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分析如何提升經營管理水平
時間:2022-05-24 09:02:12
導語:財務分析如何提升經營管理水平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業財融合背景下,如何運用財務專業知識,從企業整體層面為經營管理者提供高質量財務數據,協助經營管理者做出科學的預測和決策,進而提升經營管理水平,最終實現財務價值增值,成為近年來的熱門話題。在介紹業財融合背景基礎上,結合現有企業通常做法,運用調查、歸納等方法,闡述目前財務分析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多方面探求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發揮財務分析在經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業財融合;財務分析;經營管理
近年來,隨著數字經濟及管理會計的不斷發展,企業的業財融合理念不斷深入。業財融合不是簡單的財務服務于業務,而是以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為導向,把業務活動作為管理對象,結合信息化手段,將業務鏈和價值鏈有機融合,使二者相互促進[1]。這就要求企業更加注重財務管理與業務發展的協同作用,也對財務精細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財務人員需要利用專業知識,依托信息化、智能化系統,搭建適合企業實際情況的財務分析體系,對數據進行多維度、深層次分析;結合業務發展情況,對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數據進行深入研究,探求異常數據背后的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礎上及時提醒運營管理者采取有力的應對措施,降低或避免可能發生的運營風險,全面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促進業務健康發展,最終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
1財務分析的基本內容
目前,通常意義上的財務分析是在日常會計核算和財務報表等相關資料基礎上,通過運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對過去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等方面進行數據分析,評價過去經營管理的成果,并根據異常數據指標發現經營管理中的問題,為后續完善內部控制和改善經營管理提供依據[2]。隨著我國財務分析體系逐步完善,現行的財務分析體系大致包括償債能力、運營能力、獲利能力、發展能力等方面。這些指標主要是通過比較不同項目之間的比率和趨勢變化等分析運營管理情況,協助相關使用者了解生產經營狀況。
2財務分析在經營管理中的作用
財務分析在企業經營管理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包括為經營管理提供財務數據支持、為全面預算和績效考核提供保障、促進部門之間良性溝通、為內部控制建設提供支持等,最終協助經營管理者提高運營管理水平,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
2.1為經營管理提供財務數據依據
財務分析作為日常經營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工具,基于對歷史財務數據進行有效分析,可以與以往數據進行縱向對比,或與同行業數據進行橫向對比,協助管理者全面了解企業整體運營情況。一方面,通過縱向數據分析,展示企業經營情況,發現企業經營趨勢變化,結合業務發展情況,深入尋求出現異常變動數據的根本原因,及時采取措施,降低企業運營風險,增強企業發展潛力;另一方面,通過橫向對比分析,找出與同行業數據的差距,了解和借鑒同行業優秀管理經驗,為后續改進經營奠定基礎。此外,還可以根據現有財務數據進行分析預測,編制項目的財務測算數據,為管理者做決策提供數據參考,避免因缺少數據支持而做出不科學的決策,進而降低投資項目風險。
2.2為全面預算和績效考核提供保障
財務分析可以在分析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基礎上,為未來預算編制提供基礎參考,同時它也是現有預算執行和企業績效管理的重要依據,以及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輔助工具。通過提供較為客觀的數據支撐,在基本規則下,可以定量進行績效考核,避免人為主觀因素的影響,提高績效管理的科學性和客觀性,促進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2.3有效促進部門之間良性溝通
財務分析不是僅對歷史財務數據進行簡單分析,而是要深入業務,探求問題的根本。財務人員在分析財務數據的基礎上,一是可進一步深入了解企業的業務及經營管理水平;二是可借助財務分析工作,加強與業務人員的溝通和交流,加深對彼此工作的了解,提高對財務分析工作的重視程度,更好地為財務分析提供支持。雙方共同尋求問題出現的原因,探討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可以有效地促進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管理部門的密切聯系,為后續財務工作開展提供有利條件。
