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資源在學前教育課程的應用
時間:2022-05-07 15:06:54
導語:茶文化資源在學前教育課程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學前教育課程開展的過程中,必須要充分考慮到幼兒身心發育的特點性,摒棄繁難復雜的課本知識學習,而是利用中國自身優秀的茶文化和課堂活動等形式對其形成有效地引導教育,堅決把素質教育工作打造為學前教育的特色內容,使幼兒能夠更好地接觸到正統的傳統文化教育,構建良好學習氛圍和培養幼兒的感知興趣。文章系統地介紹茶文化資源與學前教育的內在聯系,結合其傳承意義和教學活動融合的不足,詳細分析落實茶文化資源開展學前教育課程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茶文化資源;學前教育;應用策略
茶文化的發展和我國的歷史存在十分密切的聯系,在學前教育工作中積極引入茶文化資源更有利于將經典的優秀文化進行傳承和發展,使更多幼兒能夠接觸到茶文化中的美好品德。由于幼兒的思維認知能力發育還不完全,在進行教育引導時應當多使用實踐活動的方式使其能夠得到感知和體悟,運用更適宜幼兒參與的方式強化課程教育的有效性。幼兒園需和家長之間做好溝通交流,對傳統教學形式革新,善于從經典傳統中汲取力量,對年輕一代的精神層面形成鼓舞和引導。
1茶文化資源與學前教育的內在聯系
在學前教育階段給予幼兒的教學培養和傳統的學校教育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更加重視對于學生素質品質、思維意識和良好習慣等方面的培養,這與我國傳統的茶文化中有著高度的內涵契合性,也有許多教師主動將茶文化的傳承引入到了學前教育的工作當中,進一步提升了學前教育的全面性,使幼兒可以接觸到更多的文化知識。在茶文化中更加講究禮儀,在茶道中的敬茶、沏茶等等都要向年長者表達敬意,在對幼兒進行引導教育時將這些優秀的內容融合其中,可以更好地展示傳統文化的魅力,也使幼兒和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中都能夠尊敬長輩、尊重同學,從小建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并培養其對于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進一步增強年輕一代的文化自信。
2茶文化資源在教育傳承的意義分析
2.1提升素質修養
幼兒教育工作中,必須要重視知識的全面性,這對其智力開發具有積極意義,而茶文化的內涵十分豐富,可以作為良好的資源來加強幼兒的綜合素質。在茶葉的種植生長過程中,需要不斷積蓄養分、向下扎根,茶葉的炒制需要經過高溫處理才能煥發悠悠茶香,這反映出了成長與學習雖然苦悶艱難,但正是這些經歷賦予人豐厚的內涵價值。在茶文化的教育輸出過程中,對于幼兒的德智體美等方面都能夠形成促進作用,使其通過實踐活動和專項學習,體會到與人相處時的謙和尊重;面對困難時的頑強無畏,把真善美的概念輸送到每一個幼兒的心中,落地、發芽、結果,使年輕一代能夠更好地承載希望茁壯成長。
2.2繼承傳統文化
茶文化是中國經典傳統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唐朝時期從中國流傳至琉球(日本)等地形成了抹茶文化,在漢代也通過絲綢之路傳播到了伊斯蘭國家。茶葉不僅僅是我國古代綜合國力國力發展的象征,其中還蘊含著許多人生之道,將其作為開展學前教育課程的重要資源,更有利于對經典文化進行傳承和發揚,培養更多人了解茶文化、熱愛茶文化。把經典文化的傳承納入幼兒園的課程教育當中,能夠更好地提升幼兒學習的豐富度,從小培養文化自信的基礎知識和自覺意識,把茶文化從校園帶入到生活當中,以學前教育作為良好的平臺,不斷提升茶文化的影響力,并發揮創新創造的意識,賦予茶文化更多的內涵價值,實現傳承與發揚。
3運用茶文化開展教育活動的問題
3.1主題設置不當
一些學前教師本身對于茶文化的認識水平較為有限,在開展相關的課程教育工作時,存在課題設置過大、講解不細致等問題,許多幼兒反饋的課堂問題也無法得到較好的解答,不利于培養幼兒對于茶文化的學習興趣。不同的教師在開展茶文化的教育教學時,會存在課題設置分歧的現象,使教育工作不具有統一性,幼兒在接觸和學習的過程中由于零散的知識點過多,很容易造成記憶混淆、實踐壓力較大等問題,對于教學的實際效果反而會產生負面影響。針對不同年級的幼兒,教師在設計課堂活動時缺乏一定的區分度,一些過于簡單的實踐活動很難吸引幼兒參與,甚至會出現課堂上跑題、走神的現象,或過難的實踐操作會造成學生上手困難、完成度差的情況。
