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時間:2022-06-01 09:30:38
導語:初中歷史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今社會是一個互聯網社會,網絡體現在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于教育來說,互聯網的使用擴大了教育資源,在現代教育中網絡的恰當使用對每個學科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歷史是初中生學習知識文化的一個主要科目,該學科不僅能帶給學生更多的中外歷史知識,提高學生的歷史成績,更能拓寬學生眼界,熟知歷史人物的事件和精神,有助于培養學生綜合學習素養。本文就網絡環境下該如何開發和利用歷史教育資源來促進初中歷史教學進步展開討論。
【關鍵詞】網絡環境;初中歷史教學;開發教育資源
社會在不斷發展,信息技術的進步一直是每個國家都在不斷追求的目標。如今,信息技術的優勢也不僅僅是體現在通訊設備方面,在教育上互聯網的使用使教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也為遠程教學提供了可能,“網課”也隨之走進了千家萬戶,讓學生在家也能看到聽到教師講授知識。同時讓坐在教室里的學生能更多地了解社會及世界,雖然沒有真正的用腳步走出去,但是學生從互聯網上獲得了更多知識及教育資源?;ヂ摼W信息技術的發展不但為學生學習提供了許多方便,為教師教學的進步及個人教學能力的提升也提供了更大的平臺,出現了許多新穎的學習交流方式。
一、初中歷史教學中教育資源現狀
(一)網絡教育資源冗雜具有不合理現象
眾所周知,不論什么事物都有兩面性,互聯網發展至今給各行各業及大眾帶來了諸多方便,使得工作和生活都變得十分高效。但網絡發展是把雙刃劍,大眾在享受好處的同時也對互聯網帶來的弊端產生了很多困擾。對于初中歷史教育資源來說,互聯網所容納的教育資源數量巨大,而初中歷史學習只需要精簡且質量較高的教育資源,但是現狀確實網絡中存在著大量內容廣泛事實難以分辨的雜亂資源,若長期直接利用這些資源,不僅不會讓學生學到更多的歷史知識,而且還會讓他們在許多虛構的資源中受到不利影響,從而危害學生的心理健康及知識儲備進一步對其人生成長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和阻礙。例如,學生在學習“中國境內人類的活動”這一單元內容時,依據課本對人類起源發展及演化都是有一個詳細過程且符合史實的。并且在介紹北京人、半坡人、河姆渡人等演化進程的同時還會根據人類進化的程度展現不同時期人類文明及農耕產業發展的情況。這些內容相互依存,共同給學生展示了一幅人類進化圖。但是互聯網上關于這部分的歷史知識含量非常龐大,關于原始人類的種類就非常繁多,學生若直接接收這樣的資源信息會對歷史演進過程產生混亂及疑惑,反而不利于學生掌握知識內容。比如將“原始人”或是“早期人類”這樣的字眼在網絡上進行搜索,就會出來非常多的相關內容,而這些內容一般只會對該名詞進行確切解釋,并沒有將多方面資料進行整合,并且對早期人類進化內容來說,互聯網的這部分知識介紹的比較單一,沒有將當時的社會環境、經濟文化等有機結合,不利于學生思維發散,抑制學生多角度看待事物的能力。
(二)網絡教育資源形式繁雜難以整合
互聯網由于不受時間、空間、地點的限制,對許多信息的包容度也就更大,這也是教育能夠隨時從中獲得更廣泛資源的重要原因,是互聯網的優勢。但是也是由于這個特點,網絡上關于初中歷史教育的資源龐大又復雜,不同的作者或是博主對于同一歷史事件或人物都有許多不同的看法,這些不同觀點雖然頗有百家爭鳴的現象,但也伴隨著質量高低不等參差不同的特點,并且不同于我們所學習的課本及一些紙質歷史書籍,都是經過一定的選擇和批準發布的。因此,互聯網上的許多資源并不能直接作為教學資源運用的課堂中,出現許多網絡資源質量問題,對學生的學習及個人思想發展也會產生巨大影響。為了保證發布資源的質量和實用性,這就對網絡資源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可用資源沒有便捷的下載通道,查詢窗口的客戶端不完善,大量使人眼花繚亂的信息資源給使用者也帶來較大的篩選難度,造成使用者在篩選過程中忽略一部分有用的教育資源,不能將網絡歷史教育資源更好地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因此,這就給初中歷史教師使用互聯網歷史教育資源造成了一些問題,教師們也不能很好地將精簡的教學課堂內容與互聯網上復雜多樣的教育資源相結合起來。例如,在學習“中國古代歷史”這一部分內容時,課本上主要從隋唐時期、遼宋夏金元時期、明清時期這樣的順序來的,緊接上冊所學的人類起源發展及隋唐以前朝代的發展內容。這一部分歷史主要也是從經濟、文化、政治三個角度來進行分布學習的,相對于互聯網上的歷史教育資源比書本上的更加精簡具有側重點。像關于隋唐時期的教學內容先是講了隋唐時期的政治,隋結束了當時社會長期分裂割據的場面進行了的統一,在社會穩定政治清明的環境下,經濟也得到了巨大的發展,朝廷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鼓勵經濟發展開通了大運河,而且這個時期還開創了科舉取士制度,官吏的選拔不再被上層權貴所壟斷,使得許多有文化的平民也能得到進入仕途的機會。但是互聯網上對隋唐整個時期的發展介紹有的比較籠統,有的又只側重了一個方面,所以教師在使用網絡上的歷史教育資源時很難把控重點。
(三)網絡教育資源重復性高
