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銀行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時間:2022-06-01 09:28:23

導語:大型銀行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型銀行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摘要:《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提出,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世界大勢所趨、發展形勢所迫,必須把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為推動大型銀行深入貫徹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提升創新驅動發展質效,本文總結大型銀行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現狀與挑戰,分析提升大型銀行創新驅動發展質效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政策建議。

關鍵詞:科創金融;創新驅動發展;服務模式創新;政策建議

一、大型銀行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背景、現狀與挑戰

(一)背景: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

當前,黨中央把創新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十四五”規劃把創新放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推動科技創新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不言而喻。金融與科技創新歷來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一方面,計算機、互聯網、移動終端的普及使用推動金融業實現了辦公電子化、業務處理自動化,促進了各種資源的互聯互通,大幅提升了金融業的運營效率。依托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技術,金融業實現了信息采集、風險定價、投資決策等行為模式的根本性變化,科技對金融的賦能作用愈發凸顯。步入新發展階段,金融業除了要繼續關注科技對金融的賦能,進一步加快自身行業科技應用水平的提升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讓金融為科技創新賦能,要全面支持、促進科技創新發展,服務新發展格局,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金融業要大力發展好“科創金融”,助力完善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二)現狀:科創金融服務體系逐步完善

一是持續完善科創金融專業化組織架構。近年來,大型銀行加快科創企業金融服務中心設立,在科創金融領域打造橫向覆蓋新興產業重點行業、縱向貫穿總分行分層管理的特色支行專營體系,通過加強對特色機構的引導和考核,優化科創金融業務流程,提升內部管理效率。二是持續加大科創領域信貸規模傾斜。大型銀行與政府部門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開展全面戰略合作,聚焦關鍵核心技術、重大科技項目和重大科技任務承擔主體,加大信貸規模傾斜。三是持續提升科技風險預防控制能力。大型銀行不斷優化科創企業專屬評級和授信模型,通過引入外腦,協助把控項目技術風險,在提高金融服務精準性基礎上提高風險把控度。

(三)挑戰:科創金融服務的適應性和專業性有待提升

科創企業具有高技術、高成長、高風險、高收益和輕資產的“四高一輕”特征,發展周期長、不確定性高,在資產結構、經營風險、金融需求等方面與傳統企業差異較大。以商業銀行為例,商業銀行偏重于選擇支持成熟型企業,要求債務人設定償債保證和信用增級措施,但大量中小科創企業處于成長期甚至初創期,缺乏足夠的實物抵押品,傳統銀行信貸體系難以適應科創企業金融服務需要。

二、提升大型銀行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的質量

2020年,黨中央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打通國民經濟和產業循環的堵點和淤點,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具體到政策落地層面,很重要的就是要以科技創新作為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關鍵,集中力量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依托國內大循環穩步提升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上的地位和份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技創新水平大幅提升,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但不能忽視我國重大原始創新偏少、基礎研究相對薄弱、科技領軍人才欠缺等實際情況,科技創新能力還不能完全適應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求。為了扭轉這種不利局面,大型銀行發展科創金融應聚焦以下目標,提升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的質量。一是支持研發主體攻克“卡脖子”技術難關。集中力量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必須從筑牢科技創新的基礎做起,在基礎研究和底層技術攻關方面下大力氣??苿摻鹑诩纫С謬壹墝嶒炇?、科研院所、高校發揮基礎研究主力軍的帶頭作用,也要支持有能力的企業成為底層技術研發的生力軍。金融機構在這方面可以有所作為。例如,金融機構可以成為高校、研究機構和企業合作的橋梁,加快構建“科技—產業—金融”循環,提供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助力企業平穩度過研發周期。二是促進技術要素市場化配置。技術要素市場化配置是提升科技創新整體能力的重要前提。技術要素合理配置至少要實現兩個目標:一方面,要讓技術要素流動起來,例如,促進知識產權的流轉變現,這就需要金融機構創新發展知識產權融資服務,建立科技企業信息共享機制,緩解金融機構與科技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另一方面,要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資本化,多渠道為科創企業提供持續的資金支持,探索建立適應科創企業所需要的金融產品體系,開展投貸聯動、投債聯動等新型業務模式,支持符合條件的科創企業上市,穩步提升企業的直接融資比重。三是助力科創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當前,在部分制造業領域,我國的終端產品、終端設備已經具備了國際競爭力,例如盾構機、高鐵等。下一步,需要逐步在產業鏈前端也建立起國際競爭力,例如在一些關鍵元器件、零部件和基礎材料細分領域,扶持一批國際競爭力強、市場占有率高的隱形冠軍企業、單項冠軍企業,這樣既能進一步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市場影響力和話語權。這就需要金融機構,尤其是大型商業銀行發揮機構優勢,助力“專精特新”企業優化全球營銷和服務網絡。當前商業銀行發展科創金融的重點在于如何快速、穩妥地調整完善經營管理思路,積極在客戶識別、風險管控、人才隊伍等方面適應科創金融的特殊性和專業性。難點則是目前我國在理論上和實踐上尚缺乏足夠的支撐和經驗,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發展科創金融的經驗不一定完全適合我國當前建設科技強國的需要。面對科技創新的歷史大潮,尤其在我國面臨科技趕超、亟需擺脫“卡脖子”困境的特殊階段,金融業要思考如何既敢于“摸著石頭過河”,又切實把握好金融風險,盡快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科創金融發展的新路徑。