3.2缺乏反饋機制
在學前教育階段,實踐活動課程對于幼兒認知和智力的開發有很大影響,教師在運用這種教學思路時必須要保證流程的完整性,確保幼兒能夠從實踐當中形成體會認知。在引導學生動手之前,教師應該先進行示范和講解,這也是保證學生安全性的重要環節,在明確實踐要求的基礎之上再開展活動可以有效提升學生操作的規范性,并靈活穿插教師的指導和糾正,使實踐類課程的有效性得到更好的保障。但部分教師在授課中缺乏課堂總結、課堂評價等相關的內容,不利于使幼兒在參與活動的過程當中提升獲得感,甚至會影響幼兒的課堂積極性,不利于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課堂互動能夠更加直觀地給予幼兒以心理暗示,促使其完成后續的學習,要求教師靈活運用教學活動保證茶文化得到有效輸出。
3.3資源開發不足
幼兒教育是一項具有復雜性的工作,不能只依靠教師和教材來完成,特別是對于幼兒的成長發育需要接觸的學習方向十分廣闊,很容易給教師帶來教學壓力。幼兒園要重視對于教學資源的有效開發和挖掘,避免因為學習條件的限制而影響茶文化輸出和其他教學活動的開展。家長是幼兒教育工作當中重要的一環,但許多教師和家長都沒有對此形成正確的認知,特別是在一些幼兒園的親子活動組織過程中,家長的參與度明顯不足,不利于強化家校合作和共同教育,對幼兒的全面發展也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教學資源的開發是多維度、多主體的,幼兒園的經費投入也應該有一定的偏向性,劃撥專用資金采購相關的器材設備、聘請專業的茶藝教師等,使教師在進行課堂設計時能夠有更多的資源保障。
4落實學前教育中的茶文化運用對策
4.1聯系家庭生活
茶文化對于幼兒來說十分陌生,學前教師在引入相關的教學課程時要注意到幼兒的思維認知發育情況,盡量從其更為熟悉的家庭環境著手實現逐步提升。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向學生提問在日常生活當中是否見過什么地方出現過“茶葉”,許多幼兒都會回答見過爸爸喝茶、爺爺喝茶等,這種引入方式可以更有效地調動幼兒的思維活躍度,也能夠快速地在幼兒的腦海中勾勒“茶葉”的形象,對后續的其他教學工作打好基礎。我國的茶文化種類、內涵十分豐富,教師在進行進一步的引導教育過程中,還可以向幼兒提問,見過家里長輩喝過什么樣的茶葉呢?部分幼兒會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回答,綠茶、菊花茶、胖大海等等。這種討論提問式的教學方式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一些對茶葉不夠了解的學生也可以積累相應的知識和經驗,擴大了幼兒的基礎知識儲備。教師還可以將茶葉文化的學習布置為家庭作業,使幼兒能夠更好地從家庭生活中汲取茶文化的相關知識,使其逐步產生更濃厚的學習興趣。
4.2開發校本資源
在許多產茶地,如福建、云南、四川等地都具有極強的教學優勢性,幼兒園可以充分借助本地資源開發校本類課程,使幼兒能夠對茶文化形成更為深入的接觸。如對本地的一些知名茶山、制茶廠等,幼兒園可以和其形成業務聯合,帶領學生參觀茶葉從采摘到烘制的整個過程,有效強化了茶文化的教育有效性。在進行參觀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也要重視予以適度的講解和引導,向幼兒介紹不同種類的茶葉特點,應將其進行引申和拓展。如在參觀武夷巖茶的采摘制備時,教師可以結合茶樹生長在巖縫中這一特殊的情景,引導學生體會其堅韌不拔、頑強生長的品質,進一步深化茶文化的教育意義。在校本資源的開發過程中,幼兒園還可以將目光聚集在茶具、茶藝等方面的內容中,品味花茶、果茶、綠茶等不同種類茶葉在沖泡過程中產生的香氣差異,給予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參與機會。
4.3舉辦親子活動