在使用互聯網進行問題查找尋求答案時常常會出現在一個網頁中有著多個選擇的鏈接,而出現如此眾多相似標題的原因就是相關內容資源的重復性非常高,沒有新穎之處,當這些內容十分相似的時候就占據了許多空間,使用者在查找有用的資料時就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對比甄選。而重復資源占比較大時就會導致其他的資源占比減少,在這種同類資源中相似之處很多,可用性的質量卻又是參差不齊,大量的高質量資源被摻雜在質量不好的資源中給教師和學生在找尋所需教育資源時提升了難度。例如,在學習有關“中國近代史”的內容時,一般都是會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被迫打開國門,歷經長時間的屈辱。在使用多媒體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會通過播放視頻讓學生親眼見證過去西方列強的殘忍以及感受中國人民不多掙扎向上的精神。這時候教師在瀏覽器上展開搜索時會出現非常多的視頻資料,其中內容大致都非常相似,因為鴉片戰爭是大眾所熟知的一段歷史。但是對于每個視頻所拍攝內容的還原度及真實性是有所差別的,則就需要教師點開每個視頻進行觀看選擇質量相對較高的視頻進行播放,不僅浪費了課堂上學生的寶貴學習時間,也沒有將互聯網歷史教育資源的優勢體現出來。
二、網絡環境下開發初中歷史教育資源的方法
(一)構建獲取初中歷史教育資源的公共網絡平臺
為了解決網絡歷史教育資源容量大,內容豐富但雜亂的問題,網絡管理者應該對相關資源進行整合分類,而教育者更應該主動站出來對這些資源進行甄別,挑選合適恰當的內容上傳到各種學習網站,使這類資源更加科學合理。因此,需要搭建公共教育資源分享的服務平臺,這種學習平臺一般應包括各個科目的內容,初中歷史教育資源的公共服務平臺包含了關于教學的各個資源,比如許多優秀公開課的視頻,相應版本的教材下載通道,針對每個年級所學章節內容的習題下載通道以及歷史知識在線考試,教師在線輔導等多種內容及功能。在這些基礎功能的模塊上需根據教育不斷發展的需要進行更新,設置更加豐富方便的使用功能,對于該平臺里的教育資源也應時常進行更新,上傳符合教學發展的內容。目前適合初中生使用的公共教育資源平臺數量較少,因此,要想將在網絡大環境中合理開發歷史教育資源就要像一些成功的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借鑒經驗,給學生及老師提供一個更好的學習機會和途徑。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及老師在學習方面更加的自主化,而且使他們相互之間的交流也更加自在,也體現除了使用互聯網學習不受時間、空間、地點的限制,實現了學習自由最大化。例如,在學習“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在上節課結束布置好預習作業,教師:“同學們,關于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內容我們已經學習完了,那么后來中國又出現了怎樣的情況,我們的先輩是怎樣做的下節課我們再一起探索學習。這里布置一個預習作業,請大家課后預習第四課《洋務運動》的相關內容,并到中學生教育資源共享平臺查找關于洋務運動書上沒講到的內容及資料。下節課我們先來分享一下同學們的查找結果,然后再開始學習課本知識?!蓖ㄟ^先讓學生利用網絡歷史教育資源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篩選主要信息的能力,養成良好的課前預習及自學習慣。教師在布置好預習作業后需對下一節課將講授的內容進行認真備課,對于需要使用的課件可以在網絡歷史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中進行選擇,挑選質量更高的課件。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可以播放視頻及展示圖片,對于這些要使用的資料也可以提前進行查找準備,從而保證課堂的高效,節約不必要的時間,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開發具有各地特色的網絡共享歷史教育資源
不同地區所學習的教材版本有所差異,初中歷史教育的內容也有所不同,因此,不同區域學校在進行歷史教學需要的網絡歷史教育資源該根據學習內容進行開發。這對各地開發者提出了定性要求,不能想當然的隨便進行開發上傳,更不能脫離該校初中生所學習的歷史教材內容,要以為學生及教師的使用性為目標,為其提供便利的學習途徑。開發人員為保證網絡歷史教育資源的質量,應該多加借鑒其他好學校的展現的教育資源,從中選取更加優秀的內容或是學習別人篩選的良好方式,取精華,去糟粕的進行選擇學習。此外,需善于對各大中學學校的歷史教育資源進行總結整合,發現之間的共同性,同時始終把握住本校初中歷史教育的特點,將兩者進行互通融合,從而開發出既符合使用者挑選又滿足本校發展自身特色的歷史教育資源。在這樣的要求之下開發初中歷史教育資源便具有非常大的難度,而且對歷史教育資源網絡平臺的維護也具有非常大的復雜性。但是良好的教育資源及高質量的網絡教育信息才能為教育教學提供有利幫助。網絡搜索結果的快捷性及準確率也會對教育教學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就需要建設更加專業及高強素質的歷史教育資源開發團隊,該團隊人員需具有強烈的敏銳度及創新精神,這是提高網絡歷史教育資源質量滿足歷史教育發展的必要需求。例如,當學校使用的是人教版初中歷史教材時,開發者就應該以此為基礎對學校所需的網絡歷史教育資源進行開發。借鑒使用該版本教材的其他學校的教育資料,進行整合處理,再結合本校初中生的特點對歷史教育資源進行創新。將更具本地及本校特色的歷史教育資源上傳至初中生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供教師及學生學習使用,為其提供強有力的學習條件支撐。
