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礦工程設計優化方法

時間:2022-05-07 15:04:32

導語:采礦工程設計優化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采礦工程設計優化方法

摘要:采礦工程設計對于實現礦產資源的安全高效開采十分重要。分析了采礦工程設計的原則,探討了采礦工程設計優化方法,可以為采礦工程設計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采礦工程;設計原則;優化方法

在對礦產資源進行開采時,需要做好相應的采礦工程設計。良好的采礦工程設計有利于縮短工期,還能最大程度保證生產安全。然而在實際設計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這是由于地質條件的不確定性及設計人員的經驗不足[1-3]。為了保證采礦工程設計能有效地指導生產,需要對采礦工程設計進行優化。本文分析了采礦工程設計的原則,重點討論了采礦工程設計優化的一些方法。

1采礦工程設計的原則

采礦工程設計的主要目的是將礦產資源從地層中安全、高效和經濟地開采出來。為此設計時需要遵循安全性原則、經濟性原則及效率性原則。

1.1安全性原則

在進行采礦工程設計時,首先要考慮到開采的安全性。礦產資源通常是以固體形態附著在巖層中,這就要求在開采時必須采用合適的方式將礦產資源剝離。然而,在剝離時會破壞原有巖層的穩定性,造成一定的安全性問題。開采的危險程度與地質構造的類型和分布存在較大的關系。在地質構造正常的區域,開采通常比較安全。而在地質構造復雜的區域,開采時很容易誘發動力災害。例如,在煤礦開采中,工作面通過大斷層區域、陷落柱區域或褶皺區域時很容易引發煤礦動力災害,危險極大。因此,采礦工程設計需要考慮到開采路徑的安全性。這就要求設計充分考慮到地質條件,使開采盡量避開危險的地質構造區域。

1.2經濟性原則

開采礦產資源時,需要考慮到經濟性。施工時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若整個施工周期太長,則企業需要大量周轉資金,這非常不利于企業的正常運行。此外,除了施工會影響經濟性,礦產資源的開采方式也會影響到開采的經濟性。開采方式越先進,能創造的經濟效益也就越高,但是前期投入的資金也比較多。例如,在煤礦開采中,對于厚煤層開采,有普通的綜采方式和大采高方式,大采高方式雖然效率比較高,但是前期投入非常大,而且對技術的要求也非常高。

1.3效率性原則

采礦工程設計中還需要考慮到效率性原則。礦產資源開采年限都比較長,例如煤礦服務周期可達幾十年,因此需要保證生產系統在長周期內保持高效運行。在一些采礦工程設計中,前期開采能保證較高的生產效率,而后期生產效率較低,主要是一些輔助運輸十分困難。此外,很多礦產資源都是不可再生資源,因此在開采時需盡量提高資源回采率。這就要求在設計時要減少開采死角,盡量將資源都開采出來。

2采礦工程設計優化的方法

以上分析了采礦工程設計應遵循的原則,但在設計時很難滿足所有的原則。為了保證采礦工程設計的合理性,需要對采礦工程設計進行優化。

2.1獲取詳細的地質資料

采礦工程設計重點參考就是礦產賦存地質資料。地質資料越詳細,越有利于進行合理設計。然而,由于目前的勘探手段精度有限,獲取的地質資料比較粗,非常不利于采礦設計。例如,在煤礦地質勘探過程中,只能對落差大于2m的斷層進行勘探,但是通常情況下,一些煤礦安全事故多發生在落差小于2m的斷層附近。因此,采礦設計需要較為詳細的地質資料,主要做好以下兩方面工作:a)采用綜合勘探的方法。為了節省成本,很多煤礦采用鉆探的方法進行勘探,不但勘探的數據點少,而且難以形成三維可視化地層資料(見圖1),為此,需要采用一些物探方法,例如三維地震勘探、電磁法勘探及坑道勘探。b)對巷道所在位置進行精細勘探,若不能及時發現巷道掘進位置的地質構造,不僅會造成返工,還容易引發煤礦安全事故。通過對地質構造異常區加強勘探,評估危險程度,可有效避免不利情況的發生。圖1三維地質勘探獲得的垂直方向上的地層剖面注:深黑色代表煤層;T2,T11為煤層編號。
2.2采用指標化設計

為了能更好地進行采礦工程設計,應對一些指標進行量化。通過量化很容易發現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方便改正。值得注意的是,采礦設計中的一些指標是經驗數據,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例如,對大斷層附近的工作面,需預留30~40m的保護煤柱。經過大量實踐發現,如此寬的煤柱仍有發生安全事故的風險,這是由于煤礦開采強度發生了改變。資源采出率是煤礦開采中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對于不同的資源,采出率的要求可能會不同。在設計時,若發現采出率低于標準,則應立即對資源開采方式做出相應調整。綜上所述,對設計過程中的一些指標進行量化,能最大程度方便采礦工程設計。這要求在設計時不僅要掌握一些規范,還應對各種指標進行靈活運用。

2.3評估開采路徑

采礦工程設計的核心內容在于對礦產資源的開采路徑進行規劃,即規劃礦產資源的開采區域(見圖2)。例如,煤礦開采的關鍵在于各種巷道的布置。為了充分了解巷道布置的合理性,應對巷道布置情況進行整體評估。評估時不僅要考慮到前期開采的一些指標,還要考慮到后期的開采指標。主要考慮的因素有礦井通風、排水、運輸及安全性等。一些采礦工程設計重點偏向于前期開采,這使得前期開采的經濟性非常高,但后期開采時存在較大的不便,需重新開掘一些巷道,開采成本大大增加。通過對礦井通風、排水、運輸進行綜合評價,及時地對某些區域的巷道位置進行調整,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這些不利情況的發生。

3結語

采礦工程設計對于礦產資源的高效開采十分重要。在采礦工程設計時,應遵循安全性原則、經濟性原則及效率性原則。但是在設計時很難滿足所有原則,為了保證采礦工程設計的合理性,需優化采礦工程設計,主要有獲取詳細的地質資料、采用指標化設計及評估開采路徑等。對采礦工程設計原則及方法的探討,可為采礦有關的工程技術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王仲實.采礦工程設計優化的探析[J].科技風,2019(9):108.

[2]石政威.采礦工程設計優化的思考[J].冶金管理,2019(5):23.

[3]肖楊.采礦工程設計優化的探析[J].南方農機,2018,49(22):120.

作者:楊澤林 單位:晉能控股煤業集團白洞礦業大同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