在傳統茶文化當中,包含了許多與人相處之道,在對幼兒進行引導教育的過程中,就可以以親子活動的方式作為依托,不斷深化茶文化當中的“禮儀”要求。幼兒園在組織這類活動時,可以聘請專業的茶藝師進行講解和展示,要求家長和幼兒一起進行模仿學習,教會幼兒向長輩敬茶時的禮儀要點,學習和發揚茶道的文化內涵,確保在茶文化的學習過程中更好地拉近了親子關系,構建和諧的學習氛圍。在親子互動的過程中,家長和幼兒需要有更加默契的配合才能完成,幼兒園可以設計一些茶杯運水的趣味活動,在規定時間內利用茶具來完成水的轉移,并評選出一些表現優秀的家庭送上茶包作為獎勵。在這種親子活動的開展過程中,也使得家長對于幼兒園的茶文化教育有了更深入地理解,通過家校合作進一步加強的對幼兒的教育效果。
4.4尊重幼兒主體
教師在設計課堂活動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將幼兒放置于主體性的地位下,利用自主嘗試等方式加深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如幼兒在學習分辨不同的茶葉種類時,許多幼兒的記憶力水平無法達到精確區分的程度,教師可以通過引導的方式使幼兒加深對其理解水平,最終實現更佳的記憶和復述效果。在學習綠茶和紅茶時,就可以先通過觀察其顏色、形狀進行區分討論,許多幼兒都可以直接說出對應的綠色、紅色,教師可以先給出綠茶的名稱定義,再引導幼兒根據類比遷移的方式給紅茶命名,有許多學生也可以直接回答出“紅茶”這一答案。教師也可以使幼兒之間形成互動交流,相互做小老師進行知識的加深記憶,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才能夠更好地實現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教師的課堂設計和教學思路要始終圍繞著幼兒展開,通過角色互換的方式體會幼兒在第一次接觸到茶葉文化時的認知發展,確保課程設計的科學性。
4.5完善活動反饋
由于幼兒本身的動手能力和理解能力較為有限,在一些難度系數較大的課程學習中,不同幼兒的表現會有很大的差異,教師要注意善于運用教學評價反饋的方式給予其鼓勵,幫助幼兒建立學習信心,消除畏難情緒,確保在后續的學習教育當中能夠得到提升。教學反饋的及時性對于幼兒心理產生的影響也會有一定的差異,如在一些實踐活動中幼兒的表現較為突出,但缺少教師的鼓勵表揚可能會造成后續課程學習積極性下降的問題,教師要注意在課堂中及時做好與幼兒的溝通和反饋,使課堂氣氛能夠保持在熱烈的狀態。在課后,教師也可以對課堂的反饋進行有效的補充,如獎勵小紅花、文具等都是一種精神層面的鼓勵和象征,也能夠在班級內建立榜樣,使表現優秀的學生能夠更嚴格的自我要求,表現一般的學生也能夠向榜樣看齊,獲得更高的學習興趣。
4.6優化校園布置
濃厚的學習氛圍能夠更好地加深幼兒對于茶文化的認知,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刺激幼兒的學習興趣。一方面,幼兒園在進行活動區域的布設過程中可以有意識地引入茶文化的相關元素,如在樓道、外墻等區域內張貼與茶葉相關的知識展板,在學習教育的過程中就可以帶領學生逐幅進行講解學習,在娛樂時幼兒也可以隨時觀察到這些展板進行相關知識的復習和加強。學習氛圍的構建需要從幼兒園的布設規劃方面進行優化調整,在一些涂鴉裝飾等方面也可以引入茶文化相關的內容,以視覺刺激加深幼兒對于茶文化的認知和記憶。另一方面,在娛樂游戲的過程中,幼兒園也可以采購一些與茶葉制作相關的模擬器具,如炒鍋、鏟子等,帶領幼兒模擬茶葉制作的過程,在提升幼兒參與度和動手能力的同時,可以更好加深茶葉制作的相關印象,明確步驟要求等,保證了學前教育階段課程的趣味性。這類游戲活動的設計十分靈活,幼兒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體會采摘、炒制的過程,一些不具備實踐條件的學??梢钥紤]通過這種方式予以補充。
4.7提升教師水平
在落實茶文化資源融入學前教育的過程當中,幼兒園應當重視教師本身對于茶文化的了解程度,可利用節假日等時間對教師進行專項的培訓,確保教師具備了一定的茶藝水準后再對幼兒開展有效地引導教育。有一些城市的幼兒園中,也會聘請專業的茶藝講師定期開展集中講座,既可以面向幼兒教師進行教學方面的講座課程,也可以直接接觸幼兒進行茶文化的輸出,確保課程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作為教師,也應當秉持著終身學習的基本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多利用網絡資源進行相關知識的積累,在課堂上教師也可以播出相關的視頻動畫等,使學生能夠從視覺、聽覺等多方面形成互通理解,進一步強化茶文化的教育效果。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確定個性化的茶文化教學主題,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使幼兒能夠對茶文化保持持久性的學習興趣。
