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對策

時間:2022-05-20 15:58:44

導語:大學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對策

摘要:大數據時代使得生產生活環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在高校的學生管理中應用大數據技術,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部門的服務水平,還可以為師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和就業信息平臺。為了進一步實現全面化管理目標,應該增強管理人員的信息化建設意識,明確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問題,如管理人員缺乏先進性管理理念、執行力較差及信息化不夠全面等,結合實際情況,構建完善的管理制度體系,加強管理人員的大數據技術培訓,利用信息技術構建大數據平臺,實現重要信息資源的共享,同時加強軟硬件設施建設,建立安全穩定的網絡運行環境,保證各項數據信息的完整性及可靠性,提高高校的學生管理能力。

關鍵詞:大學學生管理;構建大數據平臺;完善管理體系;信息資源

大數據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融合了信息技術及網絡技術,為很多行業的發展提供強大的驅動力。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教育事業面臨很多機遇和挑戰,為了適應現代化發展環境,滿足新時代對人才的需求,高校應不斷落實和深化改革工作。學生管理人員應該明確自身的崗位職能及責任,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加強對信息技術的利用,不斷創新管理方式,增強信息化建設研究意識,讓學生管理工作更加規范和有序,為高校的和諧發展提供助推力,為社會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1]。

一、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管理者缺少思想準備和執行力

對于高校的有序發展而言,學生管理工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全國各地的高校中有著數量龐大的學生,為了保證日常生活和學習的規范性,應增強信息化建設意識,提升學生管理水平。雖然很多高校不斷完善內部的校園網,且逐漸形成管理及辦公一體化模式,但通過對相關調查數據的分析,多數高校管理人員缺少充足的思想準備,導致管理系統缺乏全面性及有效性,為了避免影響實際管理效率,應該提高對系統構建的重視。在部分高校中,信息系統運行速度緩慢的現象較為常見,同時缺少日常維護和更新,在以上因素的影響下,很難提高管理能力。除此之外,部分高校管理層級的執行力較差,很多工作形式化嚴重,為了提高學生管理質量,需采取有效措施完善管理工作。

(二)無法實現全面信息化建設

很多高校的信息化管理依然處于起步階段,很難實現高校學生管理的全面信息化。首先,在部分高校依然采用紙質檔案管理的方式,缺少向電子檔案管理模式的有效過渡,針對學校的社團及黨團等活動,通常采用紙質檔案進行記錄和保存,由于沒有實現全面信息化管理,無法在各類管理工作之間建立密切聯系和有效銜接;其次,雖然很多高校積極引進先進的信息技術和設備,但實際利用率較低,開展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設置了過多的子系統,不夠重視集約化管理,導致管理內容過于分散,阻礙信息化的全覆蓋;最后,由于不同的信息系統之間是相互獨立的關系,很難實現信息共享,致使不同的崗位間存在消息壁壘,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帶來不利影響[2]。

(三)缺少高技術水平的管理團隊

管理人員是保證學生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核心力量,其綜合素質及專業能力直接影響學生管理質量和效率。在部分高校中,缺少專業的計算機管理人員,多數崗位為管理專業工作人員兼職,由于管理專業人員缺少對計算機知識的學習和了解,無法達到在實際工作中收集數據和信息處理的目的。在高校的運行過程中,會涉及很多人員和事物的信息,如果缺少有效的管理方式及手段,無法正確運用信息系統,會引發管理工作的低效。部分管理人員因年齡及學歷水平等因素限制,缺少較強的信息接受及知識學習能力,很難熟練操作信息設備,無法達到高質量管理的目的,影響高校的穩定發展。

(四)大數據技術沒有得到深度挖掘

在很多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員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和基本需求調整自身的工作狀態和管理理念,并不斷創新管理方式,同時重視信息技術和設備的實際運用,讓自身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但是多數信息技術的應用僅停留在表面的功能使用,如利用計算機設備開展信息資料的存儲工作,并未對大數據技術進行深度挖掘,無法為學生管理工作提供全面的技術支撐,很難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實際生活及學習狀態,沒有發揮大數據技術的實際作用和功能。

