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設計企業文化現代化建設路徑

時間:2022-05-09 09:59:50

導語:建筑設計企業文化現代化建設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設計企業文化現代化建設路徑

【摘要】文化建設是現代企業可持續發展和保持競爭力的重要支撐。本文分析了企業文化的由來及其現實意義,歸納了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梳理了我國企業現代化建設的共性問題。進一步探討了企業文化現代化建設的實施方略,最后通過建筑設計企業文化現代化建設的實例分析,闡述了企業文化建設的實踐效果。

【關鍵詞】建筑設計;企業文化;現代化

一、企業文化的緣起、概念和價值表現

企業文化(CorporateCulture)一詞,最早出現在1979年美國《管理科學季刊》中。20世紀70年代,日本在汽車、家用電器和鋼鐵等產業領域異軍突起,以優異產品質量在全球范圍產生了深遠影響,尤其引起了美國企業界和管理學界的反思。經過深入分析,他們發現:日本企業不僅重視“硬”的方面的理性管理,還注重“軟”的方面的管理,軟的方面即企業的文化。企業文化自此受到學界重視。企業文化是指一個企業在長期的生產或服務等經營活動與發展過程中持續積累的與管理有關的思想、方式和規則等。研究其構成狀況,企業文化是企業的核心價值觀、經營理念與行為規范在時空兩個維度的體現。經過40余年的學界研究、探索,以及企業的不懈實踐、完善,企業文化業已成為一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的靈魂和穩定器,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從其價值表現看,企業文化不僅激勵著員工不斷積極開拓進取和創新,還可以增強企業內部的凝聚力與向心力。同時,企業文化具有對員工的道德約束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潤物細無聲地影響員工的思維與行為模式。重要的是,良好健康的企業文化還能夠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提高企業在行業的影響力。

二、企業文化建設的現實意義

縱觀國際國內著名企業的發展歷程,可以得到一個共識,那就是現代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企業文化、品牌文化的競爭。不同于病態渙散型企業和被動防守型企業,具有深厚企業文化的主動建設型企業,擁有明確的創新價值觀,員工自我實現意識強,管理層積極開拓進取,企業內部、外部關系順暢,具有危機感和風險意識,充滿活力,尊重和鼓勵個人發表見解等。企業文化建設的缺失或誤導,對企業發展的影響是致命的。例如:國內某奶粉企業因生產、銷售偽劣產品而破產。該公司是典型的家長式企業,不注重企業文化建設和員工建議,拍板確定的方案、計劃、制度等多要求員工被動接受,以致為牟利而添加有害的三聚氰胺時沒有反對聲音,由此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優秀的企業文化是企業最有力的、難以復制的競爭利器,可以提高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和高尚情操,使員工對企業產生深厚的感情。企業文化是企業全體成員共同的、可傳承的價值觀念,企業文化建設是現代企業不可或缺的制勝法寶。因此,應從現代企業發展的實際出發,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注重經營之道,培養企業精神,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優化企業內外環境,全力打造有特色的企業文化,才能為企業快速發展提供保證。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倡導:上下同心協力,忠實于公司事業,以產業成果報效國家;潛心研究與創造,不斷開拓,時刻站在時代潮流的最前端;切戒奢侈浮華,力求樸實穩健。該綱領體現了豐田的目標、信念、追求、哲學和價值觀,凝聚成豐田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精神,激發了員工積極性和敬業精神,生產的轎車質量馳譽全球,公司也獲得了持續發展。由此可見,良好的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強大的凝聚力和無形的指揮棒,可以激發員工潛在智慧和能力,讓員工更具創新精神、更熱情、更高效、更幸福,促進企業良性發展。

三、我國企業文化現代化的共性問題

與馬克思、涂爾干并列為現代社會學的三大奠基人之一,德國社會學家、哲學家,現代社會學與公共行政學的創始人之一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指出了文化觀念對東西方現代化的影響。西方現代化以科學、競爭、功利為特征,中國傳統文化則以審美、倫理、和合為特征。西方的現代化推崇理性與自然科學,以技術革新為致富的源泉,在工業革命時期是有積極意義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過度工業化帶來的環境污染、資源枯竭、道德衰退、社會功利化現象等弊端正陸續浮現。而在世界的東方,新時代的中國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的指引下,向世人展現出泱泱大國現代化道路的光明未來。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文化,以其蓬勃生機,逐漸體現出更廣闊的普適性。新時代的中國企業文化在向現代化發展前進的道路上,面臨著普遍性的問題:中國的優秀企業在全球經濟發展中逐步嶄露頭角,企業文化的理念也需要不斷革新;不斷涌現的多種優秀文化元素,企業文化要兼收并蓄,既要豐富源頭活水,又要重視促進企業文化與其融合;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需要賦予其企業文化更加精細化、精準化的內涵。