2.4為內部控制建設提供支持
通過財務分析發現問題和風險所在,了解問題背后的原因后,可以提醒風險管控或內部控制管理部門一起改進相關制度或流程,及時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建設體系,降低企業運營風險。除此之外,財務分析還可以為黨風廉潔風險管理、研發管理等提供一定支持。
3財務分析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國財務分析的基本內容相對比較完善,對企業運營管理的作用也比較重要,但就目前情況看,財務分析存在未觸及業務實質原因,分析不全面、不合理,管理層重視不夠及靈活性不足等問題。
3.1財務分析未觸及業務實質,分析結果無法指導經營管理
現行財務分析通常由財務人員單方面完成,未與業務人員進行深入、有效的溝通,或業務人員認為財務分析與自己無關,采取不配合態度,未告知業務真實情況,導致財務分析工作的深度和精度不夠,簡單地停留在報表項目和會計科目上。其結果也僅僅反映相關指標的增減變動情況,未能有效結合業務實際情況,發掘異常數據背后真正的原因,提出的財務措施或建議也僅限于表面原因,治標不治本,進而無法降低企業實際經營風險,也不能真正為企業未來經營決策提供依據。
3.2財務分析指標不完善,不能全面反映資產質量
目前財務分析指標主要反映企業償債能力、運營能力、獲利能力、發展能力等,分析指標不夠完善[3],對資產質量分析、可持續發展能力等分析不夠。對于資產質量分析,通常僅在資產負債表項目和資產科目基礎上,簡單地分析資產負債率、資產相關周轉率等償債能力和運營能力指標,并未深入分析存貨、固定資產等實際質量情況,也未考慮表外無形資產或知識產權等資產可能帶來的收益。對于重資產企業而言,資產質量好壞對其持續生存和經營風險管理至關重要,也與其盈利密切相關。所以,除了日常的結構性財務分析,對資產質量也要進行專項分析和全面剖析,協助管理者深入、全面地了解企業資產質量狀況。3.3管理者對財務分析重視度不夠目前,企業存在重業務、輕管理、更輕財務的局面。企業管理層更多地關注公司業務進展情況,對財務分析重視度比較低[4]。在某些重大投融資項目中,未結合企業現狀進行財務分析和預測,導致企業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大大提高,進而對日常經營產生不利影響。很多業務部門認為,財務分析僅是財務部門的工作,與業務部門無關,導致配合度不高;同時,由于管理層不重視財務分析,財務人員積極性不高,不能或不愿意參與企業經營管理,也就使財務數據不能很好地為企業經營發展服務[5]。
3.4財務分析固化模式嚴重
由于分析指標相對固定,在現在的財務分析中,財務人員容易局限于簡單套用固有的公式,沒有考慮企業的實際情況,也沒有剔除不合理因素等,導致財務分析的靈活度不夠,與企業現行管理要求不相符,更不符合決策有用性的會計目標[3]。另外,管理層更加重視考核指標,導致財務分析重點也放在考核指標上,對其他指標關注不夠。產生這樣的情形主要是因為財務人員的素質不高,自身定位不準確,對財務分析的重要性認識不足[6]。其他問題表現在:日常財務分析不及時,僅基于歷史數據進行分析,未考慮未來發展情況;財務分析與經營業務未進行實質性融合。
4解決財務分析問題的實踐對策
針對目前財務分析存在的問題,需要采取哪些有效對策加以改進迫在眉睫,這也成為財務管理者關注的話題。
4.1加強財務與業務的深度融合,做到財務分析與業務實際相結合
在后續實際財務分析過程中,減少停留在表面上的無用分析,要求財務人員加強與業務人員溝通和協調,并加強二者的聯動分析,促進二者互相融合,保證二者目標一致;同時,以財務分析帶動經營分析,共同探求數據變化背后的業務實質,拓展財務分析的深度,發揮財務分析應有的參考作用,避免發生財務分析和業務分析脫節的情況。針對數據變動反映出的經營管理重點問題和重要風險,在分析根本原因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并建立財務分析報告問題跟蹤與考核體系,推動相關人員及時跟進,將責任落實到個人,明確部門職責范圍,促進人員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的提升,使財務分析在企業經營決策中發揮關鍵參考作用[7]。例如,在分析和對比各期間應收賬款情況時,要深入分析應收賬款增加的原因,結合業務實際分析到底是由業務量的增加還是由業務部門回款不力導致,與業務部門溝通確認其是否知悉并采取有效催款措施,客戶是否存在經營不善等情況,財務是否需要計提壞賬準備,等等;在分析應收賬款賬齡時,更要關注長賬齡的款項,探討不能回款是客戶原因還是業務部門沒有跟進,做出解釋并提出財務建議,提醒相關管理層進行關注,減少企業運營損失。
4.2構建多維度分析體系,提高財務分析質量