(五)缺少完善的學生管理制度

在很多高校中制定了與學生管理相關的制度,且在各項工作落實的過程中不斷深化改革,但是依然有部分學校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即使有健全的管理體系,但相應的工作形式化嚴重,無法對管理人員形成有效的約束,導致很多工作缺少基礎依據。在高校的管理部門,部分工作人員缺少管理意識,沒有意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對崗位職能及責任的明確,導致領導人員無法及時獲取重要的管理信息,缺少了解學生實際狀態的途徑,難以保證改革工作的全面落實[3]。

二、大數據時代加強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的對策

(一)管理人員應樹立大數據管理理念

在大數據時代發展背景下,為了提升高校學生管理水平,需要提高對國內教育改革發展狀態的重視,做好研究分析工作,積極轉變傳統的管理理念,增強大數據技術應用意識,引進先進的信息技術和設備,構建完善的管理系統,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高校內部的管理人員應該正確認識自身的工作,且加強對大數據技術的學習和了解,熟練掌握相關的要點和法則。高校應該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強學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總結和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管理方式,為學生管理工作提供驅動力。

(二)保證學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全面性

為了保證高校內部管理工作的一致性,學生管理人員應該增強全面信息化建設意識。首先,加強紙質檔案的電子化管理,做好紙質檔案的電子備份,包括黨團及社團的各類活動等,采用紙質檔案詳實記錄的方式,保證數據信息的全面性,同時配合錄制視頻,之后做好電子檔案備份,避免在管理過程中出現分歧,降低重要資料丟失的概率;其次,構建集約化管理系統,即頂層管理系統,將所有子系統包含進去,如財務管理系統、教學評價管理系統及教務管理系統等,避免信息過于分散,并制定統一的執行標準,全面提高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最后,重視信息管理系統的日常維護,及時更新主要內容,加強管理系統的多元化建設,提高系統運行過程中的穩定性,避免故障問題阻礙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和落實。

(三)提高信息化管理隊伍的專業能力

高校學生管理人員作為各項工作開展的主要力量,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及綜合素質。首先,學校應針對不同的管理人員進行統一化管理,主要有圖書管理人員、后期管理人員及教務管理人員等,對以上幾類管理人員提出更高要求,避免在實際工作中出現矛盾和沖突,減少管理人員產生不平衡心理;其次,與其他管理人員及教師相比,輔導員與學生的接觸機會較多,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及健康狀況,通過強化對輔導員的管理,能夠提升學生的思想素質,正確引導學生的價值觀,有利于學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最后,學校應該定期組織學生管理人員參加信息技術培訓,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擁有堅實信息技術基礎的同時熟練掌握設備操作技巧,提升管理工作中的信息應用水平,強化工作效率和質量,保證各項工作的有序性及規范性[4]。

(四)深度挖掘大數據技術構建信息化管理平臺

大數據技術在很多行業中有著廣泛應用,同時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體現了一定的科學價值。開展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應該提高對大數據技術的重視,加強信息化建設,提高工作效率。首先,由于很多管理人員依然停留在對計算機設備存儲功能的運用,沒有深度挖掘更加高效的作用,導致管理工作停滯不前,為了解決此類問題,學生管理人員應該加強對大數據技術的充分利用,不斷開發實際價值和作用;其次,學生管理人員應利用大數據技術構建信息平臺,實現數據共享,例如通過利用信息系統,可以設置學生人臉識別功能,通過對系統內數據信息的統計,分析學生的活動范圍,主要有打水次數、借書次數及自習次數等,進而了解和掌握學生在校內的生活狀態;最后,通過數據平臺可以統計學生各門課程的實際出勤情況,篩選出掛科的名單,為下一階段的教學工作提供依據。