四、建構中國現代化企業文化的實施方略

企業文化建設,應從物質層、行為層、制度層和精神層四個層次入手(如圖1所示)。企業設計或制造的產品和所能提供的服務及質量,是企業經營的代表性成果,是物質文化的首要內容。企業的生產環境、容貌、建筑、產品包裝和標識等,也是企業物質文化的重要內容。行為層是指員工在生產經營中產生的行為文化,包括企業行為的規范、企業人際關系的規范和公共關系規范等。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企業領導體制、組織機構和管理制度等。企業文化的精神層,則是指企業長期積淀的精神成果和文化觀念,包括愿景、目標、企業道德和價值觀等。企業文化建設,應遵循以下六個準則:①將黨建內容貫穿落實到企業文化的各個層面,體現先進的、與時俱進的思想對企業文化建設的引導作用,將國家發展目標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企業的中、長期發展目標與愿景;②堅持頂層設計,對企業文化涉及的物質層、行為層、制度層和精神層的內容,進行全面系統的收集、歸納和提煉,進行系統的設計與持續優化改進;③企業文化建設要以人為本,不僅僅是嚴格的規章制度,還要體現對人的尊重、理解、信任與關懷,以及對人的激勵;④企業文化建設的行為層和精神層面的內容,既要傳遞正能量,也要簡潔精煉、清晰易懂;⑤企業文化建設要結合自身的歷史、傳統與經營特點,要體現與眾不同的特色;⑥企業文化建設的目的是凝聚員工的積極性與創造性,為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高質量發展服務。在中國企業文化建設中,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好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的關系,使二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企業文化建設為開創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更好地為生產經營服務提供了條件;同時,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共融,也必將對企業文化建設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

