此目標而做的所有努力進行控制……”當前,隨著公眾越來越深入地參與城市開發活動,城市開發面臨的社會環境越來越復雜。為了避免以簡單的工程師式的技術思路解決社會問題,城發公司必須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設計技術問題看到背后的利益博弈,先期歸納和平衡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訴求,以推動下游技術性工作的順利進展。
2.2.3從組織技術性工作組到搭建項目平臺
項目性開發公司的建設投資主體相對單一,建設內容相對簡單明確,各參與方的目標相對統一,面臨的問題相對單純,設計管理部門在工作中需組織各設計和施工單位成立技術性工作組來協同解決技術問題。而城發公司面臨的開發投資主體多元,參與各方的利益要求和工作目標各不相同,規劃管理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因此城發公司必須努力搭建項目平臺,引入相關主管部門、設計方、各地塊開發商、大型施工單位等各利益相關者,合縱連橫,努力尋找各方共同利益,統一建設目標,為區域開發建立設計管理的項目管理平臺。
2.2.4從工程設計管理到全生命周期規劃
為保持項目開發區域的持續活力,保證其產業發展的持續動力,城發公司必須對重大項目進行全生命周期的規劃和策劃。這也意味著設計管理工作的內容將從項目前期的策劃、設計管理協調向更廣闊的綜合策劃和運營管理拓展。相應的工作方法也從靜態的落實設計藍圖向動態的規劃跟蹤管理轉變。
2.3工作機制
城發公司面對的開發任務類型多樣,必須根據項目特點大膽創新工作機制,針對不同情況靈活制定管理架構。
2.3.1靈活制定管理架構
(1)面對大型綜合性開發項目搭建結構化團隊。
大型綜合性開發項目參與方較多,利益關系較為復雜,若不能理順工作機制則容易對項目推進造成較大阻礙。對于此類項目,城發公司需從上游策劃設計階段即做好一系列安排,在空間上明確劃分設計界面、施工界面以及項目建成后的所有權界面和管理界面,做到各司其職、界面明確、責任清晰,在規范化操作中保證項目品質。
(2)面對攻關性項目大膽引入智力資源。
對于體量較大、難度較高的復雜項目,除請優秀設計團隊解決設計難題之外,城發公司還應敢于突破傳統工作模式,引入專業的管理咨詢公司作為項目管理顧問,增強管理團隊力量,提高管理團隊水平,保證項目質量和周期。一般管理咨詢公司的介入形式可分為顧問型和實務型:顧問型項目管理單位一般對其他單位沒有指令權,僅在委托范圍內向委托方提供咨詢意見;實務型項目管理單位一般在業主授權下可以對其管理范圍內的其他單位指令。城發公司必要時可放權委托,從選擇顧問型項目管理模式向實務型項目管理模式轉變。區域性城發公司作為政府投融資平臺下屬企業,除了負責重大城建項目之外,還需完成政府下達的臨時性指令工程。此類工程一般籌備時間緊、任務重和要求高。對此類項目應在管理上組建扁平化團隊,利用各方面資源協同作戰,保證項目的快速建設和順利推進。為有序應對此類項目的工程設計,有必要在設計領域中尋找可靠的長期合作伙伴,以增強下游設計隊伍的機動性。
2.3.2積極創造工作平臺
作為代表政府進行城市開發的實施主體,城發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東道主”的角色,有義務也有必要為參與建設的各單位、團體、專家搭建共同的工作平臺,推動和主導相關工作的開展。城發公司應切實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牢牢掌握城市區域開發的主導權。
3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