三、提升大型銀行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的效率

一是厘清風險識別、風險分擔與風險補償的關聯機制。提升科創金融業務風險管理能力是有效支持科創企業發展、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根本前提??苿摻鹑陲L險管理的難點在于風險識別的專業性、風險分擔的多樣性和風險補償的非對稱性,商業銀行需要充分了解并判斷高新前沿技術成果轉化前景,與風險投資、保險、基金、證券等金融機構探索聯動合作模式,合理獲得成功科創企業超額回報,覆蓋整體違約損失。攻克上述難點必須重視風險識別、風險分擔和風險補償之間的關聯性,以機構合作為切入點,減輕商業銀行與科創企業間的信息不對稱,通過風險分擔帶動風險識別能力提升;以搭建知識產權轉讓平臺為切入點,打通創新鏈堵點,促進產業鏈供應鏈融合,通過風險補償吸引龍頭企業參與風險分擔,降低科創金融業務整體風險水平。二是建立創新鏈前中后端金融產品與服務的協同機制??蒲性核?、高校、企業等創新主體在國家創新體系和創新鏈中的功能定位不同,金融服務需求也不同。這就要求商業銀行依據不同創新驅動模式的特征,探索與之相適應的支持路徑,為各類創新主體提供針對性、專業性的金融服務,通過建立銀行內部產品與服務聯動機制,真正實現全創新鏈、全生命周期科創金融業務相互促進的“共生效應”。創新鏈前端的重點是基礎性科學研究,將原始的技術投入轉化為創新科技成果,是基于國家層次的創新要素驅動,具有戰略性和前瞻性特征,研發投入大,技術外溢性強,絕大多數情況下由政府主導,以財政資金作為主要資金來源。大型實驗室、創新產業園區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可能需要外部金融支持,主要涉及銀行信貸業務。創新鏈中端的重點是將創新投入轉化為創新產出,是基于產業層次的聚集創新驅動,具有技術集中度高、知識產權交易頻繁等特征,主要涉及資金結算、融資、交易撮合、并購咨詢等業務。創新鏈后端的重點是企業技術引進和再創新,是基于企業和個人的市場需求驅動,依賴新興市場的規?;椭行∑髽I蓬勃發展,主要任務是創新貼合中小科創企業需求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苿摻鹑跇I務在橫向上涵蓋公司、普惠、投行、信貸、授信、風險、科技等多個部門,以及理財、投資等子公司,在縱向上貫穿總行、省分行、科創中心、特色支行等多個層級,業務網絡綿密交織。在保持現有機構組織架構的前提下,可確立公司業務為主線、風險管理和金融科技為支撐的“一體兩翼”創新驅動發展模式,沿著“國家重點科技創新項目—產業集群與創新平臺—中小科創企業”創新鏈,建立“風險信貸—撮合—投資—傳統信貸”的全生命周期科創金融服務閉環,促進部門和機構間業務協同。三是設置培養并激發員工和組織創造力的激勵機制。創新驅動發展的本質是“以人為本”的發展,即“依靠人、為了人”的發展。在創新驅動發展階段,“人的智力”成為第一生產要素,知識、信息等無形資產成為主要的要素投入。在科創金融業務中,“人的智力”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對“科技+金融”復合型專業人才的需求上,還體現在產品和服務模式的創新設計上,以及流程、方法、戰略等方面的創新優化上。這就需要商業銀行聚焦“人的全面發展”,科學設置員工培訓、績效考評、輪崗晉升等激勵機制,借鑒“金融監管沙盒”的模式,充分給予人才和組織試錯、容錯空間,激發集團上下創造力,以內部創新支持企業和大眾創新。

四、政策建議

2021年12月,銀保監會印發了《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指導意見》,提出了科創金融發展的總體要求、基本原則和具體措施,要求全面推動優化科創金融服務?!笆奈濉睍r期是發展科創金融的關鍵期,大型銀行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踐行科創金融的使命與擔當:一是在服務對象上,要努力前移服務重心,推動科創金融服務專項行動,重點支持基礎研究和底層技術創新,聚焦“卡脖子”技術領域。同時也要加大對初創期、成長期科創企業的服務力度,圍繞國家級高新區積極開展銀政、銀企合作,為相關機構和企業提供長期資金支持。二是在創新產品和服務上,要積極完善科技金融專屬產品和服務體系,擴大抵押品范圍,探索企業數字資產、未來形成的數據流等抵押融資模式,以及“貸款+外部直投”等業務新模式。要發揮大型銀行及其子公司、境外分支機構的協同作用,形成合力,拓寬綜合服務邊界,大力支持科創企業直接融資,積極推動“專精特新”企業“抱團出?!?,增強海外市場的發展能力和行業影響力。三是在內部機制創新上,要逐步將服務“科創金融”進一步升級到主責主業的重要內容,在組織架構上可以探索設立科創金融專業部門的可行性。應該單獨制定與科創企業特征相匹配的支持政策,在加快科創金融服務能力的同時,盡量隔離科創金融與傳統業務的風險。四是在與外部機構合作上,要搭建科創金融業務聯動平臺,要深化與政府、企業、第三方機構等的合作,打通前中后臺數據通道,建設科創企業、項目、產品等數據庫,提升信息共享和業務撮合能力,減少商業銀行與科創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和轉換成本。要通過多種方式開展人才交流與合作,與政府、第三方技術評估等機構合作建立科創金融人才庫,培養一批既懂科技又懂金融的科創金融人才,提升科創金融服務的專業水平。

作者:蔣曉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