4.8強化素質引導
在學前教育階段,幼兒的身心發育還未完全,教師在對其進行引導學習的過程中必須要保證內容的全面性和方式的適宜性,有效促進幼兒的綜合素質提升。在實踐與學習的過程中,不同幼兒的反應體現出了個體差異化的問題,教師要能夠根據幼兒的表現做好正面的引導和教育,特別是對于一些完成度不佳的幼兒應該更多的給予鼓勵和幫助,或通過分組合作的方式完成老師布設的任務,使其在接受茶文化學習的同時,也能夠樹立學習信心,有效鍛煉合作交流的能力,實現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在實踐學習的過程中,一些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活動思維會存在不足的現象,教師要積極反思教學活動中的流程、難易度等是否存在超出幼兒能力的情況,及時做好優化調整,確保教學設計更符合幼兒的發育特點,不斷提升茶文化在學前教育課程中的應用效果。
5結語
茶文化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將其靈活地運用到學前教育工作當中能夠更好地提升幼兒的綜合素養,對于建設文明國家、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在開展學前教育的課程時,要注意做好家校聯合工作,利用幼兒家庭的生活實際予以引入,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親子活動提升幼兒的參與主體性。針對一些茶文化濃厚的地區,還可以聯合教師開發校本材料,在幼兒園內構建更多與茶葉相關的展覽角、學習園,堅決把素質引導與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江可,楊璐.論方案教學法在幼兒園“茶”主題活動中的應用與啟示[J].福建茶葉,2019(05):121-122.
[2]毛博曉.家園共育視野下茶文化與學前教育融合的策略[J].家庭?育兒,2020(03):174-174.
[3]闕曉楓.學前教育融入茶文化等傳統文化的必要性及意義研究[J].科技資訊,2019(09):68-68.
[4]唐華珍.如何運用傳統茶文化主題教育活動構建園本文化特色與發展[J].科教導刊:電子版(中旬),2021(06):132-133.
[5]熊源秀.幼兒園特色課程文化建設探究——以云南省普洱市幼兒園為例[J].普洱學院學報,2020(06):117-119.
[6]楊光華.探討學前教育融入茶文化等傳統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J].福建茶葉,2020(06):222-223.
[7]張陸海.茶文化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應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8(01):82-86.
[8]陳香花.“茶文化”資源在幼兒園創造性游戲中的融合運用[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1(06):187-187.
[9]張靜華.更作茶甌清絕夢,小窗橫幅畫江南——打造常熟茶文化幼兒園本土課程[J].華夏教師,2014(02):68-69.
[10]鄧和平.幼兒園“茶文化”課程資源開發研究[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9(07):17-20.
作者:呂維斯 單位:信陽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采礦工程設計優化方法
- 下一篇:餐飲空間設計風格及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