(三)科學合理地利用網絡歷史教育資源
大眾對互聯網的接受度高,接受速度快的原因主要是隨時隨地都能從中獲得自己想了解的信息。而初中歷史網絡教育最大的優勢也在于這一點,同時還能活躍課堂氛圍,豐富課堂內容,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師的教學手段也更加多樣化。但是在發揮網絡教育資源優勢的時候也許注意它的缺點,如果不加以學習性利用那么教育教學效果都是適得其反。這就要求教師要具有良好的篩選能力,選擇質量高又精簡的資源,在課堂最恰當的時機進行利用,并且對該資源的利用需有一定計劃不能盲目使用。教師和學生在面對數量龐大的網絡歷史教育資源的時候為提高選擇資料的質量和使用度要注意幾個方面:首先就是選擇的資料內容要合理,歷史學科本身就有非常重要史實性及嚴謹之處。所以在選用資源時要多注意這個方面,尊重歷史,尊重先輩。而且對于每節課每個單元所學習的不同內容,在選擇網絡教育資源時就更要求需符合主題,內容上應積極健康。其次是要注意選擇資料數量的合理性,使用過程中需恰當合適,不要追求越多越好的觀點,過度使用資料反而會造成個人觀點不明確的現象,也會加重自身的學習量導致學習進度緩慢,使用者過多注重學習網絡上的資源會偏離學習主題。但是不使用也會造成一系列不利于學習的現象,比如出現枯燥的學習氛圍,學生失去學習歷史的興趣,不能更好地對課本知識進行理解,加大了學習難度。例如,在學習“七七事變與全民族抗戰”這一課的相關內容時,主要講述的是日本悍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企圖在三個月內滅亡中國,中國軍隊奮起抵抗形成了全民族抗戰的局面。在這段歷史當中發生了許多戰役,其中南京大屠殺是被眾所周知的一次慘烈的毫無人性的屠殺。根據具體史實日軍在占領南京后,對南京人民進行了血腥的大屠殺,這些和平人民被日軍當成射擊的活靶,有的作為被刺殺的對象,有的被活埋等。但是對于這段歷史日本至今毫無懺悔之意,甚至是直接否認這段歷史的存在。網絡是一個信息交雜的世界,這里不僅具有關于一個國家的信息資源,也能展現世界各國的新聞信息。對于一些企圖蒙混歷史的信息資源教師及學生在查找資料時必須具備正確的三觀,尊重史實,對于否定南京大屠殺的這些信息可以作為反面例子進行教學,從而還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價值觀和民族歷史使命感的養成。為了讓學生深刻感受和平的來之不易,珍惜如今的時間努力學習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好相應的影視資料片段或是圖片,在學習這課內容時作為導入播放出來。教師:“同學們對南京大屠殺事件有所了解嗎?”先利用這一問題激發學生的發言欲望。教師:“那我們今天先來通過幾個影視片段了解一下?!苯處煵シ乓曨l內容可以是對南京大屠殺的介紹,也可以時南京人民被屠殺的慘狀,為學生學習奠定基調,使其明白學習的重要意義。但是教師在選擇教育資源的時候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選擇,初中生容易受到外界多方面影響,所以視頻資源及圖片資源內容都需要恰當。
三、結束語
互聯網的發展和廣范圍的應用是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的象征,由于其優缺點共同存在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家長及老師認為是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罪魁禍首,而初中生的思想成熟度不高容易受到網絡上傳播的一些不恰當言論的影響。但是在最近幾年看來,互聯網與教育緊密結合,對教育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大眾也越來越會發揮網絡在教育資源方面的優勢。網絡歷史資源的運用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的創新思維養成提供了廣闊平臺,同時提高了歷史學科的教育教學水平,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林宇龍.網絡環境下信息技術與初中歷史課堂創新教學的整合研究[J].考試周刊,2021(12):151-152.
[2]孫國輝.網絡環境視閾下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方法探究[J].考試周刊,2020(66):139-140.
[3]施瑩.基于網絡環境下初中歷史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J].考試周刊,2017(28):181-182.
[4]張艷.基于網絡環境下初中歷史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10):202.
[5]徐明鳳.基于網絡環境下初中歷史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8):131.
作者:唐勇
- 上一篇:大型銀行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 下一篇: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管理強化措施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