(五)構建完善的學生管理制度體系

立足于學生管理制度方面進行分析,學校應構建完善的管理制度體系,轉變傳統的管理方式,積極創新管理模式,借鑒優秀的管理經驗,加強與學生管理制度的有機結合,為高校管理部門的改革打下堅實基礎。首先,學??梢哉J真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手段的適用性;其次,做好日常監督工作,讓學生嚴格遵守相關的規章制度參加各項活動,全面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最后,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讓學生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約束管理人員的行為,避免出現違規管理現象,影響學校健康發展。通過以上工作的落實,能夠為學生管理過程中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基礎依據,保證管理工作的有序性和標準化,進而提升學生管理水平。

(六)加強高校學生管理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

為了提高學生管理工作中信息化建設的有效性,應該加強軟硬件設施建設,積極引入先進的軟件和技術,加強信息技術與軟硬件設施的融合,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為學生管理人員提供有力抓手。學校應該增強管理系統維護意識,聘用高技術水平的管理人員,保證日常工作中能夠實現對信息系統的高度維護,加強教務系統的信息化建設,通過對安全軟件的使用,能夠實現對機密性文件的保護,讓大數據庫的內容更加完整。開展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過程中,應立足于學生綜合發展的角度進行考慮,從教育理念及專業技術方面出發,提升學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5]。

(七)做好數據信息的監督管控及準確辨別

在大數據時代,通過對互聯網的利用,使得獲取的信息更加多元化,為了保證信息的準確性,學生管理人員應該學會如何辨別數據信息的正確性。在網絡上獲取信息后,應做好專業且客觀的評估工作,保證數據信息的可靠性,只有確保信息的準確,才能在管理工作中發揮實際價值。管理人員應該將數據監控系統設置到網絡數據平臺的構建過程中,監控信息動態,切斷不良信息的傳入途徑。例如,針對學生的考試成績開展管理工作時,通過對不良信息和技術的攔截,能夠有效避免學生私自進入系統篡改成績,同時設定自動舉報功能,及時發現存在的系統管理漏洞,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八)提高學生管理系統抵御安全風險的能力

在開展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過程中,除了網絡和系統自身帶來的安全風險外,管理人員的個人素質和能力也會埋下安全隱患。學校應該提高對管理人員的重視,加強安全管理培訓,在管理系統中設置相應的密保,只有輸入正確的賬號和密碼才能順利進入信息系統查詢和修改數據,避免學生的重要信息通過管理人員發生泄露。學校應該在安全管理方面增加資源投入,組建專業的安全監督小組,同時配備專業的技術人員,及時修補系統中出現的漏洞,提高學校內部信息系統抵御安全風險的能力,減少網絡風險的侵入渠道。為了進一步提高高校學生管理水平,同時推動高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有序落實,需要加強學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設。在大數據時代的發展背景下,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及手段已無法滿足現代化教育理念的要求,在復雜的網絡環境中,學校的學生管理人員應該學會識別數據信息的準確性。學校應該對不同管理崗位的人員進行統一化、集成化管理,通過完善管理制度為學生管理人員提供基礎依據,積極引進先進的信息技術和設備,除此之外,為了保證學生管理系統內部信息的完整性和準確性,應重視密保功能的設置,在此基礎上,加強學生管理人員的信息安全培訓,減少機密性信息的泄露,為高等教育事業的穩定發展提供全方位保障[6]。

參考文獻

[1]胥文勛.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現狀與對策[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6,35(1):53-56.

[2]陳新中.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分析[J].科技風,2016(7):79.

[3]嚴凰,文志軍.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的特征和策略[J].陜西教育:高教版,2020(1):2.

[4]劉國鼎,吳國卿.大數據下大學課堂信息化管理對學風建設的影響[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8,32(4):6.

[5]萬梅芬,黃麗麗.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現狀與對策[J].科技風,2017(10):277.

[6]喬冬敏,楊歡.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現狀與對策[J].環球市場,2017(29):1.

作者:楊志強 單位: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