五、建筑設計企業文化現代化建設的實踐與路徑分析

建筑學是一門兼具工程與藝術的學科,以文化與建筑共生為表現形式。早期的建筑師都被視作才智者或哲學家,具有崇高的地位。直至近代,才始有建筑、結構、給排水、電氣、暖通、水利工程、景觀設計等各種專業的分工?,F代的建筑設計師要將建筑力學、空間學、建筑美學同許多專業學科共同研究、互相滲透之后,才能形成自己的獨特見解。再通過自主意識,創造性地將人文精神、藝術自覺與建筑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進行建筑設計的藝術表達。在21世紀的今天,中國優秀的建筑設計企業燦若星辰。建筑設計師主動將設計理念全新升級,追求居民活動、城市布局、鄉村群落、自然生態緊密交融,為提升中國城鄉建筑的品質能級而不懈努力。尤其是國有建筑設計公司,承擔著設計和建造國家重點工程的重要使命,創造了優秀的企業文化。例如:中建集團在企業文化實踐中提煉出“一帶一路”中的文化跨度、“轉型升級”中的文化強度、“并購重組”中的文化黏度和“關愛員工”中的文化溫度。當代建筑設計企業文化的現代化建設,要做到五個契合:與多領域的文化的互動融入與聯動相契合;與社會主義文化核心價值觀、文化理念相契合;與東方文化、中國文明相契合;與行業文化、品牌文化相契合;與國有企業的責任、設計師建設人民城市的使命相契合。上?,F代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現代院”)隸屬國有企業華東建筑集團,在上海乃至中國建筑設計界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建筑是百年大計,設計師責任重于泰山。為了踐行這一崇高的歷史責任,現代院作為國有建筑設計企業,全體員工始終牢記“責任是第一使命”,精心設計經得起歷史檢驗的一流作品。現代院通過深入開展企業文化的現代化建設,構建“責任型、科技型、創新型”的建筑設計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的現代化建設思路如圖2所示。路徑一——構建企業文化核心體系。結合新時期的企業“十四五”定位、愿景與使命,公司打造兩大核心價值觀。“恪守歷史責任,成就百年建筑”的核心價值觀,激勵員工為上?!拔鍌€新城”設計建設貢獻力量,承擔起上海和外省市項目的設計重任。在援建新疆、建設西部地區的設計建設任務中,員工們自覺承擔起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踐行著責任型企業的諾言?!翱萍家I發展,勇立行業前沿”的核心價值觀,鞭策公司以科技為第一要務,指引行業“技術風向標”,積極承接編寫臨港地區行業規范、標準,體現行業話語權。在企業文化體系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充分發揮和尊重設計師的創意,通過企業文化討論、理念logo征集等形式,形成公司“建筑現代、規劃未來”“工匠精神、至臻設計”兩大核心理念,使之成為企業文化的基石,并深刻貫穿到經營管理中,得到了員工的廣泛認同。企業發展歷程中,匠心、卓越“兩大元素”和諧共生,鏈接起企業的文化基因。尊重和推崇原創,由總師室、技術部領銜,為設計師搭建創新創意創業平臺,開展方案創作、專項創作,努力形成綠色建筑、海綿城市等優勢設計專項,在精心孵化中誕生原創方案。卓越是項目實施的標桿,總規劃師、總建筑師、總工程師、總師室專家坐鎮,集體會診、遠程視頻,實現了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全景式、精準式管理。企業文化延伸“幸福指數”實現軟管理。通過搭建“現代學堂”線上線下培訓平臺、導師帶教制,加快設計思路養成;為員工量身定制彈性工作制,營造總部、分部舒心安心的“共享空間”環境,“民心工程”既紓解民意,又連心交心;貼近員工發展、思想、生活的“三貼近”機制,將“啟發式管理”寓于“中生代”“新生代”員工關愛行動;文化藝術活動和社團組織,讓建筑設計師展現才華更健康身心,成為“一家人”。路徑二——增強企業文化載體的五個辨識度。升級視覺識別的辨識度。視覺形象包括:導視系統、戶外展示、宣傳系統、辦公用品系統、服裝與產品包裝等。實施中,要充分利用精妙合理的視覺語言、視覺符號。在企業文化建設與傳播過程中,視覺形象是企業文化和理念的重要載體。利用精妙合理的視覺語言,可以有效地詮釋企業經營理念,產生最大的視覺沖擊。升級核心理念的辨識度。發揮設計師創意,把企業文化的核心觀念做成圖、文,裝飾或張貼在企業的顯要位置。在“區域化黨建”品牌基礎上優化升級,提煉形成“筆畫縱橫 肩擔使命”黨建品牌與“123”工作法(“一核兩軸三心”),設計師別出心裁設計了企業黨建品牌標識。升級重要載體的辨識度。結合企業“總部+分布式辦公”,將企業內部報刊、內網、辦公自動化、協同辦公、OA系統、企業網站主頁和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整體納入企業的文化載體,建立起完整的立體式的企業文化架構。發揮先進和人才的導向作用,定期收集、發布和更新行業大師和企業重大歷史事件有關的物品、文字、圖片信息,優化企業創業與發展史陳列室、項目和活動照片陳列墻、口袋書、項目作品集、員工故事作品集等,結合企業周年慶,讓員工“沉浸式”地體驗和深度認同企業文化。升級活動識別的辨識度。充分利用企業黨政技工團各類活動(讀書會、技術講堂、設計師沙龍),宣傳和貫徹體現企業文化的價值觀。企業管理人員率先以榜樣的力量,積極踐行和弘揚企業的文化精神。將與企業文化相關的信息傳播、多樣化的培訓沙龍,都納入企業文化的有效活動形式。升級行為規范的辨識度。企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行為文化,需要落實到規章制度(如員工行為規范、公共關系規范、服務行為規范、危機管理規范、人際關系規范等)和具體的工作與決策中,也包括企業的各類生產經營活動中。通過企業文化的規范,幫助員工將企業的戰略、目標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六、結語

企業文化,是企業軟實力的綜合體現,也是企業持續發展并保持良好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重要保證。建筑設計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把企業做優做強,就必須加大力度建設企業文化。國有建筑設計企業在21世紀新時代更要構建強有力的、現代化的企業文化,推進文化強企戰略,賦能企業發展,提升中國國有企業的創新力、形象力和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鄭輝波.淺析企業文化建設在煤炭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J].東方企業文化,2012,22:58-59.

[2]孫大力.企業文化建設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4,2:1-2.

[3]馬科.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文化的關聯性與互動研究[J].現代商業,2016,20:75-76.

[4]趙莉.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增強企業凝聚力[J].知識經濟,2017,8:109-111.

[5]阿迪力·吾買爾.企業文化,企業發展的內在動力——關于企業文化的研究[J].科學時代,2012,13:1-2.

[6]馬克斯·韋伯著,斯蒂芬·卡爾伯格/英譯,蘇國勛、覃方明、趙立瑋、秦明瑞/中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作者: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