通過建立健全財務分析制度體系,充分發揮制度保障作用,進一步提升財務分析的系統性、科學性,保證財務分析工作流程更加規范、全面[8],努力促進可靠、及時的財務分析工作納入企業各項經營活動,如建立《財務分析管理辦法》等,明確各部門的職責,確定分析工作的流程。結合實際情況,完善財務分析指標[9],提升財務分析工作的有效性,為企業的各項經營決策活動提供完善的保障和支持。例如,在對償債能力和運營能力進行基本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分析存貨產銷比,確定過度生產是否導致產品積壓,進而帶來了資金壓力;分析生產產品所需的材料消耗比率是否超過規定,檢查哪些環節出現了問題,是否已經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改進。通過盤點、詢問等方式檢查存貨儲存環境是否合規,是否能保證產品不變質,是否不存在影響銷售的情況,等等。例如,在企業管道鋪設過程中,考慮道路新舊程度,減少新路開挖的次數,降低建設成本;盡量避免重復建設,考慮運用非開挖等新技術,減少對周邊交通的影響。
4.3通過展示財務分析作用,提升全員對財務分析的重視程度
為了將財務分析的作用發揮出來,可以針對特定項目建立專門的分析小組,根據業務數據進行分析測算,為項目制定全面的財務規劃,編制分析報告,為其決策提供參考,展示財務分析強有力的支持作用。另外,在諸如黨建與業務融合活動、財務分享會等場合,持續傳遞重視財務分析的好處與優勢,讓企業全員了解和重視財務分析,學習基本的財務分析知識,逐步改變全員的傳統觀念,尤其是管理人員。只有他們從觀念上認同和重視財務分析工作,才能使財務分析的價值得到充分發揮。財務分析反過來為管理人員提供決策參考依據,協助其提高企業經營決策的合理性,幫助企業實現最終經營目標。與此同時,應提高財務人員參與經營管理的積極性,為其提供應有的機會,充分發揮其專業作用[7]。
4.4完善財務組織建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在實際工作中,通過建立財務分析小組,不斷培養財務分析人才,構建人才梯隊建設。財務人員除了參加專業培訓,還要通過日常工作不斷加強對財務專業知識的學習;結合業務需求,探討新的財務分析方法,分享工作實踐經驗,強化自身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財務管理者通過各種途徑提高財務人員的思想認識,努力提高財務分析工作的重要性;定期開展財務分析專題會,運用頭腦風暴法等,打破固有的分析模式,提高財務分析的靈活性和實用性。另外,還可以通過推進業財信息一體化建設,提高財務分析的及時性、科學性;運用大數據技術,在分析歷史數據的基礎上,通過設置假設參數展示未來發展趨勢;進一步宣傳業財融合理念,將業務和財務2個方面的重要性提升到更高層面,“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最終提高財務分析工作的綜合水平和效率。
5結語
未來,財務分析工作在企業管理決策中發揮的作用將更加重要。對于財務管理來說,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要求財務人員在不斷學習、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結合企業實際,敢于突破現有分析體系,靈活運用財務專業知識,建立或完善滿足經營管理需求的分析指標,與業務管理人員一起,探求數據異常變化背后的深層次原因,并針對問題,從財務方面提出可行的改進措施,為管理者提供經營決策依據,從而減少企業運營風險,實現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同時,企業面臨的經營環境和運營方式等不斷變化,要求財務分析工作不能一成不變,需要財務分析及時做出調整,更要保證財務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和科學性,避免財務提供錯誤數據依據導致經營決策錯誤的情況。另外,財務分析可以與全面預算、績效管理等有效整合,對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起到支撐作用,為企業經營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謝志華,楊超,許諾.再論業財融合的本質及其實現形式[J].會計研究,2020(7):3-14.
[2]趙保華.城市燃氣行業財務分析為經營決策提供參考的策略[J].經營者,2020,34(13):162.
[3]趙艷榮.淺議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的局限性及改進[J].中國農業會計,2011(6):25-27.
[4]李剛.企業財務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0(6):95-96.
[5]斗紅杰.財務分析在企業經營決策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1(2):39-40.
[6]周衛良.“業財雙向融合”啟示下的管理會計人才隊伍建設探討[J].會計師,2016(17):61-63.
[7]劉林權.財務分析如何有效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參考[J].財會學習,2021(15):53-54.
[8]邵希娟,羅簫娜.談財務分析指標的運用[J].財會月刊,2008(31):17-18.
[9]萬澤霞.我國企業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1(5):88-89.
作者:紀玉龍 單位:上海市信息管線有限公司
- 上一篇:AR技術如何優化初中英語教學
- 下一篇:音樂教育強化高校思政教育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